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18年河南省中招物理考试模拟试题(九)(解析版).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19995527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2018年河南省中招物理考试模拟试题(九)(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精品解析:2018年河南省中招物理考试模拟试题(九)(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精品解析:2018年河南省中招物理考试模拟试题(九)(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精品解析:2018年河南省中招物理考试模拟试题(九)(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精品解析:2018年河南省中招物理考试模拟试题(九)(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2018年河南省中招物理考试模拟试题(九)(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2018年河南省中招物理考试模拟试题(九)(解析版).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河南省中招物理考试模拟试题(九)一、填空题1. 2017年4月22日,我国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对接,首次完成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实现了空间推进领域的一次重大技术跨越。在对接过程中,它们通过_传递信息。在它们成功完成对接以后,以_为参照物,此时“天宫二号”是静止的。【答案】 (1). 电磁波 (2). 天舟一号【解析】“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对接过程中,位于太空,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利用电磁波传播信息。在它们成功完成对接以后,连为一个整体,不再发生位置的变化,所以以天舟一号为参照物,“天宫二号”是静止的。点睛:理解运动和静止

2、的相对性,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得出不同结论,所以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2. 如图所示是学生利用圆柱形玻璃瓶自制的温度计,将它放入热水中,会发现细管中液柱_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用力按压瓶壁,细管中液柱_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这是因为瓶壁受力发生了_.【答案】 (1). 上升 (2). 上升 (3). 形变【解析】如图的温度计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学生利用圆柱形玻璃瓶自制的温度计,将它放入热水中,液体受热膨胀,体积增大,所以会发现细管中液柱上升;当用力按压瓶壁,由于瓶壁受力发生了形变,容积变小,所以细管中液柱也会上升。点睛:重点

3、是理解温度计的原理,即通常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3. 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个点光源S,在S与平面镜之间有一块不透明的挡板P,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_成像(选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答案】 (1). 能 (2). 点光源S发出的光能在平面镜上发生镜面反射从而形成虚像【解析】判断平面镜能否成像,要看发出的光线能否照射到镜面上。如图虽然在S与平面镜之间有一块不透明的挡板P,但S发出的光线中一部分还是能照射到镜面上的,所以这时,反射光线的反射延长线能够相交形成S点的虚像。即点光源S发出的光能在平面镜上发生镜面反射从而形成虚像。点睛:重点理解平面镜成像的条件,即光线能够照射到镜面上,就能因镜面

4、反射而成虚像。4. 在一次风暴中,甲、乙两地之间的两根输电线在某处发生了短路,如图所示。为了确定短路的具体位置,电力工人在甲地把这两根输电线的接头接到电压为3V的电池两端,测出了这时输电线中的电流为30mA,已知输电线每米长度的电阻为0.01,则发生短路处离甲地_m。测出的电流越大,说明短路处离甲地越_。【答案】 (1). 5000 (2). 近【解析】解:(1)由可得,输电线的电阻所以,输电线长,因此发生短路处离甲地。(2)根据欧姆定律可得,测出的电流越大,电路中的电阻越小,说明短路处离甲地越近。点睛:知道短路地点离甲地的距离为导线总长度的1/2是解答的关键。5. 如图所示,小孩从滑梯上滑下

5、,臀部会发热;给电炉通电,炉丝会热得发红。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都是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_,前者是_力做功,后者是_做功。【答案】 (1). 内能 (2). 摩擦 (3). 电流【解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如图所示,小孩从滑梯上滑下,臀部会发热,是因为克服摩擦力做功,即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给电炉通电,炉丝会热得发红,是因为电流做功,电能转化为内能。两个过程都是做功的过程增加了物体的内能。点睛:牢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解题的关键,即热传递和做功,两种方式对于内能的改变是等效的,两种方式很容易区分,做题不难。6. 如图所示,电源是两节新的干电池,小明测量小灯泡发光时两端的电压,发现开

6、关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始终小于3V;你认为小明的测量结果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你判断的依据是:_。【答案】 (1). 正确 (2). 这是因为电池自身也有电阻分压,所以对电灯泡提供的电压低于3V【解析】根据电路图知,小明测量小灯泡发光时两端的电压的方法是正确的,所以小明的测量结果也是正确的;两节新的干电池标称的电压为3V,但小明测量结果,电压表的示数始终小于3V,原因分析如下:应该是电池本身,包括导线、开关,都有一定的电阻,而这些电阻都要分去一定的电压,特别是电池的内阻是比较大的,分压后,灯两端的电压就小于3V了。二、选择题7. 以下措施中,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A. 市内禁止燃放

7、烟花爆竹B. 部分BRT路段两侧设有透明板墙C. 禁止街道两边的商家使用扩音器D. 地铁施工时给机器加润滑油【答案】B【解析】A. 市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在声源处防治噪声的产生,故A不符合题意;B. 部分BRT路段两侧设有透明板墙,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反射、阻挡噪声,故B符合题意;C. 禁止街道两边的商家使用扩音器,是控制噪声的产生,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D. 地铁施工时给机器加润滑油,可以减小机械的振动,减小噪声的级别,也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牢记防治噪声的三个途径。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阻拦反射或吸收、在人耳处减弱。8. 天气炎热,小明在

