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岳麓版必修二 第一单元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教案1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19926974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岳麓版必修二 第一单元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教案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历史岳麓版必修二 第一单元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教案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历史岳麓版必修二 第一单元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教案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历史岳麓版必修二 第一单元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教案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历史岳麓版必修二 第一单元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教案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岳麓版必修二 第一单元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教案1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岳麓版必修二 第一单元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教案1 Word版含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汕头市东厦中学 高一历史 洪燕英【课标解读】课标要求: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四大经济区域的形成及特点 2、经济重心南移的概况和影响【本课分析】本课主要是从古代“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的角度,对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进行叙述和分析。内容包括三目,第一目“四大经济区域的形成”分析了我过古代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第二目“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介绍了古代中原人口大量南迁的三次高潮及南迁的原因和影响。第三目“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分析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原因及影响,贯穿于本课的线索是“经济重心”。【学情分析】本校高一学生的基础较差,但思维活

2、跃。因此在教学中,我会根据学情制定相对应的教学方法,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并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记忆西汉时期四大经济区域的范围,重点分析山东、山西成为经济重心的原因;掌握古代中原人口南迁和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原因。(2)培养的基本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用其它学科的知识与方法来记忆历史事件,分析历史问题,解读历史现象的本质原因 ,达到学科之间的相互交融。培养学生的看图能力和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古代四大经济区域图,让学生正确理解古代的山东、山西的地理概念。通过丰富的图表、图片、融合其它学科史料知识,让学生自提取历史信

3、息掌握历史知识。(2)结合历史典故让学生深刻理解古代中原人口南迁的原因和过程。(3)通过图片展示、材料分析、表格归纳、习题训练,引导学生认识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过程和所产生的历史影响。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古代四大经济区域的描述,认识我国古代经济文明发展的多样性,认识南方经济的发展是北方南迁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开发的结果,认识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2)通过生态平衡对经济重心及南移的影响,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顺其规律的价值观。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古代中国中原人口南迁的三次高潮及其影响,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及其过程。难点:古代中原人口南迁和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原因。【教学过程】一、导入

4、新课: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中国古代自战国到中唐时期的经济重心所在。但随着历史的演进,它的重心地位逐渐丧失,终于在两宋之际让位于长江流域。这个转变由开始到最终完成,其过程如何?原因何在?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课,探索和思考这些问题。二、讲授新课概念解读:区域经济:是指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原因,在特定区域内所生产的产品,经营模式和地方特色基本相同的经济。经济重心:是指经济、技术最发达,对国家提供主要财政支持的地区。在中国古代,衡量一个地区是不是经济重心,最重要的是看该地区粮食产量和人力资源是不是在全国名列前茅,其次是看该地区手工业和商业是否发达。(一)汉代四大经济区的形成1、 四大经济

5、区的分布【探究一】两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曾对汉代经济分布进行过积极研究,朗读课本,总结出我国汉代经济区域的划分情况。【展示课件】四大经济区域分布图,指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汉代四大经济区的形成。教师: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特点,将全国分成哪四大经济区?学生:山东、山西、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2、 四大经济区的特点【探究二】依据材料并结合阅读教材,从自然条件、人文环境等方面分析我国汉代四大经济区域的特点及地位。教师通过表格形式引导学生,梳理西汉形成的四大经济区域及其特点。【思考】1.古代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1)区域的多样性多样性主要是指地域分布上的特点。(2)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平衡性主要是指发展水平上的差

6、异。2、原因(1)自然地理环境(2)生产力发展水平【过渡】唐朝诗人白居易在忆江南中写到: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刚我们学习了西汉时期的江南地区是一个欠开发的落后地区,那它是如何从落后、荒凉变成一个经济繁荣、风景如画、人人向往的美好地方的?【设计意图】承上启下,巩固上个子目的内容,引导学生自然过渡到下个子目的内容: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1、 三次南迁高潮教师:古人总结的人民流亡的原因:“一曰天,二曰官,三曰军,四曰钱,五曰愚。”具体地讲就是天灾、徭役、供应军需、高利贷的盘剥、经营不善五个原因。【思考】历史上中原人

