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书记 民情日记

上传人:1522****302 文档编号:120105185 上传时间:2020-02-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村书记 民情日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村书记 民情日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村书记 民情日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村书记 民情日记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村书记 民情日记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村书记 民情日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书记 民情日记(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 目录 第一篇:李书记民情日记第二篇:村书记民情日记第三篇:区委书记民情日记一第四篇:下乡书记民情日记第五篇:挂职第一书记民情日记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 第一篇:李书记民情日记 民情日记(一) 2014年2月28日下午三点(农历正月二十六)晴 今天接到牛场村支部书记陈亮打来的求助电话,本村摄基田组村民王有相和王万江家的房子失火。本人听了汇报心情就好像打翻的五味瓶一样,各种滋味都有,于是我和人大副主席卯生能,武装部长顾怀礼、分管民政的王鹏同志等赶往火灾现场。来到摄基田组村民王有相的住房处,映入眼帘的是熊熊大火无情的肆虐着,烧进了心窝子,一家人哭成泪人,几百村民抢

2、救都无济于事,只能眼叭叭地看着烧光;说实在的,我们农村有一句俗话是说:偷不穷、吃不穷、一把大火就会穷,这就说明火的无情。我作为层台镇的党委书记,经历的事情也非常多,但在这类天灾面前我也无法控制自己,哽咽着劝导家属,相信政府是老百姓的坚强后盾。当然,也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好好地生活着,政府一定会帮助你们渡过难关。 事发后,因风大,又怕火星吹在其它地方发生火情,于是我又同摄基田老百姓浇水把灰烬浇灭,完事后在村办公室临时召开了一个临时会议: 1、请村“两委”调查起火原因,同时大力宣传防火工作。 2、政府临时救助2014元钱,用于安排家属的临时生产 生活救助; 3、组织发动牛场村民募捐,有钱捐钱,有物

3、捐物,有困难时还要依靠人民群众。 4、协调国土部门重新审批宅基地,做好修建新房的前期工作。 5、向民政局如实汇报我镇牛场村王有相、王万江两户的灾情,棉衣棉被拖点来,做好家属的安抚工作。 6、从今天起直至修建好房屋前,他两家人就临时住扎在村公所。 7、临时调整危改项目:王有相、王万江两户安排危改资金30000元,立即启动危改工程,争取在6月份前主体工程全部完工。 后记:晚上八点,我们刚来到镇政府,支书陈亮打来电话说,村民们踊跃捐款捐物,钱捐了512元,粮食685斤,大人小陔的衣服一大堆。 民情日记(二) 2014年3月4日(农历正月三十)晴 今天是星期五,牛场村失火的王有相家不知道日子过得怎么样

4、,我约起聂镇、政法书记王鹏、顾部长一行又去牛场看望一下。之前又听村里面的人说,失火原因可能是他家的一个疯子兄弟放火烧的,我们想见一下这个疯子疯成哪种程度。 一下车,就看见有老百姓在马路边挖泥巴,我问他们挖来搞哪样,他们说是王有相家平整地基,义务的帮助他家,住房子不住在原来的地基上了,我感觉到我们的老百姓真是纯朴善良的老百姓呀,一家有难,一寨支援,从这种纯朴的精神,彰显出我们优秀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传承五千年的文明。到村公所,在村民的介绍下,我们看见的是一个篷头垢面的小伙子在一间屋子内,目光呆滞地看着我们,在窗外问他,他也不说话。村民告诉我们:他家因为出了这件事情特担心,怕他出来再祸害他人担不起

5、责任、手又捎,怕打着人家的小孩,所以拿他反锁在室内。得知这一情况,我认为,大家都是人,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头,只有是精神状态越来越坏,何不如送到精神病院医治,根据他家的实情,刚一把大火烧掉了所有的家产一穷二白,我立即打电话给社会救助局的局长陈亮欢同志,请求解决医药费为谢,陈局长知道这一 情况,具体就安排部署,请我们把人送去医治就行,不需家庭承担负担。哎呀,我真是谢天谢地了,这个精神失常的小兄弟终于有救了。 我们问了一下王有相的隔壁邻居,生产生活如何,邻居孟性书说:一家人现在已从惊魂未定的状态下开始摆脱出来,生活过得比较好的,暂无大的困难,生产上每天都理起住庄稼,什么挖地、铲地埂、栽洋芋。平整地基有

