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器伤与职业暴露试题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0156487 上传时间:2020-02-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锐器伤与职业暴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锐器伤与职业暴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锐器伤与职业暴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锐器伤与职业暴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锐器伤与职业暴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锐器伤与职业暴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锐器伤与职业暴露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锐器伤及职业暴露试题科室: 姓 名: 成绩: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1、职业暴露后,我院HIV抗体追踪监测方案:(以医生开出的检验单为准)( )A、于暴露后的0、4、8、12周及6个月进行 B、于暴露后的0、4、8、12周及12个月进行C、于暴露后的0、8、12、24周及12个月进行 D、于暴露后的0、4、6、8周及3个月进行2、职业暴露后,我院梅毒抗体追踪监测方案:( )A、于暴露后的0、2、8周进行 B、于暴露后的4、8、24周进行C、于暴露后的8、16、32周进行 D、于暴露后的3、6、12个月进行3、职业暴露后,我院丙肝抗体追踪监测方案:( )A、于暴露后的0

2、、4、8个月检测丙肝抗体及肝功能 B、于暴露后的4、8、12个月检测丙肝抗体及肝功能C、于暴露后的4、6、8个月检测丙肝抗体及肝功能 D、于暴露后的2、4、8个月检测丙肝抗体及肝功能4、职业暴露后,我院乙肝抗体追踪监测方案:( )A、于暴露后的0、3、6个月检测乙肝两对半及肝功能 B、于暴露后的1、3、6个月检测乙肝两对半及肝功能C、于暴露后的2、4、8个月检测乙肝两对半及肝功能 D、于暴露后的3、6、12个月检测乙肝两对半及肝功能5、暴露情况可按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其中重度是指:( )A、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

3、、CD4计数正常者。B、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C、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D、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6、预防性用药的原则:( )A、最好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4小时内开始B、最迟不得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24小时服药C、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该实施预防性用药D、以上原则均适用7、预防性用药方案中基本用药程序一般指“用两种逆转录酶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使用( )天”A、14 B、28 C、35 D、428、职业暴露的实验室结果,需由检验人员先告

4、知( )记,再由()告知( )A、院感科;院感科;暴露者 B、暴露者;暴露者;院感科C、暴露者;院感科;暴露者 D、院感科;暴露者;院感科9、标准预防,是针对所有的患者,在未诊断之前采用的普遍预防措施,以降低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病原体传播的危险性。其主要内容有:( ) A、洗手与手消毒 B、手套、帽子、口罩及防护眼镜、穿长工作服C、用过的针头、刀片或其他尖锐器械应立即放入有标签的利器盒内,用过的针头不需要再套针帽。D、以上均是10、针对预防,是针对已明确诊断的、能够播散病原体的患者,医务人员对于这些病原体需要有除标准以外的预防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 )A、计划免疫 B、空气传播预防,采用紫外线

5、、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喷雾等空气消毒:C、飞沫传播预防、接触预防、皮肤黏膜暴露后的药物预防 D、以上均是11、传染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的消毒处理措施为 ( )A消毒、彻底清洗干净、消毒或灭菌 B彻底清洗干净、消毒或灭菌 C消毒或灭菌 D消毒、彻底清洗干净12.手术器具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的灭菌方法是 ( ) A戊二醛浸泡10小时 B压力蒸汽 C过氧乙酸浸泡30分钟 D福尔马林熏24小时13、医院感染按其病原体的来源可分为 ( ) A外源性医院感染 B内源性医院感染 C外源性医院感染和内源性医院感染 D交叉感染14、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注射乙肝疫苗的最高时

6、限为 ( ) A12小时内 B24小时内 C48小时内 D7日内15、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控理念是什么? ( ) A 一般预防 B 标准预防 C 接触隔离 D 以上都对二、多选题(每题5分,共30分)1、职业暴露后报告处理程序( )A 报告科室负责人 B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 C主管部门尽快评估职业暴露情况 D24小时内采取预防措施 2、个人防护用品包括( )A、口罩 B、帽子 C、防护衣 D、眼罩 E、手套3、下面带有锐器伤防护装置的安全器械有:( )A 、 自毁式注射器 B 、 密闭式防针刺伤型留置针 C、针尖回缩式一次性输液器 D、 普通注射器4、职业暴露后处理正确的是( )A 、使劲

