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知识)标准经济学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0017210 上传时间:2020-02-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9.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知识)标准经济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财务知识)标准经济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财务知识)标准经济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财务知识)标准经济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财务知识)标准经济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知识)标准经济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知识)标准经济学(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学:1. 经济学定义:经济学是研究人类行为的一门科学,它考察具有不同用途的稀缺资源与人们的目的之间的关系。2. 经济学的中心问题强调资源的稀缺性问题:理性选择是经济理论的中心。经济决策和经济行为应当基于利益最大化和机会成本最小化。 我们的行为必须做到经济、可行而且有效。 3. 机会成本的定义:使用一种资源或将其投入某一特定用途,而放弃的其在其他用途中所获得的最大利益。4. 生产可能性边缘曲线:表示在一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生产各种(一般为2种)产品或服务的最大数量组合的曲线,以概括地说明生产的选择和选择的效率。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一个问题:如果社会多生产私人产品,就必然以减少社会服务生产为代价

2、,这就是增加私人商品的机会成本。而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说明从一种产品的生产转换为另一种产品的生产所产生的机会成本是递减的,即边际收益率是递减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结论:在线上的点效率最高,线内的点可能存在,线外的点不存在)5. 经济活动的定义、目的:各种经济单位使用资源或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并相互交换以满足人们需要的行为。经济活动的目的是增加经济福利和财富,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消费。6.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微观经济学:微观是小的意思。因此有人将微观经济学称之为小经济学。它主要研究的是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例如研究消费者、企业的行为。微观经济学所涉及的是个体经济单位如何作出决策(配

3、置资源),以及这些决策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宏观经济学:宏观是大的意思。因此有人将宏观经济学称之为大经济学。它主要研究的是总体经济行为与总量经济关系。宏观经济学涉及的是从国民经济全局来看,资源如何配置与利用。也被称为收入理论或就业理论。两者是经济学体系中的两个部分,相互补充,互为前提。7. 生产要素的定义及四种类型:生产要素指投入生产过程用于满足人们欲望的最终产品与劳务时的经济资源。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劳动包括人力投入的所有形式,无论是体力的还是脑力的。土地指用作投入的所有自然资源,包括未开发的土地、矿藏以及原材料。资本是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而又被用于生产的所有技术投

4、入(例如工具、机器和厂房)。企业家才能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才能,它其实是一种无形的生产要素。生产要素的配置就是经济学所说的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8. 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的基本含义:实证经济学研究实际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它对经济行为作出有关的假设,根据假设分析和陈述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并试图对结论进行检验。简言之,所研究的是“是什么”的问题,或者说是人类所面临的实际经济问题“是如何解决”的问题。规范经济学所研究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或者说是人类所面临的实际经济问题应该如何解决的问题。他们试图从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出发,根据这些标准,对一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评价,并进

5、一步说明一个经济体系应当怎样运行,以及为此提出相应的经济政策。9.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的区别:分析的依据不同。要解决的问题不同。所得出的结论客观程度不同。10. 经济体制的定义:指一定生产关系下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具体形式。11.自由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混合经济的定义和局限性:自由市场经济:是指无论是在要素市场上还是在最终产品市场上,所有经济决策都由单个家庭或厂商来制定而没有政府干预的经济。局限性:市场机制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的发挥是建立在完全自由竞争市场的假设之上的1.企业之间的竞争是有限的,会出现垄断2.竞争的缺乏和高利润使公司失去高效率的动力3.导致不平等的权力和收入分配4.公共物品

6、的提供存在困难5.一些公司的行为对社会有害6.可能导致宏观经济不稳定7.鼓励自私、物质主意和权力至上,于伦理不和。计划经济:也叫指令性经济,指中央计划机构制定所有经济决策的经济。局限性:1.计划当局很难精确估计需要,分配生产要素,制定计划2.国家武断制定价格,资源无效使用3.生产要素按计划分配,产品平均分配造成生产效率低下4.庞大的官僚机构间、繁杂的计划间的协调本身就损失了效率5.政府可能强迫执行计划6.政府无法确定个人从消费商品中获得的满足,产生产品短缺和过剩。混合经济:是既有大量的国有部门又有私人部门 ,经济决策部分由政府做出,部分通过市场做出。12. 市场四种类型: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

7、争、寡头13. 市场机制及其作用(使稀缺性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在潜在的买者(需求者)和卖者(供给者)相互联系的地方就会出现市场。市场为交换提供了便利条件,并且通过价格决定资源的配置。市场可能是地区性的、全国性的,也可以是全球性的。一个厂商可能在最终产品市场上向消费者(家庭)出售其产出,但同时也在要素市场上从其他厂商或家庭那里购买生产所需要的投人。我们最好把市场经济看成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市场构成的体系。在自由市场上,价格会随着供求变化自发波动。 价格的这种变化反过来又会促使供求再次达到平衡,即使得市场恢复均衡状态。14. 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追逐私人利益将导致社会利

