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20115590 上传时间:2020-02-03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西城区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北京市西城区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北京市西城区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北京市西城区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北京市西城区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西城区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西城区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第十五中学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2019.11一、基础知识、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 岑(cn)寂 尺牍(d) 咬文嚼字(jio) 下乘(shng)之作B. 回溯(s) 降服(xing) 虚与委蛇(y) 得鱼忘筌(qun)C. 陶冶 (y) 讥诮(qio) 海市蜃(shn)楼 锱(z)铢必较D. 怂恿(sng) 辖制(xi) 瘦削(xio) 削足适履(xu)【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该题每一个选项中加点的字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

2、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本题考查形声字的读音,与所学的教材贴近。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A项,下乘(chng)之作;C项,陶冶 (y);D项,瘦削(xu)。故选B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储(zh)粟 轻飏(yng) 流憩(q) 舸(k)舰迷津B. 熟稔(rn) 盘桓(hun) 懿(y)范 云销雨霁(j)C. 帝阍(hn) 叨(do)陪 蜩(tio) 决(xu)起而飞D. 逋(b)慢 榆枋(fng) 洗(xin)马 终鲜(xin)兄弟【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该题每一个选项中加点的字都

3、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本题考查形声字的读音,与所学的教材贴近。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A项,储(ch)粟,舸(g)舰迷津;C项,叨(to)陪;D项,榆枋(fng),终鲜(xin)兄弟。故选B3.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A. 付梓 徘徊 命途多舛 空中楼阁B. 窈窕 干涸 晨光熹微 材高八斗C. 踟蹰 混沌 碎琼乱玉 鱼舟唱晚D. 天阱 促狭 砖石漫地 学富五车【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

4、、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且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B项,材高八斗-才高八斗;C项,鱼舟唱晚-渔舟唱晚;D项,天阱-天井,砖石漫地-砖石墁地。故选A4.请选出下列加点字中注音正确的一项在各种传说中,这个场景往往被描述为:在某一天的凌晨或者深夜,阅读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时,屠呦呦被灵感击中那本古方上说:“青蒿一握 ,以水两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然而,真实的实验却是繁复而冗杂的。A. 蒿(go)B. 渍(z)C. 绞(jio)D. 冗(yng)【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

5、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该题每一个选项中加点的字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本题考查形声字的读音,与所学的教材贴近。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A项,蒿(ho);B项,绞(jio);D项,冗(rng)。故选B5.填入下列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茶峒河是酉水的一条支流,河水明澈如镜。_。当地的顽皮伢仔喜欢在这里撒尿,笑咧咧地夸口:“哈,老子一泡尿浇遍三省!”_。还是“拉拉渡”,不用篙或桨,不过牵船的蔑缆换成了拇脚趾粗的钢索了。摆渡的还是个老人,_,也许是有

6、的,一时半会儿不知跑到哪儿玩耍去了。茶峒,以沈从文的著名小说边城以此为背景而闻名。边城中描写的那个渡口还在,据说渡口恰是三省的交界点渡口还在老地方,不过尖头的渡船变成方头的了当地人说,当年翠翠和她的爷爷就住在这儿的一间木屋里只是不见翠翠和黄狗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用语的简明、连贯、衔接能力,语言运用要求简明、连贯、得体,能用最经济的语言材料来传递最大的信息,即用语要简明;同时要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连贯和衔接,观察文本的上下文,提高语言运用的连贯与衔接能力。一般用排除法解答此类题目较为简单。本题中,选择放在首句,很关键,因为要承接上一句,所以,还需要联系

7、下文,排除法需选择,至于,则完全需要考虑关联词即可。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是继老子之后的最为重要的道家代表人物,世人把他与老子并称“老庄”。B. 陶渊明,名潜,字渊明,诗歌作品有归园田居、将进酒等。C. 王勃,字子安,初唐文学家。少有才名,被举为神童,不到二十岁就出仕。滕王阁序是王勃在滕王阁的一次宴会上即席写作的。两个月后,他渡海溺水,不幸英年早逝。D.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湖南凤凰人,苗族。主要作品有湘西散记、长河、边城等。【答案】B【解析】【详

