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心理学练习题答案(已整理_全套_可直接打印)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0040358 上传时间:2020-02-0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艺心理学练习题答案(已整理_全套_可直接打印)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文艺心理学练习题答案(已整理_全套_可直接打印)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文艺心理学练习题答案(已整理_全套_可直接打印)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文艺心理学练习题答案(已整理_全套_可直接打印)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文艺心理学练习题答案(已整理_全套_可直接打印)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艺心理学练习题答案(已整理_全套_可直接打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艺心理学练习题答案(已整理_全套_可直接打印)(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文艺心理学导论练习题答案一、填空1、在西方,文艺心理学是在19世纪后半期,随着 自然科学 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随着现代 心理学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2、19世纪,西方主要的文艺心理学流派或文艺心理学理论有: 实验心理学 、 移情说 、 距离说。3、 实验心理学 是文艺心理学的第一个重要流派,代表人物是德国心理学家 费希纳 。4、实验心理学与传统美学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是 研究对象 不同。二是 研究方法 不同。5、实验心理学使美学研究发生了由“ 自上而下 ”的研究向“ 自下而上 ”的研究的转变,开辟了现代美学的新纪元,标志着文艺心理学的产生。6、“移情说”的代表人物是德国心理学家 里普

2、斯 。“距离说”是瑞士心理学家 布洛 提出来的。7、20世纪西方主要的文艺心理学流派有: 精神分析文艺心理学 、 格式塔文艺心理学 、 人本主义文艺心理学 、 社会文化历史文艺心理学 。8、20世纪影响最大的文艺心理学流派是 精神分析文艺心理学 。其代表人物是 奥地利 的精神病学家 弗洛伊德 和 瑞士的精神病学家 荣格 。9、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 泛性论 为基础,强调 无意识 的重要性。10、荣格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后自力门户,创立了“ 心理分析学派 ”。同弗洛伊德的个人无意识和性本能的立论不同,荣格强调 集体无意识 ,认为艺术就是要揭示人类集体无意识的原型 。11、 格式塔心理学 是20世

3、纪德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其代表人物是考夫卡和 阿恩海姆 。12、阿恩海姆把格式塔心理学系统运用于美学研究之中,主要以 视觉艺术 作为分析对象。13、 人本主义 是20世纪文艺心理学的最新潮流,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 马斯洛 。14、 社会文化历史文艺心理学 是苏联的一个文艺心理学流派,它以 马克思列宁主义 为指导,代表人物是 维戈茨基 、 列昂节夫 和 鲁利亚。15、 王国维 是我国现代文艺心理学的鼻祖。他在红楼梦评论中运用 叔本华 的观点来说明红楼梦的悲剧。在 人间词话 中,他提出了“境界”说。他的“境界”说是对西方的“ 移情说”说和“ 距离说”说的创造性运用。16、 郭沫若 在论诗三札中

4、把诗的创作看成是一个由 生活现实 转化为 心理现实 再转化为 艺术现实 的过程。在其他文章中,他还自觉地运用 弗洛伊德 的精神分析学来解释 西厢记 的创作动机和自己的小说 残春 主人公梦的起因和变态。17、 鲁迅 翻译了日本学者 厨川白村 文艺心理学著作苦闷的象征。18、中国现代最早在高等学校开设文艺心理学课程的人是 鲁迅 。19、朱光潜在美学研究方面走的是一条从 心理学 角度研究美学的道路,他的文艺心理学专著有 悲剧心理学 、 变态心理学 、 文艺心理学 。其中 悲剧心理学 是他在1933年用英文写作的,此书使他获得了博士学位并在国外出版。20、在现代中国, 是第一个对审美经验作出系统的理论

