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三讲义:第五单元第6课 两伊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014085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三讲义:第五单元第6课 两伊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三讲义:第五单元第6课 两伊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三讲义:第五单元第6课 两伊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三讲义:第五单元第6课 两伊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三讲义:第五单元第6课 两伊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三讲义:第五单元第6课 两伊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三讲义:第五单元第6课 两伊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课两伊战争学习目标 1简述两伊战争爆发的原因。2了解两伊战争的经过,探讨两伊战争的教训和影响。3探讨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一、矛盾重重的邻国1领土问题:矛盾主要集中在阿拉伯河的主权归属问题上。2宗教问题:伊斯兰教中什叶派、逊尼派的矛盾加剧了两个国家的紧张。3民族矛盾:双方都支持对方国内的库尔德族人进行反政府活动;伊朗境内一部分阿拉伯人要求平等和自治。4大国插手:两伊重要的战略位置和丰富的石油资源受到大国的关注,成为大国争相控制的地方。5个人因素:萨达姆和霍梅尼的个人恩怨。二、两伊战争的经过1爆发:1980年9月,伊拉克首先对伊朗发动大规模进攻,两伊战争爆发。2经过(1)相持阶段:1980年底

2、到1981年9月,双方展开拉锯战,战争进入相持阶段。(2)伊朗反攻:1982年伊朗反攻进入伊拉克境内,伊拉克发动“袭船战”,并使用化学武器。3结束(1)大国干预:苏、美等国相继以油轮护航为由不断向海湾派遣军舰。(2)联合国调停:联合国安理会于1987年7月通过决议,要求双方立即停火。双方又发动导弹“袭城战”。(3)停火:1988年8月,伊朗接受联合国决议,两伊终于实现停火。三、两伊战争的教训和影响1对交战国(1)影响了两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经济的全面倒退。(2)战争给两国人民心灵投下的阴影,在短时间内难以抹去。2对地区局势(1)造成了中东国家分裂成支持伊朗的国家、支持伊拉克的国家和中立国三个阵

3、营。(2)导致了新一轮军备竞赛。3对国际关系:为美苏等国插手这一地区事务创造了条件。思考1979年霍梅尼在伊朗执政后,公开声明向邻国输出“什叶派伊斯兰革命”,要发动一场圣战推翻伊拉克“逊尼派政权”。与此同时,伊拉克要求修改阿尔及尔协议,收回两伊交界的阿拉伯河控制权。材料反映了两伊之间存在哪些矛盾?提示:宗教矛盾、领土纠纷、霍梅尼与萨达姆的私人之争。点拨在两伊战争中,美国的政策是支持伊拉克,这又为苏联的介入提供了机会。苏联希望借此削弱美国在海湾地区的影响,因此直接或间接地支持伊朗。思考伊拉克为了迫使伊朗同意停火,试图破坏其经济支撑,对伊朗的运油船进行袭击,伊朗也还以颜色。伊拉克和伊朗为了破坏对方

4、的石油出口,还袭击了巴拿马、美国、科威特、英国、希腊等国的油轮美苏英法等国应国际社会要求,开始为中立国油轮提供护航。根据材料分析,双方实施了怎样的战略,目的和影响各是什么?提示:战略:实施“袭船战”。目的:破坏对方的经济。影响:影响到西方国家的石油供应,美苏英法等国开始为油轮护航,从而介入两伊战争。点拨两伊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最长、损失消耗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双方战火的蔓延,曾导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海湾地区的严重对立,致使海湾局势一度空前紧张,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主题两伊战争的影响和教训核心必记1负面影响(1)造成中东国家分化,形成更复杂的矛盾,给这一地区增添了新的不稳定因素,导

5、致了新一轮军备竞赛。(2)为美苏两个大国插手海湾地区提供了方便,两伊开始“袭船战”后,美苏两国军舰都“名正言顺”地进入了海湾地区。(3)给交战双方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带来巨大损失;造成中东地区石油产量的下滑,油价飞涨,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2教训(1)国与国之间应在一些重要问题上达成共识,对于领土争端应协商解决,本着互惠互利和共同发展的原则和平解决,不应诉诸武力。和则两利,战则两伤。(2)对于宗教派别问题,应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不应成为冲突的原因。(3)对于国家内与国家间的民族问题,应平等相处、一视同仁。(4)反对大国插手地区事务。史料印证材料一历史上两伊宿怨很深在阿拉伯河伊朗一侧的阿

