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知识)经济生活第七课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0021391 上传时间:2020-02-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6.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知识)经济生活第七课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财务知识)经济生活第七课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财务知识)经济生活第七课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财务知识)经济生活第七课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财务知识)经济生活第七课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知识)经济生活第七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知识)经济生活第七课(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宜高中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导学案 经济生活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复习目标】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作用3、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4、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和意义,实现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5、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构建知识框架】【考点详解】考点一: 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我国实行 的分配制度。 决定分配, 决定分配方式。(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与我国现阶段

2、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多层次性相适应的(根本原因)。【巩固练习】1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其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水平 B、生产关系状况 C、所有制结构 D、生产考点二: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作用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及地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 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 ,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 地位。2、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的劳动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 。3、实行按劳

3、分配的作用(意义)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 的社会地位。【注意】:按劳分配的适应范围只限于公有制经济内部,而不是全社会各种所有制经济成分都适用按劳分配,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所得的工资、奖金、津贴都属于按劳分配的形式。同时,虽然按劳分配只能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但却不能反过来说公有制经济中只采用按劳分配一种分配形

4、式,公有制经济中的福利性分配等并不属于按劳分配,公有制经济中也实行有按生产要素的分配方式(如股份)。【巩固练习】2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这些经济条件包括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前提条件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A. B CD3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的是A、投资股票的风险收入 B、国有企业职工的奖金和津贴C、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所得 D、外资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考点三: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1、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主体包括按

5、 和 分配。2、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个人占有生产资料, 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从而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3、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 、 、 和 等。4、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有什么意义?【注意】1、深化整合:辩证认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作用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导致分配结果的悬殊和收入差距的扩大,影响社会公平。为此,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进一步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6、的制度,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等。2、提示:合法收入(包括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国家保护非法收入(包括非法的劳动收入和非法的非劳动收入):国家取缔劳动收入:劳动收入即劳动所得,是相对于不劳而获的剥削收入和资金收入而言的。形式多样,如按劳分配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工资收入等;非劳动收入:按资本分配的收入,如利息、股息。风险收入,如红利;【巩固练习】4.(2010安徽3). 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36000元,奖金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000元。去年,李某

7、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A. 44000元 26000元 B. 36000元 19000元C. 49000元 21000元 D. 44000元 11000元5.小张大学毕业后到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年薪4万元,岗位津贴1万元;他还利用业余时间搞一些技术发明,一年的技术转让所得为1万元,期间炒股获得收益2万元。小张上述收入中,按劳分配和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收入分别为A4万元、3万元 B5万元、2万元 C5万元、3万元D4万元、2万元【自我总结】:一般哪些人的收入是属于下面的分配方式:属于按劳分配: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按生产要素贡献参与收益分配: 。考点四: 收入分配公平的

8、主要表现和意义,实现促进收入分配公平举措1、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和意义收入分配公平主要表现为 ,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 ,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助于 ,实现 、 。2、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1)坚持和完善 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2)保证 的合理比重、 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这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维护劳动者的利益,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 ,建立 机制和支付保障机

9、制。(3) 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为此,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 ,调节 ,取缔 。通过强化 ,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知识拓展】1.我国目前的收入差距状况及其主要表现(是什么)我国居民收入贫富差距过大,而且呈现继续扩大的趋势,主要表现在:(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2)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分配差异明显,收入向高收人群体集中,两极差距扩大;(3)不同区域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4)行业收入差距继续拉大,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收入差距日益突出。2.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的原因(为什么)(1)理论依据:这是由社会主义的

10、本质所决定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会导致收入两极分化,需要国家进行宏观调控。(2)现实意义: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利于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激发效率和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消费水平,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巩固练习】6观察右图,对此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A工不同酬应不同,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聘用工B容易导致职工收入差距扩大C侵犯了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D初次分配也应注重公平7.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

11、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下列选项中具有缩小收入差距功能的再分配措施有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个人工薪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扩大财产性收入 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A B C D8.(2009江苏)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下列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措施是 A.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 B.调整银行存贷款利率C.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D.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考点五: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1、效率的含义: 。效率提高就是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 。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社会财富的基

12、础上才能有可能。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 ;另一方面 。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劳动效率的积极性。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着 。注重效率要求拉开收入差距,而维护公平要求缩小收入差距。3、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如果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就会提高效率,促进生产的发展 ;反之,则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4、如何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1)初次分配与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2)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 ;既要 ; 。【巩固练习】9.(2010山东)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的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为了让社会更公正、更和谐,我们应A初次分配中解决好效率问题,再分配中解决好公平问题B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格局C统筹城乡发展,将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农村工作上来D发挥市场在收入分配中的基础作用,合理拉开收入差距10.(2008年江苏卷)在企业分配中如果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