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全国通史 B)课件:专题五 中国古代文明的迟滞与彷徨——明清(1840年前) .pptx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010439 上传时间:2020-03-01 格式:PPTX 页数:141 大小:85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全国通史 B)课件:专题五 中国古代文明的迟滞与彷徨——明清(1840年前) .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4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全国通史 B)课件:专题五 中国古代文明的迟滞与彷徨——明清(1840年前) .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4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全国通史 B)课件:专题五 中国古代文明的迟滞与彷徨——明清(1840年前) .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4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全国通史 B)课件:专题五 中国古代文明的迟滞与彷徨——明清(1840年前) .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4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全国通史 B)课件:专题五 中国古代文明的迟滞与彷徨——明清(1840年前) .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全国通史 B)课件:专题五 中国古代文明的迟滞与彷徨——明清(1840年前) .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全国通史 B)课件:专题五 中国古代文明的迟滞与彷徨——明清(1840年前) .pptx(1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五 中国古代文明的迟滞与彷徨 明清 1840年前 高考历史 全国通史专用 考点一 君主专制制度的顶峰 A组 统一命题 课标卷题组 1 2017课标 27 4分 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 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 士 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 由此可以推知 明代中后期 A 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 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 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 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五年高考 知识链接 宦官专权的原因和本质 宦官是皇帝的近侍人员和皇帝与大臣联系的纽带 具有专 权的便利条件 皇帝在遭到外戚或朝中大臣威胁时 也往往借助宦官的力量 宦官专权的本质 是皇权的不断加强 答案 A 本

2、题以明朝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制度化作为切入点 考查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的政 治问题 明初 朱元璋为防止宦官参政威胁皇权 规定严禁宦官读书识字 明中后期 皇帝利用 宦官来制衡外廷官员 宦官开始参与中枢决策过程 这就对宦官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 才会出现宦官读书识字制度化的现象 据此分析 这是明中后期中枢决策过程发生了异变 导致的 故A项正确 皇帝权力至高无上贯穿整个封建社会 故B项错误 当时内阁尚有一定 的议政功能 故C项错误 当时掌握决策权力的依然是皇帝 故D项错误 2 2016课标 27 4分 明初废行省 地方分设三司 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 司法 军事 直 属六部 明中叶以后 皇帝临时派遣

3、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这一 变化有助于 A 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 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 削弱六部的权限 D 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答案 B 材料表明 明朝对地方三司的管理从六部直接管理演变为由巡抚管理 巡抚总括地 方三司 这有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故B项正确 A C D三项与题意不符 误区警示 本题考查由六部直接管理地方三司到巡抚总括地方三司的影响 扩大地方行政 权力 削弱六部的权限 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明显与题意不符 3 2014课标 27 4分 0 207 明初废丞相 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 严防权臣乱政 明中后 期严嵩 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 权倾一时 这表明 A

4、 皇权渐趋衰弱 B 君主集权加强 C 内阁取代六部 D 首辅权力失控 答案 B 明朝内阁是内侍机构 属于皇帝增设的体制外机构 用以加强皇权 明朝中后期内阁 首辅能够操纵体制内机构 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体现 故B项符合题意 皇帝的辅政大臣操纵朝 政 是皇权加强的体现 A项错误 材料表明内阁首辅操纵朝政而非内阁取代六部 C项错误 虽然 内阁首辅操纵朝政 但是其权力源于皇帝 不能理解为首辅权力失控 D项错误 误区警示 本题易错选D项 表面上看 严嵩 张居正等内阁首辅专权 是首辅权力失控的表 现 但实质上 严嵩 张居正专权是由于当时皇帝昏弱造成的 并不是内阁制度赋予他们如此 大的权力 其权力来源依然是皇帝

5、的信任 因此他们专权的背后是君主集权的加强 4 2018课标 41 12分 节选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 改革开放以后 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材料一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 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 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 并建立 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 明清时期 宣讲 圣谕 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 当时 由地方 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 设立乡约组织 每月召集百姓宣讲 教化 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 必须宣讲的 上谕十六条 内容包含 重农桑以足衣食 训子弟以禁非为 等 据杨开道 中国乡约制度 等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 并

