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导学笔记必修二语文课件:第二单元 诗的唐朝 第7课 .pptx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19984390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PPTX 页数:73 大小:1,019.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新导学笔记必修二语文课件:第二单元 诗的唐朝 第7课 .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语文新导学笔记必修二语文课件:第二单元 诗的唐朝 第7课 .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语文新导学笔记必修二语文课件:第二单元 诗的唐朝 第7课 .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语文新导学笔记必修二语文课件:第二单元 诗的唐朝 第7课 .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语文新导学笔记必修二语文课件:第二单元 诗的唐朝 第7课 .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新导学笔记必修二语文课件:第二单元 诗的唐朝 第7课 .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新导学笔记必修二语文课件:第二单元 诗的唐朝 第7课 .pptx(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课 诗六首 第二单元 诗的唐朝 1 了解六首诗歌的作者和相关创作背景 2 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 3 感受品味诗的阔大而悲凉的意境 理解诗人苍凉悲壮的情怀 学习目标 预读先学 多读厚积 品读研析 内容索引 预读先学 8 逶迤 9 塞草腓 10 玉箸 11 女娲 12 神妪 13 惘然 14 箜篌 一 给下列加颜色的字注音 1 怆然 2 海隅 3 青霭 4 众壑 5 樵夫 6 金伐鼓 7 旌旆 语言知识强化 chu n y i h w i y f i zh w qi o chu n y w n p i k n h u 二 识记文中基础知识 1 解释下列加颜色词的含义 1 怆然 2 青霭 3 阴晴

2、众壑殊 4 旌旆逶迤 5 塞草腓 6 夜深还过女墙来 悲伤的样子 黑色的云气 不同 草木枯萎 城上凹凸形的矮墙 大旗 2 写出下列加颜色词的古义 1 男儿本自重横行 古义 今义 行动蛮横 倚仗势力做坏事 2 李凭中国弹箜篌 古义 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 纵横驰骋 勇战疆场 即国中 诗中指京城长安 3 一弦一柱思华年 古义 今义 青春年华 指青年时代 4 望帝春心托杜鹃 古义 今义 思慕异性的心情 盛年 伤春之心 比喻对所失美好事物的怀念之情 3 解释下列加颜色词的意义 大漠穷秋塞草腓 穷饿无聊 追购又急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为宫室之美 妻妾之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振困穷 补不足 1 穷 穷尽 诗

3、中可以理解为 深秋 走投无路 处境困窘 不得志 不显贵 贫困 贫乏 贫困的人 李凭箜篌引 丁壮者引弦而战 友人惭 下车引之 不宜妄自菲薄 引喻失意 常有高猿长啸 属引凄异 2 引 曲调的开头部分 拉开 拉 称引 引用 延长 4 掌握下列加颜色词语的活用类型 并写出其含义 死节从来岂顾勋 为动用法 为 而死 三 名言警句 课文名句 1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2 分野中峰变 阴晴众壑殊 3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4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5 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 6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7 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8 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

4、逗秋雨 9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10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11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课外名句 1 明月隐高树 长河没晓天 陈子昂 春夜别友人二首 其一 2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王维 山居秋暝 3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 别董大二首 其一 4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贺 南园十三首 其五 6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 无题 文本常识积累 一 作者简介 1 陈子昂 661 702 字伯玉 梓州射洪 今属四川 人 唐代诗人 初 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因曾任右

5、拾遗 故后世称 陈拾遗 其存诗 共100多首 其诗风骨峥嵘 寓意深远 苍劲有力 代表作有 感遇 38首 蓟丘览古 7首和 登幽州台歌 登泽州城北楼宴 等 有 诗集 陈伯玉集 2 王维 701 761 河东蒲州 今山西永济 人 祖籍山西祁县 唐朝著 名诗人 画家 字摩诘 号摩诘居士 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 故 世称 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 学庄信道 精通诗 书 画 音乐等 以诗名盛于开元 天宝间 尤长五言 多咏山水田园 与孟浩然合称 王孟 有 诗佛 之称 苏轼评价其 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 存诗400余首 代表诗作有 相思 山居 秋暝 等 著作有 王右丞集 画学秘诀 3 高适

6、 约706 765 字达夫 渤海蓨县 今河北景县 人 少贫寒 潦倒 失意 后客游河西 为哥舒翰掌书记 安史之乱起 以监察御史佐哥舒 翰守潼关 潼关失守 他奔赴行走 见玄宗陈述军事形势 迁侍御史 擢谏议大夫 后任淮南节度使 任彭州刺史 迁蜀州 代宗时为成都 尹 剑南西川节度使 召为刑部侍郎 转左散骑常侍 卒 谥忠 杰出 代表作是 燕歌行 4 刘禹锡 772 842 字梦得 汉族 洛阳 今属河南 人 自称 家本荥 上 籍占洛阳 晚年自号庐山人 唐代大儒 哲学家 文学家 诗人 有 诗豪 之称 刘禹锡诗文俱佳 涉猎题材广泛 与柳宗元并称 刘柳 与韦应物 白居易合称 三杰 并与白居易合称 刘白 代表作有