8、吃雪糕时于观察到一些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将雪糕从冰箱里拿出时,感觉到“粘”手是凝固造成的B. 包装盒外面的霜,是液化造成的C. 打开雪糕包装纸,看到有“白气”生成是升华造成的D. 吃雪糕时感到凉爽,主要是凝华造成的【答案】A【解析】A. 将雪糕从冰箱里拿出时,感觉到“粘”手是因为雪糕的温度低于水的凝固点,接触手时,手与雪糕之间的水分迅速凝固造成的,故A正确;B. 包装盒外面的霜,是水蒸气凝华造成的,故B错误;C. 打开雪糕包装纸,看到有“白气”生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故C错误;D. 吃雪糕时感到凉爽,主要是雪糕熔化时吸热,故D错误;故选A。点睛:要记清楚六个物态变化的过程

9、谁吸热、谁放热,还要多了解一些物态变化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体会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9. 教室里的投影仪在关机后仍要通电一段时间,使电动机吹风给灯泡降温,在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符合实际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投影仪在关机后仍要通电一段时间,使电动机吹风给灯泡降温,判断灯与吹风电机是并联的,且灯断开后,电动机仍能工作。A图,灯与电动机串联,断电后电动机也不会工作,不正确;B图,灯与电动机并联,但电动机的支路上有开关,而灯支路没有开关,当总开关断开,灯灭,此时电动机也不可能工作,不正确;C图,灯与电动机并联,灯的支路上有开关,而电动机支路没有开关,当S1断开

10、,S2闭合时,灯灭,此时电动机能工作,正确;D图,灯与电动机并联,两支路分别由开关控制,如果只闭合S1,灯亮,但电机不工作,不能散热,所以电路不合理;故选C。点睛:重点是并联电路特征的应用,特别是理解灯工作时,电动机必须工作,即灯不可以单独工作,所以设计电路时,灯所在支路不用设置开关,电动机由干路开关控制即可。10. 如图所示,四旋翼无人机下方用细线悬挂一个重物,不考虑空气阻力,则无人机在空中A. 悬停时!,重物受到的重力与它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 加速上升时,细线对重物的拉力大于重物所受的重力C. 匀速下降时,重物所受的重力大于细线对重物的拉力D. 水平匀速飞行时,悬挂重物的细线会偏离

11、竖直方向【答案】B【解析】A.悬停时,重物受到的重力与它对细线的拉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加速上升时,处于非平衡状态,所以细线对重物的拉力大于重物所受的重力,故B正确;C.匀速下降时,处于平衡状态,重物所受的重力等于细线对重物的拉力,故C错误;D.水平匀速飞行时,不计空气阻力,重物与飞机保持相对静止,所以悬挂重物的细线不会偏离竖直方向,故D错误。11. 实现青山绿水,节能减排,使用新能源势在必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生物质能、地热能、潮汐能、太阳能都是新能源B. 氢燃料发动机能够将化学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C. 能源的大量消耗使人类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D. 节能问题的

12、核心是提高能量利用中的转化效率【答案】B【解析】A. 生物质能、地热能、潮汐能、太阳能,这些能源使用不会产生污染,属于新能源,故A正确;B. 氢燃料发动机能够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但废气会带走热量,以及克服摩擦消耗一部分能量,所以不可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故B错误;C. 能源的大量消耗,且大部分都是不可再生的能源消耗,这些能源使用一点儿,就会少一点儿,所以人类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故C正确;D. 节能问题的核心是提高能量利用中的转化效率,从面减小浪费的那部分能量,达到节能的目的,故D正确;故B错误,符合题意。点睛:注意理解人类目前大量使用的仍是以传统的不可再生能源为主,这些能源终有一天会用完,所以

13、人类正积极的寻找和使用新能源。12. 如图所示,将苹果和梨子放入水中后,苹果漂浮,梨子沉底。若苹果的质量、体积及受到的浮力分别为m1、V1和F1,梨子的质量、体积及受到的浮力分别为m2、V2和F2现有以下判断若m1m2,则F1一定小于F2 若m1=m2,则F1一定大于F2若V1=V2,则F1一定小于F2 若V1V2,则F1一定大于F2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苹果漂浮,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即F1=G1;而梨子沉底,说明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即F2m2,即G1G2,则苹果的浮力一定大于梨子的浮力,即F1一定大于F2,故错误;根据的分析可知,若m1=m2,即G1=G2,则F1

14、一定大于F2,故正确;若V1=V2,因为苹果有部分跳出水面,所以水面下的部分小,根据知苹果受到的浮力小,即F1一定小于F2,故正确;若V1V2,又因为苹果有部分跳出水面,所以不能比较两者排开水的体积大小,则不能比较浮力的大小,故错误;故C正确。点睛:本题体现了求浮力的两个最常用的方法,即一是根据浮沉条件判断浮力,二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断浮力,注意练习,熟练掌握。13. (双选)小华同学尝试估测了与自己身体相关的一些物理量,其中不合理的是A. 质量约为50kgB. 脉搏跳动约为75次/秒C. 身体的平均密度约为1.0103kgm3D. 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8103Pa【答案】BD【解析】A. 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故A符合实际;B. 通常人的脉搏跳动约为75次/分,故B不符合实际;C. 身体的平均密度与水的密度大致相等,所以约为1.0103kgm3,故C符合实际;D. 双脚站立时,压力约为:;受力面积约为:;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D。点睛:此类型的题目要求对所学的物理量有熟悉的认知,特别是单位大小要认识清楚,要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生活中留心积累。14. (双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用热水比冷水更容易去掉衣物上的污渍,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