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六阶段质量检测(五)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021969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六阶段质量检测(五)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六阶段质量检测(五)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六阶段质量检测(五)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六阶段质量检测(五)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六阶段质量检测(五)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六阶段质量检测(五)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六阶段质量检测(五)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Word版含解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阶段质量检测(五)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我国已将“环境保护”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符合国情的环境管理原则和制度。据此回答12题。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属于我国()A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B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C环境管理制度 D环境管理政策2“北京市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贯彻了()A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B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原则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D先污染后治理原则解析:1.A2.C第1题,注意弄清环保的基本方针及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

2、、制度、政策的区别与联系。题干的叙述属于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是在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确立的,简称32字方针。第2题,建污水处理厂属于源头治理,防止污水的产生和污染。排污交易权的主要思想就是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即排污权(这种权利通常以排污许可证的形式表现),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被买入和卖出,以此来进行污染物的排放控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3“排污交易”对_类企业有利。()A造纸 B钢铁C有色冶金 D微电子4“排污交易”是环境管理中的_手段。()A法律 B教育C经济 D行政解析:3.D4.C第3题,微电子属于污染较少或没有污染的企业。第4题,“排污交易”是通过排污权

3、的“买入和卖出”实现的。世界粮食日是世界各国政府围绕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举行纪念活动的日子,2015年10月16日是第35个世界粮食日。主题为“社会保护与农业:打破农村贫困恶性循环”。提醒我们“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自觉节约每一粒粮食,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据此回答56题。5世界粮食日主题体现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是()A生态发展需要减少和停止粮食消费 B资源开采与拒绝发展相协调C只考虑当代公平,不考虑后代发展D生活消费与环境保护相协调6在餐馆和食堂就餐时,我们应拒绝()A按需消费,剩余打包B使用消毒餐具,养成卫生习惯C超量点餐,促进消费D不剩饭菜,“光盘”行动解析:5.D6.C第5题,世界

4、粮食日主题强调社会保护与农业,提倡节俭,体现出了生活消费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思想;A、B、C三项明显错误。第6题,“超量点餐,促进消费”会造成粮食浪费,不利于世界粮食安全。每年9月22日是“国际无车日”,2017年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的主题绿色交通城市未来。据此完成78题。7“无车日”的目的是()A反对使用私家车,拒绝使用汽车B以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替代所有的机动车辆C节省能源,彻底改变目前能源短缺状况D旨在通过“无车日”引导人们选择更节约的方式生存和发展8关于我国大城市交通发展方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普及个人轿车B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C尽量发展立体交通,充分利用城市土地和空间D以税收

5、形式促进使用较清洁的燃料,减少尾气排放污染环境解析:7.D8.A第7题,“无车日”旨在唤醒人们对环保的重视,自觉投入到可持续发展的变革当中去。第8题,个人轿车的增多,更会加重城市的交通拥堵和交通污染。近些年来由于环保措施得到有效的执行,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正在不断缩小,预计到2050年之前,这个“臭名昭著”的巨大空洞就可以完全被“填补”上了。据此回答910题。9有关臭氧层破坏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使用电冰箱、空调释放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所致B臭氧主要分布在近地面的对流层,容易被人类活动所破坏C臭氧层空洞的出现,将会使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D保护臭氧层的主要措施是逐步减少破坏臭氧

6、层物质的排放10南极上空臭氧空洞不断缩小这一现象说明()A大气对人类排放的有害气体的自净能力增强B人类已经不必关心臭氧空洞等环境问题C环境与发展问题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D50年后,全球气候变暖等大气环境问题都将得到解决解析:9.D10.C第9题,臭氧主要分布在平流层中,被称为臭氧层,臭氧层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命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侵害,臭氧层破坏的原因是大量氟氯烃化合物的排放。第10题,南极上空臭氧空洞不断缩小说明人类排放的氟氯烃化合物减少,臭氧层空洞这一环境问题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二、综合题(共50分)11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9分)材料一2018年全国上,

