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选修一 第九单元第3课 百日维新 课件.ppt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015323 上传时间:2020-02-01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人教选修一 第九单元第3课 百日维新 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历史人教选修一 第九单元第3课 百日维新 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历史人教选修一 第九单元第3课 百日维新 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历史人教选修一 第九单元第3课 百日维新 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历史人教选修一 第九单元第3课 百日维新 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人教选修一 第九单元第3课 百日维新 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人教选修一 第九单元第3课 百日维新 课件.ppt(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 百日维新 乐山一中历史组聂港东 第一幕 瓜分狂潮现危机 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中国面临空前民族危机 吾中国四万万人 无贵无贱 当今日在覆屋之下 漏舟之中 薪火之上 如笼中之鸟 釜底之鱼 牢中之囚 为奴隶 为牛马 为犬羊 听人驱使 听人宰割 此四千年中二十朝未有之奇变 加之圣教式微 种族沦丧 奇惨大痛 真有不能言者也 戊戌变法资料 第四册 页384 385 第二幕 百日维新救危亡 百日维新 课程标准 简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分析其特点 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 探索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课堂教学设计 探究一 百日新政 变法高潮 激情 探究二 戊戌政变 变法失败 悲怆 探究三 戊戌余音 变法

2、影响 启蒙 第一组 扮演维新派角色 主要完成百日新政这一子目相关知识探究 其他小组可补充 第二组 扮演顽固派角色 主要完成戊戌政变这一子目相关知识探究 其他小组可补充 第三组 扮演两派之外的旁观者角色 主要完成戊戌余音这一子目相关知识探究 并作为旁观者认识本课 其他小组可补充 课堂教学设计 探究一 百日新政 变法高潮 探究二 戊戌政变 变法失败 探究三 戊戌余音 变法影响 第一组 扮演维新派角色 主要完成百日新政这一子目相关知识探究 其他小组补充 第二组 扮演顽固派角色 主要完成戊戌政变这一子目相关知识探究 其他小组可补充 第三组 扮演两派之外的旁观者角色 主要完成戊戌余音这一子目相关知识探究

3、 并作为旁观者认识本课 其他小组可补充 激情 探究一 百日新政 变法高潮 问题1 百日新政的目的及概况 问题2 百日新政的内容并评价其进步性和局限性 问题3 结合百日新政的相关信息分析其特点 第一组 扮演维新派角色 主要完成百日新政这一子目相关知识探究 其他小组可补充 根本目的 在维护清政府统治前提下 发展资本主义 问题1 百日新政的目的及概况 直接目的 摆脱民族危机 1 目的 2 概况 施政纲领 应诏统筹全局折 开始标志 1898年 光绪帝颁布 定国是诏 持续时间 1898年6月11日 9月21日 共103天 史称 百日维新 导火线 德国强占胶州湾 问题2 百日新政的内容并评价其进步性和局限

4、性 精简机构 提高行政效率 增强军事实力挽救民族危亡 经济工业化 教育近代化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裁撤闲散衙门和冗员 政治民主化 局限性 没有涉及维新派提出的开国会 设议院 实行君主立宪制等政治主张 有利于西学传播和培养人才 军队近代化 例1 康有为向光绪帝呈递 应诏统筹全局折 实际上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因为它 A 提出了各方面的具体变法建议B 主张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C 系统论述了维新变法的理论D 明确指出变法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 拓展训练 内化迁移 A 问题3 结合百日新政的相关信息分析其特点 1 新政内容 2 推行者 3 群众基础 5 最终作用 4 实施过程 变法内容涉及政治 经济 军

5、事 思想文化等多方面 但未涉及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 即变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 由没有实权的皇帝来推行 显示出维新力量的薄弱 仅限于社会上层 没有深入到广大民众中 因而没有形成变革的巨大力量 变法措施过于急躁 分不清轻重缓急 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慈禧 1835年11月29日 1908年11月15日 即孝钦显皇后 叶赫那拉氏 咸丰帝的妃嫔 同治帝的生母 必须遵守 君为臣纲 的原则 所以 民主万不可设 民权万不可重 议院万不可变通 否则 不十年而二十三省变为贼盗渊薮 sou 矣 又必须遵守 父为子纲 的原则 否则 父殴子坐狱三月 子殴父坐狱三月 轻重罕别 伦

