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课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上传人:大宝****b 文档编号:119973877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PPTX 页数:74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课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4课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4课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4课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4课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课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课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观沧海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次北固山下 天净沙 秋思 部编版部编版 统编教材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教材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曹操 作者生平 曹操曹操 155155 220220 字孟德 沛国 字孟德 沛国 谯谯qiqi o o县县 今 今安徽省亳安徽省亳b b 县县 人 人 东汉末政治家 军事家 诗人 东汉末政治家 军事家 诗人 他他 先后削平吕布等割剧势力先后削平吕布等割剧势力 善 善诗歌诗歌 步出复门行步出复门行 蒿里行蒿里行 等 等 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 抱负 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 映映 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该诗

2、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 该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 207207 秋 曹操亲率大军北上 秋 曹操亲率大军北上 追歼袁绍残部 五月誓师北伐 追歼袁绍残部 五月誓师北伐 七月出卢龙寨 统一了北方 诗七月出卢龙寨 统一了北方 诗 人登临碣石山 登高望海 留下人登临碣石山 登高望海 留下 了这首千古传颂的名篇 了这首千古传颂的名篇 碣碣石石 沧沧海海 澹澹澹澹 竦竦 峙峙 萧萧 瑟瑟 哉哉 ji c ngd n S ng zh Xi o s z i 观观 沧沧 海海 东临碣 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 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3、ji d n s ng zh s 开篇点题开篇点题 交待了观察的 交待了观察的方方 位 地点位 地点以及观察的以及观察的对象对象 观观 字字统领全篇统领全篇 是诗的线索 以下 是诗的线索 以下 十句写观海所见 十句写观海所见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意思是 往东登上碣石山 来意思是 往东登上碣石山 来 观看大海 观看大海 写从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形写从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形 从大处落墨 从全景写起 从大处落墨 从全景写起 动动 静相衬 静相衬 显示海的辽阔和显示海的辽阔和威严威严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意思是 海水是多么的起伏荡漾意思是 海水是多么的起伏荡漾

4、山岛高高地耸立 在海里 山岛高高地耸立 在海里 树木郁郁葱葱地生长 各种树木郁郁葱葱地生长 各种 野草也很茂盛 野草也很茂盛 动静相衬 动静相衬 展现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展现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 势 势 涌涌 字用得尤其出色 从描写中 字用得尤其出色 从描写中 我们不仅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 我们不仅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 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秋风吹来 树木瑟瑟作响 巨秋风吹来 树木瑟瑟作响 巨 浪汹涌起伏 浪汹涌起伏 诗人面对迷人的海上风光 展开了丰诗人面对迷人的海上风光

5、展开了丰 富奇特的富奇特的想像想像 这四句是 这四句是虚写虚写 创造了 创造了 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 运行不息的太阳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 运行不息的太阳 月亮 星光灿烂的银河 竟都包蕴在这月亮 星光灿烂的银河 竟都包蕴在这 沧海之中 何等气魄 沧海之中 何等气魄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日月的运行 好像出没在大海里日月的运行 好像出没在大海里 银河闪烁 好像出没在大海 银河闪烁 好像出没在大海 里 里 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 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 诗的最后两句是合乐时加上的 诗的最后两句是合乐时加上的 是诗的附文 跟诗的内容没有联是诗的附文

6、 跟诗的内容没有联 系 系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幸运得很啊 用诗歌来表达自幸运得很啊 用诗歌来表达自 己的志向 己的志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观沧海观沧海 是一首写景抒情是一首写景抒情 诗 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诗 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 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 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 表现了作者开阔的胸襟 表现了作者开阔的胸襟 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抱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抱 负 观沧海观沧海 赏析赏析 写景的十句 写景的十句 前六句前六句写的是写的是实实实实景景 后四句后四句写的是写的是虚景虚景 这这这这首首诗诗诗诗借景抒借景抒 情情 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已的雄心壮

7、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已的雄心壮 志融合在一起 志融合在一起 诗诗诗诗人以人以沧沧沧沧海自比 海自比 开开阔阔阔阔的意境 雄的意境 雄浑浑浑浑的气的气势势势势 也是 也是诗诗诗诗 人人宽宽宽宽广的胸广的胸怀怀怀怀和豪和豪迈迈迈迈的气魄的表的气魄的表 现现现现 诗诗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 包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 包 蕴蕴蕴蕴万千的壮万千的壮丽丽丽丽景象 景象 表表现现现现了开了开阔阔阔阔的的 胸襟 抒胸襟 抒发发发发了了统统统统一中国建功立一中国建功立业业业业的的 抱抱负负负负 一 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 一 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 1 1层 开头两句 层 开头两句 交代观海的地点交代观海的地点 2 2

8、层 层 3 83 8句 描写海句 描写海 水与山岛 水与山岛 3 3层 层 9 9 1212句 表现句 表现 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 概 概 最后两句是最后两句是附文附文 是为和乐而加 是为和乐而加 与诗的内容无关 与诗的内容无关 实景 实 实景 实 想象 虚 想象 虚 二 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二 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全诗以全诗以 观观 字统领全篇 字统领全篇 以下由以下由 观观 字展开 字展开 写登写登 山所见 山所见 三 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三 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 博大的胸怀 博大的胸怀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此诗前一部分写大海景象

9、视野广此诗前一部分写大海景象 视野广 阔 也能见出诗人胸怀之博大 但阔 也能见出诗人胸怀之博大 但 跟后一部分比 气象则略逊一筹 跟后一部分比 气象则略逊一筹 日月之行日月之行 四句写大海 全用虚写 四句写大海 全用虚写 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 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 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李白 唐代诗 人 字太白 号青莲 居士 陇西成纪 今 甘肃天水 人 他 是我国文学史上伟 大的浪漫

