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新导学同步中图必修三讲义: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节 课时1 Word含答案.docx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19986247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新导学同步中图必修三讲义: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节 课时1 Word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地理新导学同步中图必修三讲义: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节 课时1 Word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地理新导学同步中图必修三讲义: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节 课时1 Word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地理新导学同步中图必修三讲义: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节 课时1 Word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地理新导学同步中图必修三讲义: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节 课时1 Word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新导学同步中图必修三讲义: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节 课时1 Word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新导学同步中图必修三讲义: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节 课时1 Word含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 课时1区域和区域差异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了解区域的概念和特点。2.了解我国三大自然区的位置、范围及特征。3.学会分析比较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及其人类活动的差异,掌握分析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一、区域和区域差异1区域(1)概念: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2)特点:(3)划分的指标:可以是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某一方面的,也可以是综合性的。2研究区域和区域差异的重点(1)研究内容(2)目的:为选择区域发展的方向、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提供依据。判断1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2区域的

2、边界都是明确的。()3区域内部各环境要素的相互联系体现了区域的整体性,而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则体现了区域的差异性。()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1产生原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海拔高度等因素的影响。2自然区域划分依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地域差异来划分,其中地形和气候是决定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土壤和植被则是自然区域的标志。3三大自然区的差异(1)东部季风区主要特征:决定该区内部自然区域差异的主导因素:随纬度位置变化的气温状况。(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特征:决定该内部自然区域变化的主导因素:随距离海洋远近而变化的干湿状况。(3)青藏高寒区主要特征:决定该区内部自然

3、区域变化的主导因素:随海拔而变化的水热组合状况。思考导致山东与新疆自然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答案主要受海陆位置的影响。山东距海近,为季风气候,降水多,气候较为湿润;新疆深居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旱。三、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区域项目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农业活动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广泛而深刻,是中国最主要的农业区。中国人口最为集中和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没有东部季风区广泛而深刻。自古以来就是牧场,并有灌溉农业分布以畜牧业为主,少数地区可以适度发展林业和种植业交通发达,道路纵横交通不便,阻碍发展经济和文化开发历史悠久,经济文化发达信息闭塞、经济落后、教育和文化发展滞

4、后思考为什么青藏地区的人口、城市多分布在河谷地带?答案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不利于人类活动的开展;河谷地带海拔相对较低,气温相对较高,水源充足,有利于人类开展生产活动和居住。探究点一区域和区域差异读“我国四大综合区分布图”,据图回答问题。1我国四大综合区体现了区域的哪些特点?答案整体性;差异性;有界性。2我国四大综合区的边界是明确边界还是过渡边界?答案过渡边界。区域的基本概况边界明确边界一些人为区划边界往往很明确,如行政区过渡边界自然区的边界具有过渡的特性,如气候区划分指标自然指标,如高原区、季风区;经济和社会指标,如发达国家单一指标,如水田区;综合指标,如文化区范围范围有大有

5、小,等级有高有低。举例如图:特性区域内各要素有内在的联系,表现出相对一致的特性如何全面认识区域特征(1)清楚划分类型:明确该区域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这是认识区域的第一步,起到定向的作用。(2)认识区位特征:利用经纬网、区域轮廓、区域内的重要地理事物等信息,确定区域的位置及其与周围区域的联系。(3)了解区内整体性:即分析区域内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找出区内共同性。(4)分析区间差异性:即比较该区域与其他区域在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不同,充分认识区域的“个性”。(5)边界形状:了解边界形状特征,利于迅速准确地判断区域。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类型的区域只有大致的范围而无明确的界线,如语言区。下图是“甘肃

6、省以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1这四大区域的划分指标是()A积温的多少B年降水量的多少C年太阳辐射量的多少D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2关于这四大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A区域内部整体性突出B区域界线是明确的C区域之间差异性突出D四大区域是相互联系的答案1.D2.B解析第1题,根据图例可知,划分的是干湿地区,划分指标应是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第2题,区域内部整体性特征突出;自然区域界线是不明确的;区域之间差异性突出;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探究点二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分析并回答问题。1比较三大自然区的特点。(只要写出比较的因素即可)答案地

