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瘦专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讲人口的空间变化学案含解析.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063044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改瘦专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讲人口的空间变化学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新课改瘦专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讲人口的空间变化学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新课改瘦专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讲人口的空间变化学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新课改瘦专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讲人口的空间变化学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新课改瘦专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讲人口的空间变化学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改瘦专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讲人口的空间变化学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瘦专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讲人口的空间变化学案含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人口的空间变化识记人口迁移的概念及主要特点1人口迁移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2国际人口迁移(1)概念: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2)特点:19世纪以前: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从欧洲迁移到以美洲和大洋洲为主的国家和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3国内人口迁移(1)概念: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2)古代:受脆弱的农业经济、战争、自然灾害等影响而迁移。(3)新中国成立以来:(4)我国人口迁移统计:人口迁入量比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是广东、上海和北

2、京,人口迁出量比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是四川、江西、安徽。(5)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流向:从内地迁往沿海;山区迁往平原;农村迁往城市;贫困地区迁往发达地区,并出现了大规模的“民工潮”。特别提醒人口迁移是指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一般具备三个条件: 理清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根本原因:不协调的人地关系。2具体因素推力(排斥力)拉力(吸引力)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环境恶化、自然灾害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好经济因素(起重要作用)经济发展水平低就业机会和成功机遇多政治因素政局动荡、战争优惠的移民政策社会文化因素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矛盾良好的文化教育,家庭、婚姻3.影响人口迁移

3、因素的变化(1)自然环境因素曾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适应、控制力的增强,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正在逐步减弱,社会经济因素成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但是自然环境因素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基础因素。(2)将下列人口迁移案例与影响因素连线。方法技巧图示法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题组练通如图为某地人口迁移数量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可能是()A人口老龄化B婚姻家庭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2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正相关的是()A甲、乙 B甲、丙C乙、丙 D乙、丁解析:1.D2.A图示人口

4、迁移集中在2034岁年龄段,以青壮年迁移为主,最有可能是外出务工、经商,即经济因素是主要因素。而04岁迁移数量较大,是因为子女随父母迁移,与2034岁年龄段人口迁移有直接相关性。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人口重心为地区人口分布的综合统计与表示方法之一,人口集中指数反映的是人口分布在地域上的集中状况。读表,完成34题。表1东北地区人口分布重心年份1990年2000年2010年2013年经度125.01E124.98E124.97E124.95E纬度42.93N42.86N42.84N42.83N表2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的集中指数年份1990年2000年2010年20

5、13年指数0.3 2360.3 2500.3 2940.3 3143.东北地区()A人口重心移动趋势由西北向东南B人口分布的趋势是越来越分散C人口分布越来越向不均衡态势发展D人口重心移动距离超过15 km4导致东北地区人口分布重心产生移动的原因最可能是()A北部地区人口死亡率高B国家振兴东北的经济政策C南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高D辽中南城市群经济发达解析:3.C4.D第3题,读表1并分析可知,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中心在纬度上逐渐向南移动,在经度上逐渐向西移动,因此可以判断人口重心移动趋势是由东北向西南;由人口分布的集中指数越来越高,推断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越来越集中;人口重心指数越来越大,人口分布重心

6、趋向西南,据此可推断东北地区人口稀疏区和人口稠密区的差异逐渐增大,人口分布向不均衡态势发展;根据同一经线上两点纬度相隔1的两点之间的经线长度约为111 km,计算出重心移动的经线长,然后结合纬度计算出重心移动的纬度距离,根据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原理可计算出人口重心移动距离不超过15 km。第4题,各地区的人口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状况仅根据资料无法判断;国家振兴东北的经济政策会使人口向东北地区移动,但是人口重心移动趋势向西南;主要原因是由于辽中南城市群经济发达,吸引人口大量迁入,促使人口向西南迁移。弄明人口迁移的影响1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有利影响为迁入地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迁入地商