5、概括的人。21、 朱光潜 的三本文艺心理学专著的出版,特别是 文艺心理学 一书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现代形态的文艺心理学的形成。22、 胡风 结合革命文艺的实践对创作心理进行独特的研究,他把 创作主体 提到主要地位,认为创作过程是创作主体和 创作对象 “相生相克”的过程。23、文艺心理学的产生和兴起始终受到 科学主义 思潮和 人文主义 思潮的影响。 人文主义 思潮对文艺心理学的推动是主要的、深层的。24、文艺心理学重视 审美主体 ,这是对注重审美客体的传统美学的挑战。25、文艺心理学是一门 自然科学 和 社会科学 的交叉学科。我们现在所研究的“文艺心理学”实际上是 文艺学 或美学的一个分支。26、

6、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审美主体 在一切审美体验中的心理活动,是文艺创作和文艺接受活动中的 审美心理机制 。在文艺心理学研究对象中, 审美体验 是一个核心命题。27、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四个部分: 艺术家 、 创作过程 、 艺术作品 、 和 艺术接受 。28、文艺心理学有 描述性 的文艺心理学和 功能性 的文艺心理学之分。我们要建立的文艺心理学不仅是 功能性 的文艺心理学,而且是具有现代科学形态的 功能性 的文艺心理学。29、文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的综合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指 多种学科的综合 ;二是 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 。30、文艺心理学的研究日趋综合的原因是:一是 时代的要求 ;二是

7、同研究客体的特点有关。31、 辩证唯物主义 和 历史唯物主义 是运用多种学科和多种方法研究文艺心理学的哲学基础。32、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主体审美体验,必须注意两个重要观点:一是审美主体心理活动的 历史制约性 。二是审美主体心理活动的 社会实践性 。33、同文艺心理学的关系最为密切的学科是 普通心理学 。34、普通心理学和文艺心理学的区别是:一是 研究对象不同 不同;二是 研究方法 不同。35、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人类普遍的心理 ,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人类的特殊心理审美心理 。 二、名词解释1、文艺心理学文艺心理学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它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文艺创作、文艺作品和文艺接受

8、中的问题,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审美主体在一切审美体验中的心理活动,是文艺创作和文艺接受活动中的审美心理机制。2、审美体验指人在对审美对象的感受审辩中所达到的精神超越和生命感悟,一种极为强烈的人格、心灵的高峰体验。3、距离说是瑞士心理学家布洛提出来的。布洛认为审美活动既不纯粹是主观的、理想的,也不纯粹是客观的、现实的,而是在这两者之间保持适当“距离”所获得的审美效应。布洛主张审美应该采取一种自由的观赏态度,主客体之间要保持无功利、非实用的“心理距离”。布洛的所谓“距离”,指的不是客观现实中时间或空间的距离,而是主体与客体之间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这种距离出现在审美主体与审

9、美对象之间。4、移情说代表人物是德国心理学家里普斯。所谓“移情”,就是指人们在审美过程中,把物化成人,以人度物,设身处在物的地位,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好象物也象人一样有感觉、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从而使人与物发生同情与共鸣,达到物我交融、物我同一的境地。里普斯的“移情说”,强调了审美主体的情感在审美活动中的能动作用,抓住了审美过程中的重要心理特征。三、简答题1、文艺心理学同文艺学其他分支相比,有什么优势?文艺心理学与文艺学的其他分支相比,有自己的优势:文艺心理学能进入到文艺哲学和文艺社会学所无法深入的领域,能进入艺术创作和艺术接受的个性心理的深处。例如关于艺术本质问题,文艺

10、哲学往往从哲学反映论和认识论的角度,从存在决定意识的角度来说明艺术和生活的基本关系,但这样做无法揭示艺术活动中审美主体复杂而微妙的心理过程。长期争论不休的形象思维问题就是一个例子。如果只是从哲学思辨的层次对形象和思维、感性和理性进行宏观研究,不深入到创作过程中直觉、想象、情感等心理因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就很难对形象思维问题作出科学的阐述。2、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文艺心理学为什么把“审美体验”作为核心命题?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主体在一切审美体验中的心理活动,是文艺创作和文艺接受活动中的审美心理机制。具体研究对象包括四个部分:艺术家、创作过程、艺术作品、艺术接受。文艺心理

