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徐汇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20121633 上传时间:2020-02-0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徐汇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上海市徐汇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上海市徐汇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上海市徐汇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上海市徐汇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徐汇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徐汇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市徐汇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1.按要求填空。念去去、_,_。(柳永雨霖铃)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_ 。( 苏幕遮)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回望历史,感慨沧桑变化的句子是:_,_。【答案】 (1). 千里烟波 (2). 暮霭沉沉楚天阔 (3). 久作长安旅 (4). 伤心秦汉经行处 (5).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后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霭”“阙”。【点睛】古诗词默写年年必

2、考,近年来理解性默写题的考查比例渐渐加大,难度比直接型默写稍大,灵活性更强,需要学生不仅要准确、熟练掌握名句名篇内容,还要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理解,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背诵,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注意重点字的写法。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2.按要求选择。以下不属于前赤壁赋写作特点的一项是( )。A.借景抒情,意在托讽 B.主客问答,抑客伸主C.整散结合,以文为赋 D.善于取譬,意象连贯“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这段话所用的说理方法是( )。A.类比、演

3、绎 B.归纳、对比C.类比、归纳 D.比喻、对比以下对“词”这种文学形式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唐宋词是直接从前代乐府诗中产生发展起来的。B.词最早产生于民间,中唐以后逐渐出现文人词。C.唐代刘禹锡的花间集是最早的一部词选集。D.词的句式长短参差不齐,但基本上在偶句押韵。【答案】 (1). A (2). D (3). D【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考生把握文章写作特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以下不属于前赤壁赋写作特点的一项是”,立足考查“写作特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A项,“意在托讽”表述错误,文章第1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

4、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意在抒发作者洒脱的胸怀。故选A。(2)本题考查对文章说理方法的掌握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这段话所用的说理方法是”,考生要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本题中,这一句话的意思是: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孔子在这里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他鼓励自己和学生们无论在学问和道德上

5、,都应该是坚持不懈,自觉自愿。这对于立志有所作为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塑造。而“未成一篑”与“虽覆一篑”形成对比。故选D。(3)本题考查考生掌握文学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积累,做大事能及时调动头脑中的储备。A项,“唐宋词是直接从前代乐府诗中产生发展起来的”表述错误,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唐宋词不是直接从前代乐府诗中产生发展起来的。B项,“中唐以后逐渐出现文人词”有误。文人词在初、盛唐时已偶有所作,C项,花间集不是唐代刘禹锡写的,该书收录了温庭筠、韦庄等18位花间词派诗人的经典作品。故选D。阅读白莽作序节选

6、,完成小题春天去了一大半了,还是冷;加上整天的下雨,淅淅沥沥,深夜独坐,听得令人有些凄凉,也因为午后得到一封远道寄来的信,要我给白莽的遗诗写一点序文之类;那信的开首说道:“我的亡友白莽,恐怕你是知道的罢。”这就使我更加惆怅。说起白莽来,不错,我知道的。四年之前,我曾经写过一篇为了忘却的记念,要将他们忘却。他们就义了已经足有五个年头了,我的记忆上,早又蒙上许多新鲜的血迹;这一提,他的年青的相貌就又在我的眼前出现,像活着一样,热天穿着大棉袍,满脸油汗,笑笑的对我说道:“这是第三回了。自己出来的。前两回都是哥哥保出,他一保就要干涉我,这回我不去通知他了。”我前一回的文章上是猜错的,这哥哥才是徐培根,

7、航空署长,终于和他成了殊途同归的兄弟;他却叫徐白,较普通的笔名是殷夫。一个人如果还有友情,那么,收存亡友的遗文真如捏着一团火,常要觉得寝食不安,给它企图流布的。这心情我很了然,也知道有做序文之类的义务。我所惆怅的是我简直不懂诗,也没有诗人的朋友,偶尔一有,也终至于闹开,不过和白莽没有闹,也许是他死得太快了罢。现在,对于他的诗,我一句也不说因为我不能。这孩儿塔的出世并非要和现在一般的诗人争一日之长,是有别一种意义在。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3

8、. 上文中几处破折号的作用都是( )。A. 解释说明B. 引起下文C. 语意转折D. 事项列举4. 第段中对白莽的描写,作用是_。5. 分析文章前三段中作者的情感脉络。6. 赏析第段画线句。【答案】3. A 4. 赞颂白莽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精神,表达对他的怀念之情。 5. 惆怅怀念愤懑 6. 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手法,指出了白莽的诗歌给千万民众带来了冲破黎明前的黑暗的光亮,表明了孩儿塔这部诗集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影响。【解析】【3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把握标点符号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联系上下文语意,进行辨析。本题中,“这就使我更加惆怅”,引出补充说明的话。“说起白莽来,不错, 我知道的

