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玉山县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014509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玉山县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西省玉山县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西省玉山县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西省玉山县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西省玉山县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玉山县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玉山县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玉山一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分数:共100分 命题人:胡林丽 审题人:童图新一、选择题(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24小题,48分)来源:学科网ZXXK1、圣诞节(Christmas)又称耶诞节,译名为“基督弥撒”,是西方的传统节日。每年进入12月,中国渐浓的圣诞氛围,给喜爱西洋文化的国人带来了欣喜。不少商家借此推出系列活动,亦可赚得盆满钵满。这表明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文化在交流中借鉴、融合A B C D2、“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强弱是动态的、可以

2、浮动的,但是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这段话的合理内涵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 传统文化不因时而变 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A. B. C. D. 3、每年的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2016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与文化景观”。这一天世界各地博物馆都将举办各种宣传、纪念活动,庆祝自己的节日,让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发挥博物馆社会功能说明 A.文化修养是自觉形成的 B优秀的文化产品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C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D文化借助特定的活动与载体得以传播4、中国美丽乡村信阳郝堂在改造过程中因地制宜,突出自然生态

3、、和谐宜居,依托原址原貌,不搞大拆大建。一个溪水绿树环绕、青砖民居错落、楼台亭榭点缀的豫南民居群已初具规模,成为豫南乡村休闲观光的热点之一。郝堂村改造做法的依据是 A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决定核心竞争力 B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C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D郝堂村文化有着鲜明的区域特征5、阿拉伯人的服饰特点是:穿长袍,戴头巾,以白色为主。中国藏族服饰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肥大。我们可以凭借包括衣服,鞋帽,头饰,佩戴等文化体系,大体可知是哪个民族。这表明 A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精神纽带 B文化趋同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C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D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

4、达6、慷慨悲歌之士,吴楚多放诞纤丽之文,自古然矣。自唐以前,长城饮马,河梁携手,北人之气概也;江南草长,洞庭始波,南人之情怀也。上述文字 A.形象地描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 B.生动地展现了区域文化独具特色的风采C.说明了中华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原因 D.彰显了中华文化五千年自强不息的品格7、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文字的出现、印刷术的产生,是文化发展中的两个重要里程碑,推动了人类文化的传播。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高科技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奏响了跨世纪宏伟乐章的主旋律,网络传播是人类文化传播史上的一次空前的革命。这意味着 A.新的传媒出现,旧的传媒消失 B.各种文化传播的方式各有自己的特点C

5、.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是当前文化传播的唯一的手段D.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是当前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8、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用流行方式引导人们学习和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挖掘和阐发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滋养心灵,陶冶情操。这有利于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拓展文化传播途径 人们自发地接受着古诗词的熏陶 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A. B. C. D.9、近年来,以合编中华语文工具书为平台,两岸学术机构建立了语言文字交流合作机制,发挥了语言文字在两岸交流中的纽带作用。语言文字发挥纽带作用,是基于 文字是文化

6、的基本载体 汉字是中华文化得以延续的根本原因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汉字能够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A. B. C. D.10、在对南昌西汉海昏墓进行考古发掘的过程,众多媒体利用多种传播手段,全方位地报道了这一重大考古发现,使考古工作走出了 “象牙塔”,更“接地气”。考古工作走出了 “象牙塔”能 A.激发人们对历史的探究欲,树立中华文化优越意识 B.丰富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佐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C.展示封建贵族的奢靡生活,引导人们批判封建制度 D.拉近群众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11、孔子由寒门子弟成长为一代圣人,司马迁忍受屈辱写下史记,苏东坡屡屡被贬却写出了光耀千古的诗

7、文下列诗句与上述史实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相一致的是 A.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C.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D.寄意寒星筌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12、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之际,介绍十三五规划制订过程的十三五之歌在网上迅速流行。歌曲采用说唱音乐的方式,让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变得通俗易懂,不但深受年轻人喜欢,连广场舞大妈也连连“点赞”,被称为红色主题的“网络神曲”。这表明 贴近现实生活的文化作品更能唤起人们的共鸣 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创造文化并享用文化各民族文化逐步走向趋同,中华民族认同感增强 大众传媒的发展扩大了文化传播的途径A. B. C. D.13

8、、回首三十多年来的神州大地,许多人远离故乡,漂泊打拼于异地他乡,乡愁何寄?乡愁是不可泯灭的记忆,是挥之不去的乡音缭绕,是故乡的风土人情在灵魂上的烙印。由此可见乡愁的影响深远而持久 乡愁增进了文化归属感 乡愁是乡土文化的标志 乡愁是民族文化的灵魂A B. C. D. 14、中国儿童文学家曹文轩在剖析自己获得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的原因时说:“我的背景就是中国,这个经受了无数灾难的国家,为她的子民源源不断地提供了极其独特的创作资源。我的作品是独特的,只能发生在中国,但它的寓意涉及全人类。这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素文化创作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树立髙度的文

9、化自觉与文化自信A. B. C. D.15、新疆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镌刻着中华民族和沿途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不朽记忆。这里是华夏文明走向世界的重要出发站,也是沿途各国多元文化的交汇交融之地。各国文化的交融有利于促进沿线国家文化的繁荣,是因为 各国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的个性 各国文化都体现着人类进步的价值追求在长期的交流中各国文化达到了相互融合 各国文化都源远流长,有相似的历史传统A B C D 16、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众多娱乐节目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创造了收视佳绩。这两档同属汉字知识竞赛类的栏目打破了不少传统文化节目曲高和寡的怪圈,在具备较高文化品质的同时,获得了可喜的收视和

10、良好的社会反响。上述材料表明 来源:Z&xx&k.Com文化创新离不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文化创新需要将传统文化赋予时代精神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所在 文化创新应推陈出新,博采众长A. B. C. D.17、“枫桥月,灞桥柳,一声珍重离家走;跨四海,闯五洲,长路漫漫难回首;相思豆,连丝藕,梦里常在画中游;黄土地,绿田畴,画中美景不胜收。”诗词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精神活动与物质载体紧密相连 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A. B. C. D.18、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之美誉的中国珠算 产生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 体现了实用价

11、值与文化价值的有机统一表明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可靠 印证了认识工具是认识的重要来源A. B. C. D. 19、互联网催生了网络语言,从某种角度上折射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繁荣。“点赞”,“蛮拼”、“任性”等生动形象的网络语言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并登堂入室被主流媒体采用。这种现象反映了 网络语言丰富了汉语言文化 网络语言提升了我国文化软实力 网络语言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A B C D20、“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韵味传神的青花瓷穿越千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A包容广纳 B推陈出新 C博大精深 D源远流长21、“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句话可以用来表达文化的 来源:学科网ZXXKA.不平衡性 B包容性 C同一性 D时代性22、在海峡西安建设特种邮票中,有俩枚以“闽台缘博物馆”和“湄洲妈祖”为题材,展现了“闽台关系”地缘近、血缘奈、文缘深、商缘广和法缘久的特点。“五缘”显示了闽、台文化之间同根同源,一脉相承 相互交融,相互借鉴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A. B.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