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知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0040342 上传时间:2020-02-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知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情况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财务知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情况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财务知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情况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财务知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情况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财务知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情况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知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情况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知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情况汇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情况汇报农村财务管理是农村经济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农村工作的热点和难点之一。它事关农村经济的和谐发展,事关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巩固强化。近年来,我县从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农民财务管理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农民财务管理当作新农村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切实抓紧抓好。一、当前我县农村财务管理基本现状*县地处浙皖赣三省七县交界处,县域面积2236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和1个工业园区,255个行政村(村规模调整前449个)。2010年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5160万元,比上年增长7.1%;村级集体总资产38124万元,比上年增长8.3%

2、。自2002年全面推行会计委托代理制以来,紧紧围绕“四不变、五统一”原则,不断深化会计委托代理制改革,农村财务管理进一步完善,农村财务公开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1、制定了一套健全完善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我县在2002年推行会计委托代理制时就专门制定了*县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县委办200274号文件),近年来,又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和发现的问题,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补充规定(县委办201148号文件),对原有财务管理制度中的漏洞和空白点进行了补充完善。同时,县纪委、组织部、财政局等部门也在2010年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关于加强村级非生产性开支监督管理的意见,明确提出

3、对村干部报酬、办公会务支出、通讯费用、报刊订阅、招待费差旅费等村级非生产性开支实行“定性、限额、分类”管理,实现非生产性开支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2、建立了一套规范运转的农村财务管理体系。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目前,我县已建立起一套以农村会计委托代理制为核心的农村财务管理体系,全县18个乡镇和工业园区全部建立了会计代理中心,共配备了43名代理会计及出纳,255个行政村的帐目全部进入了代理中心,实行规范化管理。华埠、村头、苏庄、长虹等7个乡镇还实现了村级财务会计电算化管理。2011年还结合村经济合作社换届选举,对村级集体资金帐户进行更新,全面实行支票户管理,对村级集体资金往来进行监管,

4、逐步实现帐目、资金双代理。使我县农村财务彻底告别了原来的“袋袋帐”、“包包帐”,农村财务管理逐渐走上规范化轨道。3、构建了一套周密完善的农村财务监管机制。一是随着会计委托代理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农村会计由乡镇会计代理中心代理,代理会计不受村干部约束,有效地发挥了会计监督作用。二是近年来农村基层民主进程不断进步,由村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发挥民主理财作用,有效实现了村民自治、民主理财、民主监督。三是全县各乡镇都成立了农村财务审计小组,配备专兼职审计人员,对各村财务制度执行、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收支及分配等情况进行全面审计,实行“三年一轮审”,充分发挥了审计监督作用。近三年来县乡镇共组织

5、农村财务审计464个,查出违纪单位45个,违纪金额115万元。4、培养了一支忠于职守的乡村财会人员队伍。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能否真正落实到位,关键是有没有一支专业高效的财会人员队伍。多年来,我们通过各类会议、培训班和现场指导等,不断对我县的乡村财会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和思想道德教育,打造了一支专业、敬业、实干的农村财会人员队伍,正是通过他们的默默耕耘、埋头苦干,确保了各项财务制度的贯彻执行,保障了农村集体资产的安全和保值增值。今年,我们又结合全县村规模调整,通过公开招考、组织考察、能力测评等多种方式,淘汰了一批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工作能力差、群众影响不好的村财会人员,选拔了一批文化程度高、工作能

6、力强的人才充实进农村财会队伍,使农村财会人员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进一步提高。二、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我县的农村财务管理正在不断的发展和规范,但随着村民群众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农村经济形势不断变化,各种新的财务问题层出不穷,财务公开不到位,收支没有预决算,非生产性开支急剧增加等等,这些都引起了村民群众的强烈不满,信访、集体上访时有发生,造成党群、干群关系紧张,严重影响了我县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安定团结。概括来讲,目前我县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六个方面:一是部分财务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在贯彻落实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上,乡镇村各级均存在“重管理、轻监督”的现象,总认为只要抓

7、好代理记帐工作,把村里的帐目管好就行了,而忽视了各项监督制度的落实。如收支预决算制度各村基本没有实行,使村级开支不能做到“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又如财务审批制度,限额审批制没有执行到位,大额支出不经集体讨论;还有财务公开制度也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公开程序是能省则省,公开内容是能不公开尽量不公开或模糊公开。二是非生产性开支急剧增加,缺少监管。随着党中央和各级部门对农村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县农村集体经济也不断发展壮大,但由于村干部开支随意性大,造成近几年来我县农村非生产性开支急剧增加。从监测情况看,2007年招待费、礼品、差旅费三项开支合计1400万;2008年招待费、礼品、差旅费三项合计1980

8、万元;2009年招待费、礼品、差旅费三项合计2255万元;2010年招待费、礼品、差旅费三项合计达3179万元,已经是2007年的2.27倍,增长幅度远远超过集体经济收入增长幅度。还有从每年村级招待费礼品前1-10名的支出数额也可以看出来,2007年村级招待费1-10名最高14万,最低9.2万;2008年达到最高19.24万,最低13.1万;2009达到最高26.85万,最低13.47万。2010年更是达到最高82.98万元,最低33.53万元。而面对这一现象,县乡村各级却缺乏有效的监管办法。三是财务公开流于形式,内容单一。主要是公开时间不及时,不少村没有做到定期公开,有的村甚至一年半载也难以

