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159530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四川省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四川省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四川省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四川省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春四川省棠湖中学高一第一学月考试化学试题注意:考试时间:物理化学生物共150分钟,满分300分。 第卷(选择题 共52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S-32 Cl-35.5 Na-23 一选择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共52分。)1. 关于核素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 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 B.碳元素的原子序数为6C.该核素的中子数为8 D.该核素用于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2. 下列气体为红棕色的是A.SO2 B.NO C.NO2 D.NH33.浓硫酸是实验室必备的重要试剂,下列有关它的说法错误的是A.具有强腐蚀性

2、 B.能用于干燥氨气 C.能使蔗糖变黑 D.加热时能与铜发生反应4.下列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的是A.氟 B.氯 C.磷 D.硅5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锌片与稀硫酸的反应B灼热的炭与水蒸气的反应 C甲烷在空气中的燃烧反应DBa(OH)2 8H2O与NH4Cl的反应61868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作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成为化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迄今人类发现的元素中,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种数相近B. 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行16个族,分为主族、副族、第族和零族C. 元素周期表有七个周期,分为短周期和长

3、周期D. 人们在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如硅、锗等7下列有关能量变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必伴随能量变化B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C可燃物燃烧和酸碱中和反应都是典型的放热反应D燃煤发电不需经过其它能量转换过程,可直接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8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 A酸性:HClO4H2CO3HClO B金属性:MgCaBa C热稳定性:HBrHClHF D沸点:HFH2ONH39根据元素周期律,由下列事实进行归纳推测,推测不合理的是选项事实推测ACa与冷水易反应,Mg与冷水较难反应Be(铍)与冷水更难反应BNa与Cl形成离子键,Al

4、与Cl形成共价键Si与Cl形成共价键CSi是半导体材料,同族的Ge是半导体材料A族元素的单质都是半导体材料DHCl在1500时分解,HI在230时分解HBr的分解温度介于二者之间10根据下表第一电离能数据判断:最有可能生成较稳定的单核阳离子的卤素原子是卤素原子FClBrI 第一电离能(kJ/mol)1681125111401008A. F B. Cl C. Br D. I11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若Y原子的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Y的气态氢化物比X的稳定 B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强CY的非金属性比Z的强 DX与Y

5、形成的化合物都易溶于水12.105、101kPa时,甲烷、乙烷和乙烯组成的混合烃80mL与过量O2混合并完全燃烧,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混合气体总体积增加了30mL。原混合烃中乙烷的体积分数为A.12.5% B.25% C.50% D.75%13. 在1L浓度为0.2molL-1 Fe(NO3)3和1.5molL-1 H2SO4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加入39.2g铁粉使其充分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后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氢气11.2 L B反应后的溶液中c(Fe2+)c(Fe3+)=21C反应后的溶液还可以溶解19.2g铜 D反应后的溶液还可以溶解16.8 g铁粉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48分

6、)14.(11分)X、Y、Z、R、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Y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4;Z的单质常用于漂白工业;R是短周期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W是生活中的常见金属,其氧化物常做耐高温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Y元素的名称,在周期表中的位于第三周期 族(2) W与Z单质化合得到的物质属于 化合物(选填“离子”或“共价”),向其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工业上常用W单质与氨气在1700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一种最轻的气体和一种坚硬耐磨的固体,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化合物甲由元素X、R组成,甲能与水剧烈反应,并产生大量气泡

7、,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甲的电子式为 。(5)为比较元素X和Y的非金属性强弱,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a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常见单质的沸点b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c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15. (14分)为了探究氨、乙醇的性质,某同学设计并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回答:(1)仪器B的名称为_。(2)为快速制备氨气,A中应加入的试剂为_,B中应放入的试剂为_。(3)若A中加入乙醇,B中加入生石灰,C中加入无水硫酸铜,反应一段时间后,C中的现象为_。经检测反应中既生成了乙醛,又生成了少量乙酸。请写出乙醇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乙醛的化学方程式_。(4)在(3)中实验里,某同学为检验尾气中是否含

8、有乙醇,虚线框处宜选择的装置是_(填“甲”或“乙”);实验时应先将螺旋状铜丝加热,变黑后再趁热迅速伸入试管中,观察到铜丝由黑渐渐变红,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并简述其理由)16(10分) 已知乙烯能发生以下转化:(1)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2)D中官能团的名称: 。(3) 物质B可以被直接氧化为D,需要加入的试剂是 。(4)的反应类型 。(5)写出的化学方程式_。17(13分)海洋资源的利用具有广阔前景。(1)无需经过化学变化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 )(填序号) ACl2 B淡水 C烧碱 D食盐(2)下图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单流程。操作A是 。 无水MgCl2在熔融状态下,通电后会产生Mg

9、和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海水提镁的过程,为什么要将海水中的氯化镁转变为氢氧化镁,再转变为氯化镁? 。(3)海带灰中富含以I形式存在的碘元素。实验室提取I2的途径如下所示:灼烧海带至灰烬时所用的主要仪器名称是( )(填序号) a坩埚 b试管 c蒸发皿 d烧杯向酸化的滤液中加过氧化氢溶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用CCl4提取碘时除了用CCl4还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填字母序号) a苯 b乙醇 c乙酸 为检验用CCl4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中是否还含有碘单质。请写出该实验的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4)利用海底的“可燃冰”制作的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CH4+2O2+2KOH = K2CO3

10、+3H2O,则该燃料电池的负极的电极反应为 。(5)海底的煤经综合利用开发的副产物CO2能生产甲醇燃料,其反应的方程式为:CO2(g)+3H2(g)CH3OH(g)+H2O(g)。某科学实验将6 mol CO2和8 mol H2充入2 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实线所示。a,b,c,d括号内数据表示坐标。a点正反应速率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a点逆反应速率。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mol/L。能够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双选)。A单位时间内消耗1molCO2,同时生成3mol H2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CCH3OH、H2的浓度不再随时间变化

11、 DCH3OH和H2O浓度相等2019年春四川省棠湖中学高一第一学月考试化学试题答案1.A 2.C 3.A 4.A 5.B 6.A 7.D 8.A 9.C 10.D 11.D 12.D 13.C14.( 11分)(1)硫 VIA (2)共价 Al3+ + 4OH- = AlO2- + 2H2O (2分)(3) (2分) (4)2Na2O2 + 2H2 O= 4NaOH + O2 (2分) (5)a 15. (1). (球形)干燥管 (2). 浓氨水(多加“生石灰、强碱等”不扣分) (3). 碱石灰 (4). 固体由白色变为蓝色 (5). CH3CH2OH+CuOCH3CHO+Cu+H2O (6

12、). 甲 (7). 不能确定尾气中是否含有乙醇,因为乙醛也能将氧化铜还原为铜(合理即给分)16(1)CH2=CH2(2分) (2)羧基(2分)(3)酸性KMnO4溶液或酸性K2Cr2O7溶液(2分)(4)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2分)(5)2CH3CH2OHO2 2CH3CHO2H2O(2分)17(13分)(1)BD(2分) (2) 过滤 (1分) MgCl2(熔融) Mg + Cl2 (1分) 海水中氯化镁的含量很大,但镁离子浓度很低,该过程可以使镁离子富集,浓度高,且成本低。(1分)(3) a(1分) H2O2+2I- +2H+ = I2+2H2O (1分) a(1分)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淀粉溶液,若溶液显蓝色,则说明溶液中有碘单质(1分)(4) CH4+10OH-8e-= CO32+7H2O (1分) (5)大于(1分) 2mol/L(1分) AC (1分)-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