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课时作业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

上传人:李****室 文档编号:120009684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课时作业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课时作业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课时作业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课时作业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课时作业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课时作业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课时作业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类文阅读-21 杨氏之子文彦博树洞取球文彦博少时,与群儿击球。球忽跃入树穴,群儿谋取之,穴深,不能得。彦博以盆取水,球遂浮出。1.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解释,画“”。(1)群儿谋取之(A.代词,指球 B.代词,指树洞)(2)球遂浮出(A.顺,如意 B.于是,就)2.这件事的起因是 (用原文回答)。3.其他小朋友没有拿到球的原因是 。4.文彦博想到的办法是 ,结果 。 5.你还知道那些古代智慧儿童的故事?请写出一个。 答案:1.(1)A (2)B2.球忽跃入树穴3.穴深4.一盆取水,灌入穴中 成功了5.司马光砸缸救人 曹冲称象杨亿巧对寇莱公在中书。与同事戏

2、作对子:“水底日为天上日。”未有对,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因请其对,大年应声曰:“眼中人是面前人。”一坐称为好对。北宋欧阳修归田录注释寇莱公:即寇准,北宋著名政治家,封莱国公。 中书:即中书省。寇准当时担任宰相。 会:适逢,恰巧。 杨大年:即杨亿,当时的文学家。1.理解下面加点字的意思。(1)水底日为天上日 ( ) (2)因请其对 ( )2.用现代汉语解释“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 3.在这个故事中,杨大年称得上是文学家吗? 4.“轻风细柳,淡月梅花”是一副四字对子。请根据扩展后的下联,在方格中填写一字,组成一副对仗工整的五字对。上联:轻风 细柳下联:淡月隐梅花答案:1.(1)是 (2)于是2.正

3、好赶上杨大年来报告事情。3. (说出理由即可)例:称得上,因为他应声曰,说明是脱口而出,而且大家都觉得他对得好。4.舞类文阅读-22 手指幽默感在许多国家,有幽默感的人会受到更高的赞赏。幽默是智慧的火花,是瞬间的灵思。幽默的语言有时可能化解尴尬的场面,也可能于谈笑间有警世的作用,更可能作为不露声色的自卫和反击。譬如在某国家的议会里,曾发生过议员之间争斗的事,有人提议入场者应该把拐杖挂在门口。议长觉得左右为难,若是表决,无论结果如何,总是不愉快的。于是他急中生智,笑着说:“如果为了防止不正当的动作,就须把拐杖挂在会场门口,那嘴也该挂在门口,手脚也该摆在保管处。”引得全场大笑,提议者也在一笑之间摆

4、脱了尴尬的处境。但是必须强调,幽默并不是讽刺,它或许带有温和的嘲讽,却不刺伤人;它可能是以别人和自己为幽默对象,在这当中,便显示了幽默与被幽默的胸襟与自信。有一个秃头者,在别人对他的头发幽默时,当场变了脸,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对方幽默不得体,刺伤了他,更可能是因为他原来对秃头有极大的自卑。相反地,另一位秃头的报纸主编,当别人笑称他聪明透顶时,他居然笑着回答:“你小观我也,我早就聪明绝顶了!”你想,若不是他有相当的自信,又怎么可能接别人的话,幽自己一默呢?所以,越是胸襟宽广,充满智慧的人们,可能就越富有幽默感。1.为什么说“有幽默感的人会受到人们极高的赞赏”? 2.短文举了两个例子,说明幽默感能化

5、解尴尬,幽默者充满了自信,这两个例子是( )。A. B. C.3.“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这是晏子面对楚王的讽刺给予的回答。他的幽默起到了( )的作用。A.化解尴尬 B.警世 C.不露声色的自卫和反击4.仿照下面的例子,写出你对幽默的独特感悟。幽默是智慧的火花,是瞬间的灵思。幽默是 ,是 。答案:1.因为越是胸襟宽广的人、充满智慧的人,可能就越富有幽默感,所以有幽默感的人会受到人们极高的赞赏。2.C 3.C4.例:生活的调味品 人际交往的润滑剂从孩子得到的启示(片段)丰子恺晚上喝了三杯老酒,不想看书,也不想睡觉,捉

