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八上《红军不怕远征难》ppt课件3.ppt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19995046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4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历史八上《红军不怕远征难》ppt课件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人教版历史八上《红军不怕远征难》ppt课件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人教版历史八上《红军不怕远征难》ppt课件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人教版历史八上《红军不怕远征难》ppt课件3.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人教版历史八上《红军不怕远征难》ppt课件3.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历史八上《红军不怕远征难》ppt课件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历史八上《红军不怕远征难》ppt课件3.ppt(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回顾前章 1 国共合作 胜利北伐 2 国共破裂 分道扬镳 3 南昌起义 枪杆政权 4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历史上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长征概述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主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 同年11月和次年4月 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十五军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分别离开原有根据地开始长征 1935年11月 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二 六军团也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 1936年6月 第二 六军团组成第二方面军 同年10月 红军第一 二 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合 结束了长征 其中红一方面军长征历时一年 转战十一个省 最远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长征是一次奇迹 英国蒙哥马利元帅评价长征是 一次

2、体现出坚韧不拔精神的惊人业绩 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迪克 威尔逊更是从人类典范的角度评说 长征已经在各大洲成为一种象征 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1936年 埃德加 斯诺在陕北采访4个月后 撰写了 红星照耀中国 一书 书中他是这样评价长征的 无论你对红军有什么看法 但是不能不承认他们的长征是军事史上伟大的业绩之一 1984年 哈里森 索尔兹伯里驱车两个半月 行程七千四百英里 约两万四千里 沿长征路考察后 撰写了 长征 前所未闻的故事 在书中 他说 但是任何比拟都是不恰当的 长征是举世无双的 它所表现的英雄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个有十一亿人口的民族 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 导语红军的长征早已

3、是耳熟能详的故事了 爸爸妈妈 爷爷奶奶经常唠叨 大家心中应该也早有印象了吧 应该也有不少人对完成奇迹长征的红军怀有一种崇拜 但学习历史 不是听故事 当然故事要听 但也要学会分析历史评价历史的方法 我们像往常一样还是会从原因 经过 结果 影响 启示这五个方面去分析红军长征这段历史 为什么 为什么 我们不愿走 但我们不得不扛上米袋 牵着牛车 悲伤地离开 离开我们亲爱的妈妈 离开这片我们热爱着的 曾经耕耘的土地 我们知道 当时红军形势一片大好 那为什么要转移阵地呢 到了历史的今天 我们回头综合分析一下 红军长征的原因 一次错误的开始 在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建立以后 红军又在瑞金建立苏维埃

4、政权 中国的红色革命已成燎火之势 如果坚持正确的领导 配合智慧 勇气和决心 他们很快就能让中国红成一片 但历史认为这批人还很幼稚 要磨练一下这批人 他们的考验将从一次错误开始 长征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思考 红军第五次反 围剿 失利的原因有哪些 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1 客观原因 敌强我弱 敌军50万 红军8 6万人 2 主观原因 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 长征前红军的指挥官 李德 博古 王明 李德 博古为红军三人团之二 实际上控制了红军的指挥权 王明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 李德 博古 王明 李德 博古 王明 第五次反围剿的指挥错误 进攻中的冒险主

5、义进攻敌人重点防守的据点防御中的保守主义 御敌于国门之外 的方针 企图以阵地战 正规战在苏区外制敌 保守苏区每一寸土地 退却中的逃跑主义反对诱敌深入 把必要的转移当作所谓 退却逃跑主义 长征开始 1934年10月 党中央和中央红军8万多人从瑞金出发 8 6万红军准备出发 1934 10 10在江西瑞金开始长征 初期受挫 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 渡过湘江 人员伤亡过半 改道贵州 攻克遵义 历史的转折 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内容 1 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 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2 会后确定军事上毛泽东 周恩来等负责指挥 3 确立了以毛泽东

6、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遵义会议的意义 挽救了党 挽救了红军 挽救了革命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冲出重围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 过草地 进入甘肃 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考验红军的是智慧一渡赤水 躲避敌军锋芒 西渡到达扎西 二渡赤水 东渡回来 出其不意 重夺遵义 出乎红军意料之外 偶遇国军吴奇伟部 59师 93师 由于吴奇伟怯战 红军胜利 红军继续寻找战机 准备在鸭溪附近伏击周浑元部 由于敌人固守工事 鲁班场 红军损失惨重 四渡赤水 三渡赤水 放弃鲁班场 大张旗鼓 诱敌西渡追击 在敌人主力渡过赤水后 红军迅速回返 四渡赤水 返回贵州战场 南下直逼贵阳 摆脱敌

7、人的追击 忆秦娥 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巧渡金沙江 巧渡金沙江考验红军的是勇气中央红军要进入四川 必须渡过金沙江这道天堑 红军计划由皎平渡 洪门渡 长街渡 结果只有皎平渡一个渡口可以渡河 几万红军靠7只船 挤在一个渡口 10天内要昼夜不停渡人 兵家云 半渡之机 乃是敌人最弱的时候 红军是前有天堑阻隔 后有几十万国军的追击 他们是如何完成渡江这一艰巨任务的呢 巧渡金沙江 首先 在刘伯承指挥下 中央纵队 有序从容地渡江 并未出现混乱的局面 这就是红军自信和铁的纪律 另外 由李富春带领的红五军团 尤其是三十七团 顽强战斗 以血肉之躯阻击国军 为中央纵队渡江争取了时间 三十七团的临时战歌 金沙江流水响叮当常胜的红军来渡江不怕水深河流急不怕山高路又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