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麓山国际实验学校高二语文复习课件:论语 诲人不倦.ppt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010573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麓山国际实验学校高二语文复习课件:论语 诲人不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湖南省麓山国际实验学校高二语文复习课件:论语 诲人不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湖南省麓山国际实验学校高二语文复习课件:论语 诲人不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湖南省麓山国际实验学校高二语文复习课件:论语 诲人不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湖南省麓山国际实验学校高二语文复习课件:论语 诲人不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麓山国际实验学校高二语文复习课件:论语 诲人不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麓山国际实验学校高二语文复习课件:论语 诲人不倦.ppt(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诲人不倦 教育作用 17 2 17 3 教育对象 15 39 教育内容 7 25 16 13 教学方法和原则 11 3 7 8 5 9 3 8 11 22 教师素养 7 34 1 15 17 19 7 1 9 15 子曰 有教无类 种类 类别 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泰勒博士说 如果人们思索一下孔子的思想对当今世界的 意义 人们很快便会发现 人类社会的基本 需要 在过去的二千五百多年里 其变化之 小是令人惊奇的 人人都有接受教育 不断完善自我的需要 思考并概括章句中所蕴含的教育方法和原则 子曰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7 8 启发式教学法 颜渊喟然叹曰 夫子循循善诱

2、人 博我以文 约我以礼 欲罢不能 先生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人 用文献来丰富我的知识 用礼仪来约束我的言行 使人想停都停不下来 子夏问曰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素以为绚兮 何 谓也 子曰 绘事后素 曰 礼后乎 子曰 起予者商也 始可与言诗已矣 3 8 子谓子贡曰 女与回也孰愈 对曰 赐也何敢望回 回也闻一 知十 赐也闻一知二 子曰 弗如也 吾与 女 弗如也 5 9 谈话式教学法 德行 颜渊 闵子骞 冉伯牛 仲弓 言语 宰我 子贡 政事 冉有 季路 文学 子游 子夏 11 3 子路问 闻斯行诸 子曰 有父兄在 如之何 其闻 斯行之 冉有问 闻斯行诸 子曰 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 由也问 闻斯行诸 子曰 有

3、父兄在 求 也问 闻斯行诸 子曰 闻斯行之 赤也惑 敢问 子曰 求也退 故进之 由也兼人 故退之 11 22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对上述所概括出的孔子的教学方法和 教学原则 你最欣赏或最有感触的是哪 一点 可联系当前的教育现状和自己的 学习实际 说说自己的体会 先在小组中交流 然后各推荐一名代表在全 班交流 作业 有教无类 启发诱导 因材施教 是 孔子重要的教育原则和方法 其影响十 分深远 至今仍然闪烁着光辉 请你写 一篇200字左右的文章 就其中的一条进 行评说 教育的作用 子曰 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 子曰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习 1 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 2 学而时习之 3 莫如修仁义而习文 4

4、 习善而为善 习恶而为恶也 5 通书 习戎事 6 鹰乃学习 习染 反复练习 学习 习惯于 熟悉 飞翔 1 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礼记 礼运 2 子适卫 冉有仆 子曰 庶矣哉 冉有曰 既庶矣 又何加焉 曰 富之 曰 既富矣 又何加焉 曰 教之 论语 子路 译文 用政治手段来治理他们 用刑罚来整顿他们 人 民就只求免于犯罪 而不会有廉耻之心 用道德来治理 他们 用礼教来整顿他们 人民就会不但有廉耻之心 而且还会人心归顺 译文 孔子到卫国去 冉有为他驾车 孔子说 人口真多呀 冉有说 人口已经够多了 还要再做什么呢 孔子说 使他们富起来 冉有说 富了以后又还要做

5、些什么 孔子 说 对他们进行教化 3 子曰 善人教民七年 亦可以即戎矣 论语 子路 4 子曰 以不教民战 是谓弃之 论语 子路 孔子说 善人教练老百姓用上七年的时间 也就可 以叫他们去当兵打仗了 孔子说 如果不先对老百姓进行作战训练 这就叫 抛弃他们 教育内容 予以四教 文 行 忠 信 陈亢问于伯鱼曰 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 未也 尝独立 鲤趋而 过庭 曰 学诗乎 对曰 未也 不学诗 无以言 鲤退而学诗 他日又独立 鲤 趋而过庭 曰 学礼乎 对曰 未也 不学礼 无以立 鲤退而学礼 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 问一得三 闻诗 闻礼 又闻君子之远 其子也 闻 不闻机杼声 惟闻女叹息 生乎吾前 其闻道也故先

6、乎吾 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博闻强志 听到 听说 知道 懂得 名声 声望 见闻 知识 1 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而新仁 行 有余力 则以学文 学而 2 子曰 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 群 可以怨 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 之名 阳货 弟子们在父母跟前 就孝顺父母 出门在外 要顺从师 长 言行要谨慎 要诚实可信 寡言少语 要广泛地去 爱众人 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这样躬行实践之后 还 有余力的话 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孔子说 同学们怎么不学诗呢 诗可以激发情志 可以观察社会 可以交往朋友 可以怨刺不平 近可 以侍奉父母 远可以侍奉君王 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

