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讲义:第三专题 自读课文 春意挂上了树梢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015787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讲义:第三专题 自读课文 春意挂上了树梢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讲义:第三专题 自读课文 春意挂上了树梢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讲义:第三专题 自读课文 春意挂上了树梢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讲义:第三专题 自读课文 春意挂上了树梢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讲义:第三专题 自读课文 春意挂上了树梢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讲义:第三专题 自读课文 春意挂上了树梢 Word版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讲义:第三专题 自读课文 春意挂上了树梢 Word版含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读课文春意挂上了树梢一、字音辨读1树梢(sho)2.泥泞(nn)3毡靴(zhnxu) 4.蹿(cun)5腋下(y) 6.鬈发(qun)二、字形辨识1.2.3.4.5.6.三、词语辨析1融化溶化熔化辨析例句2朦胧曚昽辨析例句一、走近作者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笔名萧红、悄吟,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0年,为了反对包办婚姻,逃离家庭,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萧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两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1934年到上海,与鲁迅相识,同年完成长篇生死场,次年在鲁迅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一出版。萧红由此取得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生死

2、场是最早反映东北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生活和斗争的作品之一,引起当时文坛的重视。鲁迅为之作序,给予热情鼓励。抗日战争爆发后,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应李公朴之邀到山西临汾,在民族革命大学任教。1940年去香港。期间完成了著名代表作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以及一系列回忆故乡的中短篇如牛车上小城三月等。1942年,历尽坎坷之后在香港病故,时年31岁。二、相关背景本文写于1936年。作者通过对北方三月景色的描写,表现了20世纪30年代日伪统治下东北城市(哈尔滨)下层人民的困苦生活,不过这种触目惊心的疼痛被作者用描写文字淡淡地覆盖了。你看,三月来了,积雪融化了,天空有了朦胧的春意,但是北方的春天来得迟,

3、到了三月还不能闻到花香,只能到了春末,关外的人才感知到春天的到来。大街上有充满春意的商店,充满春意的行人;但也有着乞讨的人。于是作者说“快乐的人们,不问四季总是快乐;哀哭的人们,不问四季也总是哀哭”。三、主旨把握本文通过写春意挂上了树梢时节,中央大街上的人们的活动,写出了外国人、一些衣食无忧的中国人和生活在最底层的不幸者两类人的不同生活,通过鲜明的对比,对日伪统治下疮痍满目的哈尔滨的病态作了痛心地揭露,表现了作者对同在春光里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的不公平的极大的愤慨和对下层人民的同情。四、结构图示1文章由春天的景色带出人的活动,作者以时间顺序写了哪些人物的什么活动?作者对他们的态度是怎样的?明

4、确:时间人物人物活动作者态度白天汪林等打扮华美,逛街晒太阳,谈情说爱批判讽刺乞丐们街头乞讨,瞎人卖艺,冻坏腿脚同情悲悯夜晚少数人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狂歌疯舞批判讽刺多数人饥寒交迫,贫病交加,哀号动地同情悲悯2中央大街中段快乐的场面和南端哀哭的场面形成的对比,作者是如何描绘的?明确:作者写中央大街的中段,突出了它的音乐。借声音的喧闹来突出夜晚这条街的繁华和热闹。写中央大街南端,突出的则是悲伤的哀哭声。这些快乐和哀哭的声音对比强烈,富与贫、乐与苦,天壤之别,相隔九重,让有良心的中国人都备感痛心。作者通过强烈的对比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同时表达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3春天是美丽的,作者为什么要把春

5、天写得这般苦涩?明确:作者萧红跋涉在文学之路上的几年,正是民族危机深重的历史时期。炽热的反帝爱国情绪和强烈的民族意识及同情弱者、悲悯贫苦的感情在她的散文中十分突出。在本文中,作者正是要通过对日伪统治下满目疮痍的哈尔滨的病态的沉痛揭露,抒发她对生活在底层的劳动人民的悲悯与同情,因此文章给人以苦涩与哀愁之感。1题暖文冷,构思独特“春意挂上了树梢”应该说是一个充满了暖意的题目。仅读文题,也许会幻映出满目春光,一片明媚;也许会感触到气爽人和,性温情柔,怡然熙然。然而,如果说前三段中还能读到一丝暖意的话,那么,除此之外我们读到的是与之相左的情景,感受到的是一种悲凉凄然的氛围。如此构思,打破了人们力求题与

6、文基调一致的思维定式,挑战了人们据题以度文的常规心理。这就带给读者较为新鲜的阅读体验,使之在讶异中享受到心理跌宕的审美愉悦。当我们读到“把眼睛闭起,一切春的梦,春的谜,春的暖力这一切把自己完全陷进去。听着,听着吧!春在歌唱”时,接下来却是“大爷,大奶奶帮帮吧!”这种不和谐音符,心理期待在这里落空了,审美惯性不得不在此急刹车。于是,审美的张力扩大了,本想平稳行进的目光警觉了下面,作者还将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异呢?2对比强烈,呼应紧密全文以“春意”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把众多的材料组织起来,思路清晰,结构谨严。“春意”贯穿于文章始终。开头描写春天的景色,由此带出两类人的活动,写人们的活动,按时间的先后

