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新学案同步必修三鲁教课件:第二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三节 .pptx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19963096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PPTX 页数:64 大小:5.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新学案同步必修三鲁教课件:第二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三节 .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地理新学案同步必修三鲁教课件:第二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三节 .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地理新学案同步必修三鲁教课件:第二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三节 .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地理新学案同步必修三鲁教课件:第二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三节 .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地理新学案同步必修三鲁教课件:第二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三节 .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新学案同步必修三鲁教课件:第二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三节 .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新学案同步必修三鲁教课件:第二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三节 .pptx(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二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 理解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 2 明确我国制定四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因和具体措施 3 以具体问题和实例引导学生对我国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理 解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达标检测 互动探究 内容索引 答题模板2 可持续发展措施类 自主学习 一 我国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出的行动纲领 1 提出背景 1 我国是 的一员 2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3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 的国家 4 我国深受 等全球性问题的困扰 2 行动纲领 节约能源 实现可持续发展 3 战略框架 颁布了 中国21世纪议程 中国21世纪人口 环境与发 展白皮书 国际社会 最多 人口 资源

2、 环境 控制人口保护环境 二 人口战略 1 人口问题 人口众多 人口素质较低 不合理 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少 人口结构 2 战略措施 严格控制 提高人口素质 合理利用 人口数量 自然资源 三 资源战略 1 资源问题 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 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 利用 低 严重 2 资源战略 既要保护和有限的自然资源 又要依靠 充分挖掘潜力 促使其增值 并在农业 工业 交通运输 生活消费等 方面逐步建立资源 型的经济体系 平均水平人均 资源利用率浪费 合理利用科技进步 节约 四 环境战略 1 环境问题 和环境污染严重 2 环境战略 搞好 防治 建立与发展阶段相 适应的 体制 生态破坏 生态建设环境污染

3、 环境保护 答案 环境污染归根结底是人们局限于认识水平和经济技术条件 把各种 有用物质排入环境所致 是资源浪费的结果 生态破坏也是人们不能充分 有效利用自然资源而过度向环境索取资源造成的 因此节约资源是解决环 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思考 1 为什么说节约资源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答案 五 稳定战略 1 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它既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前提 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 切入点和归宿点 2 战略措施 1 必须毫不动摇地把 摆在首位 2 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到国家和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 保护 改善 坚持社会和经济长期 稳定发展 经济发展 发展经济 自然 资源生态环境

4、答案 不是 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 社会 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 因此 可持续发展的稳定战略应该是指经济 社会 生态三个方面长期 稳定发展 不过 由于经济发展在可持续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因此我国 把经济的稳定发展放在首位 思考 2 可持续发展的稳定战略是指经济的稳定发展吗 答案 知识 归纳 互动探究 读下面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目前我国总人口达 13 397亿 不包括港 澳 台 预计到2020年 中国人口总量将达到14 6 亿 人口总量高峰将出现在2033年前后 达15亿左右 探究点一 人口战略与资源战略 探究导引 材料二 漫画 所剩无几 材料三 下图中数

5、值表示每取得100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所消耗的 能源量 相当于石油 单位 千克 1 人口问题不仅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而且给自然 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 哪些人口问题直接导致了我国资源的 短缺 针对这些人口问题 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问题 我国人口众多 导致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 平 人口素质较低 导致对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 浪费严重 措施 严 格控制人口数量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 提高人口素质 充分发挥人们的 积极性和创造性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减轻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为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答案 2 有人说 中国是人口大国 但还不是人力资源强国 对此你有

6、何看法 答案 赞同 我国虽然人口众多 但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文化教育还比较落后 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较低 成为新型工业化道路 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 或反对 我国人口众多 劳动力丰富 随着科技教育的发展 人口的科 学文化素质有了显著提高 虽然平均教育水平较低 但是由于基数大 中国大学生数量已经超越美国 位居世界第一 所以已经发展成为人力 资源强国 答案 3 材料三图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答案 从图中可以看出 每取得100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量 我国最多 说明我国单位产值能耗高 能源利用率低 能源浪费现象严 重 答案 4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 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是当今世界面临

7、的重 大课题 新世纪 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着诸多挑战 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 主要措施有哪些 当前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紧迫任务是什么 答案 主要措施 增加能源探明储量 调整能源利用结构 开发新能 源 紧迫任务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减少能源浪费 答案 1 我国的人口问题和人口战略 核心归纳 2 我国的资源状况和资源战略 跟踪训练 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土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 它可以衡 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 下图示意贵州乌蒙山区各海拔地带2000 年 2008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状况 读图回答1 2题 1 2000年 2008年 该地区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的地带是 A 1 300米以下地带 B 1 300

8、 1 900米地带 C 2 500米以上地带 D 1 900 2 500米地带 答案解析 解析 从题干分析 人口耕地弹性系数 土地面积百分比 人口百分比 观察2000年和2008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发现 在海拔1 300米以下 人口耕地弹性系数下降 人口百分比上升或土地面积百分比下降 人 地关系趋于紧张 1 300 1 900米之间 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不大 1 900米以上 人口耕地弹性系数上升 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2 2000年 2008年 该地区1 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及其原 因可能是 A 大量开垦耕地 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B 人口迁出 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C 大量退耕还林

