农村群众出行问题调查报告材料.docx

上传人:学习****样 文档编号:120170550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群众出行问题调查报告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农村群众出行问题调查报告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农村群众出行问题调查报告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农村群众出行问题调查报告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农村群众出行问题调查报告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群众出行问题调查报告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群众出行问题调查报告材料.docx(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群众出行问题调查报告农村道路运输直接面向农村和农民,服务于“三农”,与发展农村经济息息相关,因此,加快发展农村道路运输,尽快解决农村山区群众出行难问题是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也是交通运输部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一、永德交通行业发展现状1、农村公路网现状解放前县内没有公路,解放后永德公路建设有了蓬勃发展,取得了巨大成效,县境兴修公路始于1958年,当年全县有上万民工参加修筑羊镇公路,即羊勐线永德段;1960年3月8日正式通车,永德从此有了第一条公路。1964年,明朗、小勐统两条县乡公路先后建成通车。至60年代末,县境拥有公路197公里,其中省道138公里,县乡公路59公里。70年代

2、,又兴修大雪山、大山与崇岗两条县乡公路,全县公路总里程增至303公里,其中县乡公路达120公里,80年代,班卡、勐板及扁乌、营亚、半湾等县乡或邻县公路建成,至1982年,全县12个乡镇全部实现通公路。90年代,除改造县乡公路之外,重点抓了乡村公路建设。进人“十五”以后,我县公路建设进入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共投入资金3.2亿元,先后完成了户乃至勐底二级路、县乡弹石路、通县油路等一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极大地改善了全县交通条件。至“十五”末全县公路总里程达4916公里,其中省级公路186公里,县乡公路388公里,乡村公路1051公里,村社公路1169公里,专用公路95公里,蔗区、烟区等公路2026公

3、里。改建和连通链子桥至明信坝公路(169公里)、永康至大雪山公路(116公里)、大花桥至大山(68公里)、勐板到邦海公路(26公里)共4条379公里,主要规划通过改建部分路段提高标准,铺沥青路面。以上线路线形走向合理,受益面大,共连通9个乡镇,不仅是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线,又是跨县出境的干线迂回线,这些公路的建成,对加快沿线乡(镇)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改变死角边远地区的交通落后状况,扩大出口通道,增强路网密度,提高运输效益,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2、农村运输市场发展目标农村客运站点建设根据中央和各级政府对加快农村客运站建设的部署及要求,建设资金从三个渠道解决,即,中央投资20万元

4、,省厅投资10万元,地方与企业自筹10万元,计划总投资每个农村客运站为40万元。每个客运站计划征地3亩,建站房160平方米,建设4或5级的客运站。因此,建设资金:一是属中央、省厅配套部份请上级按年度建设规划按时下拨就位;二是地方与企业自筹部份请客运企业筹集就位,按时按标准完成农村客运站建设任务,三是国土资源管理局和各级政府以及各乡(镇)人民政府在农村客运站建设土地征用中给予支持,土地征用价格给予优惠,客运站站址选址给予协调解决。为加快农村客运站站建设奠定基础。运力投放计划农村山区群众出行难问题调查报告各类报告根据我县辖区公路线路长、分布散、山区多、农村公路等级差的实际,建议县城至各乡(镇)运营

5、投放普通型中巴车为主,微型车(含夏利车等轿车)为辅;赶街专用车拟投放中巴车型(客货分形式)为主,乡(镇)至村级根据公路路面等级条件,以微型客运车辆为主,再根据公路等级条件和客运量,少部份投放中型客车。五、破解农村农民出行难建议一是农村道路运输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和先导产业,加快发展农村客运市场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扩大对外开放,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需要,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必须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把它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抓落实,进一步深化对加快发展我区农村客运市场,尽快解决农村人民群众出行难问题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贵任感,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因地制

