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瘦专用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下达标检测二十九免疫调节含解析.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063508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改瘦专用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下达标检测二十九免疫调节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课改瘦专用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下达标检测二十九免疫调节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课改瘦专用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下达标检测二十九免疫调节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课改瘦专用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下达标检测二十九免疫调节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课改瘦专用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下达标检测二十九免疫调节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改瘦专用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下达标检测二十九免疫调节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瘦专用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下达标检测二十九免疫调节含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下达标检测(二十九) 免疫调节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皮肤、黏膜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B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原体并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免疫D人体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引起的疾病是免疫缺陷病解析:选C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原体并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属于特异性免疫;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免疫;人体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引起的疾病

2、是自身免疫病。2(2019济宁一模)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免疫中的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只有T细胞、B细胞两种C记忆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能迅速产生大量抗体D发生过敏反应的人在初次接触过敏原时不会发生免疫反应解析:选A免疫中的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等;记忆B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记忆细胞不能产生抗体;发生过敏反应的人在初次接触过敏原时不会发生过敏反应,但是会发生免疫反应。3有少数人吃了虾后出现过敏反应症状,轻

3、度的引起荨麻疹,重度的甚至导致休克、死亡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由过敏反应引起的荨麻疹不会传染B吃虾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C机体初次接触虾蛋白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抗体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虾蛋白后会发生自身免疫反应解析:选D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由过敏反应引起的荨麻疹不会传染;吃虾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属于过敏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机体初次接触虾蛋白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抗体分布在组织细胞表面;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虾蛋白后会发生过敏反应。4(2018东营模拟)用H1N1流感病毒蛋白制备的疫苗注入人体后,对体内发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T细胞受到该疫苗刺激

4、后,可直接转变为效应T细胞BH1N1侵入机体后能被内环境中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特异性识别C该反应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清除的功能D参与该反应过程中的免疫活性物质有抗体、淋巴因子等解析:选DT细胞受到疫苗(抗原)刺激后分化为效应T细胞;H1N1侵入机体后能被内环境中由浆细胞产生的抗体特异性识别,效应T细胞识别的是被H1N1侵入的靶细胞;该反应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的功能;注射疫苗使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参与该反应过程中的免疫活性物质有抗体、淋巴因子等。5艾滋病(AIDS)是由HIV引起的免疫缺陷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艾滋病可以通过母婴途径传给后代,属于一种遗传病B艾滋病患

5、者容易发生恶性肿瘤,说明免疫系统具有防卫功能CHIV只能引发机体产生细胞免疫,所以患者体内无HIV抗体D健康人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共同进餐都不会感染艾滋病解析:选D艾滋病属于一种传染病,母婴传播是传播途径之一,但并非是遗传病;HIV对T细胞有破坏作用,可逐渐使艾滋病患者特异性免疫功能丧失,最终使病人无法抵抗病毒、细菌的入侵或发生恶性肿瘤而死亡,这说明免疫系统具有监控和清除功能;HIV在侵入机体时,既能引发细胞免疫,又能引发体液免疫,故患者体内存在HIV抗体;健康人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共同进餐都不会感染艾滋病。6如图表示人体内各类血细胞及淋巴细胞生成的途径,af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下列说

6、法错误的是()A各类细胞来源相同但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不同细胞表达的基因不同Bd既参与体液免疫过程,又参与细胞免疫过程C吞噬细胞和b都属于淋巴细胞D当再次受相同抗原刺激后,机体具有更强烈的免疫反应,主要与e和f有关解析:选C图示各类细胞均来源于造血干细胞,但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由图可看出,d表示T细胞,它既参与体液免疫过程,又参与细胞免疫过程;吞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二次免疫的反应更快、更强,原因是初次免疫过程中产生了记忆细胞(e和f),当再次接受同种抗原刺激后,会迅速地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发挥更强的免疫效应。7人体内的杀伤T细胞(Te)依赖于细胞膜表面所具有的糖

7、蛋白CD8的识别,能直接攻击和杀伤其他细胞;人体内辅助性T细胞(Th)能直接刺激已经结合了抗原的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Te和Th均是在免疫器官中发生、生长和成熟BTe清除癌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与清除功能CTe和Th中编码CD8的基因均正常表达,发挥免疫功能DTh既参与了人体的细胞免疫,也参与了人体的体液免疫解析:选CTe和Th均属于免疫细胞,均是在免疫器官中发生、生长和成熟;T细胞(Te)依赖于细胞膜表面所具有的糖蛋白CD8的识别,能直接攻击和清除癌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与清除功能;糖蛋白CD8位于Te细胞膜表面,而Th细胞膜表面没有CD8,因此Te中编码CD8

8、的基因正常表达并发挥免疫功能,但Th中编码CD8的基因没有表达;人体内辅助性T细胞(Th)能直接刺激已经结合了抗原的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说明Th既参与了人体的细胞免疫,也参与了人体的体液免疫。8科研人员从某毒蛇的毒腺中提取蛇毒素,将适量的蛇毒素反复多次注射到马的体内,一段时间后从马的血液中提取抗蛇毒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蛇毒素是淋巴因子,促进马的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抗蛇毒素B蛇毒素反复多次注射到马的体内,使马的体内产生较多的记忆细胞和抗蛇毒素C蛇毒素能与抗蛇毒素特异性结合形成免疫沉淀,阻止抗蛇毒素毒杀细胞D蛇毒素注射到马的体内,使马产生细胞免疫,起到免疫治疗作用解析:选B蛇毒素属于抗