6、一个四岁的孩子华瞻来骑在膝上,同他寻开心。我随口问:“你最喜欢甚么事?”他仰起头一想,率然地回答:“逃难。”我倒有点奇怪:“逃难”两字的意义,在他不会懂得,为甚么偏偏选择它?倘然懂得,更不应该喜欢了。我就设法探问他:“你晓得逃难就是甚么?”“就是爸爸、妈妈、宝姊姊、软软娘姨,大家坐汽车,去看大轮船。”啊!原来他的“逃难”的观念是这样的!他所见的“逃难”,是“逃难”的这一面!这真是最可喜欢的事!一个月以前,上海方面枪炮声响了,大家惊惶失色,立刻约了邻人,扶老携幼地逃到附近江湾车站对面的妇孺救济会里去躲避。其实倘然此地果真进了战线,或到了败兵,妇孺救济会也是不能救济的。不过当时张遑失措,有人提议这

7、办法,大家就假定它为安全地带,逃了进去。那里面地方大,有花园、假山、小川、亭台、曲栏、长廊、花树、白鸽,孩子一进去,登临盘桓,快乐得如入新天地了。忽然兵车在墙外过,上海方面的机关枪声、炮声,愈响愈近,又愈密了。大家坐定之后,听听,想想,方才觉得这里也不是安全地带,当初不过是自骗罢了。有决断的人先出来雇汽车逃往租界。每走出一批人,留在里面的人增一次恐慌。我们集合邻人来商议,也决定出来雇汽车,逃到杨树浦的沪江大学。于是立刻把小孩们从假山中、栏杆内捉出来,装进汽车里,飞奔杨树浦了。所以决定逃到沪江大学者,因为一则有邻人与该校熟识,二则该校是外国人办的学校,较为安全可靠。枪炮声渐远弱,到听不见了的时候

8、,我们的汽车已到沪江大学。他们安排一个房间给我们住,又为我们代办膳食。傍晚,我坐在校旁黄浦江边的青草堤上,怅望云水遥忆故居的时候,许多小孩子采花、卧草,争看无数的帆船、轮船的驶行,又是快乐得如入新天地了。这是“逃难”。这是多么惊慌,紧张而忧患的一种经历!然而人物一无损丧,只是一次虚惊;过后回想,这回好似全家的人突发地出门游览两天。我想假如我是预言者,晓得这是虚惊,我在逃难的时候将何等有趣!素来难得全家出游的机会,素来少有坐汽车、游览、参观的机会。那一天不论时,不论钱,浪漫地、豪爽地、痛快地举行这游历,实在是人生难得的快事!只有小孩子真果感得这快味!他们逃难回来以后,常常拿香烟簏子来叠作栏杆、小

9、桥、汽车、轮船、帆船;常常问我关于轮船、帆船的事;墙壁上及门上又常常有有色粉笔画的轮船、帆船、亭子、石桥的壁画出现。可见这“逃难”,在他们脑中有难忘的欢乐的印象。所以今晚我无端地问华瞻最欢喜甚么事,他立刻选定这“逃难”。原来他所见的,是“逃难”的这一面。唉!我今晚受了这孩子的启示:他能撤去世间事物的因果关系的网,看见事物的本身的真相。我在世智尘劳的实生活中,也应该懂得这撤网的方法,暂时看看事物本身的真相。唉,我要向他学习!1.从结构上来说,短文记叙“逃难”的情节属于 描写。2.从行文中,你能感受到丰子恺散文的哪些语言特色?请结合具体词句指出。 3.孩子们最喜欢“逃难”是因为( )。A.“逃难”