7、 草木的名称 3 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 泰伯 4 子不语怪 力 乱 神 述而 孔子说 人的修养 开始于学 诗 自立 于学礼 完成于学乐 孔子不谈论怪异 勇力 叛乱和鬼神 孔子对教学内容的评价 孔子所倡导的教育在内容上是以道德为中心 重在 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 他认为首先应该教育学生在家孝 顺父母 外出敬爱兄长 不多说话 要诚实可靠 博爱 大众 亲近有道德的人 在有余力的时候 就去学习文 献 他还认为要从学习礼开始 不学习礼 就没有道德 标准 就失去了立足社会的根本 他尤为重视学诗 更 为可贵的是他不讲鬼神迷信 在那个宗教迷信思想很流 行的时代 能做到这样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教者素养 子贡曰 贫而

8、无谄 富而无骄 何如 子曰 可也 未若贫而乐 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 诗 云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 子曰 赐也 始可与言 诗 已矣 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 予欲无言 子贡曰 子如不言 则小子何 述焉 子曰 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 天 何言哉 子曰 若圣与仁 则吾岂敢 抑为之不厌 诲人不倦 则可谓云尔已矣 公西华曰 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子曰 述而不作 信而好古 窃比于我老彭 子曰 吾自卫反鲁 然后乐正 雅 颂 各得 其所 对孔子的 述而不作 你怎么看 观点一 反映了孔子思想上保守的一面 完全遵从 述 而不作 的原则 对古代的东西只能陈陈相因 就不再 会有思想的创新和发展 观点二 阐述了

9、自己性格中好古的一面 谦逊地指出自 己对古代文化的贡献是 述而不作 正因为孔子的 述 使他成为中国文化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人物 新宝5 ath74cwb 颜 问表 的安 乐韵似嗅着猫的老鼠 一声都不敢发 至宝音足边跪下 攥着宝音裙角 不断叩头 是真心急了 宝音就着邱妈妈手里的帕 子印了印眼睛 抬起头来 对乐韵极低道 去 乐韵退开一点点 满地都是瓷碴 再退就要跪到瓷碴上了 她只好站起来 宝音方对洛月 轻声道 请进来罢 嘉颜迈进屋内 但觉表 这儿一屋子药味 一屋子萧然 举目 见地上滚着铜镜 碎着瓷碴 还湿了一大滩水 表 头 发蓬乱 满面泪痕 不由得大大生出 太过分了 的心情 口中问洛月 姑娘这儿

10、是怎么了 眼睛已经剜到乐韵身上 乐韵只觉一股冷气 从脊骨往头盖骨上冒 宝音却赶在洛月开口前 小声道 我碰掉了杯子 乐韵低着头 还不敢抬起来 眼睛却瞪大了 碰掉 才不是 明 明摔掉 由摔到碰 一言超生 分明在维护她了 为什么忽的勃然大怒 推她到悬崖边上 为什么忽而又轻言温语 维护于她 乐韵心里乱如 一团麻 分毫也看不清 路数 她只知道一件事 识相的 她还是老实闭嘴别说话罢 否则 恐怕 真有法子叫她死无全尸 今日 已绝非从前 的 嘉颜仍盯着乐韵 看出乐韵藏着忐忑 知道今日之事 怎会是 失手摔了杯子 这么简单 看表 有意息事宁人 她也乐得大事化小 小 事化了 冲乐韵冷冷道 还不替姑娘扫地 这般躲懒

11、且扣去半月的月银 宝音目光微妙的顿了一顿 乐韵连忙行动 这辈子她拿笤帚都 没这么快过 宝音亲手开了妆盒 替表 理妆 看着韩玉笙消瘦的脸 湿漉漉低垂的长睫毛 还有虽然苍白干裂了 但弧度仍然可爱的唇线 这 两片嘴唇里喘气低微 似乎无意的逸出一句问候 宝音姐姐侍候老太太登高去了么 嘉颜唇边那训练有素的笑意顿时一僵 几乎碎得比地 上的瓷碴儿还要碎 宝音在镜子里看她 只看了一眼 一眼之后 嘉颜重新微笑 宝音也错开眼睛 这一眼 宝音读出来的信息已经太多 而 嘉颜甚至没有发现宝音曾经抬起眼睛 妆盒中拿起一把掠子 嘉颜替宝音整理发鬓 口中夸道 表 发质真好 又柔又润 真的 大病经年 未损青丝 也算得上天垂怜 嘉颜手不停 道 表 这些婢子不懂事 您尽快同我讲 切莫宠惯她们 损了您的千金体 乐韵扫着地 大气都不敢出 韩玉笙原梳的是垂挂髻 未嫁女孩儿的双分辫儿 折上去成两鬟 鬟底留出盘平的 小小的髻 似花萼 不失少女的俏皮 而 下头温婉的双鬟 又显得宁静大方 嘉颜拆下照原样重盘 插上玳瑁如意錾花短簪 退后一步看看 不错了 转头对乐韵道 呆站着做什么 没看见你姑娘裙脚都打湿了 乐韵连忙上来 蹲下去替 擦抹 嘉颜又斥道 湿成这样 怎么擦 你还不给你姑娘拿裙子来换 第十四 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