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静谧(m) 峭壁耸峙(ch) 分歧翻来复去B. 莱畦(wā) 侍弄花草(nng) 宽徜 绿草茵茵C. 黄晕(yūn)水何澹澹(dn) 诀别 波光粼粼D. 发髻(j) 民生憔悴(cu)嘹亮淅淅沥沥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 清明节登上了山顶,大家喜出望外地看见天蓝蓝,山青青,水潺潺B. 面对美方咄咄逼人的态度和侵权行为,中国政府不得不作出必要反制C. 教师节这一天,主席台前被悬挂着的五彩缤纷的气球装饰得花枝招展D.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努力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用当其时、才尽其用3. 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A. 让百姓子女有学上、上好学,政府应尽全力消除大班额现象B. 只有当个人梦想汇入到时代洪流,梦想才是真正地照进现实C. 据不完全统计,10天内已有约2.2万多名台胞申领了居住证D. 学校开展体育课程,要尽量避免不出现运动意外伤害事故4.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世说新语》这部志人小说集,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
B. 写景抒情散文《春》的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C. 《散步》这篇叙事散文,营造了一家人互敬互爱、互相谦让的和谐氛围D. “家父”“家严”是谦称自己的父亲,“令尊”“家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5.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B. 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C. 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D.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6.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空白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建造竹楼,是傣家生活中的一件大事…._____.新楼落成时,还要举行“架竹楼”仪式①选择中柱是件很严肃而隆重的事情②中柱一般是8根③一幢竹楼最主要的是中柱④傣族还有个风俗:一家盖房,全村帮忙⑤中柱从山上运进村寨时,大家都前来迎接,并泼水祝福⑥按照传统习俗,先要选好地方,打好地基,再立柱架梁A. ⑥①③②⑤④ B. ④⑥③①②⑤ C. ⑥③②①⑤④ D. ④⑤⑥③①②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7. 古代诗歌默写填空正是江南好风景, ______ 。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僵卧孤村不自哀, ______ 陆游《十一月十日风雨大作》)______ ,若出其中; ______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王湾《次北固山下》中表现出人生旅途充满期待,心情乐观昂扬的象征意义的诗句是: ______ , 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运用拟人手法,借明月表达对友人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和关切的诗句是: ______ , ______ 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8. 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问题 为了提高朗读能力,张海涛同学就打算周六晚上收看一期《朗读者》,却被妈妈以耽误学习为由阻止假如你是张海涛,会如何劝说妈妈?四、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9. 完成下面语文综合实践题 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七年级8班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任务仔细阅读下面表格,简要概括出表格反映的主要信息 中学生结交网友调查表 选择网友对象凭感觉交网友看看才华看看外貌看看人品比例19%17%19%45%有人认为:“讲哥们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是肝胆相照的友谊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你认为真正的朋友应该是怎样的人?同学间的友谊对你起到什么作用?五、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0.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小桥流水人家”展现出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这首小令的画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请作简要分析六、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7.0分)11. 咏雪刘义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 不 正 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与儿女/讲论文义 B.公/大笑乐 C.君与家君/期日中 D.其一犬/坐于前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不 正 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俄而雪骤(不久)B.撒盐空中差可拟(稍微)C.相委而去(舍弃)D.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 不 正 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选文先写交代咏雪的背景,接着写主要事件咏雪,最后交代谢道韫的身份 B.