6、宜制定规划,落实方案,加快实施,积极主动争取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把农村客运市场的开发与城镇建设,“三村”建设结合起来,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分步实施,为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提供快捷、方便、经济、安全的客运交通。二是加快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农村客运市场的基础条件,建议相关部门配合支持,给农村公路建设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各部门、乡镇应出台相应优惠政策,加快农村通公路建设,做好涉及工程建设的征地、拆迁和施工环境保护工作。各行政村要完成通村公路的路基、桥涵等配套工程,国家的补助资金只能用于路面建设。通村公路建设占用土地,以村民委员会为单位统计,按程序报国土部门审批。国土部

7、门要在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特事特办,简化手续,提高办事效率。涉及供电、林业、水利、广电、电信、移动、联通等部门的拆迁工作,由各部门自行负责解决,原则上不予补助。涉及乡镇村的拆迁工作一律由所有地乡镇解决,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借故推诿、阻挠。以“三村”建设力契机,加快农村水泥路、弹石路的建设。三是要进一步做好农村运输市场的调查研究,抓好运力发展计划,运力布局,结构调整和实施宏观调控,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制度。把好市场准入关,突破原有的管理模式,改革投入农村市场运力的审批办法,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类客运企业要“车头向下”,增开农村线路班车,要鼓励符合载客条件的微型车走公司化路子开辟农村班车,凡是起

8、讫点为农村乡(镇)和行政村寨,而不途经县城的线路,只要车辆和人员符合经营客运资质条件的,都应给予行政许可和审批,准许在核定范围内经营。四是现在农村客运使用的车型较多,但适用车型少,与农民所期望的车型很不一致。农民出行一般都需要随身携带一定的农副产品,箩箩匡匡,现在中巴车投放的较多,但行李架受到限制,车箱内又没有多大空间装货,使农民感到非常不便,是否可以请有关部门考虑进行改造,确保既方便又安全。同时,要鼓励运输企业和经营者,淘汰老旧车型,积极更新适合农村的新型客车投入营运。微型客货两用车的设计比较合理,这种车型,有5个座位,可以坐5至7人,在农村客运市场中有明显的优势,车子体积小,可以在4.5米

9、宽的农村公路上会车、调头,座位少,适合农村山区分散居住实际,凑足3至4人就可发趟车,油耗也低,运价也不高,安全性能也相对较好,最关键的一点,是能满足和方便群众出行。目前,这种车型发展也快,但由于未规定经营范围,严重冲击微型客车,而被限制经营客运。这种车型在乡村比较适应,可否考虑在纵坡10%以下,转弯半径12米以上,宽4.5米以上的乡村公路载人试行。当然,也要健全车辆例保制度和保险制度,进行公司化运作,强化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学习机制。因此,要解决山区群众行路难问题,在车型选择上,解决客货两用车合法化是最现实,最快捷的一项措施。五是利用政策引导是促进农村客运市场发展的根本措施过去,对农村客运

10、线路管理一直实行审批制,在规费征收,标准上同干线公路一样没有什么区别。鉴于农村客运,特别是边远山区的客运消耗高,效益差,收入少的情况,建议有关部门在通过认真调查测算的基础上,切实为农村经营者减轻负担,在养路费、客运附加费、运管费、营业税、教育附加、乡镇建设附加等各项规费征收方面给予一些必要的减免,坚决取消各种非法摊派,以降低经营成本,为鼓励农村客运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六是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是搞好农村客运市场的必要条件。只有把工作的着眼点落实在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立场上,转变管理型为服务型,才能把市场培育和发展好。因此,各相关管理部门要转变观念作风,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统一领导下,积极

11、进行部门协调与配合,精心组织安排好农村客运车辆的车型、线路、班期、班次,行车密度和发车频率,特别是赶街和节口期间,一定要周密安排,合理部署,方便群众,使其走得了,走得安全。在线路安排上,也可视当地情况,采取定区域经营,滚动发车,定线循环或电话叫车等多种方式经营。要加强监督力度,积极引导个体经营者走集约化、规范化、规模化经营的路子,逐步实行公司化经营,统筹安排保险,定期组织安全学习,不断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和经营者的整体实力,以确保农村客运向健康有序、安全的方向发展。按路面等级分,全县共有沥青路面157公里,弹石路面294公里,砂石路面94公里,无路面公路4417公里。以省道为中枢,县乡道为支线,