9、”, 引出对事情原因的解释,”“我前一回的文章上是猜错的”, 引出总括性的说明。“我一句也不说因为我不能”等句中的破折号,起的是解释说明的作用。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把握描写手法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第段中对白莽的描写,作用是”,然后结合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手法对烘托人物形象、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等的作用进行作答。本题中,“热天穿着大棉袍,满脸油汗”,这一外貌描写,以及“这是第三回了。自己出来的。前两回都是哥哥保出,他一保就要干涉我,这回我不去通知他了。”的语言描写,突出了白莽为了革命深处困境时乐观的心态,由此可见作者对他的怀念。【5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把握文章情

10、感脉络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第段中对白莽的描写,作用是”,然后结合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手法对烘托人物形象、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等的作用进行作答。本题中,“春天去了一大半了,还是冷;加上整天的下雨,淅淅沥沥,深夜独坐,听得令人有些凄凉”此处可见作者的惆怅;“这就使我更加惆怅”以及第二段对白莽的回忆可见作者对白莽的怀念;由“我一句也不说因为我不能”可见给亡友遗诗作序,却有不能详加评析的难处。体现了作者的愤懑。【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第段画线句”,然后找到画线句,看该句写的是什么,如何

11、来写的,达到什么效果。本题中,“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一句,“这是是是”的句式,很明显,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手法,“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很明显,指出了白莽的诗歌蕴含着勃勃生机,激励人们团结战斗,彻底打碎旧世界。作者对白莽的诗集作了高度的评价,表明了孩儿塔这部诗集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影响。阅读下文,完成小题。科学精神的起源吴国盛科学精神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方式呢?在希腊文明之前和之后,其它文明都产生和发展了丰富而多样化的知识,从处理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到管理社会、定国安邦,从安

12、抚灵魂、维护社会稳定,到解决日常生活中所碰到的问题,都各有经验、方法、对策。所有这些知识,不论是零散的还是系统的,不论是有效的还是无效的,都具有强烈的经验特征、实用特征。但是,没有一种文明像希腊文明一样,超越了知识的实用性功能,而对知识本身感兴趣,对知识的确定性问题如醉如痴。对知识本身感兴趣,着迷于知识的确定性问题,这就是希腊版本的科学精神。并不是说其它文明都没有对知识本身有过任何反省。中国的孔子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庄子说过“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这些言论有些甚至很深刻,但都是到此为止,不再深究。希腊人却罕见地把知识问题列为人生的首要问题。“认识你

13、自己”是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里最有名的一句箴言,也是希腊精神生活的缩写。什么是“认识”?“认识”为什么一定要指向“自己”?这是希腊思想家反复询问的问题。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开篇的第一句就说:“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他在这部重要著作的第一卷区分了经验、技艺和科学(知识,episteme,在希腊文里,“知识”和“科学”是同一个词)。他认为,低等动物有感觉,高等动物除了感觉还有记忆。从记忆中可以生成经验,从经验中可以造就技艺。经验是关于个别事物的知识,技艺是关于普遍事物的知识。技艺高于经验,甲有经验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技艺者知其所以然,故技艺者比经验者更有智慧、懂得更多。乙技艺还不是最高的“知”

14、,最高的“知”是“科学”。技艺固然因为超越了经验而令人惊奇赞叹,丙由于多数技艺只是为了生活之必需,还不是最高的知。只有那些为了消磨时间、既不提供快乐也不以满足日常必需为目的的技艺,才是科学。我们中国人常常把知识分成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两大类,亚里士多德却给出了知识的三个阶段。他的经验知识大体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经验知识,技艺这种追究原因、知其所以然的普遍知识,大体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理论知识,但是我们的分类中却没有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科学”的位置。这件事情反映了希腊科学精神相当大程度上被我们忽视、被我们遗忘。什么是“认识”?认识即是追求“科学”。什么是“科学”?为什么在“技艺”这种理论性知识之外还

15、要增加“科学”这样一个纯粹知识的阶段?这是特别值得我们中国人思考的地方。亚里士多德说得很明白,“在各门科学中,那为着自身、为知识而求取的科学比那为后果而求取的科学,更加是智慧。”“如若人们为了摆脱无知而进行哲学思考,那么,很显然他们是为了知而追求知识,并不以某种实用为目的。”纯粹的科学必须是为着求知本身的目的而不是任何其它目的而存在,这种指向“自己”的“知”,才是纯粹的科学。这样的科学,就是“自由”的科学。 ,这就是希腊科学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希腊人对人类文明的独特贡献,在其它任何文明中都找不到这样的精神气质。7. 在第段甲乙丙三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是( )。A. 但是 因此 然而B. 因此 然而 但是C. 因为 并且 然而D. 因为 但是 但是8. 下面对文章的解说最准确的一项是( )。A. 第段将希腊文明和其它文明进行对比,直接回答了“知识是什么”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