7、挤压伤口,尽量多挤出血液 B、依靠重力作用尽可能使损伤处的血液流出,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C 、有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的乙醇、0.5%的碘伏进行消毒 D 、粘膜暴露可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污染的粘膜,直至冲洗干净。5、职业暴露后报告处理程序( )A 、报告科室负责人 B、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 C、主管部门尽快评估职业暴露情况 D、24小时内采取预防措施6、体液包括:( )A、 胸腔液 B 、羊水 C 、心包液 D 、阴道分泌物 E 、脑脊液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锐器伤是由锐器造成的皮肤损伤。( )2、锐器盒盛满整个锐器盒的三分之二时,应及时处理。( )3、当

8、医务人员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当立即向近心端局部挤压伤口,以减少伤口污染。( )4、锐器伤的预防:如不慎被锐器刺伤,应立即采取相应保护措施,清创,对创面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5、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属于损伤性废物。( )6、伴有锐器的操作中,光线要充足。( )7、锐器伤防护安全器械、无针输液系统的使用可明显减少锐器伤的发生。( )8、传递锐器时,锐器尖端朝向接锐器者,柄端朝向传递者。或使用传递容器。( ) 9、将锐器盒放在视线水平且在手臂所能及的范围内。( )10、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如需盖帽则只能单手盖帽或借用专用套帽装置如止血钳。

9、( )四、填空题(每空格2分,共30分) 1.艾滋病传播途径有、。2、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 理操作时必须戴。3、传递锐器时,锐器尖端朝向,柄端朝向,或使用传递容器。4、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_的锐器械盒。5、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 或者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用冲洗干净。6、我国输血后的肝炎最常见的是。7、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或被病人的、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被含有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锐器伤及职业暴露试题答案科室: 姓 名: 成绩:一、单选

10、题(每题2分,共30分)1、职业暴露后,我院HIV抗体追踪监测方案:(以医生开出的检验单为准)( A )A、于暴露后的0、4、8、12周及6个月进行 B、于暴露后的0、4、8、12周及12个月进行C、于暴露后的0、8、12、24周及12个月进行 D、于暴露后的0、4、6、8周及3个月进行2、职业暴露后,我院梅毒抗体追踪监测方案:( A )A、于暴露后的0、2、8周进行 B、于暴露后的4、8、24周进行C、于暴露后的8、16、32周进行 D、于暴露后的3、6、12个月进行3、职业暴露后,我院丙肝抗体追踪监测方案:( A )A、于暴露后的0、4、8个月检测丙肝抗体及肝功能 B、于暴露后的4、8、1

11、2个月检测丙肝抗体及肝功能C、于暴露后的4、6、8个月检测丙肝抗体及肝功能 D、于暴露后的2、4、8个月检测丙肝抗体及肝功能4、职业暴露后,我院乙肝抗体追踪监测方案:( A )A、于暴露后的0、3、6个月检测乙肝两对半及肝功能 B、于暴露后的1、3、6个月检测乙肝两对半及肝功能C、于暴露后的2、4、8个月检测乙肝两对半及肝功能 D、于暴露后的3、6、12个月检测乙肝两对半及肝功能5、暴露情况可按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其中重度是指:( B )A、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B、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

12、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C、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D、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6、预防性用药的原则:( D )A、最好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4小时内开始B、最迟不得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24小时服药C、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该实施预防性用药D、以上原则均适用7、预防性用药方案中基本用药程序一般指“用两种逆转录酶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使用( B )天”A、14 B、28 C、35 D、428、职业暴露的实验室结果,需由检验人员先告知( A)进行登记,再由()告知( )A、院感科;院感科;暴露者 B、暴露者;暴露者;院感科C、暴露者;院感科;暴露者 D、院感科;暴露者;院感科9、标准预防,是针对所有的患者,在未诊断之前采用的普遍预防措施,以降低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病原体传播的危险性。其主要内容有:( D ) A、洗手与手消毒 B、手套、帽子、口罩及防护眼镜、穿长工作服C、用过的针头、刀片或其他尖锐器械应立即放入有标签的利器盒内,用过的针头不需要再套针帽。D、以上均是10、针对预防,是针对已明确诊断的、能够播散病原体的患者,医务人员对于这些病原体需要有除标准以外的预防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 D )A、计划免疫 B、空气传播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