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设计 (5)

上传人:大宝****b 文档编号:119973527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9《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设计 (5)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9《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设计 (5)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9《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设计 (5)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9《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设计 (5)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设计 (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设计 (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道德、情感、价值观:深切体会诗中蕴含的人生道理,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诵读、探究、讨论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人生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时真的不遂人愿。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今天我们来学习普希金的一首小诗,看看他是怎样面对人生的。 二、简介作者(可先让学生读有关资料,教师进行补充介绍。)哪位同学知道这位具有国际影响的大诗人的情况?1、普希金(79

2、987),俄国诗人,近代俄罗斯民族文学的奠基人,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他虽然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却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歌,引起沙皇俄国统治者的恐慌与仇恨,先后两次遭反动政府的流放,但他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别人决斗而死,年仅8岁。他的文学创作不仅为他自己,而且也为整个俄罗斯文学赢得世界声誉。特别是诗歌,像太阳一样,照耀着9世纪的文坛。他的著名诗篇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乡村、鲁斯兰和柳德米拉、致西伯利亚的囚徒。他还写了大量的小说、散文和剧本。别尔金小说集是俄国短篇小说的典范,其中,驿站长是俄国文学中描写小公务员或其他城市底层人们的“小人物

3、”形象的第一篇杰作;中篇小说上尉的女儿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普加乔夫的形象,开创了俄国文学歌颂农民起义英雄的先例;其他作品还有叙事诗青铜骑士、童话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和小说黑桃皇后。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他最著名的作品。2、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纪念册上的。那里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三、诵读诗歌,初步感知 教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这首诗,独立思考,仔细品味、感悟诗歌的语言 1听配乐朗读,同学结合录音

4、有感情的朗读2谈谈你是怎样理解“欺骗”两个字的老师结合实际明确:欺骗理想与现实的一种距离(认为只要去努力肯定会获得成功,而生活却不能如此,那当然就是欺骗。)3你也这样认为吗?同学之间互相讨论,说说自己生活中是否也曾经历过?4提问: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明确:第一部分写如果身处逆境,不必悲伤,要耐心等待,快乐的日子一定到来;第二部分写要永远向往美好的未来,现在虽身处逆境,当时过境迁,往事都将成为亲切的回忆。5提问: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明确:这是特指在生活中因遭遇艰难困苦而身处逆境。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这是他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专制扼杀正义,沙皇镇压革命,所以说,人生经历着苦

5、难,生活遭遇着不幸。这是生活对热爱她的人的一种“欺骗”。提问: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明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也是一种面对噩运时的崇高境界。这也是这首诗能够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所在。教师:刚才我们初步感知了诗歌的内容和感情,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理解,再次来读这首诗,希望大家能在诵读中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四、解读分析,合作探究提问:从刚才初步的分析中,我们知道了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面对困境时的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可是,从诗句上看,我们只能说“不要悲伤”是一种乐观;可诗人又说“须要镇静”,“镇静”岂不就是“忍耐、忍让”?那不就是消极、无所作为吗,难道

6、这也能说是“积极乐观”?请大家展开讨论,谈谈你们的看法,然后请同学发言。明确:这个问题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在诗中,诗人的意思是当时沙皇专制统治相当严酷,革命势力一时还不能与之硬抗,故只能暂时保存实力,耐心等待,当有一天时机成熟时,将完全而彻底地爆发。二是在生活中,当人们遭遇不幸时,往往会无所适从,或是灰心丧气,或是暴跳如雷,常常会失去理智,做出傻事。这时候首先需要的是冷静沉着,而不是盲目地争强斗胜,以致反而坏了事,故必须“镇静”。这里,“镇静”就是“不慌乱”,即便把它理解为“忍耐、忍让”,那也是说不要急功冒进;“镇静”,才能保持清醒,才能看准时机。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抗争,更有效地抗争

7、。所以说,“须要镇静”同样是表达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问: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成为亲切的怀恋”?明确:这个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作者强调的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坚信这一切一定会过去的,当这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之后,再回过来思念这一困境中勇敢地面对现实,执著地追求理想的过程时,将会为自己的坚定、顽强、不屈不挠而深感欣慰,那将会倍感亲切。另一方面,作者要表达的对人生的看法是,人生应当是丰富多彩的,人的经历应当是丰富多样的,这是由生活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所以,每一种经历都是一种财富,正如七色虹那样,少了哪一种都会是一种残缺,尤其是在逆境中的磨砺,更是一种宝贵而亲切的精神财富,更能

8、锻炼生活的勇士,更能铸造精彩的人生。这也是人生的真谛,它与中国古诗中“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从苦寒来”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同学们再次诵读这首诗,加深体会,同时争取当堂会背。五、迁移、仿写(也可作为作业)1当人生处于逆境之时,我们应该想起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劝告:,-,-,-,-。(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2假如生活再次欺骗了你,我们不要怎样,应该怎样,坚信什么?仿照诗作第一节中作者的思路,结合自身的认识和体会说一说、写一写。六、结束语 人生远不像一首诗想象的那样简单,但有一点,坎坷路上别忘了普希金的诗言,最后让我们在阳光总在风雨后的歌声中结

9、束本节课。七、布置作业1、完成“研讨与练习” 、三。 2、预习第二首诗板书设计: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教学反思: 这首诗歌是诗人真实生活的写照,是诗人发自内心的强烈呼唤,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热切期盼和执著追求,自始至终洋溢着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它告诉人们: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但这只是暂时的,当人们度过艰难困苦之后再回首往事,那过去的一切将变得更加美好。这是人生经验的总结,也是生活的真谛。 语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共同的知识,而且应当充分体现学生个性化需求。不同生活经历的人对同一教材的理解可能千差万别。真正的语文教学应着力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和生活积累,不要忽略了十几岁的孩子也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本节课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希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能够培养主动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新课程要求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这节课希望充分突出这方面的特点。让同学们自由讨论,各抒己见,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拓展和延伸了教材内容。例如对“生活欺骗了你”的理解,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