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培育发展苏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研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0020286 上传时间:2020-02-01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95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战略)培育发展苏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研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发展战略)培育发展苏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研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发展战略)培育发展苏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研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发展战略)培育发展苏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研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发展战略)培育发展苏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研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战略)培育发展苏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战略)培育发展苏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研(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编号:10-B-28培育发展苏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研究项目负责人: 项目组成员: 承担单位: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10月培育发展苏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研究苏州科技学院 摘要 苏州市已经具备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定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超预期发展,产值发展均已达到一定规模,且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保持高速增长。但是,苏州市也存在研发基础和能力尚滞后于发展之需、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尚需巩固、产业集聚效应尚待提升、发展计划前瞻性尚需提升等四个方面的不足。为了实现苏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目标和定位,苏州市应坚持系统性、动态性、比较优势与阶段性原则相结合;企业主体作用和政府引导作用相结合;技术

2、创新推动和市场需求拉动相结合;基础创新、应用创新与创新文化相融合;鼓励微小中企业发展和产业重组并购相结合等发展策略。政策方面,苏州市应重点关注:精心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和技术路线图,发挥规划指引顶层作用;完善财税政策体系,提升政策的差别性、动态性和协同性;提升银行服务能力,鼓励金融创新,完善金融组织结构;实施“引进”、“培养”和“用人”并重措施,提供智力保障等四个方面。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现状 策略 政策 目标目 录第一章 研究的背景、意义与目的1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1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思路 2第二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释义与国外发展经验 3第一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释义3一、基于国家竞争战略理论的

3、研究3二、基于产业演化理论的研究3三、基于产业选择方法的研究4第二节 政府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必要性4一、是培育国家竞争力的需要 4二、是克服“市场失灵”的需要 4三、是构建经济新增长极的需要 4第三节 政府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例5一、美国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5二、德国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6第四节 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选择原则7一、系统性原则 7二、动态性原则 7三、比较优势原则 7四、阶段性原则 7第三章 苏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9第一节 苏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之优势 9一、科技实力不断提升 9二、工业发展规模优势显著 9三、金融服务业快速发展 10

4、第二节 苏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之成效 11一、工业新兴产业发展规模与质量分析 11二、服务业新兴产业发展规模与质量分析 12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分析13第三节 苏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之不足 13一、研发基础和能力尚滞后于发展之需13二、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尚需巩固 15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效应尚待提升 16四、发展计划前瞻性尚需提升 17第四章 苏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之策略19第一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之目标与定位 19第二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之策略 19一、坚持系统性、动态性、比较优势与阶段性原则相结合 19二、坚持企业主体作用和政府引导作用相结合19三、坚持技术创

5、新推动和市场需求拉动相结合20四、坚持基础创新、应用创新与创新文化相融合22五、坚持鼓励微小中企业发展和产业重组并购相结合24第三节 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之政策建议 24一、精心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和技术路线图,发挥规划指引顶层作用24二、完善财税政策体系,提升政策的差别性、动态性和协同性 25三、提升银行服务能力,鼓励金融创新,完善金融组织结构 26四、实施“引进”、“培养”和“用人”并重措施,提供智力保障 27附表:表2-1 美国扶持新兴产业发展政策举例 第5-6页表3-1 20052010年苏州市科技实力比较 第9页表3-2 截止2011年三季度末苏州市上市公司情况统计汇总 第11页表3-

6、3 2010年苏州市规模以上企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比较 第11页表3-4 苏州市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实际与计划产值比较 第12页表3-5 3010年2011年3季度苏州市服务外包发展情况 第13页表3-6 苏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及其比较 第13页表3-7 2010年1季度至2011年第三季度各季新兴产业结构比较(%) 第15页表3-8 2010年苏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及绩效比较 第17页表3-9 全国、江苏省苏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细分行业比较 第18页表3-10 2012年苏州市与江苏省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发展规模目标比较 第18页表4-1 苏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主导模式

7、设计 第20页附图:图1-1 苏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思路框架 第2页图3-1 19902009苏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中工业产值及其占全国比重比较 第10页图3-2 2009年苏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和在校高校学生占江苏省比例比较 第14页图3-3 2010年部分城市规模以上企业利税率和利润率比较 第15页图3-4 2010、2011年39月苏州市制造业新兴产业累计产值情况 第16页图4-1 苏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策略框架 第19页图4-2 新兴产业构成要素与发展动因内在关系 第21页第1章 研究的背景、意义及思路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一、研究背景根据产业演化理论,技术创新是驱动产业演化的根本动力。新

8、技术革命孕育新兴产业群,并使之成长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生产要素重组,带动经济走出衰退阶段,进入繁荣阶段。纵观历史,以蒸汽机、电力、计算机、原子能等革命性发明为基础的新兴产业都对世界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模式的转型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十二五”期间,经济结构调整已经成为我国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线,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是经济转型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推动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我国自主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江苏省新兴产业倍增计划也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前景广阔、资源消耗

9、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是促进江苏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根据国家和江苏省的发展计划,结合苏州实际情况,苏州市新兴产业倍增发展计划(2010-2012)提出了“跨越发展,三年翻番”的新目标,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智能电网和物联网、新型平板显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使新兴产业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有力的的增长极”。然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需要从理论研究的视角对苏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审视,并对未来发展进行深入探讨。二、研究意义各级政府的有关文件提出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

10、兴产业的总体目标、工作任务和主要政策措施,一方面提高了全社会对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性的认识,并提供了政策依据。但是,从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基础研究的角度看,这些文件并不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研究的最终结论,还需要进行更深入具体的政策理论基础研究和更加具体的策略方案研究。从动态性的角度看,受政策支持利好因素的影响,苏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快速发展,积累了一定经验,需要总结凝炼。且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政策文件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和新产生的问题,这些都需要进行更深入的关注研究。在理论方面看,近年来,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成熟,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

11、意义的概念指引和思维框架。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与思路 一、研究目的首先,以苏州市新兴产业倍增发展计划(2010-2012)提出的新兴产业发展目标和任务为中心,以官方统计数据为基础,苏州市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描述统计分析,论证八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影响因素、可能的风险和新兴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等,分析总结苏州市新兴产业发展现状、经验和难点。其次,依据以上分析,结合国际经验和理论成果,提出并落实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实现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的具体措施建议。本报告认为苏州具有经济实力强、产业基础好和经验丰富的优势,但是,也不应低估面临的难度。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既需政府财税政策的支持,也需形成企业自主参与的机制。既需把科技创新作为中心环节,也需重视市场需求对技术产业化的作用。既需强调自主创新,也需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既需引导外资投向新兴产业,也需要推动新兴产业走出去。苏州市需要多途径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使之尽快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带动苏州经济转型战略的实施。二、研究思路框架本课题将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理论、国外实践为借鉴,以苏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为基础,以苏州市战略性新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