6、理灭绝 不出十年而四万万之种夷于禽兽矣 王干臣吏部实学评议 翼教丛编 卷三 页14 课堂教学设计 探究一 百日新政 变法高潮 探究二 戊戌政变 变法失败 探究三 戊戌余音 变法影响 目的及概况 内容及评价 新政的特点 第二组 扮演顽固派角色 主要完成戊戌政变这一子目相关知识探究 其他小组可补充 第三组 扮演两派之外的旁观者角色 主要完成戊戌余音这一子目相关知识探究 并作为旁观者认识本课 其他小组可补充 悲怆 探究二 戊戌政变 变法失败 问题2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戊戌政变原因 第二组 扮演顽固派角色 主要完成戊戌政变这一子目相关知识探究 其他小组可补充 问题1 戊戌变法失败的过程 问题1 戊戌

7、变法失败的过程 维新派 顽固派 光绪帝 弱 受约束 中央 翁同龢 解除职务 地方 陈宝箴 群众基础薄弱 争夺焦点人事任免权军权 慈禧太后 强 主宰 荣禄 提升 重用 地方大多数官员 统治基础雄厚 袁世凯 两面派 见风使舵 标志 1898 9 21慈禧宣布重新 训政 囚禁光绪 行刑地 菜市口 大肆搜捕维新派 戊戌六君子 被杀于北京菜市口 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康广仁杨深秀 谭嗣同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 今日未闻有各国变法而未流血者 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有之 请自嗣同始 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 快哉快哉 谭嗣同 材料一 维新党的计划太轻率了 太危险了 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一位强者的勇气 皇帝的方向

8、是正确的 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它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 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 进步 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 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 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美 马士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问题2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戊戌政变原因 材料三 康有为的 新学伪经考 和 孔子改制考 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 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 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 黄遵宪也难以接受 帝党领袖翁同龢也斥之为 说经家一野狐也 因此 他的著作出版不久 即被光绪皇帝下令毁版 摘自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 六君子 头颅送 袁项城 顶子红 卖同党 邀奇功 康与梁 在梦中 不知他 是枭雄 20世纪初的民谣 问题2 戊戌

9、变法失败的原因 戊戌政变原因 主观原因 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软弱性和妥协性 根本原因 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 采取改良的办法 对封建反动势力和列强寄予幻想 脱离民众 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进行变法 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操之过急 急功冒进 经验不足 客观原因 封建顽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阻挠和破坏 国内 以慈禧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及阻碍 国际 19世纪末 列强向帝义过渡 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 不希望中国改革成功的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资产阶级弱小 例2 19世纪末 维新派提出挽救民族危亡 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 他们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没有实权的光绪帝身上 这表明 A 戊戌变法运动的出现和失败都具有历史必然

10、性B 戊戌变法运动出现和失败都不具有历史必然性C 戊戌变法运动出现是历史必然 失败是偶然性D 戊戌变法运动出现是历史偶然 失败是历史必然 A 拓展训练 内化迁移 课堂教学设计 探究一 百日新政 变法高潮 探究二 戊戌政变 变法失败 探究三 戊戌余音 变法影响 目的及概况 内容及评价 新政特点 政变的标志 失败的原因 第三组 扮演两派之外的旁观者角色 主要完成戊戌余音这一子目相关知识探究 并作为旁观者认识本课 其他小组可补充 启蒙 探究三 戊戌余音 变法影响 问题2 通过对戊戌变法的学习 我们得到什么认识 问题1 戊戌变法的性质及作用 第三组 扮演两派之外的旁观者角色 主要完成戊戌余音这一子目相

11、关知识探究 并作为旁观者认识本课 其他小组可补充 问题1 戊戌变法的性质及评价 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爱国性 揭露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进步性 是资产阶级变革制度的初步尝试 传播了西方政治学说和科学文化 是一次思想解放的启蒙运动 启蒙性 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西学变革成为时尚潮流 推动中国近代化历程 问题2 通过对戊戌变法的学习 我们得到什么认识 中国近代化道路漫长而坎坷 只有实现民族独立 才能实现国家近代化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例3 戊戌变法的失败表明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中国近代化的道路是漫长而坎坷的 封建顽固势力比较强大 资产阶级维新力量弱小A B C D D 拓展训练 内化迁移 课堂教学设计 探究一 百日新政 变法高潮 探究三 戊戌余音 变法影响 目的及概况 内容及评价 新政特点 政变的标志 失败的原因 性质及评价 认识 百日新政 百日新政 变法高潮 目的及概况内容及评价新政特点 戊戌政变 变法失败 政变的标志失败的原因 戊戌余音 变法影响 性质及评价认识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梁启超 少年中国说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