6、拉伯人,他们争取民族平等和自治的斗争受到伊拉克的支持。而在伊拉克一侧与伊朗交界的各省聚居着什叶派穆斯林,他们又受到伊朗的支持。解读:材料一反映出两伊存在民族矛盾和教派分歧,这些矛盾的积累是两伊战争发生的重要原因。材料二根据美国时代周刊提供的数字,日本从海湾地区进口的石油占其国内石油消费量的64%,法国占35%,美国占21%,意大利占32%,英国占14%,德国占15%。两伊战争开始后,世界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特别是在双方展开“袭船战”“袭城战”后。在纽约,美国中质石油每桶上涨近3美元;在欧洲,原油每桶上涨近5美元,涨幅最高时,一周之内,每桶油价就上涨了3.59美元。解读:材料二显示,两伊战争摧毁

7、了两个国家的大量石油设施,并阻碍石油的正常输出,这不仅影响两国的石油收入,还造成国际油价飞涨,影响世界经济的正常发展。材料三在双方“袭船战”中,有近400艘油轮和货轮遭到袭击,260名船员丧生。战争推迟了中东地区主要热点问题阿以争端和平解决的进程,刺激了中东地区各国对新式导弹、化学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追求,引起新的军备竞赛。伊拉克很快忘却战争教训,停火两年后贸然武装入侵科威特,酿成规模空前、给伊拉克带来灾难性打击的海湾战争。思考:两伊战争对中东地区局势造成什么影响?提示:造成中东地区国家的分裂,大国力量的介入等,这些又增加了中东问题的复杂化程度,推迟了中东的和平进程。引发该地区新一轮军备竞

8、赛,为该地区增添了不稳定因素,为下一场战争埋下了隐患。对点巩固两伊战争留下了惨痛的教训,主要包括()和平来之不易,战争的悲剧决不能重演所有国家都应当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制止战争的爆发,求得共同发展人民终究是自己命运的主人,要尊重人民的意愿,维护人民的利益。ABC D解析:选C教训的总结应该结合两伊战争爆发的原因、影响多角度分析,在此基础上归纳得出。一、选择题1两伊战争严重损害了两国经济的发展,导致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边界争端 B宗教教派矛盾C经济利益冲突 D意识形态的矛盾解析:选D伊朗和伊拉克都信仰伊斯兰教,但教徒分属伊斯兰教的两

9、个不同派别,所以两伊意识形态相同,但又有教派矛盾冲突。21980年9月23日,伊朗士兵在德黑兰举行大规模游行并准备开赴两伊战争前线。这场战争()源于两国宗教矛盾、领土争端的激化由伊朗首先挑起初期伊拉克发动了大规模攻势伊朗始终处于被动状态ABCD解析:选C两伊战争首先由伊拉克挑起,虽然在战争初期伊拉克占领了伊朗大片领土,但伊拉克的攻势没有持续很久,双方很快进入了相持阶段。因此,的叙述不正确。3两伊战争中,两方互有攻守,当伊朗进攻时,为扫清前面的地雷,伊朗成千上万的少年怀着能升入天堂的梦想,冒着伊拉克炮火,冲进布雷区,被称为“肉弹”。这说明伊朗少年()A具有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B是一种战争狂热C是一

10、种极端宗教狂热 D爱国主义精神大发扬解析:选C本题旨在考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解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升入天堂的梦想”,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肉弹”即反映了其极端的宗教狂热。4在两伊战争中发生过举世震惊的“袭船战”,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袭船战”指两伊战争中交战双方对对方运输石油的油轮发动的袭击“袭船战”影响到了非交战国的利益美苏以此为契机加强了对海湾地区的控制 伊朗首先发动“袭船战”A BCD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两伊战争过程的认识,可采用排除法。首先发动“袭船战”的是伊拉克,排除。故选B项。5两伊发动“袭船战”后,美苏两国同意了其他国家提出的为油轮护航的要求,其

