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2020中考化学综合模拟测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120156322 上传时间:2020-02-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47.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2020中考化学综合模拟测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安徽2020中考化学综合模拟测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安徽2020中考化学综合模拟测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安徽2020中考化学综合模拟测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安徽2020中考化学综合模拟测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2020中考化学综合模拟测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2020中考化学综合模拟测试卷(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化学卷(满分6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B11 C12 O16 Na23 S32 Fe56 Cu64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 B棉纱织布 C火药应用 D瓷器烧制【答案】B考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判断2在化学实验或日常生活中都应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氢氧化钠不慎沾到到皮肤上,立即用硫酸冲洗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中,将尾气直接排放C使用酒精炉时,直接向燃着的炉内添加酒精D家中天然气泄漏时,关闭阀门并打开门窗通风【答案】D【解

2、析】试题分析:A、氢氧化钠不慎沾到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错误;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中,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要燃烧掉或收集起来,直接排放会造成空气污染,错误;C、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首先要熄灭酒精灯,以免引起火灾,错误;D、家中天然气泄漏时,关闭阀门并打开门窗通风,降低室内天然气的浓度,正确。故选D. 考点:安全知识 3下列选项中的物质所属类别错误的是( )选项物质类别A空气、石油、干冰混合物B氮气、水银、金刚石单质C糖类、油脂、蛋白质营养物质D甲烷、乙醇、塑料有机物【答案】A考点:物质的分类、六大营养素4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元素信息不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的

3、化学性质活泼BX表示N2C氧原子的质子数是8D三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碳的化学性质稳定,错误;B、X表示N元素,错误;C、氧元素属于8号元素,氧原子内有8个质子,正确;D、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碳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氮原子核外有7个电子,氧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错误。故选C考点:元素周期表的应用5硼氢化钠(NaBH4,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是一种安全车载氢源。有关硼氢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2个氢分子 B硼元素的化合价为+3C只含一种非金属元素 DNa、B、H的质量比为1:1:4【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只有氢气中含有氢分子,错误;B、化合

4、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设硼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1)4=0 解得x=+3,正确;C、硼氢化钠含硼、氢两种非金属元素,错误;D、硼氢化钠中Na、B、H的元素原子个数比为1:1:4,错误 。故选B. 考点:化学式的含义、化合价规则、物质组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蒸发 B加热液体 C测溶液的pH D倾倒液体【答案】A考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72016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逐步淘汰高耗水生产工艺 B农作物采用大水漫灌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D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答案】

5、B【解析】试题分析:A逐步淘汰高耗水生产工艺,是节约水资源,正确;B、农作物采用大水漫灌,是浪费水资源,错误;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是爱护水资源,正确;D、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正确。故选B考点:爱护水资源8近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像,模型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B团簇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C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隔减小D可燃冰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氢氧两种元素还能组成双氧水,错误;B、微粒都在不停地运动,错误;C、气态物质分子间隔最大,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隔减小,正确;D、可燃冰和冰属于不同种物质,错误。故选C考

6、点:物质的元素组成、分子的性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9据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人员利用钴及其氧化物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高效“清洁”地转化成液体染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减少 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两种氧化物C得到的液体燃料化学式是H2C2O D可用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答案】D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氧化物的概念10高氯酸钾(KClO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其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20406080溶解度/g1.683.737.313.4A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B20时,将2g高氯酸钾溶于98g水可

7、配制2%的溶液C60时,高氯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7.3%D80的高氯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40有结晶现象【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从上表可看出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错误;B、20时,高氯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68(100+1.68)=1.65%,配制不成2%的溶液,错误;C、60时,高氯酸钾的溶解度是7.3 g,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7.3(7.3+100)7.3%,错误;D、从上表可看出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80的高氯酸钾的溶解度大于40的溶解度,故80的高氯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40有结晶现象,正确。故选D. 考点: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结