6、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 作用 12分 答案 1 变化 宋以道德教化为主 明清增加了宣讲 圣谕 的内容 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 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 积极作用 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 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有利于发展生产 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 道德的传播 解析 1 第一小问 提取材料一信息 从乡约制度的内容变化和乡约组织设立者的变化角度回 答 第二小问 结合所学知识 从乡约制度对基层治理 生产发展和文化道德传播的贡献角度 回答 命题评审 以史为鉴是史学研究的重要功能 本题以不同时期基层治理状况为背景材料 考 查考生对史料的分析 论证能力 试题难度适中 解答时既要充分运用材料信息 又要结合 史实及时政知识分析

7、 5 2017课标 40 10分 节选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02年 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以后 荷兰人曾先后进攻澳门 台湾 遭到明朝官民的坚决 抵抗而失败 1608年 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发出指示 我们必须用一切可能来增进对华贸 易 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 因为生丝利润优厚 1621年 荷兰人得知西班牙人也计划占领台 湾 遂于次年再次侵占澎湖 并于1624年侵占台湾南部 1642年 其势力扩张到台湾北部 1661年 郑成功进军台湾 并正告荷兰驻军 台湾和澎湖列岛应由中国政府管辖 岛屿上的居民 都是中国人 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并耕种这一土地 荷兰人试图以赔款的方式换取郑成功 退兵 被拒绝 郑成

8、功收复台湾后 台湾根据郡县制 设立一府二县 兴建孔庙 建立学院 府学 社学等完整 的学校体系 开科取士 三年两试 照科 岁例开试儒童 许多文人学士随之入台 写下了台 湾第一批文学作品 大量移民涌入 台湾的人口迅速增加 摘编自陈孔立主编 台湾历史纲要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析台湾的收复在哪些方面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10分 答案 2 维护国家领土完整 实行祖国大陆政治 文化制度 接受移民 进一步密切了两岸的 往来和联系 增强了民族 文化认同 解析 2 可以从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入手 结合郑成功加强对台湾管辖的积极意义回答 拓展延伸 郑成功收复和建设台湾 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台湾的收复维

9、护了国家 领土完整 增强了两岸人民的民族文化认同 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爱国主义 B组 自主命题 省 区 市 卷题组 1 2018北京文综 14 4分 乾隆继位之初 曾裁撤军机处 但第二年又下旨 目前两路军务尚未 全竣 且朕日理万机 亦间有特召交出之事 仍须就近承办 将其恢复 此后军机处 军国大 计 罔不总揽 内阁宰辅名存而已 这表明 A 清朝内阁权力得到加强 B 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C 军机大臣获得宰相职位 D 军机处有助于加强皇权 答案 D 乾隆继位之初 曾裁撤军机处 但第二年又因 有特召交出之事 仍须就近承办 而 将其恢复 此后军机处的权力更大 这表明军机处有助于加强皇权 因此

10、D项符合题意 由材料 中的 内阁宰辅名存而已 可排除A项 军机处的设置使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排除B项 军机大臣不同于宰相 且宰相一职在明太祖时已被废除 排除C项 2 2017天津文综 1 4分 早在明末清初 诸先贤就曾将传统时代一切政治体制的弊病悉归之 于 一家一姓 的君主专制 但若认定传统政治制度仅仅是因君主 私天下 而造就一 切 君主制能维持两千余年就成为不可理解的 哑谜 事实上 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 社会机制极为复杂 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 这段论述意在强调 A 君主专制存在诸多弊病 B 君主专制制度根深蒂固 C 君主制长期存在的原因无法解释 D 君主制的存在有其特

11、定历史条件 答案 D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君主制存在的历史条件 题干材料表明支撑中国传统的君主专 制制度长期存在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 其意在强调君主制的存在有其特定历史条件 故D项正 确 A B两项表述正确 但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 C项完全曲解了材料的意图 3 2015海南单科 7 2分 儒学学说倡导 宽刑慎杀 强调执法有准 量刑有据 明初朱元璋 说 吾治乱世 刑不得不重 这表明朱元璋 A 力图为专制集权确定基础 B 试图以重刑迅速稳定社会 C 放弃了儒家的治国理念 D 执法无准 量刑无据 答案 B 根据材料中 吾治乱世 刑不得不重 可知朱元璋试图通过重刑来治理 乱世 稳定社会秩序 故B项正确 4 2