11、主要目的是()A发扬国际人道主义B保护油轮和石油资源C防止环境污染D趁机派军舰控制中东地区解析:选D美苏等大国的这种做法主要目的是借机向海湾派遣军舰,增加其在该地区的军事实力,进而控制中东地区。6为制止两伊战争,联合国安理会于1987年7月通过决议。决议通过后()A伊拉克拒绝接受,继续发动进攻B伊朗军队再次攻入伊拉克境内C两伊实现停火,进行直接谈判D伊朗拒绝接受,伊拉克军队再次攻入伊朗境内解析:选D本题考查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伊朗拒绝接受安理会的决议,双方发动“袭城战”,伊拉克军队再次攻入伊朗境内,故选D项。7两伊战争,又称第一次波斯湾战争。这场战争对中东局势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A

12、加快了阿以矛盾的解决进程B使中东阿拉伯国家进一步结盟C造成了中东国家的分裂D使伊朗和伊拉克长期对峙解析:选C对交战双方的不同态度,导致中东国家分为支持伊朗的国家、支持伊拉克的国家和中立国家三个阵营,使本来就不稳定的中东局势又增添了新的紧张因素。二、非选择题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两伊战争是指1980年至1988年爆发的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战争。从宗教上来说,两国居民分属伊斯兰教两大派系,即什叶派和逊尼派。什叶派在伊朗占多数,而控制伊拉克的则是逊尼派,他们把教派之争带入两国间的关系中。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这些矛盾渐趋激化。趁伊朗国内局势动荡,伊朗境内库尔德人的分离主义活动又大大增强

13、,并且得到伊拉克暗中支持,这就使两国产生了新的不和因素。战争的导火线主要还是两伊间长期未解决的领土争端。1975年3月两国曾经谈判签署了阿尔及尔协议,力图解决边界纠纷。自1979年起,伊拉克便公开要求废除这一协定。从此两伊边界小规模冲突便频频发生。1980年9月17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正式宣布废除1975年的边界协定。伊朗则于次日声明反对。9月22日,两伊战争爆发。 摘编自金重远20世纪的世界:百年历史回溯(下卷) 材料二两伊战争被世界军界评论为“先进武器打低水平战争”的最典型范例。当时自吹的世界军事强国,动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所有先进武器(化学武器都用上了)如F14、F4、幻影战斗机、飞毛腿导

14、弹等。战争打了8年,死伤百万人,最后掐得筋疲力尽,民不聊生,谁也奈何不得,差点经济崩溃亡国,最后停战了事。 一战后最惨烈的战争:8年两伊战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伊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归纳两伊战争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从宗教上来说,两国居民分属伊斯兰教两大派系,即什叶派和逊尼派。什叶派在伊朗占多数,而控制伊拉克的则是逊尼派,他们把教派之争带入两国间的关系中”得出是宗教矛盾;据材料一“趁伊朗国内局势动荡,伊朗境内库尔德人的分离主义活动又大大增强,并且得到伊拉克暗中支持,这就使两国产生了新的不和因素”得出是民族矛盾;据材料一“战争的导火线主要还是两伊间长期未解决的领土争端”得出领土争端。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战争打了8年,死伤百万人,最后掐得筋疲力尽,民不聊生,谁也奈何不得,差点经济崩溃亡国,最后停战了事”得出时间长,伤亡巨大,规模大;据材料一“动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所有先进武器”得出武器先进。第二小问,结合两伊战争的特点和所学知识分析,战争时间长伤亡巨大,给双方带来巨大损失;经济上,影响两国经济发展,石油出口剧减,两国经济发展停滞;政治上,影响了两国以后关系的发展,也为美苏两国插手中东事务找到了借口。答案:(1)原因:民族矛盾,宗教矛盾,边界纠纷(领土争端)。 (2)特点:时间长,规模大,武器先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