9、原,促进马的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抗蛇毒素;蛇毒素反复多次注射到马的体内,使马的体内记忆细胞快速增殖分化,产生较多的记忆细胞和抗蛇毒素;抗蛇毒素属于抗体,其作用是和蛇毒素结合,使其失去毒性;蛇毒素不能侵染细胞,不会使马产生细胞免疫。9如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A病毒抗原诱导B细胞分化的作用B浆细胞产生抗体的作用C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D效应T细胞的作用解析:选D根据图示的实验操作可知,从LCM病毒感染的小鼠体内分离淋巴细胞,该淋巴细胞能使被LCM病毒感染的51Cr标记过的同种小鼠细胞裂解,释放出细胞内的51Cr标记物,该过程是从免疫过的小鼠体内分离得到的效应T细胞发挥细胞免疫作用的结果。10先后将

10、抗原a和抗原a、b注射到小鼠体内,得到的抗体含量曲线如下图所示。该曲线图表明()A小鼠对抗原a更敏感B抗原a的破坏性更大C二次免疫反应比初次反应更强D小鼠对抗原b反应较慢解析:选C由坐标曲线纵轴“抗体浓度”可知,同一种抗原a再次进入机体产生的免疫反应比第一次更强。11(2019潍坊一模)如图是人体对某病毒的部分免疫过程示意图,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辅助性T细胞(Th)是T细胞的一种,ag代表不同的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B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的细胞有和C图中的免疫活性物质有d、e、f、gD病毒侵染人体后,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会发挥作用解析:选A据图

11、分析,为吞噬细胞、为T细胞、为效应T细胞、为记忆T细胞、为B细胞、为记忆B细胞、为浆细胞,其中吞噬细胞、浆细胞不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作用;当记忆细胞和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会迅速增殖分化;图中的免疫活性物质有淋巴因子(d、e、f)和抗体(g);病毒侵染人体后,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会发挥作用。12科学家利用小鼠进行特异性免疫研究时,进行了如下实验:提取分离出对X细菌免疫过的小鼠甲和未对X细菌免疫的小鼠乙体内的T细胞和血清,分别注入四组未接触X细菌的小鼠体内,一段时间后,分别注入等量的X细菌,得到如下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组、组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B由、两组实验结果说明X细菌生活在

12、小鼠的内环境中C组与组相比,可知血清中的抗体不能有效抑制脾脏内的细菌繁殖D由该实验结果可得出小鼠对X细菌的免疫为细胞免疫解析:选B组和组(分别注入未对X细菌免疫的小鼠乙体内的T细胞和血清)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由实验分析,对未接触X细菌的小鼠体内注入经X细菌免疫过的小鼠体内的T细胞,一段时间后,注入等量的X细菌,脾脏中活细菌的相对值受抑制(曲线),而注入经X细菌免疫过的小鼠体内的血清,不能有效抑制脾脏内的细菌繁殖(曲线),说明小鼠对X细菌的免疫为细胞免疫,X细菌生活在细胞内而非小鼠的内环境中。二、非选择题13人乳头瘤病毒(HPV)6和11型、人乳头瘤病毒属(5和8型除外)和属都能致癌,易引发子

13、宫宫颈癌,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为彻底征服HPV带来的危害,中外科学家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如图是HPV入侵机体后,机体做出的应答示意图,据图回答。(1)HPV在免疫学上被称作_。图中是_,其功能是_。(2)图示过程称为_,_(填“能”或“不能”)清除HPV。(3)目前,针对HPV已经研制出预防效果较好的四价疫苗和九价疫苗,我国普遍使用四价疫苗,为得到较好的预防效果,医生建议三次注射疫苗,其原因是_。解析:(1)人乳头瘤病毒(HPV)在免疫学上称为抗原,图中可以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所以是效应T细胞,作用是分泌淋巴因子并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2)图示主要是病原体侵入宿主细胞,效应T细胞使其裂解

14、死亡的过程,表示的是细胞免疫,细胞免疫不能清除病原体,还要借助体液免疫和吞噬细胞的作用才可以。(3)建议三次注射疫苗,其原因是初次免疫可以产生记忆细胞和浆细胞,再次免疫会刺激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答案:(1)抗原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分泌淋巴因子(2)细胞免疫不能(3)初次免疫可以产生记忆细胞和浆细胞,再次免疫会刺激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14下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并回答:(1)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和骨髓内转变为a、b、c等细胞的过程被称为_。a、b、c等细胞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上出现差别的根本原因是_。(2)过程是在X的刺激和a细胞等的参与下共同完成的,这属于_。与过程相比,过程的应答特点是_。(3)过程的产物Y的化学本质是_,参与其形成分泌的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有_等。(4)若X是禽流感病毒,则患者彻底消灭X必须依靠a增殖分化的淋巴细胞去裂解_。如果X是H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