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江苏专练习:附加题自选练1 Word含解析.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19961304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江苏专练习:附加题自选练1 Word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江苏专练习:附加题自选练1 Word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江苏专练习:附加题自选练1 Word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江苏专练习:附加题自选练1 Word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江苏专练习:附加题自选练1 Word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江苏专练习:附加题自选练1 Word含解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加题自选练1(时间:30分钟满分:40分)一、阅读材料,完成13题。(10分)夫 通 人 览 见 广 博 不 能 掇 以 论 说 此 为 匿 生 书 主 人 孔 子 所 谓 诵 诗 三 百 授 之 以 政 不 达 者 也;与彼草木不能伐采,一实也。孔子得史记注以作春秋,及其立义创意,褒贬赏诛,不复因史记者,眇思自出于胸中也。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之也,即徒诵读,读诗讽术,虽千篇以上,鹦鹉能言之类也。(节选自论衡超奇)注史记:指记载鲁国历史的资料。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4分)参考答案:夫通人览见广博/不能掇以论说/此为匿生书主人/孔子所谓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者也

2、(断对一处得1分,多断一处倒扣1分,扣完为止)2论衡的作者是(朝代)的(人名)。(2分)参考答案:东汉王充(每空1分)3根据材料,概括成为真正的“通人”的条件。(4分)答: 参考答案:博览群书,见闻广博;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每点2分)参考译文:通人见识广博,却不能拿过来论述事情,这叫作藏书家,就是孔子所说的那种能背诵诗经三百篇,但把政务交给他却办不通的人;这跟那些见过草木却不会采伐的情况,是一样的道理。孔子得到关于鲁国历史的记载来写春秋,而他在立意上有所创新,赞赏和贬责,不再沿袭这些记载,精妙的想法出自自己的胸中。大凡看重通人的,是看重他们能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如果他们只是能够熟读,读诗诵经,

3、即使能背诵诗歌千篇以上,也只是如同模仿人说话的鹦鹉而已(,没有用处)。二、名著阅读题(15分)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三国演义中,孔明派人贿赂张鲁手下谋士杨松,杨松向张鲁诬告马超谋反,逼得马超左右为难,刘备趁机派李恢劝降了马超。B边城中,天保和傩送同时爱上了翠翠,按茶峒的习俗他们会有一番“情人奉让”的礼节,但他们却选择用唱歌的方式争取爱情。C老人与海结尾,一对旅行的情侣对骨架表示惊叹,他们不知道那是被鲨鱼残杀的大马林鱼的残骸,但还是惊叹鱼尾巴的漂亮,作者以此衬托桑地亚哥的勇敢。D哈姆莱特中,罗森克兰兹和纪尔顿斯丹是哈姆莱特的好朋友,他们充当了丹麦国王的走狗,传递假信

4、息给英国国王,最终被英国国王识破所杀。E阿Q正传中,阿Q向吴妈求爱不成,在未庄无人雇佣,酒店也不再赊给他账,他将这一切问题都归咎于小D,于是两人之间展开了一场“龙虎斗”。解析:选BDB项,“按茶峒的习俗他们会有一番情人奉让的礼节”不对,茶峒习俗是“来一次流血的挣扎”;D项,“传递假信息给英国国王,最终被英国国王识破所杀”不对,原著内容是克劳狄斯给英国国王写了封信,编造了一些理由,要他把哈姆莱特处死,哈姆莱特偷到那封信,将自己姓名擦去,换成了罗森克兰兹和纪尔顿斯丹的名字,结果英国国王就把他们杀了。5简答题(10分)(1)红楼梦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有“因何打急了只管叫姐妹做