8、益。15. 需求的定义:在任一给定的价格下购买者所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产品或劳务的数量。16. 需求规律及两个原因:需求规律: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就会下降;反之,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需求规律是由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种影响的共同作用引起的:1.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后,这种商品向对于其他商品变得相对便宜,因此,消费者会用这种变得相对便宜的商品去替代其他商品,这种影响就是“替代效应”。2.在商品价格下降时,消费者为了达到同样的满足程度所需花费的支出减少了,消费者会用这些增加了的收入去增加购买这种商品,又会使这种商品的需求进一步增加,这种影响就是“收入效应”

9、。对正常商品,这两种效应都是正的,它们共同作用决定了当商品的价格下降时,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就说明了为什么商品的需求曲线会向右下方倾斜。18. 决定需求的几个因素: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是由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主要的因素有:消费者的偏好、替代商品的数量和价格、互补商品的数量和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收入分配和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等。19.需求的变动及其曲线的移动:1.当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时,需求曲线会向右平行移动;当消费者收入减少时,需求曲线则向左平行移动。2.当替代品价格上升时,需求曲线会向右平移,反之则向左平移;当互补品价格上升时,需求曲线会向左平移,反之则向右平移;3.当消费者对某种商

10、品的偏好增强时,该商品的需求曲线会向右平移,反之则向左平移。20.需求变动与需求量变动的区分:定义上的区别。需求量是不同价格水平时的一组需求量;而需求是某一价格水平的特定的需求量;假设条件上的区别。需求变动是价格既定时,影响需求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一组需求量的变动;需求量变动是分析影响需求其它因素不变时,价格变动引起的相对应的需求量的变动。表现形式上的区别。需求变动表现为整个曲线的移动,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沿着同一条需求曲线移动。21. 供给的定义: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任一给定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销售的该产品数量。22.供给规律:商品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1.供给量超过

11、一定数量时,增加单位供给量,单位生产成本增加2.商品价格越高,生产该商品就越有利可图3.特定时间内,商品价格维持高水平,新生产者会进入其中开始生产,总供给量上升。24. 影响供给的因素:一种商品的供给数量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因素有:生产成本(包括投入品价格、生产技术、企业组织和政府政策的变化)、替代产品的价格、连带产品的价格、自然灾害和其他无法预期的事件、生产者的目的和对未来价格的预期。25. 供给曲线的移动:供给增加曲线向右移动,供给减少,曲线向左移动,供给增加。26.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均衡价格是指商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候的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

12、数量。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交的交点被称为均衡点。27.商品的均衡价格是如何形成的呢?在不存在任何外力干预的条件下,商品的均衡价格是通过商品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这两种相反的力量相互作用及其价格波动自发形成的。1.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商品过剩或超额供给的状况,在市场自发调节下,一方面会使需求者压低价格来得到他要购买的商品量,另一方面,又会使供给者减少商品的供给量。这样,该商品的价格必然下降,一直下降到均衡价格的水平。2.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商品短缺或超额需求的状况,同样在市场自发调节下,一方面需求者提高价格来得到他所需要购买的商品量,另一方面,又使供给者

13、增加商品的供给量。这样,该商品的价格必然上升,一直上升到均衡价格的水平。由此可见,当实际价格偏离时,市场上总存在着变化的力量,最终达到市场的均衡或市场出清。28. 需求和供给的变化引起均衡点变动: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会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增加,需求减少会使需求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减少。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会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会使供给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29. 供求定理:竞争市场上实际价格趋向于供求相等的均衡价格的状况称为供求定理。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

14、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30. 弹性的定义:弹性的一般概念:当经济变量之间存在互相影响时,弹性常被用来表示一个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对另一个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所产生影响的程度。一般表达式为:弹性系数因变量的相对变化自变量的相对变化31. 需求弹性(也叫价格弹性)的定义:一种商品的需求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率价格变动率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ep=0,完全无弹性,价格变动不对需求量产生影响;0ep1,缺乏弹性;ep1,单一弹性,价格与需求量以相同比例变化;1ep,完全弹性;ep,价格弹性无穷大。32.

15、 决定需求的价格弹性的主要因素:第一、商品的可替代性。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大;相反,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小。第二、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比重越大,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可能越大;反之,则越小。第三、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调节时间越长,则需求的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33. 需求弧弹性的定义及点弹性的定义:需求的价格弹性可以分为点弹性与弧弹性。因此也就有两种表达式:点弹性表达式与弧弹性表达式。两者的区别在于:弧弹性表示价格变动量较大时的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点弹性表示价格变动量趋于无穷小时的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34需求弧弹性的五种类型

16、:第一,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ep=0,完全无弹性,价格变动不对需求量产生影响;在图形上,需求曲线表现为垂直于横轴的一条直线。第二,ep,价格弹性无穷大。在图形上为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第三,ep1,单一弹性,价格与需求量以相同比例变化;需求量的变化率=价格的变化率,称为单位弹性或恒常弹性。在图形上,反映为正双曲线。第四,0ep1,缺乏弹性;需求量的变化率小于价格的变化率,需求曲线较为陡直。第五,1ep,完全弹性;需求量的变化率大于价格的变化率,称为富有弹性,或充足弹性。需求曲线较为平缓。35. 供给弹性的定义: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商品的供给量的相对变动对该商品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即商品供给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供给的价格弹性系数=供给量变动率价格变动率36.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时间因素产量变化引起的成本增加量。37. 两条相交的供给曲线,较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