7、 陋室铭 竹枝词 柳枝词 乌衣巷 等名篇 哲学著 作 天论 三篇 论述天的物质性 有 刘梦得文集 存世有 刘 宾客集 5 李贺 790 816 唐代诗人 字长吉 福昌 今河南宜阳西 人 他 细 瘦通眉 长指爪 童年即能诵词章 十五六岁时 已以工乐府诗与先 辈李益齐名 因避其父亲李晋肃的名讳 不得应进士举 终生落魄不得 志 27岁便英年早逝 他的诗想象丰富 构思奇特 具有极度浪漫主义 风格 代表诗作有 李凭箜篌引 秋来 马诗二十三首 昌谷北 园新笋四首 雁门太守行 金铜仙人辞汉歌 有 李长吉歌诗 6 李商隐 约813 约858 字义山 号玉谿生 樊南生 唐代诗人 原 籍怀州河内 今河南沁阳 祖辈

8、迁荥阳 今属河南 开成进士 曾任县 尉 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 他的咏史诗多托古以斥时政 无题 诗也有所寄寓 爱情诗深情动人 擅长律 绝 富于文采 构思精密 情致婉曲 具有独特风格 然用典多 意旨隐晦 李商隐的散文也文采 华美 风格独特 骈文婉约雅致 蜚声于晚唐文坛 他和杜牧合称 小 李杜 与温庭筠合称为 温李 代表作有 夜雨寄北 马嵬 锦瑟 等 有 李义山诗集 二 背景展示 1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 696 契丹李尽忠 孙万荣等攻陷营州 武则 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 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 随同出征 武攸宜为人轻率 少谋略 次年兵败 情况紧急 陈子昂请求遣万人 作前驱以击敌 武攸宜不允

9、稍后 陈子昂又向武攸宜进言 不听 反把他降为军曹 诗人接连受到挫折 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 因此 登上蓟北楼 即幽州台 遗址在今北京市 慷慨悲吟 写下了 登幽州 台歌 2 开元二十九年 741 至天宝三年 744 之间 王维曾隐居于长安附近的 终南山 终南山 这首诗大概是诗人隐居终南山期间的作品 3 燕歌行 作于开元二十六年 738 诗人有感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 与奚族作战打了败仗却谎报军情 作诗加以讽刺 诗歌生动地展现了 从慷慨应征 转战绝域到战败被围 短兵相接等一系列边塞战争的激 烈场面 并借此歌颂了广大士兵奋勇杀敌 不图名利的高尚精神 谴 责了将帅的骄纵荒淫 揭露了军中的苦乐不均 4 刘禹锡

10、写作 石头城 这首诗时 大唐帝国已日趋衰败 朝廷里面 大臣相互排挤 出现了 牛李党争 宦官专权依然如故 地方上藩 镇割据势力又有所抬头 所以 他写这首诗的主旨 仍然是讽喻现实 即借六朝的灭亡 来抒发国运衰微的感叹 希望当时的统治者能以 前车之覆为鉴 5 李凭箜篌引 大约作于唐宪宗元和六年 811 至元和八年 813 当 时李贺任职于长安 官奉礼郎 执掌祭祀的九品小官 6 李商隐天资聪颖 文思锐敏 二十出头考中进士 举鸿科大考遭人嫉 妒未中刷下 从此怀才不遇 在 牛李党争 中左右为难 两方猜疑 屡遭排斥 大志难伸 中年丧妻 又因写诗抒怀 遭人贬斥 此诗 约作于诗人晚年 对 锦瑟 一诗的创作意旨历

11、来众说纷纭 莫衷一 是 或以为是爱国之篇 或以为是悼念追怀亡妻之作 或以为是自伤 身世 自比文才之论 或以为是抒写思念侍儿之笔 三 文学常识 边塞诗 边塞诗是中国唐代诗歌流派 汉魏六朝时已有一些边塞诗 至隋 代数量不断增多 初唐四杰 和陈子昂又进一步予以发展 到盛唐 则全面成熟 该派诗人以高适 岑参 李颀 王昌龄最为知名 而以 高 岑成就最高 所以也叫 高岑诗派 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描写边 塞战争和边塞风土人情 以及战争带来的各种矛盾如离别 思乡 闺 怨等 形式上多为七言歌行和五 七言绝句 诗风悲壮 格调雄浑 最足以表现盛唐气象 品读研析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 这个时期经济繁荣 社会安定