11、学把“审美体验”作为核心命题,原因是;首先,体验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它指向人的生命,人的审美活动和艺术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人的一种生命体验。其次,审美体验具有精神上的超越性,能够弥补现代科学技术给人的心灵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人类可以通过审美体验使情感和理性和谐地统一起来,使人格得到完善,使人性得到全面发展。3、文艺心理学同普通心理学是什么关系?文艺心理学同普通心理学的关系:普通心理学同文艺心理学的关系最为密切,它在文艺心理学的研究中占有特殊地位,文艺心理学研究离开普通心理学是很难完成的。普通心理学的一般理论、观点和方法对于文艺心理学的研究有重要指导意义,它是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但是文艺心理

12、学在运用普通心理学的一般理论、观点和方法时不能机械照搬,必须根据文艺心理学对象的特点加以消化和改造,使之成为文艺心理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四、论述题1、试述西方文艺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教材第1-3页)2、试述我国文艺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教材第3-5页)3、试述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文主义思潮对文艺心理学的影响。(教材第5-6页) 文艺心理学第一章练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审美阀原则这是德国实验心理学的先驱费希纳在美学导论中提出的16种审美原则的第一个原则。这一原则运用于意识水平,它要求刺激在它能够使主体产生快乐或者痛苦之前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换言之,进入审美阀限的刺激,才有可能唤起审美愉悦

13、。2、唤醒理论是英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贝里尼提出的理论,又称为“规范与审美愉悦的关系理论”。贝里尼特别关注美感的唤醒,提出通过不同的刺激类型的特性,如新奇性、好奇性、复杂性、模糊性和费解性等,可以促使唤醒的产生。他认为审美愉悦由两种唤醒而得到。一是“渐进性”的唤醒:它使情感达到适当程度,其过程是紧张情绪的适度递增。二是“亢奋性”唤醒:情感超过可意的程度而剧烈上升,然后在唤醒下退时获得一种解除的愉快。3、无意识又叫潜意识。弗洛伊德把人的精神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层面。无意识是人类精神活动中最深层和最原始的部分,在这个层面中充满着不容于社会的各种本能和欲望,它们时刻想冲出前意识和意识的层面

14、表现出来。无意识心理活动的根本内容是“本能冲动”,主要表现为性本能。尽管无意识处于人的精神结构的最低层,大部分的无意识不能呈示到意识的水平上,但它却在冥冥之中影响甚至规定着心理的最微妙的活动。无意识时时刻刻影响着人的一切言行。4、俄狄浦斯情结也叫“恋母情结”,是弗洛伊德分析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创作心理机制时运用的一个重要概念。弗洛伊德把性本能视为精神活动的原动力,并把性本能追溯到人的童年时期。由于人生下来处于不能自立的状态,只能完全依赖父母的照料,于是,婴儿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与父母结成了特殊的性关系,这就是父母与子女之间发生了爱的竞争。男孩怀着对母亲的柔情,视母亲为自己的所有物;女孩则怀着对父

15、亲的柔情,视父亲为自己的所有物。这种关系甚至会引起男孩视父亲有如情敌,女孩视母亲有如情敌。弗洛伊德把这种“性”的选择和竞争叫做“俄狄浦斯情节”。他认为所有的人在儿童时代都有恋母情结。5、人格结构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构成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本我是原始的、生来就有的、非理性的无意识的部分,集中了人的各种本能的欲望和冲动,而性欲则是一切欲望和冲动的根本。本我遵循顺应本能冲动的快乐原则。自我是意识系统,代表着理智,以现实的原则控制本我的活动,它是调节本我与外界的中间人,既按现实原则行事,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快乐原则的需要,调和了现实原则和快乐原则这两个对立的原则。超我是伦理化的自我,带有理想的特征,它的目的是控制和引导本能冲动。超我中充满了对本能欲望实行制约的种种因素,譬如理性、禁忌、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和标准、宗教戒律等等。6、集体无意识这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理论。集体无意识指的是那种由于某种潜在体验的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