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教学PPT课件 【部编版统编教材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 (18)

上传人:大宝****b 文档编号:120040649 上传时间:2020-02-01 格式:PPTX 页数:14 大小:7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教学PPT课件 【部编版统编教材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 (18)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教学PPT课件 【部编版统编教材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 (18)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教学PPT课件 【部编版统编教材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 (18)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教学PPT课件 【部编版统编教材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 (18)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教学PPT课件 【部编版统编教材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 (18)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教学PPT课件 【部编版统编教材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 (1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教学PPT课件 【部编版统编教材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 (18)(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登幽州台歌 情境导入 在我国源远流长 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 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 永开不败 有这样一位诗人 他胸怀大志 博览群书 有这样一位诗人 他屡受排挤 报国无门 有这样一位诗人 他独上高楼 难寻知音 于是他百感交集 不禁悲从心中来 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的诗 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领略中华古诗的魅力 学习目标 整体感知 研读课文 课文小结 布置作业 学习目标 1 了解有关陈子昂的文学常识 朗读 背诵全诗 2 把握诗歌主旨 体味本诗阔大苍凉的意境之美和遣词造句的独到之处 3 领悟诗人怀才不遇 寂寞无聊的心绪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整体感知 陈子昂 字伯玉 梓州射洪人 唐

2、文学家 少任狭 文明进士 以上书论政 为武则天所赞赏 拜麟台正字 转右拾遗 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 对唐代发展颇有影响 对于文章反对浮艳 重视散体 作者简介 幽州台 幽州台即黄金台 又称蓟北楼 为战国燕昭王所建 故址在今北京市西南的大兴县 当时是战国时候燕国的国都 燕昭王在公元前213年执政后 励精图治 广招贤士 为了使原来国势衰败的燕国逐渐强大起来 燕昭王建黄金台 置金于黄金台上 延请天下奇士 很快就招到了乐毅等贤能之人 国家迅速强大 后来乐毅带领大军攻打齐国 攻陷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 使齐国几乎灭亡 燕昭王在建黄金台之前还曾建碣石宫 把梁人邹衍延请入内 师礼事之 广筹振兴国家大计 并树立了自己

3、贤明哲睿 招贤纳士的良好声誉 研读课文 1 这首诗歌的内容应该怎么去理解和翻译 请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前代的贤君既不可复见 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 自己真是生不逢时 当登台远眺时 只见茫茫宇宙 天长地久 而自己却报国无门 壮志难酬 不禁感到孤单寂寞 悲从中来 怆然流泪了 时间绵长 空间辽阔 2 前两句诗是什么角度写的 古人 指谁 来者 指谁 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境遇 时间角度 前 后 古人指燕昭王一类的古代礼贤下士的明君 来者指未来的燕昭王一类的礼贤下士的明君 前不见 后不见 时间无止无休 而自己的生命短暂 而自己因 不见 明君 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 功业未成 空老一生 写出了作者生不逢时 怀才不

4、遇 胸怀才学但生不逢时 难以施展 的境遇 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之情 3 后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 诗人为什么见此景而涕下 空间角度 天 地 空间无限辽远 在无限的时间与空间面前 诗人感到孤独 寂寞 悲凉 自己生不逢时 怀才不遇 功业未成 空老一生 面对此景 想到自己的境遇 怎么能不 怆然涕下 怆然 伤感的样子 涕 眼泪 4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这首诗通过写登临幽州台的所见所感 抒发作者怀才不遇 寂寞苦闷的愁苦情怀 所见 时空的无限 所感 怀才不遇 生不逢时 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5 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陈子昂 用几句话描绘你感受到的诗人的形象 外貌 动作 语言 神态等 我看到一个沉思的陈子昂 我看到一个为自己不能实现人生价值而怆然涕下的陈子昂 我看见一个有着积极的人生追求 渴望实现自身价值的陈子昂 诗人独自站在幽州台上 他仰望长天 俯视大地 潸然泪下 课堂小结 本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 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布置作业 背诵本文 退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