12、 文化艺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歌处于极盛时期 诗 歌创作在唐代已成为社会文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 朝廷的科举制度也 由写论文取士改为诗赋取士 在流传下来的文学典籍 全唐诗 中 就 辑录了2 300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 唐代诗歌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初 唐 盛唐 中唐和晚唐四个阶段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诗六首 可以说 涵盖了唐朝的整个阶段 让我们跟随诗人的脚步 去领略唐诗的魅力 课堂导语 通读 整体感知 1 阅读 登幽州台歌 根据图中提示 填写横线处内容 登高 抒怀 第1 2句 俯仰古今 的绵长 第3句 登楼眺望 的辽阔无垠 第4句 抒发感慨 心绪的 时间 空间 孤单悲苦 答案 2 阅读

13、终南山 诗歌前三联写景色壮美 根据提示 分别用四个字 概括出来 填写在横线处 终南山 遥望 回望 眺望 景色壮美 欲宿山中 地域广阔 高峻雄伟 变化万千 答案 3 阅读 燕歌行 根据图中提示 分别用两个字概括出从 出师 到 战死 诗中所表现出的情感气氛 填写在方框内 歌颂战士的慷慨悲壮 谴责将领的骄横荒淫 危急谴责悲壮 出师战败被围死战 紧张 答案 燕歌行 4 阅读 石头城 根据图中提示 分别概括出各联所写内容 填写在 横线处 石头城 苍莽悲凉 首联 颔联 故国萧条 颈联 尾联 伤怀千古 青山依旧 繁华空有 如今唯有凄凉 见证昔日王朝 答案 5 阅读 李凭箜篌引 根据图中提示 分别用两个字概括

14、对应意象行 为所表现出的声音特点 填写在横线处 李凭箜篌引 李凭技艺 箜篌 构造精良 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 乐声美妙 昆玉碎 凤凰叫 芙蓉泣 香兰笑 先声夺人 以声写声 清脆 嘹亮 惨淡 欢快 答案 以形写声 乐声效果 李凭箜篌引 融冷光 动紫皇 石破天惊 秋雨倾泻 老鱼跳波 瘦蛟起舞 吴质不眠 露湿寒兔 乐声效果 李凭技艺 乐声美妙 6 阅读 锦瑟 根据图中提示 分别用八个字概括各联内容 填写在 横线处 锦瑟 悲戚 怨愤 痛苦 怅惘 答案 借物起兴 首联 年已半百 感慨万千 追忆往事 颔联 怀才不遇 理想破灭 颈联 好景不长 悲伤嗟悼 美梦醒来 锦瑟牵情 回首往事 庄生梦蝶 杜宇啼

15、血 沧海有泪 蓝田生烟 尾联 此情追忆 当时惘然 面对现实 时过境迁 一 阅读 登幽州台歌 回答问题 1 通过对这首诗的品读 你认为诗人登上幽州台的时候 有怎样的感想呢 答案 答案 前代的贤君既不可复见 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 自己真 是生不逢时 当登台远眺时 只见茫茫宇宙 天长地久 而自己却报国 无门 壮志难酬 不禁感到孤单寂寞 悲从中来 怆然泪流了 深读 重点探究 2 人们常说 念天地之悠悠 一句耐人寻味 请你品读这一句诗所表现 出来的意境 答案 答案 1 表现了空间的寥廓无垠 2 天地是亘古不变 无始无终的 在一个更广阔的诗境中 把时间的无 尽与个人生命的有限对比 这样诗人的茫然感

16、失落感就更彻底 更难 以排解 而读者也被带入这一层深似一层的思绪中 二 阅读 终南山 回答问题 3 本诗首联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答案 答案 首联 太乙近天都 连山到海隅 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勾画出 终南山的总轮廓 这个总轮廓 只能得之于遥眺 而不能得之于逼 视 4 诗人兼画家的王维用只有四十个字的一首五言律诗 对偌大的一座终 南山进行了传神写照 他运用了哪些表现技巧 答案 答案 以个别显示一般 以不全求全 即古代画论家所谓的 意寓于 象 1 选取了连绵起伏的山势 忽合忽分的云海以及若隐若现的青 霭等几个具有广阔背景的典型意象 体现了整体的特点 2 尾联用 欲投人处宿 隔水问樵夫 这样一个典型情境展现了山远 人稀的山间景致 三 阅读 燕歌行 回答问题 5 诗歌中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由此思考诗歌的主旨 答案 答案 1 战争失败的原因 汉将的怙宠贪功 好大喜功 2 诗的主旨是谴责在皇帝褒奖宠赏下的将领骄傲轻敌 荒淫失职 造 成战争失败 使广大士兵受到极大的痛苦和牺牲 诗人写边塞战争 重点在于同情广大士兵 讽刺和愤恨不恤士兵的将军 6 诗中描述了这场战役中的哪些人 他们各有怎样的特点 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