8、晶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11(6分)2015年11月,我国首架大型客机C919(如下图)正式下线,实现了我国航空领域的新突破。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示的材料中,含有金属元素的是 (写出一种即可);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2)飞机大量使用合金材料,原因是 。(3)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的 (填“强”或“弱”)。空气中,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 (结合化学方程式解释)。【答案】(1)铝锂合金或钛合金;橡胶 (2)合金具有更高的强度、硬度和更好的抗腐蚀性 (3)强;4Al + 3O2 =2Al2O3,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考点:合成材料、合金的性能、

9、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12(6分)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回答下列问题:(1)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是 。(2)下列仪器中:的名称是 ;组装氧气发生装置时,应选择 (填序号)。(3)研究显示: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36%时就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氧气验满时采用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方法 (填“可靠”或“不可靠”)。为了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最好采用 集气法。【答案】(1)催化作用 (2)漏斗; (3)不可靠;排水考点:仪器的辨别、发生装置的选择、气体的收集方法13(7分)高纯氧化锌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某研究小组设计如下流程制备高纯氧化锌。(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的

10、基本反应类型是 。(3)反应后进行的分离操作名称是 ,若得到的NH4Cl溶液有浑浊,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即可)。(4)反应属于分解反应,除得到氧化锌外还生成2种常见气体,其化学式为 、 。【答案】(1)Zn + 2HCl = ZnCl2 + H2 (2)复分解反应 (3)过滤;滤纸破损或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4)CO2;CO考点:化学用语、反应类型、过滤、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4(8分)某研究小组对自动充气气球(示意图如下)进行下列探究。 【查阅资料】该反应充气原理是:通过挤破液体包,使液体与白色粉末接触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实现气球自动充气。 (1)为检验气体是二氧化碳,可选用 (填试剂名称

11、)。探究一:液体包内溶液酸碱性的探究(2)室温时,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3,该溶液呈 性。探究二:白色粉末成分的探究【猜想与假设】甲同学认为是碳酸钙;乙同学认为是碳酸钠;丙同学认为是碳酸氢钠。【设计并进行实验】(3)将少量白色粉末放入水中搅拌,固体全部溶解,说明甲同学的猜想 (填“正确”或“不正确”) (4)室温时,分别向盛有碳酸氢钠、碳酸钠和白色粉末样品的锥形瓶中注入等体积、足量的10%盐酸(装置如右图),记录如下表: 实验编号锥形瓶内物质最终得到CO2体积/mL名称质量/g碳酸氢钠0.10V1碳酸钠0.10V2白色粉末aV1实验的化学方程式为 ;表中a= ;V1 V2(填“”、“”或“

12、=”)。【分析并得出结论】(5)如何从上表中获取证据并得出结论? 。【答案】(1)澄清石灰水 (2)酸 (3)不正确 (4)NaHCO3+HCl=NaCl+H2O+CO2 0.10 (5)根据表中CO2体积与锥形瓶内物质质量关系,实验与实验相同,可得出白色粉末的成分为碳酸氢钠(合理答案即可)考点:物质成分的探究、二氧化碳气体的检验、化学用语、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15(7分)氨水和盐酸是常见的化学试剂,可将氨气(NH3)、氯化氢气体分别溶于水制得。(1)工业上利用氮气和氢气反应制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不要求注明条件)。(2)小华为探究氨气溶于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填写表中空白):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结论将浸有酚酞溶液的滤纸干燥后,放入盛有干燥氨气的集气瓶中无明显现象 (3)小明将滴有酚酞的稀氨水加热,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浅,原因可能是 。(4)小芳将滴有石蕊的稀盐酸加热,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为进一步研究,取稀盐酸分成2份:未经加热;加热煮沸一段时间后冷却,分别中和等量的氢氧化钠,消耗二者的质量:,则稀盐酸经加热煮沸后浓度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注意:若答对(5)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5)为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小林设计了如下方案:你认为上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