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宣威民族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检测试题一201912230260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0131679 上传时间:2020-02-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民族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检测试题一201912230260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民族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检测试题一201912230260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民族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检测试题一201912230260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民族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检测试题一201912230260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民族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检测试题一201912230260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民族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检测试题一20191223026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曲靖市宣威民族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检测试题一201912230260(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省曲靖市宣威民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检测试题(一)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B、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简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的特征C、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突变产生抗药性,在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下,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生存下来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2、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关于自然选择作用原理的研究是以种群为单位进行的B、能从分子不平对遗传和变异进行研究C、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

2、变化的过程D、突变、自然选择和隔离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3、以下是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一些理解,正确的是( )A、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B、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型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D、共同进化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4、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5、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

3、,错误的是( )A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多样性 B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C基因突变对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 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6、下列各项中,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是( )A不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C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地理隔离 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7、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的实质是保留种群的有利基因,不决定新基因的产生B地理隔离不会导致种群基因库闻的差异,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C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D基因突变的方向、自然选择的方

4、向和生物进化的方向总是一致8、有关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是否形成新物种是生物进化的标志B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就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C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D共同进化仅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不断进化和发展9、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达尔文对生物进化的解释是在种群水平上进行的B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生产者进化的速度与消费者的出现有关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元机环境的影响无关10、有关生物进化与多样性形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拉马克认为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结果B达尔文从个体的层面科学系

5、统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只有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D共同进化是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重要条件11、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隔离不会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B对所有的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C种群基因库问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D不同的物种之间不一定存在着生殖隔离12、下列不能在人体内环境中进行的生理过程是 ( )A乳酸+碳酸氢钠乳酸钠+碳酸 B碳酸钠+碳酸碳酸氢钠C抗毒素中和外毒素 D丙酮酸+水二氧化碳+H+能量13、右图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的名称依次是 ( ) 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B细胞外液、血浆

6、、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14、当人患病时,通过不同方式给药,药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不同。下列关于给药方式与药物所经途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口服,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B静注,血浆淋巴组织液靶细胞C静注,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D肌注,淋巴组织液血浆靶细胞15、右图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二三种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若饮食过咸,则Y中渗透压会升高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2进入Y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只依赖于神经调节16、右图表示

7、人体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表示细胞内液B甲渗入乙中的量少于渗入丙中的量C肝细胞周围的液体是甲D丁中的O2浓度比甲中的高17、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胰岛素、CO2和葡萄糖血红蛋白、O2和Na+ 生长激素受体、K+和氨基酸A B C D18、组织液大量积累在组织间隙会导致组织水肿。下列各项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 )A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B毛细淋巴管阻塞C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 D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19、许多运动员为了延缓乳酸产生,采取肌肉按摩措施。下列关于运动员剧烈运动时内环境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运动员血浆的pH

8、在7.35到7.45之间波动B人体在进行剧烈运动时,静脉中血浆的pH暂时降低CpH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D由于血浆中含有Na2CO3,因此血浆pH能够保持相对稳定20、右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等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C内环境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D细胞不仅仅依赖于内环境,还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2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淋巴管阻塞会引起下肢水肿 B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C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无机盐大量丢失 D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

9、无关22、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B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D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23、下图是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乙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B三种调节方式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C丙、丁可以表示温度和酸碱度D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可以变化,否则机体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24、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氧气通过红细胞运输,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葡萄糖从外界到被利用必须经过内环境C生理盐水的渗透压与细胞外液大致相等D

10、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25、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和血浆分别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起对照作用的是清水组和缓冲液组 B所得结果不合理的是清水组C该实验结果说明血浆中缓冲物质的缓冲能力是有限的D图中的结果表明缓冲液组维持pH稳定的能力强于血浆组二、非选择题26、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 (用图中标号表示)。(2)人体内环境主要包括 (用图中标号表示)。(3)人体的组成细胞,其主要的生活环境是 和 。和相比,中含量明显较少的成分主要是 。(4)人体内环境通过 调节、 调节和 调节实现相对稳定。(5)中的化学组成中有HCO、HPO等物质,它们对于维持 的稳定有重要意义。(6)正常人体液中的水和电解质的含量也是相对稳定的。如果脑中缺廊,使内Na+浓度升高,会引起细胞 ;如果人体大量失水,的渗透压将 ,这些都会影响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