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7.3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新教科.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088460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下册7.3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新教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7.3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新教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7.3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新教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7.3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新教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7.3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新教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下册7.3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新教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下册7.3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新教科.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弹力 弹簧测力计教学目标三维目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弹力。2.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二、过程与方法经历实验分析过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规则和方法,会测量力的大小。二、教学难点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的形变产生的,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量与外力的大小有关。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播放视频:蹦床、蹦极、撑竿跳高、跳水等场景。思考:撑杆跳高、跳板跳水比赛中,运动员怎样才能取得好成绩?

2、蹦极中的选手为什么下落到最低点后又会上升?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其中的奥秘。教学活动一、弹力介绍:跳水,蹦床,蹦极,射箭 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验: 活动1:找一名学生演示用橡皮筋将粉笔头弹出去。思考:不让橡皮筋发生形变,能把粉笔头弹出去吗?当使橡皮筋、弹簧、气球发生弹性形变的同时,你的手有何感觉?这又说明了什么呢?归纳总结: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对支持面的压力、物体受到的支持力、绳的拉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活动2:取出废旧圆珠笔里的小弹簧,先用较小的力拉,再用较大的力拉,观察发生形变的变化。观察后一种情况下,撤去力后弹簧还能恢复原状吗?引出弹性限度概念。总结: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

3、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不能恢复到原状。弹力产生的条件:(1)物体发生弹性形变;(2)物体互相接触。二、测力计及其使用1.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叫测力计。2.弹簧测力计:原理: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构造:弹簧、指针、挂钩、刻度盘、吊环。3.观察并使用弹簧测力计思考:根据物体的形变与外力的大小的对应关系,能否制造一个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出示弹簧测力计,让学生知道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学生用思考、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认识弹簧测力计,知道其用途、原理、结构。观察弹簧测力计,说出弹簧测力计由弹簧、秤钩、指针、刻度盘组成。让学生说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能否超过其量程?如果指针不

4、指零应该怎么办?分组实验:按照课本中安排的实验步骤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感受力的大小,记录好数据,交流归纳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1)要先轻轻拉挂钩几次,以避免测量时指针被刻度盘卡住;(2)被测的力要施加在挂钩上,被测力的方向要沿弹簧的轴线方向,以防摩擦或其他阻碍;(3)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允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4)当指针相对于刻度盘静止时方可读数,读数时视线必须和刻度盘垂直。小结:(1)观察:量程与分度值。(2)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弹簧是否灵活。(3)测量:a.不能超过量程;b .弹簧伸长方方向与受力方向一致,弹簧一要靠在刻度板上;c.沿力的方向静止

5、或匀速拉测力计。(4)读数:数值+单位。多媒体展示其他形式的测力计。三、探究并验证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思考并表述: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弹簧伸长的长度有什么关系吗?请提出猜想,并设计一个小实验来验证一下。演示一:将弹簧挂在黑板上,此时弹簧不受外力,从弹簧上端到指针的距离叫弹簧的原长(用彩条显示“原长”。)当弹簧受到拉力时,它的长度会怎样?演示二:把一个钩码挂在弹簧上,此时,从弹簧上端到指针的距离叫弹簧的长度。(用彩条显示“总长”。)请一学生指出哪一段是由于弹簧受到拉力而伸长的长度。(用彩条显示“伸长”。)教师点拨:此时弹簧的总长减去弹簧的原长就是弹簧的伸长。当弹簧受到拉力增大时,它的伸长会怎样?教

6、师做演示实验:分别在大弹簧下挂1个、2个、3个、4个完全一样的钩码,学生依次在下面的表格中记下弹簧受到的拉力和弹簧的各种长度。次数拉力F/N弹簧原长L0/cm弹簧的长度(总长)L/cm弹簧的伸长(LL0)/cm1234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结论: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产生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伸长成正比。四、相互作用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要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受力物体反过来也肯定会给施力物体一个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板书设计3.弹力 弹簧测力计教学反思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力的相关知识,知道了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学生对弹力的基本认识较多,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弹簧随处可见,弹力的应用也很多,因此能很自然地通过实验或实例引入弹力的教学。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生活经验的挖掘,体现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使抽象的物理要领变成生动形象的认知对象,从而有效地降低学习的难度,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