12、014广东文综 14 4分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 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 其权力来自与皇 帝的私人关系 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A 秦朝御史大夫 B 汉朝丞相 C 唐朝六部尚书 D 明朝内阁大学士 答案 D 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 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 的内侍机构 根据题干中的 私人顾问 可知D项符合题意 A B C三项职权范围明确 故均不符合题意 5 2014天津文综 1 4分 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 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 或由于当时形势和 力量对比的变化 因而受制于母后 外戚 宦官 权臣 地方割据势力等 导致权力的萎缩或 丧失 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 君主专制被颠覆 B

13、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 君权至上的后果 D 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答案 C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突出特点是君权至上 皇位世袭 正是由于君权至上 才容易导致皇帝身边的近臣 内侍或其他人干预朝政 形成专权局面 从而导致皇帝权力的萎 缩或丧失 因此C项符合题意 A D两项与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明显不 符 排除A D两项 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 因此B项也不符合题意 6 2014四川文综 4 4分 读下表 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 A 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B 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 C 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D 二级制和三级制是

14、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 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 隋唐宋金元明清 高层政区 州 路行省布政使司省 统县政区郡郡州州路 府 州 府 直 隶州 州 府 直 隶州 县级政区县县县县县县州 县 答案 C 宋元至清 我国中央集权逐渐加强 地方自主性逐渐减弱 故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 符 合题意 从表格信息看 自秦汉至清 各朝都设置 县 级行政区划 这说明县是中国历史上最 稳定的一级政区 故A项表述正确 魏晋南北朝时期 州是地方最高行政区划 之后州之上有过 路 行省 布政使司 省 等地方最高行政区划 故B项表述正确 秦汉 隋唐时 期我国行政区划以二级制为主体 自宋之后 以三级制为主体 故D项表述正确 评析 本题考查古代

15、中国行政区划 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难度适中 可以从材料中不同时代行政区划的特征入手 联系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相关 知识回答 7 2014江苏单科 21 8分 节选 历代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以维护其统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郡举贤良 对策百余人 武帝善助对 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 后得朱买臣 吾丘寿王 司马相如 并在左右 屡举贤良文学之士 公孙弘起徒步 平民 数年至丞相 开东 阁 延贤人与谋议 朝觐奏事 因言国家便宜 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 大臣数诎 汉书 严助传 材料二 垂拱三年 或诬告 宰相 祎之 武 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 审问 其事 本 立宣敕示祎之 祎之曰

16、 不经凤阁 中书省 鸾台 门下省 何名为敕 则天大怒 以为拒捍制 使 乃赐死于家 旧唐书 刘祎之传 材料三 明初内阁大学士 掌献替可否 意即对君劝善规过 议论兴革 凡上之达下 曰诏 曰诰 皆起草进画 以下之诸司 下之达上 曰题 曰奏 皆审署申覆 意即审查签收 上报 或发回 而修画焉 平允乃行之 大典礼 大政事 九卿 科道官会议已定 则按典制 相机 宜 裁量其可否 斟酌入告 明史 职官一 请回答 3 据材料三 归纳明初内阁大学士的主要职责 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明初阁臣为何不能等同于 丞相 5分 4 综合上述材料 概括历代王朝调控中枢权力的基本策略和原则 3分 答案 3 职责 劝谏皇帝 匡正过失 讨论历代盛衰原因和典制沿革 替皇帝起草诏令和批答大 臣奏章 将九卿等议定的意见经审查后报告皇帝 说明 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中央决策机构 不能统领六部 4 策略 分散权力 权力制衡 原则 皇权至上 解析 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王朝调控中枢权力的举措 策略及原则的理解认识 第 3 问解 读材料三的信息 逐条概括归纳明初内阁大学士的主要职责 从明朝内阁的性质 地位角度说 明明初阁臣不能等同于丞相的原因 第 4 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