7、形地势、气候、植被、土壤、水文、人类活动等。2据图文材料试写出我国西部以畜牧业为主的牧区和东部以种植业为主的农区的分界线。答案大兴安岭阴山青藏高原东缘。3图乙中牧区a受自然因素影响,畜种的分布主要呈_地带性变化。限制牧区b和c畜牧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中,牧区b是_,牧区c是_。答案经度气候干旱高寒4东部农区牲畜头数约占全国总数的80%,其饲养和放牧牲畜的有利条件是_和_。答案饲料丰富南方山区山地草坡多1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1)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由于受纬度位置(热量)、海陆分布(降水)和海拔(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区域的自然环境整体特征产生了差异。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具体如下所

8、示:(2)三大自然区的内部特征及成因植被以森林和森林草原为主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多外流河,以雨水补给为主流水地貌典型我国最主要的农耕区季风显著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东部季风区湿润程度高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2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1)农业活动差异 地区项目 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农业类型中国最主要的种植业区草原和荒漠草原发展畜牧业,有水灌溉处形成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少数地区发展林业和种植业优势和问题是中国人口集中和经济发达区水是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土地荒漠化和盐渍化显著自然条件恶劣,限制农业和经济发展(2)交通差异东部季风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线路

9、四通八达;西部地区山地、高原地形崎岖,交通线路稀疏,道路常受泥石流破坏。(3)经济文化差异东部季风区经济发达,文化水平高;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文化水平低。我国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下图)。据此完成34题。3关于我国自然地理要素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从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B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C降水量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D河流径流量从北向南依次增大4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性。以下关于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

10、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变化而发生变化D三大自然区存在的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答案3.C4.D解析第3题,我国的地形种类齐全,西部多山地、高原和盆地,东部多丘陵、平原;我国气温南高北低,冬季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夏季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由于主要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河流径流量由于受流域面积、气候、河流补给类型的影响,比较复杂。第4题,我国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也十分明显,东部季风区以热量为基础,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以水分为基础,青藏高寒区垂直分异明显。三大自然区内差异的决定因素各不相同。图表特征:区域地图是地理要素的载体,地理试题往往以区域地图辅以文字或表格作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

11、地图信息的获取能力,以及对区域自然特征、人文特征、区域发展差异、区际联系等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分别归纳图中甲、乙两地形区种植业地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各自特点形成的自然环境原因。分布特点自然原因甲乙 根据图名、图例、图中经纬度、海陆轮廓、典型地理事物等信息,进行区域定位。如左图,根据经纬度和地形分布可知:甲地为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乙地为我国青藏高原。分别归纳图中甲、乙两地形区种植业地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各自特点形成的自然环境原因。 在区域定位的基础上,分析区域特征。自然地理特征:可从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湖泊、土壤、植被、自然资源等方面分析。人文地理特征:可从农业、工

12、业、人口、城市、交通等方面分析。根据设问,本题只需要分析与种植业地域分布有关的自然环境特征。甲地:塔里木盆地因位于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水源条件较好的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乙地:青藏高原因海拔高,热量不足,农业主要分布在热量条件较好的河谷地区。 分布特点自然原因甲盆地周围山麓地带气候干旱,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条件是水分,山麓地带灌溉水源充足。乙河谷地区海拔高,热量不足,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条件是热量,河谷地区热量条件相对较好。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某区域。结合图表回答下题。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扩大文化、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积极支持东部地区加快

13、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海洋等资源的利用效率。1991年和2008年R河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表年份水田旱地林地草地园地城镇陆地水域滩涂未利用地199148.0814.4718.720.340.219.657.960.350.22200841.879.8917.270.040.0323.916.350.630.01分析R河三角洲经济区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的社会经济原因。答案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海陆空交通便捷,信息网络发达,对外辐射能力强;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科技文化水平高,高校多,高素质人才多;占用土地资源少,能耗低,污染小。解析(1)从图中可知R河三角

14、洲地区有铁路、机场并临海,说明海陆空交通便利。(2)从图中城市分布可知R河三角洲地区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3)从表中可知R河三角洲地区未利用土地少,因而适合发展占地少、污染小的新兴服务业。1自然要素特征的答题模板思考方向满分术语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地处北温带(热带、北寒带、南温带或南寒带);地处西风带(信风带、东风带);地处高纬度(中纬度、低纬度)海陆位置大陆东岸(西岸),临太平洋(大西洋);四面环海(深居内陆)气候气温终年高温(严寒);夏季高温;冬季温和;气温日(年)较差大(小)降水降水季节分配均匀;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雨热同期地形地形类型以山地、丘陵(高原、盆地)为主,平原面积广(狭小)地势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