12、邻县道为羽翼,乡村道与专用道为网络的公路设施己初具规模,有力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2、车辆结构状况全县共有机动车11432辆,其中:货运车辆1669辆(含大型货车140辆,农用运输车1529辆),客运车辆689辆(含营运性客车128辆/1230客位,非营运性客车561辆),农用拖拉机2978辆,二三轮摩托车6096辆,3、农村客运站场网点和现状由于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县内交通运输尤其是客运业发展迅速。公路客运在6070年代,以永德汽车站、永康汽车站为营运主体,年均客运量2万余人。1978年,县办汽车队始有客运服务,但载客量少,年均仅千余人。80年代,全县年均客运量8.8万人,最高的1988

13、年达21.77万人。90年代,年均客运量上升至9.53万人。20*年拥有融资客运车辆128辆,其中大卧铺客车6辆,中巴车34辆,微型客车88辆(含夏利等轿车)。口可运送旅客1230人,年可运送旅客408408人。XX县现有旅客运输企业一家一一临沧交通运输集团公司永德分公司。下设3个客运站,其中XX县客运站,拟定二级客运站;永康客运站,四级客运站;永甸客运站,五级客运站。客运班线:共经营客运班线26条,其中:县内道路客运班线11条,德党一一大雪山,勐板德党,德党忙海,班卡德党,大山德党,崇岗德党,勐底德党,小勐统德党,永康德党,德党一一永甸,班卡一永康;跨县(区)客运班线10条,永德_临沧,永德

14、凤庆,永德XX县,永德孟定(2班次),永德一一耿马,永德一一南伞(3班次),永康一一南伞(3班次),永德镇康,永德大雪山XX县,永德大雪山临沧;跨区(市)客运班线5条,永德一一昆明,永德_一保山,永德一一施甸,永德昌宁,永德旧城。旅客运输量:根据临沧交通运输集团公司永德分公司目前全额融资经营旅客运输的车辆数和核定准载人数,以每天一班次计算,日可运送旅客1230人,一年365天(大年初一未发班外)364天,可运送旅客408408人。全县有9个乡(镇)118个村民委员会,主要经济特点以农业经济为主,乡镇个体企业和个体自由贸易为辅。20*年己建成的农村客运站:永康镇永康客运站(四级站);永甸客运站(

15、五级客运站)。永德客运站(拟定二级站)新客运站选址在县城XX区二级公路边,征用土地25亩,按二级客运站标准正在筹建之中。二、综合评价1、农村公路网络尽管与改革开放初的1980年相比,我县公路密度,高等级公路、高级次高级路面有一定幅度增加,公路通达深度也有了显著提高,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与我县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公路交通状况还是低水平,公路交通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矛盾显现:一是公路里程多与公路等级低并存。60年代初全县共有186公里的羊勐公路过境。经全县人民共同努力,到20*年全县公路里程己达4916公里。但公路等级低,其中:二级公路50公里,四级公路以上388公里,等外公路达

16、4417公里。二是公路交通网络不健全,整体服务水平低。县境内多数公路路段时速仅为2030公里,大大低于国内平均时速44公里水平,其公路运输状况差,人车混行,通行不畅。三是道路基础设施不配套。过去的公路不仅等级低,路况差,通行能力弱,而标线、标志、标牌的道路基础设施配套不全。与客运配套的客运站点建设和货物运输相配套的货物集散,转运等配套设施还很不完善。四是公路通而不畅。由于公路等级低,路面质量差,抗灾能力弱,有70%的公路还是晴通雨阻的路,晴天扬灰路,雨天泥水路,这是摆在永德32万人民面前的一个现实。五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严重匮乏。近几年,我县近几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3亿多元,虽多方筹措,缺口仍达9000万元以上。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县经济和交通建设的发展。2、农村道路交通运输一方面,农用车、拖拉机等非客运车辆是农村道路交通的首选,是农民群众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