7、水资源保护成为热点问题之一。2015年4月,“水十条”正式出台,目标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地下水超采得到严格控制,地下水污染加剧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稳中趋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水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材料二苏州河是上海的一条城市内河(贯穿城区的河流)。其沿岸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河流水质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自1998年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启动以来,苏州河已彻底告别了过去又黑又臭的形象。如今,苏州河干流水质具备基本的生态功能,河水逐渐变得清澈,主要水质指标达到国家五类景观水标准,河里的鱼虾也越

8、来越多了,两岸绿树成荫,环境优美。(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州河水质转好的原因。(9分)(2)如果你是一名政府官员,请你为维持良好的城市水源地提出可行的措施。(10分)解析:第(1)题,根据图文信息及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水质有所转好,原因可能是随着近年来环保部门对环境的大力改善以及政府部门对工业布局的调整,使得工业用地减少,并主要转化为居住用地和城市绿地,且进行合理布局和改造,使得污染源减少;城市绿地面积增加,改善了水质。第(2)题,为了继续维持良好的水源地对人类生活用水的作用,作为一名政府公职人员需要从控制污染源,加强水质监测和日常管理,防止水污染;制定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加强城市水环境教育

9、,增强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强化水资源管理等方面去开展工作。答案:(1)当地出于环境保护意识,工业用地有所调整或减少;合理开发居住用地和城市绿地,污染源减少;城市绿地面积增加,改善了水质。(2)控制污染源,加强水质监测和日常管理,防止水污染;制定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加强城市水环境教育,增强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强化水资源管理等。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5分)材料一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主要是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酸性物质造成的。材料二下图为江苏省19932003年酸雨频率分布图和江苏四市酸雨发生频率年际变化图。(1)江苏省酸雨频率的空

10、间分布特征是_。(4分)(2)读图2,19932003年江苏四市中酸雨发生频率最低的城市是_,最可能的原因是_。(4分)(3)国家环保局发布酸雨防治规划,全面开征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污费,对重污染的排放源实施限期治理。其所运用的主要环境管理手段是_。(1分)A行政手段 B技术手段C经济手段 D教育手段(4)你认为进一步减轻酸雨危害应采取哪些措施?(6分)解析:第(1)题,据图分析即可。第(2)题,由图可知徐州最低。徐州距海远,降水较少,形成酸雨少。第(3)题,发布规划,开征费用既是行政手段的体现也是经济手段的体现。第(4)题, 防治措施要从防、管、治等方面思考。答案:(1)大致自南向北递减(自

11、北向南递增),城市附近酸雨出现频率较高(2)徐州年降水量少(3)AC(4)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排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新能源、清洁能源;发展洁净燃煤技术和煤炭脱硫技术;加强酸性气体的回收和综合利用。13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材料一渤海是目前我国海洋污染最严重的海区之一,下图为某年份渤海污染海域分布示意图。材料二2015年8月10日经济参考报报道,陆源污染是造成渤海水质不断恶化的主要因素,渤海每年承受来自陆地的28亿吨污水和70万吨污染物,污染物占全国海域接纳污染物的50%,致使渤海海域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渤海环境服务功能和可持续利用功能严重减退,近乎成为“

12、死海”。(1)从渤海污染海域分布示意图可看出_、_、_水域污染最为严重。(6分)(2)渤海面临“死海”危机,对渤海经济产生哪些影响? (4分)(3)针对渤海污染情况,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进行整治?(6分)解析:第(1)题,读图,水体污染严重水域集中在渤海的三湾。第(2)题,注意审题,主要回答问题是渤海污染对经济产生的影响。渤海污染,会导致海洋渔业资源减少,使海洋生态和环境发生变化,影响旅游业的发展;进而影响环渤海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3)题,渤海的污染物主要来自陆地上的工业生产。治理污染主要是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控制污染物的排放,要加大环境管理力度,如加强宣传教育、加大执法力度、限制污染物的排放等。答案:(1)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 (2)影响渔业生产,影响沿海旅游业的发展,进而影响环渤海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 (3)加大宣传力度,使人类必须善待“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海洋,树立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制定相关法律,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控制和限制污染物的排放;对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或实现零排放,做到谁污染谁治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