10、非常好玩 B.“逃难”所到之处景色非常美C.孩子并不知“逃难”背后的紧张危险,只享受过程的新奇愉快4.“我”受到的启示是什么? 答案:1.插叙2.朴素自然,明白如话。如开篇作者和四岁孩子华瞻的对话,家常式的口语,让读者倍感亲切3.C4.作者主张成人应该向孩子学习,抛开世俗外在的功名利禄的累赘,学会看到事物的另外一面,如此这般,即使在危险或艰难的境遇下,也能感受生活的乐趣和幸福。类文阅读-23 童年的发现奇妙的蜘蛛网每年快到暑假时我就特别期待,因为我可以回农村去过一个有趣的暑假。在那里,我可以跟爷爷长很多见识,还可以见到我的小伙伴。终于盼到暑假了,我回到了向往已久的农村。有一次在场院乘凉,爷爷说

11、:“要下雨了,咱们回家吧!”后来,果然下雨了。我好奇地问爷爷:“你怎么知道要下雨了呢?”爷爷笑着说:“你常看看蜘蛛网,就知道了。”于是,每天傍晚我都去观察蜘蛛网,一连几天,我看蜘蛛网都是平平地挂在那里,没有什么变化。又过了几天,我发现蜘蛛离开了原来的蜘蛛网,从屋檐下面的篱笆上竖着拉了一条条长丝,好像一根根的细柱子。然后,蜘蛛就沿着这几根竖丝,侧着身子来回地爬着,绕上一圈一圈的细丝,不一会儿,蜘蛛就结了一个竖网挂在那里。我高兴地把这个发现告诉了爷爷。他让我第二天再去看看蜘蛛网。夜里“哗啦啦”地下起了大雨。第二天,我就跑出去看那些奇妙的蜘蛛网。噢!我看出来了,平挂着的蜘蛛网被雨水砸坏了,而竖挂着的

12、蜘蛛网还完好无缺。原来,下雨前,气压低,蜘蛛感觉出来了,便赶在下雨前先结个竖网,以免雨后无家。哈哈,今天,我揭开了蜘蛛网的奥秘!1.根据内容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1)好天气时蜘蛛网 。(2)将要下雨前蜘蛛 。2.第四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A.画龙点睛,点明主题 B.承上启下,过渡作用 C.解释说明,加深理解3.写出你读了短文后的想法或启发。 4.你还知道哪些现象可以预测天气的变化?写一写你的发现吧。 答案:1.水平的 织竖网2.B 3.大自然有很多奥秘,要勤于观察,善于发现。4.例:蚂蚁搬家,燕子低飞,都预示着要下雨。父亲的难题小保罗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他父亲虽然空闲时间不多,但晚上却

13、经常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父亲喜欢孩子,总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些富有教益的寓言和别的故事。一个周五的晚上,保罗和姐姐玛莎在忙着刷保罗的球鞋,因为他明天要参加学校举行的一场短跑比赛。坐在沙发里读报的爸爸摘下眼镜,凑过身子,又唠唠叨叨地讲起了他的寓言来。他讲的是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保罗记得自己听过好些遍了,实在让人腻味。末了,爸爸对似听非听的保罗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一定要记住,动作缓慢的乌龟之所以能跑赢兔子,是因为它的踏实和韧性。”然而,保罗还是低垂着头,默不作声地弄他的鞋子。爸爸的口吻变得有点严肃:“难道你不觉得应该从乌龟身上获得一些教益吗?”保罗神情困惑地朝天花板呆望了一阵,然后回过头来看着爸爸:“这么说,你是要我指望贝利、托尼、萨里在明天的60米赛跑中会像兔子那样躺下来睡觉?”爸爸心里颇感惊讶,怎么也想不到儿子会突然冒出这样的话来。他沉默了一会儿,略为发窘地回答:“我没有说乌龟会指望兔子在中途睡觉。”“乌龟一定事先知道兔子在比赛时会睡觉的。”保罗反驳道,“要不然乌龟就是不自量力,竟敢和兔子较量。谁都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