6、老百姓义务帮一下他们的,请党委政府放心,假设有困难的话还要会来麻烦政府。 后记:在村里面的帮助下,那个精神失常的小兄弟已在精神病康复中心接受治疗,目前情况已基本稳定;修建的房屋基本工程已完工,只是差粉刷墙体等一些附属工程。 民情日记(三) 旱灾无情政府有爱 2014年8月21日星期一晴 今年7月份以来,我镇持续一个多月的干旱,截止到目前,已造成3条河流干涸,人畜饮水十分困难,农作物大面积受旱,镇党委政府组织抗旱工作队伍深入村组开展旱情调查,准确掌握全镇的旱情情况,根据包村干部王家富的了解,层台村大坪子组当前旱情非常严峻,老百姓生活用水非常紧缺。我立即组织班子成员召开会议,商讨给老百姓送水的方案

7、。 老百姓的需要,就是我们的责任。一直以来,我始终牢固树立“民生的事是天大的事、老百姓的事无小事”的理念,始终带着亲情带着责任,办好群众关注的事、急需的事、普遍得实惠的事。 今天一大早匆匆吃过早餐,我就带领包村领导黄平、包村干部王家富等人装载了满满的一箱水,稳稳当当的往层台村大坪子组驶去,根据村干部刘方全的调查了解立即对生活用水非常困难的老百姓送水,对鳏、寡、孤、独、孤、幼等弱势群体,我们亲自把水挑到他们的家里,倒进他们的缸里。 眼看着一大箱水渐渐的少了,老百姓的脸上浮现出了感激的笑容,经过一个多小时紧张而有序的分水、挑水。一大箱水就在老百姓和干部们的欢声笑语中送完了,老百姓们纷纷邀请我们到他

8、们家里去歇一歇,我们婉言谢绝了,在临走时整村老百姓都来与我们挥手致谢,部分老人热泪盈眶。 第二篇:村书记民情日记 村书记民情日记 两个多月来,一边调研,摸底调查,一边安排中心工作,秋收秋种,秸秆禁烧,招商引资,陪来来往往的客人到村里考察,也曾出去考察,和多方客人谈合作,完成了几件事:1、万头猪场招商成功,土地流转,使老百姓得到了真正的实惠;2、成功引进蔬菜、水果大棚种植专业户;3、注册了劳务公司,4最近完成了三年任期目标规划(征求意见稿)交镇党委,周书记提了部分意见,形成讨论稿交村两委班子及党员、村民代表讨论。 随着秋收秋种的结束,我最近的工作重心要作相应的调整。我不能天天到村里上班,不能把时

9、间耗在村里,象机关工作那样按部就班,要走出去,请进来,让外面的人知道xx村,让更多的人了解xx村,让更多的人关心支持xx村。 12月10首先找了周书记,汇报了前一阶段的工作,接受镇党委安排的工作任务-解决一起近二十年的邻里纠纷,这个纠纷是历届党委、政府头疼的事,有多位党委书记、镇长、派出所所长、司法所所长、法庭庭长参与调解、商讨解决方案,严重影响了村里和党委政府的工作,是村里的不稳定因素,我到村后先后花十多天的时间做双方当事人的工作,虽有进展,但现在又陷入了困境,当事人互不相让。周书记安排了15000元专项资金用于解决矛盾,主要是用于补偿一方当事人的损失,由于镇长分管财政,昨天找到刘镇长审批,

10、和镇里两位主要领导共进了午餐。今天找到财政所长,将15000元划到村里的户头上。 另外猪场和大棚种植需要生产、生活用水和生活用电、生产用电,村里的干部因为不知道外面的情况,一是怕出去找人,二是以为一些职能部门刁难我们村里人。我先与镇农电所联系,涉及到开户、材料、人工等费用,农电所帮我们首先解决了照明电,免了所有的费用,送了我们材料。但三相电需要的材料要近5万元的费用,农电所无法解决。陈所长向我们解释,但村主任吴国坤及村电工吴国忠不理解,认为陈所长不帮忙。我理解陈所长的难处,我提出我来找xx、xx供电公司的领导,请xx公司的领导协调。陈所长认为我提的方案可行,通过几种途径,终于和xx供电公司的领