9、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D 人口迁入 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答案解析 解析 依据上题分析知 1 900米以上人口耕地弹性系数上升 人地关系 趋于缓和 排除C D项 由人口耕地弹性系数 土地面积百分比 人口百分比可知 受该地地形影 响 不适合大量开垦耕地 最大可能是人口迁出 所以选B项 下图为 我国生态问题分布示意图 读图 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点二 环境战略与稳定战略 探究导引 1 说出A区域的生态问题及其引发的次生环境问题 答案 土壤侵蚀 石漠化 或土壤贫瘠 答案 答案 B地 B地地形起伏大 土层薄 河流下游城市密集 经济发达 土地生产能力高 2 B C两区域生态问题相同 说明危害更严重的地区及理由 答案

10、 答案 D 防风固沙 保护农田 E 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 3 比较D E两地区森林主要生态功能的差异 答案 1 我国的环境危机和环境战略 核心归纳 2 我国的稳定战略及其实施原因 读 某地区环境问题示意图 回答3 4题 跟踪训练 3 图中不能揭示该地区 A 环境问题的表现 B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 C 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 D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产生的 环境问题 答案 解析 解析 图示内容揭示了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同时揭示了环境问题的产生过程和表现 但是不能揭示该地区环境问题 的分布特点 4 该地产生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 发展问题 B 粮食问题 C 资源问题 D 人口

11、问题 答案 解析 解析 从图示内容可以看出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 因 该地区的发展问题是导致该地区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达标检测 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提出可持续发展五大支持系统 并强调五大支持系统的协调发展 报告以1995年全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指 数为100 下图表示2010年五大支持系统的能力指数 读图完成1 2 题 12345 1 1995年 2010年发展支持系统发展最快 其代价有 大量消耗资源 大量排放污染物 科教投入不足 人口快速增长 A B C D 12345 答案 解析 解析 根据图示 1995年 2010年之间 发展支持系统 经济 发展最快 可持续发

12、展能力指数接近120 而此过程中环境支持系统 污染 生态 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低于102 所以经济的发展是以大量消耗资源和大量 排放污染物导致污染加重 生态环境恶化为代价的 12345 12345 2 目前五大支持系统的协调发展 应重点建设的系统有 发展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系统 生存支持系统 环境支持系统 A B C D 答案 解析 解析 根据图示 为保障各支持系统协调发展 应注重建设的系统应为 五大支持系统的能力指数较低的生存支持系统和环境支持系统 12345 12345 读 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 图1 和 能源消费结构 图 图2 回答3 4题 3 从材料中推断 该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

13、是 A 大气污染 B 水土流失C 土地荒漠化 D 水污染 答案 解析 解析 读图 由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可以判断 该地区地形坡度大的地 区占的比例高 分布面积大 从能源消费结构图可以看到 该地以薪柴 作为主要能源 综上可知 该地的植被破坏严重 地形坡度大 容易造 成水土流失 12345 12345 4 解决该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开发小水电 封山育林禁止采伐 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 秸秆等 生物质能 进行炉灶革新 提高能源利用率 A B C D 答案 解析 解析 该地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破坏植被造成的水土流失 解 决该问题的主要途径就是要保护植被 但是该地区能源结构中以薪柴为 主要能源

14、 所以必须找到替代能源 开发小水电 投资少 又可保护环 境 可解决能源问题 所以 对 进行炉灶革新 提高能源利用率 可以减少对植被的破坏 逐渐解决环 境问题 也合理 12345 12345 5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口 耕地 草地和森林4个因子 构成一个理论上以人为中心 的全球人地关系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 人口总量的变动势必引起耕地 草 地和森林面积的相互转化和数量增减 材料二 下面为全球人均粮食 耕地生产率 化肥投入和灌溉面积指数变 化示意图 12345 1 随着人口的增加 耕地 草地 森林之间最有可能的数量转化情况是怎 样的 答案 耕地面积增加 森林 草地面积减少 答案 12345

15、2 材料二反映了人们提高土地生产 力的主要措施 即 和 这些措施带来的问 题是 和 扩大灌溉面积 增施化肥 水资源紧张 土地生产能力 下降 增加水中的营养元素 污染 水源 破坏土壤结构 使土壤酸 化 毒化 答案 12345 3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应采取的正确措施主要有哪些 答案 因地制宜 开展多种经营 发展农业科技 改进生产方式 培育 优良品种等 改良土壤 多施用有机肥 农家肥 有选择地施用化肥 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2345 可持续发展措施类 答题模板2 答题模板 思考方向满分术语 气候变暖类 清洁能源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植被保护森林 植树造林 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 节能减排 环保意识加强

16、宣传教育 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 工业发 展类 节能减排改进生产工艺 降低能耗 减少废弃物排放 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高科技产业 清洁生产 发展清洁生产 综合利用资源 减少废弃物排放 变废为宝 农业发 展类 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结构 全面发展农业 生态农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农村能源大力发展新能源 解决农村能源短缺问题 读图1和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下列问题 针对练习 1 图1中阴影甲地区是我国 冬 或 春 小麦的主产区 阴 影乙地区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绿洲农业区 说明乙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面 临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 答案解析 答案 冬 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水资源较少且呈 逐年减少的趋势 土地盐渍化 荒漠化严重 土壤贫瘠 生产结构不合 理等 基本对策 节约用水 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发展节 水农业 调整农业内部结构 实施退耕还牧 退耕还草等 解析 甲地区位于我国华北地区 是冬小麦的主产区 乙地区位于我国 西北河西走廊一带 气候干燥 水资源较为紧缺 应该采取的对策是调 整农业结构 发展节水农业及恢复植被等 2 图1中阴影甲地区人口稠密 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