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讲义:第八单元 单元小结与测评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014563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讲义:第八单元 单元小结与测评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讲义:第八单元 单元小结与测评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讲义:第八单元 单元小结与测评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讲义:第八单元 单元小结与测评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讲义:第八单元 单元小结与测评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讲义:第八单元 单元小结与测评 Word版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讲义:第八单元 单元小结与测评 Word版含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清线索导引线索1:明治维新的历史进程:德川幕府统治大盐平八郎起义“黑船事件”“尊王攘夷”倒幕运动明治维新吞并琉球江华条约马关条约 。17世纪初德川家族开始统治日本,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并不断发展,日本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开始动摇;社会矛盾日趋尖锐,1837年发生大盐平八郎起义。“黑船事件”后,日本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社会危机不断加剧,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从尊王攘夷运动到倒幕运动,幕府被推翻,之后明治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19世纪90年代初期初步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20世纪初,完全废除不平等条约,逐步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的一员,踏上对外扩张之路。线索2:明治维新的举措

2、:“废藩置县”、废除等级制度改革币制、改革土地制度、地税改革、“殖产兴业” “文明开化”“皇军”。明治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废除旧体制,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发展新经济,得到政府扶持的资本家控制了日本大部分近代工业,使日本的工业竞争力得到迅速增强;倡导“文明开化”,促进了改革的深化;建立了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并不断得到加强。必记精要盘点一、明治维新前后日本发生的重大变化维新前维新后政治幕府统治下的封建国家;天皇没有实权;严密的封建等级制度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国家;废藩置县,中央集权加强;实现形式上的“四民平等”经济工场手工业发展;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实现工业化;土地地主私有,统

3、一征收地税军事武士是职业军人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文化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西方文化刚刚传入推行文明开化,发展近代教育对外西方列强入侵,沦为半殖民地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走上对外扩张道路二、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1社会背景:日本的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使得倒幕派的力量能迅速壮大。2领导力量:倒幕派实力较强,有自己的武装;得到天皇和西南强藩的支持;推翻了幕府统治,建立了新政权。3改革措施:倒幕派建立新政权后进行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大刀阔斧的改革。4国际环境:国际环境有利,外部干涉较少。三、日本明治维新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异同日本明治维新俄国农奴制改革不同点背景内外因的结合推动了幕府危机的总

4、爆发农奴制已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资本主义发展落后于西欧,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战败;国内出现新思潮目的发展资本主义,摆脱外来压迫防止人民革命运动内容全面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侧重于农奴制改革,也在政治体制、司法制度、军事、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相同点都受工业革命的影响;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改革都不彻底,两国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单元质量检测八(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19世纪中期日本新兴地主和高利贷商人势力不断发展,表明了()日本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日本幕府封建势力壮大日本封建统治逐步

5、加强商品经济发展引起日本社会深刻变化ABCD解析:选C新兴地主和高利贷商人势力不断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们的出现严重冲击了幕府的反动统治,并动摇了其统治基础。21799年,美国商船“富兰克林”号第一次访问日本,船长下命当海岸一旦在望的时候,立即悬起荷兰旗,冒充荷兰船只。船上的一切书籍,特别是宗教书,在临近日本的时候,必须装箱钉死。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A日本和荷兰是同盟国家B美国的国力不及日本C日本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D荷兰是当时世界大国解析:选C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与中国、朝鲜、荷兰等国进行通商。因此出现材料所述现象,故答案为C项。37

6、月9日是“黑船来航”事件纪念日。每年这一天,位于东京湾入口处的横须贺都会举行“开国祭”,以纪念这个意义重大的日子。日本的这一纪念活动表明“黑船事件”()A开启了日本的近代史B开启了日本工业革命的进程C结束了德川幕府的统治D给日本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危机解析:选A“黑船事件”结束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历史,使日本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给日本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危机,但客观上促进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民族的觉醒,可以说是日本近代史的开端,故A项最符合题意。B项夸大了“黑船事件”的作用;倒幕运动推翻了德川幕府统治,C项错误;D项与“纪念”“开国祭”等题干信息不符。4日本名人久坂玄瑞对“尊王攘夷”曾这样说:“诸侯终

7、不足恃,公卿亦不足恃除草莽志士纠合举义之外,别无他策。”“草莽志士”主要是指()A中下级武士 B广大农民C新兴地主 D高利贷者解析:选A随着日本民族危机的加深,许多有民族责任心的武士对幕府的政策不满,以中下级武士为主体形成了尊攘派,要求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5“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日本的中下级武士中的有志之士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探寻救亡图存之路。日本武士对此做出的反应不包括()A激发斗志,维护民族独立 B改革幕政,实现富国强兵C对外开放,学习西洋之法 D推翻天皇,建立民主政权解析:选D19世纪中期,幕府统治末期,列强开始入侵,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根据所学,A、B、C三项正确。当时