5、甚?莫不是求姐妹去说情讨饶?你岂不愧些!他回答的最妙。他说:急疼之时,只叫“姐姐”“妹妹”字样,或可解疼也未可知,因叫了一声,便果觉不疼了,遂得了秘法:每疼痛之极,便连叫姐妹起来了!”这一情节,其中“他”指的是谁?上述言语表现其怎样的性格?请分析“他”在作品中的作用。(6分)答: (2)梅和琴是家中的两位女性形象,两人在爱情方面的表现和结局有何不同?(4分)答: 参考答案:(1)甄宝玉。(1分)亲近女性。(1分)他后来热衷功名,与贾宝玉形成对比;(2分)谐音,符合封建礼教的甄宝玉才是真正的宝玉,贾宝玉只是一块顽石,表达了作者对封建世俗观念的绝弃。(2分)(2)表现:梅缺乏抗争精神,被迫听从家长

6、对自己婚姻的安排;琴受到新思想影响,为爱情自由而大胆地抗争。(2分)结局:梅因爱情上的失败,最后郁郁而终;琴最终与觉民逃出了封建大家庭的围剿,收获了幸福。(2分)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阅读材料,完成68题。王杨卢骆都是文章家,“四杰”这徽号,如果不是专为评文而设的,至少它的主要意义是指他们的赋和四六文。谈诗而称“四杰”,究竟只能算借用。是借用,就难免有“削足适履”和“挂一漏万”的毛病了。按通常的了解,诗中的“四杰”是唐诗开创期中负起了时代使命的四位作家,他们都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行为都相当浪漫,遭遇尤其悲惨。因为行为浪漫,所以受尽了人间的唾骂,因为遭遇悲惨,所以也赢得了不少的同情。依

7、此,“四杰”这徽号是满可以适用的。但超过了这限度,假如我们还问到这四人中的个别情形和相互关系,尤其他们在整个体系中所担负的任务,“四杰”这徽号的功用与适合性,马上就成问题了。因为诗中的“四杰”,并非一个单纯的、统一的宗派,而是一个大宗中包孕着两个小宗,而两小宗之间,同点恐怕还不如异点多。因之,在讨论问题时,“四杰”这名词所能给我们的方便,恐怕也不如纠葛多。数字是个很方便的东西,也是个很麻烦的东西。既在某一观点下凑成了一个数目,就不能由你在另一观点下随便拆开它。不能拆开,又不能废弃它,所以就麻烦了。“四杰”这徽号,我们不能,也不想废弃,可是我承认我是抱着“息事宁人”的苦衷来接受它的。(选自闻一多

8、唐诗杂论,有删改)6根据材料,概括“四杰”的共性。(3分)答: 解析:首先要明确答题区间,即材料第二段,然后抓住其中的关键句“他们都年少而才高所以也赢得了不少的同情”。这一关键句集中说明了他们的共性,将其分点概括出来即可。参考答案: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行为浪漫,受尽人间唾骂;遭遇悲惨,赢得不少同情。(每点1分)7作者认为谈诗而称“四杰”不合适的理由有哪些?(6分)答: 解析:第一段中有“就难免有削足适履和挂一漏万的毛病了”,说明谈诗称“四杰”不合适,具体理由就是“就难免有削足适履和挂一漏万的毛病了”这句话前面的内容。第二段有“四杰这徽号的功用与适合性,马上就成问题了”,说明谈诗称“四杰”不

9、合适,理由也是在这句话之前。参考答案:“四杰”这徽号主要来源于评论他们的赋和四六文,谈诗再称“四杰”只能算借用,难免会“削足适履”“挂一漏万”;四人的个别情形和相互关系,尤其是他们在整个体系中所担负的任务有很大不同。(每点3分)8结合材料最后一段,简要概括作者对使用“四杰”徽号的观点态度。(6分)答: 解析:“既在某一观点下另一观点下随便拆开它”一句中,“某一观点”指向的是文赋领域,“另一观点”指向的是诗歌领域,说明作者认为这个徽号不适合用在诗歌领域中。“不能拆开,又不能废弃它”“我承认我是抱着息事宁人的苦衷来接受它的”表明这个徽号不能被拆开和废弃,只能勉强接受。参考答案:“四杰”是在文赋领域中凑成的一个数目,在诗歌领域中不适合使用“四杰”这个徽号;“四杰”这个徽号不能被随便拆开和废弃,只能勉强接受。(每点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