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新导学同步湘教浙江专必修三讲义: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五节 课时1 Word含答案.docx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19993705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新导学同步湘教浙江专必修三讲义: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五节 课时1 Word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地理新导学同步湘教浙江专必修三讲义: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五节 课时1 Word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地理新导学同步湘教浙江专必修三讲义: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五节 课时1 Word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地理新导学同步湘教浙江专必修三讲义: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五节 课时1 Word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地理新导学同步湘教浙江专必修三讲义: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五节 课时1 Word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新导学同步湘教浙江专必修三讲义: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五节 课时1 Word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新导学同步湘教浙江专必修三讲义: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五节 课时1 Word含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节区域经济联系课时1区域经济合作与资源跨区域调配学习目标1.认识区域经济合作是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2.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3.学会分析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具体措施、线路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1.区域经济联系(1)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2)重要形式:区域经济合作。(3)表现:在区域规划指导下的区域分工与协作和一定生产领域的长期协作活动。2.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合作效果表现对口帮扶成效明显使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都有了明显增长西部地区投资加大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发展较快,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合作项目不断增多,

2、西部地区实际引进的资金逐年上升。同时,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政策支持和投资力度科技、信息和人才的联系日益密切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选派大批优秀人才支援内地,为西部地区的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实现了合作双方的相互发展东部地区企业在与西部地区企业的合作中,在输出资金、技术、管理等的同时,也实现了与合作方的“双赢”。尤其是通过合作,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思考发达区域与落后区域是怎样实现协调发展的?答案发达区域具有资金、信息等方面的优势,落后区域具有劳动力、自然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两者通过这些经济要素的流动,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二、资源跨区域调配1.地理背景(1)自然资源分布不均衡

3、:西部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尤其能源资源优势突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2)必要性: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缩小东西差距和南北差距,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2.主要工程(1)南水北调总体布局:南水北调规划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把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流域连接起来,形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线路西线中线东线起点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丹江口水库扬州终点黄河上游北京、天津天津、烟台、威海线路特点需开凿输水的隧洞基本可以自流可利用京杭大运河意义可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2)西气东输主气源:新疆塔里木气田。主要消费市场:我国东部沿海及中部地区。主体:干线管道、重要支线和储

4、气库。工程路线:一线工程干线西起新疆轮南,经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和江苏,最后到达上海。二线工程干线西起新疆霍尔果斯,经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北和江西,最后到达广东。意义:环境效益沿线城市使用清洁燃料,改善大气环境经济效益推动新疆及中、西部沿线地区发展,加速西部大开发进程,增加财政收入社会效益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增加就业机会(3)西电东送含义:是指开发青海、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北京、天津等地区。线路:北线将山西、陕西、内蒙古的煤电和黄河上游的水电送到京津唐地区中线将长江上游干支流的水

5、电送到华中、华东地区南线将云南、贵州的煤电和西江上游的水电送到珠江三角洲地区意义:给沿海较发达地区提供大量电力,为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证。3.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煤炭资源调配为例)(1)影响调出地:面临煤炭资源减少、地面沉降、产业层次偏低等问题。调入地:产生大气污染、废渣处理等环境问题。(2)总体评价:有利影响是主要的,不利影响可以通过工程或技术等手段加以克服。探究点一水资源跨区域调配读“南水北调输水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东线方案主要能够缓解我国水资源最短缺的地区(自南向北)_河、_河、_河三大流域用水紧张的状况。图中东线方案中A、B、C各段水道中能够自流输水的是_段。答案淮黄海

6、C2.三条线路中,水质最差的是_线工程。答案东3.解决华北地区缺水问题,除跨流域调水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答案修建水库,节约用水,植树种草,防治水污染,海水淡化等。南水北调三线工程方案及策略调水线路东线中线西线自长江下游江苏扬州京杭大运河天津、烟台、威海丹江口水库北京、天津通天河、雅砻江和大渡河黄河上游特点调水量最大;水质较差;黄河以南需动力提水,黄河以北可顺地势自流调水量较大;水质较好;虽地势较复杂,但地势南高北低,水可自行流向北方调水量较小;水质最好;地形复杂,工程量大有利影响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对受水区的有利影响基本相同:因水量增加,可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水要求提供基本保障,有

7、利于回补地下水,可有效遏制因缺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不利影响调水对长江河口地区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北方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等移民问题;对汉江中下游水文形势的影响加大等目前处于规划阶段,但随着前期工作的不断深入,调水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将逐渐显现策略国家提出了“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编制了全面的治污规划。规划提出了“节水优先、治污为本”的原则,统筹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问题图甲是“世界某区域图”,图乙是“图甲中三个城市的年降水量和冬雨率柱状图”。读图完成12题。1.根据图示信息判断,该区域实施的调水工程最可能为()A.东水西调 B.西水东调C.北