7、口有几次大的迁徙?具体是什么?(1)第一次高潮(两晋时期)原因: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课件展示】永嘉之乱是指公元311年,即永嘉五年,匈奴攻陷洛阳,掳走晋怀帝的乱事。晋初重行分封,终致八王之乱,加以天灾连年,社会不稳,胡人遂乘时入侵。(2)第二次高潮(唐朝中期)原因:安史之乱(3)第三次高潮(两宋时期)1126年,金人攻破汴京;次年,将宋徽宗、宋钦宗及许多百姓俘虏押往北方,使汴京一片残破,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2、南迁共同原因:【思考】结合材料,思考多次中原人口外迁的共同原因?材料一:(中原)大疾疫,兼以饥馑,百姓又为寇贼所杀,流尸满河,白骨蔽野。 晋书食货志材料二:永嘉行 唐张籍黄头鲜卑入洛

8、阳,胡儿执戟升明堂。晋家天子作降虏,公卿奔走如牛羊。紫陌旌幡暗相触,家家鸡犬惊上屋。妇人出门随乱兵,夫死眼前不敢哭。九州诸侯自顾土,无人领兵来护主。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外迁共同原因: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的攻伐3、南迁影响阅读课本,归纳出南迁的影响(1)为江南增加大量劳动力,提高经济实力;(2)北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教师进行补充:(3)带来新的风俗习惯;(4)促进江南民族融合;(5)使人口的分布更加合理,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6)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习题练习1】南宋都城临安,“本地人开酒馆也往往仿效汴京的旧俗,在门前张挂驴子灯;开茶馆则学北

9、方张挂名人画像。更有趣的是,北人在吃笼饼、蒸饼的时候习惯于先去掉皮,原本是因为北地风尘比较大,但南方人也跟着学,去了皮才吃”,材料表明北方人南迁( )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带来新的风俗习惯导致经济重心南移 促进了南北文化的融合A. B. C. D. 意图:巩固所学知识点:南迁的影响。以及强调南迁只是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并不能导致经济重心的南移。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1)中原人口南迁,补充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2)政治环境南方相对和平稳定(3)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2、经济重心南移的发展过程(1)孙吴、东晋、南朝时期的初步开发(2)中

10、唐以后的全面开发 注意:超越北方不等于取代北方,全国的经济中心仍在北方。(3)宋代以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 【习题】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拜财神的习俗浓厚,浙江拜范蠡为财神,安徽徽州拜管仲为财神,江西拜关公为财神。当时朝廷对此不但认可,还均给予支持。明清政府此举有利于( )A. 控制民间宗教信仰 B. 分化瓦解江南反清势力C. 抑制资本主义萌芽 D. 促进江南社会经济发展意图:巩固所学知识: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同时引出经济重心南移后带来的影响。【探究三】材料一: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卷337材料二:杭州北关夜市,钱塘八景之一,当时外地游西湖者,晚间返归多集于此,因而成景。材料三:苏湖熟,天下足。

11、南宋民间谚语材料一、二、三说明了什么现象?宋朝时期,江南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城市的繁荣,成为国家赋税的主要来源3、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1)促进了江南经济发展,使之成为国家赋税的主要来源;(2)经济重心南移带动了文化重心的南移;(注意:政治重心没有南移)(3)促进了民族融合。(四)小结【课后作业】我们中很多祖先也是外地迁移而来,或问询村中老人,或查阅家谱。查明:你的祖先从何地而来,迁移原因是什么。并制作一个统计表,看看这种迁移具备怎样的时代特点?【板书设计】 龙门碣石以北北方 山东地区经济重心南移 山西地区 北乱南稳 原因北“尽”南潜 气候变迁 时间:南宋 影响:文化重心南移南方江南地区: 【反思应对】本节课亮点:(1)紧紧围绕课标的要求来组织课堂教学。知识的整合,史料的选用,问题的设计都是围绕课标主要问题展开的。(2)本节课的教学采用问题探究式,引导学生顿悟其成败的关键在于:一是引导学生形成问题意识,这种心理状态可以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二是设计有思维价值的问题,以培养学生深刻性、灵活性、创造等思维品质,同时将价值观念转化为学生内化的过程。(3)比较巧妙的做到了“史料”、“史论”、“史家”的有机结合。在史料的基础上通过引导讨论、史论结合,学生本堂课的互动很好。(4)课堂中穿插习题,及时巩固所学知识点,并使知识过渡更加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