8、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B项,“陶渊明将进酒”是错误的,将进酒是李白的作品。故选B7.下列关于平凡的世界一书中的人物及其事迹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青春激流打起的第一个浪头在内心渐渐平伏了。孙少平甚至感到了一种解脱的喜悦。他似乎觉得自己的精神比原来还要充实一些”,这里的“第一个浪头”指少平和郝红梅的故事。B. 孙少平在外打工时,有一处写

9、他在枕头边发现了一张二指宽的小纸条,上面写着“不要见怪,不要见外。田。”这里的“田”指的是田晓霞。C. 金波,是孙少平的朋友,他爱上美丽的藏族姑娘,最终决定抛弃一切,前往青海追寻当年的美好爱情,并终于与藏族姑娘结成连理。D. 王满银,是孙兰花的丈夫,不安于现状,喜欢走南闯北,很少承担丈夫与父亲的责任,后来幡然醒悟,回归家庭。【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名著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平凡的世界一书中的人物及其事迹描述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根据示例和平凡的世界中人物的特点和相关的事例进行辨析。C项,“并终于与藏族姑娘结成连理”是错误的,当金波最终决

10、定要到青海去追寻当年的爱情的时候,却发现时过境迁,昔日的那个养马场早已经不见了踪影,他再也找不到那个能唱在那遥远的地方的藏族女孩了。故选C二、文言文阅读(共37分)课内部分:(每小题3分,共21分)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乃瞻衡(通“横”)宇 策扶老(指拐杖)以流憩B. 逮(及,至)奉圣朝 谁悲失路(比喻不得志)之人C. 夙遭闵凶(不幸)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阻塞)者D. 彩(色彩)彻区明 是以区区(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不能废远【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D项彩,指日光。这是考核课本中实词的题目,高考文言翻译的大量要点都出自课本中的重点词,对课本中的重点词语一定要

11、加强记忆。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多,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读音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9.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A.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B.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C.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汤之问棘也是已D.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此小大之辩也【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组”,这是文言实词中的通假字现象设题,平时要注

12、意积累课内外常见的通假字,然后根据字音和字义结合上下文的语境进行分析。A项,云销雨霁,彩彻区明,翻译为正值雨过天晴,虹消云散,阳光朗煦,“销”通“消”,解释为消散;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翻译为但祖母刘氏又早被疾病缠绕,常年卧床不起,“蓐”通“褥”,解释为床褥。B项,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翻译为我因命运不好,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闵”通“悯”,解释为不幸;零丁孤苦,至于成立,翻译为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零丁”通“伶仃”,解释为孤单的样子。C项,汤之问棘也是已,翻译为商汤和棘也有过前面所讲的谈话,“已”通“矣”,为句末语气词。D项,适莽苍者,三餐而反,翻译为到近郊去的人,晚餐前就可以返回,“

13、反”通“返”,解释为返回;此小大之辩也,翻译为这是大和小的分别,“辩”通“辨”,解释为区别。故选C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 引壶觞以自酌 控蛮荆而引瓯越B. 请息交以绝游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C. 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D. 门虽设而常关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词字意和用法。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理解,A里的“引”分别译为“拿着”“连接”B里的“以”分别译为“来”“用”C里的“矜”分别译为“怜悯”“顾惜”

14、D里的“虽”都译为“虽然”。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11.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B. 千里逢迎,高朋满座C. 问征夫以前路D.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这是文言实词中的古今异义现象设题,然后把加点词的现代意思代入句中,看能否讲得通。A项,“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翻译为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生物”古今意义都为有生命的物体。B项,“千里逢迎,高朋满座”,翻译为迎接远客,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逢迎”,解释为迎接,今义为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C项,“问征夫以前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