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青海省2018届九年级(上)模拟物理试题(解析版).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20109856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青海省2018届九年级(上)模拟物理试题(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精品解析:青海省2018届九年级(上)模拟物理试题(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精品解析:青海省2018届九年级(上)模拟物理试题(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精品解析:青海省2018届九年级(上)模拟物理试题(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精品解析:青海省2018届九年级(上)模拟物理试题(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青海省2018届九年级(上)模拟物理试题(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青海省2018届九年级(上)模拟物理试题(解析版).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青海省九年级(上)模拟物理试卷(3)一、选择题1. 李强同学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 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质量约50kgB. 教室里学生课桌的高约为200cmC. 家用白炽灯泡正常发光的电流约10AD. 在青藏高原上烧开水,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答案】A【解析】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0kg,故A接近实际;教室里学生课桌的高约为80cm,故B不符合实际;家用白炽灯泡正常发光的电流约0.2A,故C不符合实际;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水的沸点受到大气压的影响,气压越低沸点越低,因此青藏高原的海拔高度很高,所以高原上水的沸点要低于100,故D不符合

2、实际,故选A。2. 我们经常提到的像: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 放大镜成像 电影屏幕上的像 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 )A. 属于实像的是 B. 属于虚像的是C. 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 D. 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小孔成像: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平面镜成像: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放大镜成像: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电影屏幕上的像: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汽车观后镜: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选C。考点:光的反射现象,光的折射现象,光沿直线传播,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3.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

3、的光学仪器是( )A. 投影仪 B. 照相机 C. 放大镜 D. 显微镜【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或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都能判断凸透镜的成像性质,然后根据凸透镜成像性质判断凸透镜的应用解:方法一:如图,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方法二:如图,物距大于像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故选B【点评】根据物距和焦距、像距和焦距、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判断凸透镜成像性质和应用,是比较常用的方法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越多的物体比热容越大B. 燃料不完全燃烧时,热值变小C.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

4、定升高D. 扫地时尘土飞扬,是分子不停地无规则运动造成的【答案】C【解析】解:A、两个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根据公式Q=cmt可得:t=,可知物体吸收的热量与比热容和质量有关,仅知一个量不能准确判断,故A错;B、燃料的热值只与燃料种类有关,与是否完全燃烧无关因此燃料不完全燃烧时,热值也不变,故B错C、晶体熔化时要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C正确D、尘土飞扬这些都是物体的运动,是机械运动,不是分子运动,故D错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吸热公式的运用、热值的特性、分子热运动和机械运动的区别以及温度、热量与内能间关系,是一道基础题5. 在实验技能测试时,实验桌上有两个烧杯分别装有盐水和纯水,其标签已模

5、糊不清,现有天平、量筒、烧杯、刻度尺、小木块,不能把他们区分开的器材组合是( )A. 天平、量筒、烧杯 B. 天平、烧杯、刻度尺C. 烧杯、小木块、刻度尺 D. 量筒、烧杯、刻度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盐水的密度比纯水的密度大(1)利用常规比较法:分别测量、计算出水和盐水的密度,然后进行比较即可测量液体的密度,首先要确定实验原理:=,根据原理来选取主要的实验器材:测量质量需要天平、测量体积需要量筒;然后再组织实验步骤(2)在没有量筒,液体体积无法直接测量时,往往需要借助于等体积的水,水的密度是已知的,在质量相等时,两种物质的体积之比等于它们的密度的反比器材:烧杯、天平、刻度尺(3)在没有

6、天平,液体质量无法直接测量时,利用浮力知识进行比较:不用天平测量液体质量,利用浮力知识间接比较出哪种液体的密度大解:A、选取天平、量筒、烧杯进行实验: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某种液体,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该液体的总质量m2;算出液体的质量m;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利用密度公式算出液体的密度用此方法再计算出另一种液体的密度结论分析:哪一个的密度更大就是盐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选取天平、烧杯、刻度尺进行实验:将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盘中;将适量的水和盐水分别倒入两只烧杯中直到天平重新平衡;用刻度尺量分别量出烧杯内液体的高度,高度大的体积大

7、结论分析:体积小的液体密度大,密度大的液体是盐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选取器材:烧杯、小木块、刻度尺进行实验:将小木块分别放在盛有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中,小木块会漂浮在两种液体的液面上,小木块所受到的浮力与所受的重力相等;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小木块露出液面的高度,露出液面高的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小,液体的密度就大,是盐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只用量筒、烧杯、刻度尺无法对两种液体进行区分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6. 将文具盒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几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 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和桌子对文具盒的支持力B. 文具盒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对文具盒的支持力C. 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和桌子受到的支持力D. 文具

8、盒受到的重力和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二力平衡的条件”,物体受到的两个力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和桌子对文具盒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故A不符合题意。文具盒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对文具盒的支持力,两个力满足二力平衡条件,是一对平衡力,B符合题意为答案。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和桌子受到的支持力,两个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故C不符合题意。文具盒受到的重力和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7. 动物的生理结构是它适应自然、长期进化的结果,为它的生存起到

