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_天气与气候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9971576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5.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地理_天气与气候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区域地理_天气与气候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区域地理_天气与气候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区域地理_天气与气候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区域地理_天气与气候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地理_天气与气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地理_天气与气候(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讲 天气与气温 一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天气现象2 利用气温变化曲线分析日较差 年较差在不同情境下的差异3 利用等温线 自主学会分析全球气温变化规律4 通过全球气温分布规律 掌握内在规律形成原因能力目标1 利用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洋流因素 解释各种气温规律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 气温变化曲线 气温分布规律和气温分布的成因2 难点 气温分布规律和气温分布的成因 气候的主要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一个地方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是衡量当地气候特征的重要指标 通常用气温月变化曲线和降水月分配柱状图来表示 在北半球 1月代表冬季 7月代表夏季 南半球则相反 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变化通常用等温线

2、和等降水量线来表示 如 一 气温的分布 1 气温的日变化 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14时 问 一天中 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分别出现在什么时间 问 内陆和沿海 晴天和阴天气温日较差谁更大 最热月是7月 2 气温的年变化 最冷月是1月 北半球 大陆上 月最高 月最低 海洋上 月最高 月最低 7 1 8 2 问 为什么海洋与大陆的最冷或最热月不同步 3 等温线图 可以表现气温的水平分布状况 4 世界气温的 垂直 水平 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1 气温的垂直分布 规律 随海拔升高 气温下降 平均每升高1000米 气温下降6 原因 空气的直接热源来自地面辐射 海拔升高 地面辐射减少 并且随着

3、海拔升高 空气密度下降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减弱 1 A的气温数值范围是 B的气温数值范围是 2 试着判断出A地是地区 3 思考造成A B两地气温差异的原因 10 0 10 20 青藏高原 地形的不同 问 从赤道到两极气温有何变化规律 规律 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北半球向北递减 南半球相反 2 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的一般性 原因 纬度因素 低纬获得的太阳辐射多 高纬相反 12 15 18 28 25 22 问 依据等温线的变化确定A B两地的南北半球 A B 南 北 问 南北半球等温线弯曲程度有什么差异性 规律 北半球更弯曲 南半球相对平直 3 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的差异性 原因 海陆因素 北

4、半球陆地多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 更弯曲 问 北半球一月时 北美大陆海洋和陆地的等温线弯曲方向 规律 北半球一月为冬季 此时 北半球陆地等温线向南弯曲 海洋向北 南半球也是如此 但是不突出 一月北半球 陆 海 0 22 19 问 A B谁是海和陆 同一纬度A B两点温度的高低 A B 原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北半球一月冬季时 陆地降温快 海洋降温慢 使得同一纬度 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A高于B 一月南半球 0 陆 海 22 19 C D 问 A B谁是海和陆 同一纬度D C两点温度的高低 D高于C 原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南半球一月夏季时 陆地升温快 海洋升温慢 使得同一纬度 陆地气温高于海洋 问

5、 北半球一月时 北美大陆海洋和陆地的等温线弯曲方向 规律 北半球七月为夏季 此时 北半球陆地等温线向北弯曲 海洋向南 南半球也是如此 但是不突出 问 A B两图分别是什么半球的几月份 1或7 A B A图北半球1月份 B图南半球7月份 一月陆向南 七月陆向北 下图反映全球一月份等温线分布规律的是 C 练习 方法一 画一条横线表示同一纬度 4 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的特殊性 洋流和地形 A B 问 图示当中图一和图二的洋流是哪个半球的什么类型的洋流 寒流 再比较同一纬度两侧A B两点的温度高低 方法二 等温线弯曲方向就是洋流运动方向 由高温到低温 暖流 对沿岸增温 低温到高温寒流 对沿岸降温 B A

6、 A温度低于两边 寒流 4 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的特殊性 洋流和地形 C 问 图示当中的点C可能是什么 山 丘 向高温突出 中间气温低 属于山地 1 赤道及其附近地区气温最高 由赤道向两极 气温逐渐降低 纬度 2 同纬度地区 夏季陆地气温高 海洋气温低 冬季相反 海陆位置 3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每上升100米 气温降低约0 6 地形此外洋流和人类活动 如城市热岛 也是世界气温分布的重要因素年平均气温高于20 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低于 10 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极圈以内 划分温度带 五带 的主要依据 小结 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第二讲 降水 一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降

7、水现象 降水类型2 利用降水量柱状图分析降水特征3 利用等降水量线 自主学会分析全球降水变化规律4 通过全球降水分布规律 掌握内在规律形成原因能力目标1 利用大气环流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地形因素 洋流因素 下垫面 解释各个纬度带降水分布规律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 降水量分布规律 降水分布规律的成因2 难点 降水分布规律的成因 2 降水的类型 对流雨 地形雨 台风雨 锋面雨 A气温降低或者气流上升 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B有凝结核C水滴增大到能够下降到地面 二 降水 1 降水的形成条件 3 降水的季节变化 常用降水量的柱状分布图 问 描述两地的年降水变化特点 新加坡 30 60 4 降水

8、的空间分布 问 描述赤道和极地年降水的特点 分布规律 赤道附近降水丰富 在2000mm左右 极地附近降水少 200mm左右 思考 为什么赤道附近降水丰富 极地附近降水少 原因 与大气环流有关 赤道低压带 上升 气流 全年少雨 极地高压带 极地高压带 气流 全年少雨 全年多雨 下沉 30 60 4 降水的空间分布 问 描述30 N S附近大陆东西两侧降水的特点 分布规律 回归线到30 纬线 大陆东侧降水丰富 大陆西侧降水少 思考 为什么30 N S 大陆西侧降水少 原因 与大气环流有关 赤道低压 极地高压 极地高压 副热带高压 副热带高压 副高 副高 赤低 全年少雨 全年少雨 30 N S 大陆