11、导对接上,xx市有位同志在xx公司当副总,今天一早我驱车到xx供电公司,不到半小时就沟通好了,顺利落实了三相电的问题。如果让村里人处理,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办得成,他们怕做事,不做事也就省了不少事,所以他们没有事。我现在更加理解吴国坤同志当30多年村干(本站向您推荐:WWw.hAOWORD.COM)部的安逸、平和生活了,难怪他跟我讲“你来了一个月,我们做了比以往一年还多的活计”。 供水同样存在问题。由于猪场远离村庄,因此需要供水公司架设600多米的专用管道到猪场,这又涉及到费用问题,镇里供水站提出按最优惠的价格帮我们开户,每户开户费900元,但管道、人工等费用无法解决。我只能利用自己的资源,我曾

12、经办理过xx市水务局做当事人的二审案件,与xx法院联系,请他们与水务局的领导沟通,争取将这段工程列入农村水改工程,这样可以解决这段费用,但临近公历年底,法院系统20日前忙于结案,因此要到12月20日以后才能和水务局联系。 的确,要办事就有事,不做事就没事,我下来就是办事的,一些村里人解决不了的事我必须事必躬亲,但必须由村里人干的事必须让他们去做,看来我必须考虑分工问题了,村书记既是战斗员,更要当指挥员,等规划讨论定稿后,我下一步工作一方面要出去争取外援,另一方面要给村组干部上笼头,安排每个村组干部的工作,定员定岗,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建立有序的工作机制。 第三篇:区委书记民情日记一 区委书记民

13、情日记一 9月22日 多云 上午,在办公室处理完手头工作,我直奔挂钩帮扶村屠园乡大王村,开展“三解三促”驻点调研。这是我第七次来到大王村,与以往不同的是,过去当天来当天回,这次按照市委要求,住到群众家,并且做到低收入家庭户户到。 大王村是成子湖集中连片贫困区的一个典型的省定经济薄弱村,处于宿城区城乡统筹试验区范围内,位于屠园乡西南角,距离镇区4公里,有10个村民小组,678户,2476人,其中,贫困户239户,人口1039人;低保户44户,129人,五保户6户,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到5000元。 这次我住在离村部不远的老邓家,老邓今年62岁,两个儿子都在上海打工,老两口带孙子孙女在家上学。屋里

14、虽然摆设不多,但很整洁,看得出老邓一家是干净利索的。与老邓简单寒暄后,放下换洗衣物,我请村支部书记王仁之同志带我去看看帮扶项目实施情况。 为什么要先看帮扶项目实施情况呢?因为大王村是今年4月份作为我的挂钩帮扶村的,之前,已确定了一批帮扶项目。临来前,专门负责大王村帮扶工作的区委办贺勇同志给我提供一份大王村帮扶项目实施情况表,表格显示区直相关单位部门帮扶项目29个,已完成21项。 村里村外看了一圈,感觉变化很大,记得我第一次来大王村时,边沟杂草丛生,旱厕草垛随处可见。这次看,8.2公里的水泥路修好了,吃水问题解决了,3座生产桥建成了,路边的垃圾池也建了不少,河塘里的水也清了不少。 说句心里话,刚开始时,考虑到大王村位于城乡统筹试验区范围内,不远的未来,甚至三五年之内,必然要像现在的王洼、周力等村一样,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所以,挂钩大王村,我第一想法是,认为稍微整一下环境就可以了。但在今年夏天一次走访中,正是天气最热的时候,后邓组邓军把我拉到家里,拧开没有水的水龙头,向我诉苦,“死热天,却用不到水”。周围围观的群众也表现出强烈的不满情绪,一些群众的讲话还很刺耳。随同的乡镇同志说,由于是第一次改水时,泵小管道细等原因,群众吃的水还是“定时”送的。 除了“定时水”,还有“断头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