8、推翻的是幕府将军,不是天皇,故D项不正确,符合题意。6在现代化过程中,各国对土地所有制的处理方式不一,有的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有的废除土地私有制。以下分别对应这两种方式的是()A圈地运动/明治维新 B明治维新/十月革命C十月革命/1861年农奴制改革 D1861年农奴制改革/圈地运动解析:选B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俄国十月革命后,废除土地私有制,实行土地国有化。故选B项。7下表为18001950年日本东京人口变化状况(单位:万人)。年份1800年1880年1900年1950年人口80105160542.5表中人口变化的趋势表明日本()A已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B消除了

9、封建生产关系C工业化速度加快 D成为世界商业中心解析:选C由表格中数据可知,18801950年的东京人口迅速增长,这主要得益于明治维新所带来的工业化建设。工业化速度加快促进了城市人口增长,故C项正确。A、B两项在表格中无法体现;D项违背史实。81873年的一天,侍奉日本天皇的女官例行给天皇梳理头发时吃惊地发现,天皇已将自己的长发剪掉。这件事主要反映了天皇决心()A革除封建礼仪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C推动“文明开化” D进行政治制度改革解析:选C解答本题时要注意材料的时间“1873年”,说明是日本明治维新期间。天皇将自己的长发剪掉说明其破除封建习俗,用资本主义的文化改造日本封建文化的决心,即推行“

10、文明开化”政策,故选C项。9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天皇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天皇依帝国议会之协赞,行使立法权;司法权由法院以天皇名义依法律行使之。国家之岁入岁出须经帝国议会之协赞,每年列入预算。”这表明()A日本采取了君主立宪制的形式B日本建立起三权分立的民主政体C日本天皇和议会共同掌握行政权D日本自由民权运动取得彻底胜利解析:选A材料“日本帝国宪法”“天皇为国家元首”“天皇依帝国议会之协赞,行使立法权;司法权由法院以天皇名义依法律行使之”,说明日本采取了君主立宪制的形式,故A项正确。10有人说,“日本近年来奇迹般的成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近毁灭性的失败,都同时孕育在明治维新中”。对此话最正确

11、的理解是()A日本因明治维新而走上富强B明治维新使日本在富强中走向战争C日本因明治维新而走向战争D明治维新使日本在战争中走上富强解析:选D明治维新保留了封建时代的军国主义传统,利用战争为本国资产阶级掠夺所需要的资金和市场,这是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因素之一。二、非选择题(第11题16分,第12题16分,第13题18分,共50分)11明治维新是日本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起点和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1872年1月,明治政府完成了重新划分行政区的工作,在全国设置了3府72县,由中央政府任命各地长官。新政府于同年9月又进行了新的官制改革,天皇亲临正院“总理万机”,各省长官直接对天

12、皇负责。1889年颁布了日本帝国宪法,天皇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也必须依宪法各条之规定行使自己拥有的统治权。摘编自伊文成、马家骏主编明治维新史材料二鹿鸣馆现象引发的西化主义泛滥达到了文明开化的顶点。以伊藤博文为首的日本政要狂热地为西化造势,在鹿鸣馆西化的示范下,无论贫富皆以西洋为高尚,甚而主张人种改良。总之,是言必谈西洋,西洋人不穿和服,所以要穿西服。甚至竟然出现文盲海员在东京大学执教的奇闻。文明开化基本限于东京等大城市。而在农村,一眼望去仍然是江户时代的风景。摘编自赵德宇日本近现代文化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治政府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治措施。(6分)(2)据材料二,概括日本文

13、明开化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明治维新的经验教训中得到的改革启示。(10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地方管理、中央集权、政体、人民权利等方面概括。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从推行方式、对西学的态度、地域推广差异性等方面归纳;第二小问围绕材料信息,从国家治理能力、坚持开放、学习西方的态度等方面分析阐释。答案:(1)措施:废藩置县;加强以天皇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确立君主立宪制;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实行“四民平等”。(2)特点:自上而下推行;盲目西化,学习西方表面化;区域发展不平衡。启示:提高中央政府的国家治理能力;坚持开放;立足传统,创新文化。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14、问题。材料一当19世纪中叶西方把自己强加于中国和日本时,经过短暂的对基马尔主义的迷恋之后,大多数精英采取了改良主义的战略。随着明治维新,一个有生气的改革家集团在日本掌握了政权,他们学习并借鉴了西方的技术、实践和体制,开始了日本的现代化进程。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材料二1868年明治政府成立后,表现出十分强烈的学习西方文明的愿望,其改革的规模之大、程度之深在世界文明史上均属罕见。它超过了19世纪的埃及阿里改革,甚至超过了18世纪俄国的彼得大帝改革。在学习和吸收西方文明方面,明治政府迈出了坚定沉稳的步子。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重大措施。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三由于日本有向伟大的中国文化世界借用某些东

15、西的悠久传统,因而,19世纪在同样地借用西方世界的东西时,发生的冲突较少、痛苦较小。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19世纪中叶西方是如何实现“把自己强加于中国和日本的”?(4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明治维新改革的特点。(6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维新的措施是如何体现“东方道德、西方技艺”的。(6分)解析:第(1)问,根据19世纪中叶西方侵略中国和日本的相关史实进行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关键信息“学习西方文明”“规模之大”“程度之深”“坚定沉稳”按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