9、西侧受副高影响强烈 全年少雨 多为热带沙漠 亚热带沙漠气候 信风干燥 30 N S 大陆西侧信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加剧了干燥程度 30 60 思考 为什么30 N S 大陆东侧降水多 原因 大陆东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夏季强大的季风从海洋吹来 带来大量的降水 而大气环流中的信风也从海洋吹来 40 60 4 降水的空间分布 问 描述40 到60 纬线大陆东中西降水的特点 分布规律 40 到60 纬线 大陆东西两侧降水丰富 大陆中部降水少 思考 为什么40 60 大陆东西两侧降水丰富 大陆中部降水少 原因 与大气环流 海陆因素 洋流有关 赤道低压 极地高压 极地高压 副热带高压 副热带高压 副高

10、副极低 极高 副极地低压 副极地低压 湿润 湿润 盛行西风 极地东风 冷干 暖湿 北半球 40 60 1 大陆西岸受盛行西风控制 风从海来 降水丰富 且沿岸有暖流 2 大陆东岸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下 季风强烈 夏季风从海来 3 大陆中部距海遥远 海洋水汽很难到达 降水少 原因 结论 影响降水的因素 海陆位置 高 低 地形因素 迎风坡多雨 背风坡少雨 5 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6 下垫面对降水的影响 城市热岛效应 如果城市内部存在丰富的水体 在城市热岛效应影响下 易降雨 7 洋流对降水的影响 洋流 暖流増湿 寒流减湿 小结 降水 大 气 降 水 降水形成 的条件 水 汽 凝 结 核 冷却 降水的地

11、区 分布规律 对流雨 地形雨 锋面雨 台风雨 赤道多雨带 副热带少雨带 温带多雨带 极地少雨带 影响降水多少的因素 海陆位置 大气环流 洋流 地形地势 降水类型 第三讲 气候 一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气候类型2 利用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气候特征3 利用全球气候分布图分析气候分布规律4 通过全球气候分布规律 掌握内在规律形成原因能力目标1 利用大气环流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地形因素 洋流因素 下垫面 解释各个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 气候的特征 气候的分布规律 气候的成因2 难点 气候的特征 气候的成因 纬度因素 太阳辐射 大气环流 可以归属于纬度因素 包括 气

12、压带风带 季风环流 风带与气压带的季节移动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洋流因素 人类活动 五 影响气候的因素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1 全球气候类型 B C D E A A H G F I J 1 根据气候特征判读气候类型 A为B为 温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例读下图 判断A B两地气候类型 2 全球气候分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0 0 10 20 30 40 60 70 80 90 70 80 90 50 35 25 10 A B C D F E G H I J

13、K L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2 全球气候分布 2 根据气候分布规律判读气候类型 若下图中纬度数是北纬 则C F G点地区各为什么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F地中海气候 G温带季风气候 0 0 10 20 30 60 70 80 90 70 80 90 50 35 25 10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

14、气候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40 3 全球气候成因 赤道低压控制 盛行西风控制 极地高压控制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季风强烈 距海洋较远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副高 信风控制 赤道低气压 热带草原气候成因 副高 地中海气候成因 赤道低气压 南亚季风气候夏季风成因 东亚季风气候夏季风成因 3 根据气候分布规律成因判读气候类型 1 受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 2 受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冰原气候 常年受极地高压控制 温带海洋气候 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3 受气压带和风带同时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 热带沙漠气候 常年受副高和信风控制 4 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

15、候类型 热带草原气候 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干季受信风带控制 地中海气候 受西风带和副高交替控制 4 几种特殊气候类型的分 非地带性分布 因素 问题 气候类型分别是什么 分析形成原因 是高山气候 是热带草原气候 原因 都是地形因素 海拔高 青藏高原 气温低 气候寒冷 海拔高 东非高原 沿海水汽很难进入高原内部 形成降水偏少的热带草原气候 本节结束 3 特殊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区马达加斯加岛东侧 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 中美洲东北部 东南信风带来湿润气流 地形阻挡 迎风坡降水多 沿岸暖流影响 4 日本亚热带季风气候向北延伸至约40 N 海洋影响大 日本暖流 洋流 秘鲁寒流降温减湿 地形 盛

16、行西风的背风坡 6 南美西岸热带沙漠气候逼近赤道 5 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7 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延伸至北极圈内 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 六 世界气候类型的判读 典例探究 例1 下图中 a图为风向 气流 与河流流量示意图 b图为风向与雨量示意图 回答a图是气候 b图是气候 地中海 温带海洋性 10 N 25 N 35 N 50 N 70 N 二 根据气候分布规律判读气候类型 C温带海洋性气候 F地中海气候 G温带季风气候 例2若下图中纬度数是北纬 则C F G点地区各为什么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例3已知地球上四个小岛的地理位置分别为A 46 N 148 E B 36 N 14 30 E C 6 S 134 E D 51 S 75 W 那么 四个小岛的气候类型为 A温带季风气候 A为B为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例4读下表 判断A B两地气候类型 A为B为 温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例5读下图 判断A B两地气候类型 知识回顾KnowledgeReview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