8、水南调 D.南水北调2.造成旧金山、洛杉矶、圣迭戈三个城市年降水量和冬雨率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海陆位置、山脉走向B.地势起伏、人类活动C.沿岸洋流、植被类型D.纬度位置、大气环流答案1.C2.D解析第1题,读图乙中三城市年降水量,旧金山年降水量最多,圣迭戈年降水量最少,调水工程由旧金山向圣迭戈,北水南调。第2题,三个城市纬度位置决定其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地中海气候为主。探究点二能源资源跨区域调配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据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2015年6月统计,自2004年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建成至今,在工程沿线各省区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建成管线累计输送天然气超过1 500亿立方米,

9、惠及下游15个省市、120多个大中型城市的近4亿沿线居民及3 000余家企业。下面是“西气东输主干道走向示意图”。1.西气东输一线工程沿途经过哪些地形区?答案经过的地形区: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宁夏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2.西气东输一线工程沿线有哪些生态环境问题?答案西段主要是荒漠化问题,黄土高原地区主要是水土流失问题。3.西气东输的实现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答案对东部:改善东部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提高当地人们生活质量;促进能源生产,调整轻重工业结构;减轻东部铁路运输的压力。对西部:开发西部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综合利用天然气的步伐,改善大气质量;增加

10、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1.西气东输工程的影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西气东输工程东部地区社会经济缓解能源紧张;改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促进能源生产和轻、重工业的结构调整;带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有效改善大气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天然气化工业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可增加就业,拉动相关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促进西部能源结构气化的实现,缓解因砍伐森林、破坏植被带来的环境压力;但管道途经地区地貌类型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水土保持工作尤为重要2.西电东送的原因和意义原因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我国是世界上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

11、一,然而水能资源分布不均衡,90%的可开发装机容量集中在西南、中南及西北地区,水电资源分布与用电负荷分布的不平衡,客观上制约了水电的开发和利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能源资源短缺,能源的消耗量却相当大,能源短缺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意义促进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将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证拓展提升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其建设意义的分析要分别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入手。如:对调入地区的意义缓解资源短缺问题,促进经济发展

12、;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带动资源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完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对调出地区的意义促进资源开发,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提高生活水平;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下图为“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示意图”,该管道线经南疆后,与西气东输线路相接,其天然气主要输往江、浙一带。读图完成34题。3.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沿途的气候特点是()A.炎热干燥 B.干旱少雨C.严寒干燥 D.温和多雨4.中亚天然气输往江浙,对江浙一带的有利影响有()缓解能源紧张促进常规能源开发大幅度缓解就业压力改善大气环境质量A. B. C. D.答案3.B4.B解析第3题,据图

13、可知,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所经过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因此气候特点为干旱少雨。第4题,江浙地区作为能源输入地,随着天然气的输入,可缓解其能源短缺的现象,可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等。美国加利福尼亚水道工程是把萨克拉门托河的上游河水调往南方的工程。读图,回答12题。1.与调出区相比,调入区()A.年降水量大 B.海拔高度低C.太阳辐射强 D.正午太阳高度小2.该调水工程最利于缓解()A.北部地区的水土流失B.北部地区的地面沉降C.南部地区的航运不便D.南部地区的用水紧张答案1.C2.D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美国加州的调水工程是北水南调,说明调入区年降水量少。结合图例知调入区海拔较高,

14、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太阳辐射较强。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南部地区降水量少,北水南调有利于缓解南部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读“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图”(M、L为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路线),完成34题。3.M、L工程线调配的资源分别为()A.煤炭、水资源 B.水电、水电C.天然气、水电 D.天然气、天然气4.云南省的生物资源极其丰富,生物种类众多,关于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南北跨多个热量带,纬度地带分异明显B.区域内地势高差大,垂直分异明显C.东西跨多个干湿区,干湿度地带分异明显D.环保意识强,对植被破坏较少答案3.C4.B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M工程线从南昌进入广州,为西气东输工程,调配的资源是天然气;L工程线从西南地区的云南省进入广州,为西电东送工程,调配的资源是水电。所以C正确。第4题,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纬度低,水热资源丰富;区域内地势高差大,垂直分异明显,生物资源丰富,生物种类众多。所以B正确。5.读“西电东送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三条送电线路的终点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与北、中、南三条通道对应的工业基地分别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