9、了重要的作用,下列实例用物理知识来解释不正确的是( )A. 壁虎脚掌上的吸盘,能让壁虎利用大气压把自己牢牢地粘在墙壁上B. 啄木鸟的尖喙,能够让啄木鸟在啄木时对树产生很大的压强,从而啄穿树木C. 深海鱼到浅海后,由于水压的减小使它无法成活D. 骆驼宽大的脚掌,能让骆驼在行走时增大对地面的压强,方便在沙漠中行走【答案】D【解析】壁虎脚掌上的吸盘,是利用大气压力把壁虎压在墙上,故A正确;啄木鸟嘴的尖喙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喙对树的压强,容易啄穿树木,故B正确;海水越深,海水的压强越大,深海鱼的体内外压强相等,当到达浅海时,海水压强减小,使体内压强大于体外压强容易涨破鱼肚,故C正确;

10、骆驼的脚掌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沙子的压强,所以便于行走,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8. 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常看到鸡蛋先湿后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正确的是( )A. 先液化后蒸发 B. 先升华后蒸发 C. 先液化后升华 D. 先凝华后升华【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温度比较低,空气中是水蒸气遇冷的鸡蛋液化成的小水珠附着在鸡蛋上,鸡蛋比较湿,一会儿,鸡蛋上的小水珠又变成水蒸气,这是蒸发现象故选A9. 下列符合安全用电常识的做法是( )A. 用湿手拔用电器的插头 B. 把衣服搭在电暖气上烘烤C. 用铁丝代替保险丝 D. 不在高压线附近放

11、风筝【答案】D【解析】因为水是导体,当用湿手接触带电体时,可能会使电源通过人体与大地形成通路,发生触电,故A不符合安全用电常识;把衣服搭在电暖气上烘烤,由于电暖气产生的热量过大,会产生为灾,故B不符合安全用电常识;保险丝的作用是当电路中有过大电流通过时,保险丝发热自动熔断,切断电路,从而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但铁丝的电阻小、熔点高,在电流过大时,产生的热量不容易达到熔点,所以不会熔断,起不到保险的作用,故C不符合安全用电常识;高压触电有两种方式,是高压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所以对于高压带电体,我们不仅不能接触,也不能靠近,所以在下面放风筝时可能会发生高压触电事故,故D符合安全用电常识,故选D。

12、10. 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例如:用水对汽车发动机进行循环散热;用泡沫塑料作为救生衣材料;用塑料制造插座和开关的外壳;用盐水进行农业选种其中,运用了密度性质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故错误;由于泡沫塑料的密度比较小,相同质量的物质,体积较大,可以排开较多的水,所受的浮力也较大,故正确;利用了塑料是绝缘体这一性质,与密度无关,故错误;由于盐水的密度在于纯水的密度,可以用盐水选出较为饱满的种子,故正确;应选C。【考点定位】密度的应用11.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为6V并保持不变,R1=R2=10,开关S1闭合后,下列说

13、法中正确的是( )A. 当开关S2断开时,R1两端的电压为6VB. 当开关S2断开时,R1消耗的功率为0.9WC. 当开关S2闭合时,R1消耗的功率为0.36WD. 当开关S2断开时,R2两端的电压为6V【答案】B12.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24V,电阻R1=R2=120,两只电流的是一种均为00.6A当闭合开关时,两只电流表的均为0.2A若故障是由这两个电阻中的其中一个引起,则出现的故障是( )A. R2短路 B. R2断路 C. R1短路 D. R1断路【答案】D【解析】由电路图知道,两个电阻并联,电流表A1 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A2 测量支路R2 中的电流,开关闭合后两只电流表示

14、数相同,说明两个电流表串联,因为电路故障是由这两个电阻中的其中一个引起,如果发生短路现象,电流表将会被烧坏,所以只能是R1 断路,否则A2 示数为零,故选 D。13. 灯泡L1标有“24V 12W”的字样,灯泡L2标有“12V 12W”的字样,将两个灯泡串联后接在电源电压为U的电路中,若要保证两个灯泡不损坏,则( )A. 电源电压U的最大值为30VB. 两灯泡的实际功率之比为1:4C. 灯泡L2两端电压与电源电压U之比为1:3D. 电源电压U为36 V时,灯泡L1、L2均能正常发光【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知道,两灯泡的额定电流分别是:I1 =P1/U1=12W/24V=0.5A,I2 =P2

15、/U2=12W/12V=1A;两灯泡的电阻分别是:R1 =U1/I1=24V/0.5A=48,R2 =U2/I2=12V/1A=12;因为将两个灯泡串联后,要保证两个灯泡不损坏,所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I=I1 =0.5A,故电源的最大电压是:U=I(R1 +R2 )=0.5A(48+12)=30V,故A正确、D不正确;因为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由P=I2 R知道,两灯泡的实际功率之比:P1:P2 =R1:R2 =48:12=4:1,故B不正确;由U=IR知道,灯泡L2 两端电压与电源电压之比:U2:U=R2:(R1 +R2)=12:(48+12)=1:5,故C不正确,故选A。二、填空题14. 弹簧测力计挂着一重为4N的物体A,物体A浸没并静止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物体A所受的浮力是_N,物体A的密度是_kg/m3(g取10N/kg,水=1.0103kg/m3)【答案】 (1). 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