“公欣然”和“大家乐”透露出了谢安与子侄辈亲密无间的感情和把玩诗句的雅兴 C.选文通过对谢安的语言描写和身份的补叙,表明他欣赏与赞扬谢道韫的文学才华 D.选文塑造了谢道韫的才女形象,营造一种温馨、和谐、快乐、融洽的家庭氛围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文言语句的大意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译文: ______ ②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文: ______ 谢安认为“撒盐空中差可拟”与“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两个咏雪名,哪一个更好?请说明你的理由七、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35.0分)12. 济南的冬天(节选)老舍①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 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②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 就是张小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请用四字词语,给第①段拟一个富有诗意的标题选文第①段加点词语“镶”用得好,好在哪里?选文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13. 阅读《百合》,回答下列各题 百合①百合,是一种从古到今都受人喜爱的世界名花。
它原产于中国,鳞叶呈长椭圆形,顶端尖,基部较宽,微波状,向内卷曲表面白色或淡黄色,光滑半透明,质硬而脆,无气味,味微苦后人因其鳞茎由许多白色鳞片层环抱而成,状如莲花,因而取“百年好合”之意命名 ②百合由野生变成人工栽培已有悠久历史在公元 4世纪时,人们认为百合只有食用和药用的功能百合的营养价值丰富,它不但含有蛋白质,脂肪、还原糖、淀粉,多种微量元素及维生素,还含有一些特殊的营养成分这些成分综合作用于人体,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滋补之功,而且还对秋季气候干燥而引起的多种季节性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中医上讲鲜百合具有养心安神、镇咳祛痰、滋阴润肺的功效,对病后虚弱的人非常有益 ③及至南北朝时代,梁宣帝发现百合花很值得观赏,他曾诗云:“接叶有多重,开花无异色,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偃柳赞美它具有超凡脱俗,矜持含蓄的气质至宋代,种植百合花的人更多大诗人陆游也利用窗前的土丘种上百合花他也咏曰:“芳兰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更乞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 ④随着时代的进步,欧美园艺专家通过杂交育种途径去创造新的品种经过近半个世纪后,终于选育出一批统称为“金百合”的新花其特色是打破了中国百合全是一茎一朵、单纯白色的现状,变成一茎多朵,且花色更多,既有金黄、橙红和淡紫,又有彩斑、条纹等其他图案颜色。
例如,由荷兰人改良的“卷丹”,花色橙红,每枝能开花七八朵,比美国人培育的“火黄”色彩更鲜艳,花朵更繁多另外,与中国百合相比,有些金百合品种更具特色,不但花色多样,而且还蕴含香味,最适宜做厅堂的插花,使人们欣赏起来不禁生发出“夜深香满屋,疑是酒醒时”的感觉 (综合“百度百科”资料而成,选文有改动)百合因何而得名?百合有哪些用途?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一个横线上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 例如,由荷兰人改良的“卷丹”,花色橙红,每枝能开花七八朵,比美国人培育的“火黄”色彩更鲜艳,花朵更繁多 ______ ; ______ ; ______ 与中国百合相比,金百合有什么特色?(答案连标点在内不超过20个字)14. 风筝王安忆①天下的母亲都爱操心,我妈妈是天下母亲中最爱操心的母亲在她眼里,我们做儿女的全是还没孵出蛋壳的鸡,她必须是永远孵着我们 ②妈妈时常我们功课,尤其是算术她不希望我们去搞文科,而要我们搞理工科她明白理工科的基础,在小学里便是算术了有一次,临近大考,她我“换算”她一定是问我:“一丈等于多少米?”我说:“老师只要我们知道一米等于多少市尺就行了可是,妈妈说:“万一有一道题目是一丈等于多少米,你怎么办呢?”她的逻辑是对的,我想不出任何道理来反驳,于是便只能跳脚了。
③其实,她我语文恐怕更合适一些,可她并不,只管制我读书第一次看《红楼梦》是在我小学四年级,妈妈把那些不适于我读的地方全部用胶布贴了起来,反弄得我好奇得 难 熬,千方百计想要知道那胶布后面写的是什么 ④我和姐姐先后去插队,终于离开了家可我们却像风筝,飞得再高,线还牢牢地牵在妈妈手里,她时刻注意我们的动向后来,我到了一个地区级文工团拉大提琴,妈妈凡是路过那里,总要下车住几天有一次,我告诉她,我们去了一个水利工地演出,那里有一座大理山,有许多大理石,等等妈妈便说:“这是个散文的意念,你可以写一篇散文那时候,我已年过二十,大局已定想来母亲在我们身上寄托的理工之梦早已破灭,又见我一人在外,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反倒生出许多烦恼,便这么劝我了这回倒真让我心下一动,之后不久,闲来无事,我写成了一篇散文,不料想这竟成了我第一篇印成铅字的作品,给了我一个当作家的妄想 ⑤然后,我便开始舞文弄墨,每一篇作品必须妈妈过目,然后根据她的意见修正,才能寄往各编辑部,再次聆听编辑的意见,再次修正她比编辑严格得多,意见提得极其具体、细微我常有不同意之处,可是总不如她合乎逻辑,讲不清楚,于是又只好跳脚了 ⑥再后来,我去了北京文学,风筝的线仍然牵在她手里,每一篇东西总是选寄给她看。
不过,与先前不同的是,妈妈同意让我听了编辑部的意见以后,再考虑她的意见这时,我如同闸门打开,写得飞快,一篇连一篇,她实在有些应接不暇了终于有一天,她紧接一封谈意见的信后又来了一封信,表示撤销前一封信,随我去了接到这封信,我忽然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风筝断了线,没头没脑地飞了起来,抑或能飞上天,抑或会一头栽下来,不论怎样,对风筝线,它无须再有什么怨言了 ⑦小时候,我喜欢画画,画的画也颇说得过去,老师总说:“你和你姐姐一点儿也不像可无奈大人要我学外语,请来教师,一周三次上英语课开始只能敷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