9、公开一次;还有公开内容不规范、不全面、不详细,公开的形式单一,有的村只把收支余额进行公布,没有逐笔逐项公布,更有甚者把一些重要的收支内容隐瞒不公开,搞假公开。还有公开硬件设施差,全县还有不少村没有建成规范的村务公开栏,甚至还有少数村,连财务公开栏都没落实,根本谈不上财务公开四是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作用发挥不大。虽然我县每个村的村务监督委员会都已经建立,但民主理财、民主监督的工作机制还不健全,工作职责还未细化,没有解决“该监督什么”、“如何去监督”和“监督成效好不好”等问题,再加上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整体素质不高,容易受村主要干部制约,只会做“老好人”、“人形图章”,难以真正发挥民主理财、民主监督作

10、用。五是农村财会人员队伍建设滞后。县乡村各级对农村财会人员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农村财会人员职能逐步被削弱,工资报酬也与村主要干部距离不断拉大,目前,我县村文书报帐员工资普遍只有村书记主任的8折左右,甚至还有林山乡村文书报账员的工资报酬只有村主要干部的50%,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六是我县的农村财务管理体系已较为落后。目前我县的农村财务管理体系以农村会计委托代理制为核心,各乡镇建立会计代理中心接受村级报帐并代理记帐,保障村级财务正常运转。但由于深化力度不够,农村财务帐目、资金“双代理”还未完成,会计电算化管理也未能全面普及,“三资”监管网络系统也没有建立,跟不上时代需求,再加上各乡镇

11、会计代理中心硬件设施老化、代理会计待遇差、不稳定等,这些都限制了我县农村财务管理部门对农村财务的监督管理作用。三、下一步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打算针对不断出现的村级财务管理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下一步,我们要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研究制定加强和改进财务监管的对策措施,促进农村财务管理的民主化、制度化、规范化。1、抓好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我县目前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已比较健全,但由于贯彻执行不到位,不能显现出良好的监管效果。为此,县乡各级部门要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工作,特别是乡镇政府,肩负着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重任,更是要将贯彻落实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列为重中之重来抓,派出专门的

12、工作队伍进村入户,帮助村级建立健全收支预决算管理、非生产性开支管理、工程项目管理、民主理财议事、村务财务公开等各项规章制度,并监督其正常运转。同时,县级主管部门也要经常下乡开展工作指导和督查,察看各项财务管理制度落实和运行情况。2、推进农村民主理财、民主监督。县乡纪委部门要积极推动村务监督委员会深化改革,敦促各乡镇结合本乡镇实际,制定出台完善、可操作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制度,积极引导村务监督委员会参与到农村财务管理方面的资金管理、报销审批、票证管理、帐前审计、财务公开等各个环节,实现对村级财务的全程监督,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民主化、规范化水平。3、严格控制农村集体非生产性开支。要根据县纪委、县委组

13、织部、财政局、监察局等部门制定的加强村级非生产性开支监督管理的实施意见的要求,督促乡镇村抓紧制定切实本地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村级非生产性开支监管办法,对村干部报酬、通讯差旅费、村级招待、外出学习考察、报刊订阅等非生产性开支进行限额管理,强化非生产性开支监督力度,落实非生产性开支管理责任,控制我县农村集体非生产性开支过快增长,全面实现非生产性开支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4、提高村务财务公开水平。要敦促乡镇村按照最新的财务公开制度,健全财务公开机制。一是完善内容,做到全面、真实。村级财务,该公开的都必须按规定公开,尤其是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一定要详细具体;二是规范程序,做到严格、科学。

14、村级财务在公开前必须经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核,报镇农经站认可。三是落实时间,做到及时、按期。要根据内容确定公开时间,该即时公开的要即时公开,该定期公开的要准时公开,并保持相应的公开天数。四是加强公开硬件设施建设,各村要设立固定的、橱窗式的村务财务公开栏,保证公开内容不被撕毁或损坏,同时公开栏旁要设立征求意见箱,钥匙由村务监督委员会保管。5、加快建设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网络系统。要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和乡镇党委政府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推进会计委托代理制深化改革,在我县全面实现农村财务帐目、资金“双代理”和会计电算化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加快建设我县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网络系统。建成后,农村财务管理系统将由单机版转变为网络版,实现村级财务数据的共享、实时传递、查询与监控,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及其发包、出租的经济合同进行有效地管理和服务。6、继续抓好农村财务审计工作。要健全审计机制和组织,加强审计监督。做到常规审计和专项审计相结合,定期审计与不定期审计相结合,委托审计和法定审计相结合,加大审计监督力度。针对非生产性开支激增现象,对每年非生产性开支在全县前十名的村要进行专项审计,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布。同时,要结合浙农经发20092号浙江省违反村级财务管理规定行为责任追究办法文件精神,做好违纪违规责任追究事项,严肃查处各类违法乱纪行为。20*年*月*日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