7、品流通和经济的发展;促进迁入地第产业的发展不利影响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等方面产生巨大压力2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影响有利影响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不利影响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3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也随之发生布局调整,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的发展。4人口迁移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伴随人口迁移,会不断出现新的职业。如学龄儿童

8、迁移人口增多,则迁入地应增加或加强中小幼教师的师资力量。题组练通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坚持把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作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促进“归雁经济”的重要举措来抓。最近5年,四川累计53万人参加创业培训。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5亿元,已扶持51.9万名农民工返乡创业,实现总产值719.6亿元。据此回答12题。1四川省出现“归雁经济”的主要原因有()原就业地的生活压力较大农民工具备一定的创业技术家乡当地气候条件的改善原就业地就医比较困难A BC D2四川省大力发展“归雁经济”能够()A减缓城市化速度 B促进产业结构调整C提高环境承载力 D导致地价大幅下跌解析:1.A2.B第1题,“归雁经济

9、”强调的是农民工的返乡创业,说明农民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创业技术,且原就业地主要是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生活消费水平高,生活压力大。第2题,“归雁经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对原来的就业地还是回流地来说都会促进城市化的发展;无论是原就业地还是回流地都有利于促进区域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回流地来说因为人口增加,产业增加,对环境的压力加大,对于原就业地来说会减少环境压力,改善环境质量;对于回流地来说,经济活动增加,用地增加,会导致地价上涨,对于原就业地来说因为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多地少,用地紧张,地价同样不会出现大幅下跌。重难点一人口迁移类试题的分析思路典题示例(2016江苏高考节选)阅读材料,回答下

10、列问题。材料一“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材料二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5年来此过冬养老人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材料三下图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下表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月份123456789101112全年月均温/13.616.821.024.425.826.325.224.722.420.216.112.820.8降水量/mm4.23.510.011.745.4133.4207.1210.0140.961.220.51

11、.5849.4(1)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是_、_;此外,其他地理原因有_、_、_。(2)大量外来人口对攀枝花“阳光花城”兴起有哪些积极影响?解析第(1)题,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应从光照、热量角度回答。参与“候鸟式”养老的是一特殊的人群,因此分析影响人口流动的因素要考虑到“老人”“旅游”这两个方面。第(2)题,该题既要考虑到人口迁入对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又要考虑到特殊的人群对特殊的产业如房地产、旅游、养老服务的影响。答案(1)冬季气温较高晴天多,光照充足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2)促进房地产、旅游、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

12、级;带动当地的消费,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改善;促进多元文化交流。师说技法1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思路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分析某具体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原则:(1)抓主要: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析。一般情况下,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但是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2)重具体: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其原因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

13、庭因素考虑而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2人口迁移影响的分析思路从辩证角度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从区域角度对迁出地影响和对迁入地影响从三大要素角度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影响从具体方面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性别比、职业构成、产业结构、交通、社会治安、城市化等都有重要影响3.人口迁移类试题答题模板(1)人口迁移的原因答题模板经济因素更好的生活条件,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收入政治因素政治迫害,战争,支边社会文化因素宗教,民族生态环境因素灾变等(2)人口迁移的影响答题模板人口迁移对调整人口分布、劳动力盈缺以及促进地区文化交流、新资源的开发、经济文化区的建立、民族和种族的融合等都有重要的作用。对迁出地在一定程

14、度上可以缓解迁出地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加强与外界的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联系;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但也会导致人才外流,劳动力短缺对迁入地为迁入地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但也会增加公共设施的负担和管理难度;对自然和生态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对社会、经济影响人口和人种的分布;影响人口年龄结构;影响经济、文化的发展;改变迁入地和迁出地的环境人口容量,进而影响人口对资源开发利用的地理分布;改变世界产业中心的地理分布,促进人类生产活动的发展;促进文化扩散和新文化区的形成集训过关(2016全国卷)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