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加练半小时基础突破基础专项练35文化常识.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19984180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加练半小时基础突破基础专项练35文化常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江苏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加练半小时基础突破基础专项练35文化常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江苏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加练半小时基础突破基础专项练35文化常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加练半小时基础突破基础专项练35文化常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加练半小时基础突破基础专项练35文化常识.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专项练35文化常识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丁忧,也称“丁艰”。在我国古代,官员的父亲或母亲去世,官员则必须停职守制,处于丁忧期间的人皆不得为官,概无例外。“丁父忧”指遭遇父亲去世。B“左拾遗”属于古代的谏诤机构。唐代始置左、右拾遗,同掌供奉讽谏、荐举人才等事务。北宋曾改为左、右正言,以后历朝均随设随罢。杜甫就曾担任过“左拾遗”。C棺是古代盛放尸体的盒或柜,椁是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入葬时分“殓”和“窆”两个步骤,“殓”是尸体入棺椁,“窆”是下棺入土。D“徭役”是指中国古代统治者强制征调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包括力役、杂役、军役等。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A癸巳、戊戌都指年份。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形成天干地支纪年法。B冠族,指的是当地最有势力,人口最多的豪门世族。如“国子生皆冠族华胄”。C“宾礼”用于朝聘会同,是天子款待来朝会的四方诸侯和诸侯派遣使臣向周王问安的礼节仪式。D“少牢”指我国古代祭祀时用羊和猪当祭品,“太牢”则指祭祀帝王时用牛、羊和猪当祭品。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京,历史上多个朝代实行两京制,西安曾长期被称作西京,但北宋的西京指洛阳。B庙是古代供祀祖宗的地方。古代对庙的规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因天子供奉七庙,所以有时用“七庙”代指国家。C举人是明清时参加县、府的科举考试(乡试)合格后的专称。D列

3、侯,秦汉时设置的二十等爵位中的一种,属于“侯爵”,是异姓臣子的最高封爵。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时称大夫的妻子为“孺人”,明清时“孺人”为七品官的母亲或妻子的封号。B“庠序”指古代地方办的学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后泛指学校。C龆龀指儿童换牙,也代指童年或儿童。D六宫,本义指古代皇后的寝宫,所以往往用六宫代指皇后,如同后世用中宫代指皇后一样。5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五百家为党,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合而称乡党,指乡里、家乡、乡族朋友。B“翰林学士”是翰林院官员,掌管四方表疏批答、应和文章等,唐朝时一般是皇帝亲信顾问之官。C“童子郎”是汉魏时授予通

4、晓儒经的年幼者的称号。如李贤对后汉书臧洪传加注:“汉法,孝廉试经者拜为郎,洪以年幼才俊,故拜童子郎也。”D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仪制祠祭的机关,其长官为户部尚书,曾称地官、大司徒、计相、大司农等。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金紫,指“金印紫绶”,即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借指高官显爵。唐宋后指金鱼袋及紫衣,是唐宋的官服和佩饰。B诸生是古代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最早指有学问之士人,后引申为众弟子。明、清两朝是指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秀才)。C总管,官名,为地方高级军政长官、军事长官或管理专门事务的行政长官的职称。D士民,古代四民之一,也可以作为士子

5、与庶民的合称。古代四民指的是士民、军民、商民、农民。7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宫廷举行,通常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策问一场。B“季秋”是指秋天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九月,古代一个季度的三个月分别用“孟、仲、季”来表示。C九宾,是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九宾”,指由傧者九人齐声高呼接引宾客上殿。D“自号”,旧时给自己取的号,取“自号”的大都是士大夫和文人墨客。8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平章事之职始于唐初,受此衔者,是唐代非中书令、门下侍中而又实际担任宰相者,任此职者必另兼职事官衔。B我国封建王朝奉行嫡长子

6、继承制,君位只能由嫡长子继承。C迁秩,旧指官员晋级。秩的主要含义有三:一是指官吏的俸禄,二是指官吏的职位或品级,三是十年为一秩。D勤王,为君王尽力做事,指当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时,臣子起兵来救援。也常作为臣子反叛的借口。答案精析1AA项“概无例外”表述过于绝对。古代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守制,丁忧期间,丁忧的人不准为官,如无特殊原因,国家也不可以强招丁忧的人为官。如果因为特殊原因,国家强招丁忧的人为官,叫作“夺情”。2BB项“最有势力,人口最多”错。冠族指的是当地显贵的豪门世族,有一定的名望和影响。3CC项“参加县、府的科举考试(乡试)”错。明清时,乡试是全省范围内的科举考试。4DD项“六宫”的概念至唐代已非专指皇后,而泛指后妃。5DD项户部为掌管户籍财政的机关,掌管仪制祠祭的机关是礼部。6DD项“古代四民指的是士民、军民、商民、农民”错。古代四民指的应是士民、农民、工民、商民。7CC项“齐声高呼”错,应为“依次传呼”。8BB项我国封建王朝奉行嫡长子继承制,但继承君位的不一定是嫡长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