7、,分别写白天的中央大街、院内、晚上的中央大街三个场景,篇末以“夜的街”上代表春意的“树枝上嫩绿的芽子看不见”收束。作者有意让两类人的活动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了主题。本文在结构上注重前后照应,章法严谨。如:“三月花还没有开,人们嗅不到花香”(第1段),“三月,花还没有,人们嗅不到花香”(第16段),这种句意反复固然是写实,但也是“写虚”:春意尚未遍布哈尔滨,人们感受不到人间春意。“街头的白杨树蹿着芽”(第1段),“街树蹿着芽”(第6段),形象地写出春意挂上了树梢;“夜的街,树枝上嫩绿的芽子看不见”(末段),由此引出“是冬天吧?是秋天吧?”这样的怀疑或“错觉”(实际未必错,没有人间春意的春天是算不

8、上严格的春天的),“街树蹿着芽”是自然事实,夜里人们看不见“树枝上嫩绿的芽子”是社会事实,而且是更准确的也更具象征性的事实。这样写,使前后勾连,首尾呼应,文章结构显得更为紧凑,思想张力得到增强。阅读春意挂上了树梢一文,完成14题。三月花还没有开,人们嗅不到花香,只是马路上融化了积雪的泥泞干起来。天空打起朦胧的多有春意的云彩;暖风如轻纱一般浮动在街道上,院子里。春末了,关外的人们才知道春来。春是来了,街头的白杨树蹿着芽,拖马车的马冒着气,马车夫们的大毡靴也不见了,行人道上外国女人的脚又从长统套鞋里显现出来。笑声,见面打招呼声,又复活在行人道上。商店为着快快地传播春天的感觉,橱窗里的花已经开了,草

9、也绿了,那是布置着公园的夏景。我看得很凝神的时候,有人撞了我一下,是汪林,她也戴着那样小檐的帽子。 “天真暖啦!走路都有点热。”看着她转过“商市街”,我们才来到另一家店铺,并不是买什么,只是看看,同时晒晒太阳。这样好的行人道,有树,也有椅子,坐在椅子上,把眼睛闭起,一切春的梦,春的谜,春的暖力这一切把自己完全陷进去。听着,听着吧!春在歌唱“大爷,大奶奶帮帮吧!”这是什么歌呢,从背后来的?这不是春天的歌吧! 那个叫化子嘴里吃着个烂梨,一条腿和一只脚肿得把另一只显得好像不存在似的。“我的腿冻坏啦!大爷,帮帮吧!唉唉”有谁还记得冬天?阳光这样暖了!街树蹿着芽! 手风琴在隔道唱起来,这也不是春天的调,

10、只要一看那个瞎人为着拉琴而扭歪的头,就觉得很残忍。瞎人他摸不到春天,他没有。坏了腿的人,他走不到春天,他有腿也等于无腿。 世界上这一些不幸的人,存在着也等于不存在,倒不如赶早把他们消灭掉,免得在春天他们会唱这样难听的歌。 汪林在院心吸着一枝烟卷,她又换一套衣服。那是淡绿色的,和树枝发出的芽一样的颜色。她腋下夹着一封信,看见我们,赶忙把信送进衣袋去。 “大概又是情书吧!”郎华随便说着玩笑话。 她跑进屋去了。香烟的烟缕在门外打了一下旋卷才消灭。 夜,春夜,中央大街充满了音乐的夜。流浪人的音乐,日本舞场的音乐,外国饭店的音乐七点钟以后。中央大街的中段,在一条横口,那个很响的扩音机哇哇地叫起来,这歌声

11、差不多响彻全街。若站在商店的玻璃窗前,会疑心是从玻璃发着震响。一条完全在风雪里寂寞的大街,今天第一次又号叫起来。外国人!绅士样的,流氓样的,老婆子,少女们,跑了满街有的连起人排来封闭住商店的窗子,但这只限于年轻人。也有的同唱机一样唱起来,但这也只限于年轻人。这好像特有的年轻人的集会。他们和姑娘们一道说笑,和姑娘们连起排来走。中国人混在这些鬈发人中间,少得只有七分之一,或八分之一。但是汪林在其中,我们又遇到她。她和另一个也和她同样打扮漂亮的、白脸的女人同走鬈发的人用俄国话说她漂亮。她也用俄国话和他们笑了一阵。 中央大街的南端,人渐渐稀疏了。 墙根,转角,都发现着哀哭,老头子,孩子,母亲们哀哭着的

12、是永久被人间遗弃的人们!那边,还望得见那边快乐的人群。还听得见那边快乐的声音。 三月,花还没有,人们嗅不到花香。 夜的街,树枝上嫩绿的芽子看不见,是冬天吧?是秋天吧?但快乐的人们,不问四季总是快乐;哀哭的人们,不问四季也总是哀哭! 1简析“暖风如轻纱一般浮动在街道上,院子里”这句话的意趣。答:_参考答案:运用通感,从视觉的角度写触觉感知的暖风,使风的形象生动起来,写出了春天融融的暖意,流露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欣喜之情。2理解文中画线语句的含意。 (1)这一切把自己完全陷进去。 (2)瞎人他摸不到春天。答:(1)_(2)_参考答案:(1)感受着浓浓的春意,“我”完全陶醉其中。 (2)瞎人生活在困苦之中,春天虽然已经到来,但他感受不到春天的温暖。3“世界上这一些不幸的人,存在着也等于不存在”,这样的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_参考答案:此为反语,看似冷酷无情,实质上饱含对不幸者深切的同情,有愤世嫉俗的味道。4简析“香烟的烟缕在门外打了一下旋卷才消灭”这一细节描写的作用。答:_参考答案:照应了上文“汪林在院心吸着一枝烟卷”,含蓄地表现了汪林享受春天的惬意,生活的无忧无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