10、主义诗 人 世称 诗仙 著有 李太白全 集 闻 听说 龙标 今湖南黔阳 诗中指王 昌龄 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 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左迁 古尊右卑左 即贬官 这是作者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 作的抒发感愤 寄以慰藉的 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读诗品诗 听读课文 注 意读准字音 并 用 划分诗句的 节奏 闻 王昌龄 左迁龙标 遥有此寄 唐 李白 杨花 落尽 子规 啼 闻道 龙标 过 五溪 我寄 愁心 与 明月 随风 直到 夜郎 西 根据注释 理解 诗歌大意 体会诗 的意境 子规 即杜鹃鸟 五溪 唐人所说的五溪指辰溪 酉溪 巫

11、溪 武溪 沅溪 当时属于黔中道 在今湖南 西部和贵州东部 夜郎 汉代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 州西部 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 地区建立过政权 称为夜郎 唐代在今贵州 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 这里指湖 南的夜郎 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 与黔阳 邻近 李白当时在东南 所以说 随风直到 夜郎西 注释 杨花落尽了子规鸟哀啼 听说去龙标还要过五溪 我把愁心托明月寄给你 随风陪伴你直到夜郎西 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 我 在 这遥远的地方写下这首诗寄给他 杨花落尽啦 子规鸟不住地 啼 听说你遭贬了 被贬到 龙标去 一路上要经过辰 溪 西溪 巫溪 武溪和沅 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 给天上的

12、明月吧 伴随着风 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感悟诗意 探究1 作者为什么要写杨花与 子规 答 写 杨花 且 落尽 是先点时令 这样 的 暮春 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 的季节 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 调 杨花 漂泊无定 暗写王昌龄被 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 子 规 即杜鹃 传说它是蜀国国王杜宇魂 化而成 叫声凄凉哀婉 因此 可以 说 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 衬托作者 悲痛心情 探究2 作者 寄愁心与明月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 本来无 知无情的明月 竟成为了一个富有 同情心的人 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 的深刻忧虑 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 慨不平 有恳切的思念 也有

13、热诚 的关怀 探究3 本诗主题是什么 答 表达惊讶 悲 愤 同情 关切 安 慰 之情 杨花 子规 写景 明月 陪伴友人抒情 主题 表达了朋友的 关切和同情 离愁别绪 关怀 思念 总 结 王湾 关于作者 王湾 公元王湾 公元693693年年 公元公元751751 年 年 唐唐代 号为德 代 号为德 洛阳洛阳 今属河南洛阳今属河南洛阳 人 人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 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 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 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 边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 前 旅途在青山之外 乘 舟在碧水上前进 潮水涨满时 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风势正顺 恰好把帆儿高悬 潮平两岸阔 风正

14、一帆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 悬 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 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 边 海上红日升起在夜将尽未尽的时 候 把黑暗赶走 江上春早 旧年未过新春已 来 寄去的家书不知送到什么地方 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 阳 1 诗人此刻在船上 而 客路 在青 山之外 他是看不见的 为什么诗 一开头就提到 客路 呢 思思 考考 先写先写 客路客路 而后写而后写 行舟行舟 船上 船上 想像 暗含奔波之劳 船到镇江想像 暗含奔波之劳 船到镇江 后 他要上岸再乘驿车转往别的后 他要上岸再乘驿车转往别的 地方去 地方去 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 字里行间 与尾联的字里行间 与尾联的 乡书

15、乡书 归雁归雁 相照应 相照应 在船上潮水涨满时候看到的景象 在船上潮水涨满时候看到的景象 可以想象出在宽阔的水面 顺风行可以想象出在宽阔的水面 顺风行 船 白帆高挂的图景 船 白帆高挂的图景 2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是诗 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 你能想 象出船行的图景吗 3 江春入旧年 一句中 旧 年 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 时间 冬季 腊冬季 腊 月 月 4 4 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 家书呢 家书呢 由于新年将到 这正是家人团聚由于新年将到 这正是家人团聚 之时 而他却不能回家 自然要之时 而他却不能回家 自然要 写一封平安家书 写一封平安家书 诗人在开头的

16、时候已经先写了诗人在开头的时候已经先写了 客路客路 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在 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在 字里行间 末尾的字里行间 末尾的 乡书乡书 归雁归雁 是与是与 客路客路 的遥相照的遥相照 应 应 小结小结 诗人细致地描绘了长江诗人细致地描绘了长江 下游开阔 秀丽的早春下游开阔 秀丽的早春 景色 景色 表达了旅途表达了旅途中怀念家乡中怀念家乡 及亲人的思想感情 及亲人的思想感情 5 名句分析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一句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 请作简要赏析 A 透出自然的情趣 想 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 冬 去春来的变化 B 透露乐观 积极 向 上的感情 C 生 入 用拟人的手 法 更有情趣 次 北 固 山 下 首联 行舟泊 青山外 绿水前 颔联 望江面 两岸阔 一帆悬 颈联 观日出 生残夜 入旧年 尾联 思家乡 传乡书 望归雁 总结梳理 江南春早 游子思乡 天净沙 秋思 元 马致远 曲牌名 题目 体裁 散曲 元曲 元曲是继唐诗宋词后兴起的一种艺 术形式 是一种新的诗体 包括杂剧和 散曲两部分 散曲又分小令和套数 小 令在元代又名 叶儿 每首能独立 相当 于一首诗或一阕词 由于它是能歌唱的 文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