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教(学)案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9916108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教(学)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指导教学目标:掌握记叙文阅读的技巧。 学会分析文章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教学重点:分析语言的运用。教学难点:注重语言的特点,语言的特色。在小学阶段,阅读题在整张卷子中所占的分数比重是很大的,因此能否做好阅读非常关键。而在所有的短文类型中,记叙文的阅读又是重中之重。那到底什么是记叙文呢?记叙文就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常见的小说、童话、散文、寓言、人物传记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从内容来看,记叙文可以简单地分为以下三类:写人的记叙文,记事的记叙文和写景状物的记叙文。不同类别的记叙文,阅读方法也有所差异:1、写人的记叙文:首先

2、,要了解短文里面所写的事情,因为写人和写事是分不开的,人物的个性、思想等往往都是在事件中体现出来的。其次,要了解人物的描写方法。常见的描写方法有: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肖像、行动、语言和心理,通过这些描写,我们更能够了解主人公的特点以及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最后,还要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环境能够影响一个人的语言、行动、思想等,同时环境描写还能对人物够起到重要的衬托作用。2、记事的记叙文:首先,要弄清楚短文中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理清了六要素也就等于理清了故事的主要情节,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其次,理清文章的层次,也就是题目里经常出现的

3、分段。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分成发生、发展、高潮和结果几个部分;二是按事情的因果关系分,分成起因、经过、结果几个部分。最后,要抓住文章重点,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抓住关键的字词句,从中领悟作者的意图。3、写景状物的记叙文:首先,了解文章所写对象的特点。其次,分析文章里出现的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反问、设问、夸张、排比等。最后,要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在写景状物短文中,都能体现出作者对所写景、物的热爱赞美之情。无论是做哪一类型的短文阅读,都要做到“两读”略读、细读。看到短文时,不要急着去解答,要先把文章大略看一遍,大概了解文章的意思。然后,再去看题目,带着问题

4、读文章。回答问题时,一定要充分理解题目的意思,把答案写完整。4、记叙文的一般知识(一般分记事为主的、记人为主的、写景为主的三种)一、记叙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记叙的六要素。 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是使记叙内容明确而必须的,但有时这三个要素中某个显而易见的不必要赘笔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展示了所记叙事件的完整过程,要清楚完整地写出。 二、记叙的人称 记叙的人称有三种情况。(记叙文常用的人称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 1、是第一人称的我、我们,用这种人称更能体现内心感受,反映真实感。 2、是第二人的你、你们,多用于书信体。 3、是第三人称则能反映更广泛的视角,更客

5、观。 三、记叙的顺序 记叙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是按时间发展的顺序进行记叙。 倒叙是先叙述事件的结果,再回过头来叙述起因经过。 插叙是在叙述的过程中,插入发生以前的内容,或与所写事件有关的其它内容。 四、记叙的线索: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将有关的场面贯穿起来构成情节的整体。(1)以时空转移为线索;(2)以一人(或人的感情等)、一事、一物为线索(一般贯穿文章的始终)。如藤野先生明线为对藤野先生的崇敬的怀念,暗线为作者的爱国主义感情五、记叙文常用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记叙文的语言特点有:含蓄、幽默、风趣、直露、平实、典雅、粗俗、自然、清新、优美、质朴等。 记叙文中的描写:记叙文中

6、的描写分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1)、人物描写又细分为:(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5)语言(对话)描写(6)心理描写另外,人物描写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可以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人物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2)、环境描写又可以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

7、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记叙文阅读技巧着重对人物和事物的分析。 文章的思想意义是通过对人物、事件和场景的描述来展现的,这就要由表及里,由文字反映的意象来挖掘思想内涵。 l 理清读物的线索。 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理清了线索,文章的段落、层次就好掌握了。一篇记叙文一般只有一条线索,也有的一主一次或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有的以某一事物为线索,有的以行踪为线索,有的以时间为线索,还有的以感情为线索等。线索作用:贯穿全文,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3. 把握记叙的顺序。 记叙是记叙文的基本表达方式,把握了记叙的顺序,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

8、的条理和层次,便于把握全文的结构和中心了。记叙文的顺序较常见的,一是以时间为序,或正序或倒序,其中也常有插叙和补叙。二是以空间为序,或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或由上及下,或由下及上;或由内及外,或由外及内。三是以事理为序,按某一思想的发展程序,或按不同关系分类描述,或选取若干侧面逐一叙述。所有这些记叙顺序虽然变化无穷,但只要按上述类别去分析,顺序是可以把握的。 4. 分析多种表现手法。 记叙文除以记叙为主外,还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如描写、议论、说明、抒情等。描写还有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总之,对各种表现手法的特点、作用进行分析,看作者是怎样把这多种表达方式巧妙结合

9、、熔于一炉、恰到好处地运用的。 5. 分析语言的运用。 好的语言必然准确、鲜明、生动、形象,而且句式多变化,运用多种修词法。注意分析语言的特色,既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又可以得到欣赏之乐,还可学习语言,有利于写好文章。记叙文常用答题模式1问文章中心/主旨/主题/深意是什么?格式:三步走本文记叙了(或描写了) 的故事(或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或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 的思想(或性格、精神),抒发了作者 的感情。2问此段/此文有何语言特色?这篇文章语言 (写语言特点,自然朴素或生动优美)如“ (摘录文章中的相关句子)”,它 (写赏析,适当地选下面赏析词库的语句)3(1)词语作

10、用的答题格式:此词原意为 ,在文中意思为 , (或生动形象、清晰明确)地突出了 (或表现了、增加了、揭示了) ,增强文章的 (感染力等)(2)句子作用的答题格式:三步走此句运用了 的 (填修辞手法、写作方法、表达方式);突出了(或展现了、交代了、表达了、描绘了、增加了、铺垫了、衬托了) (联系全文答)(加套话)增加文章感染力,或突出了作者对xxx的喜爱,揭示了作者xxxxx的中心,总结全文。4人称作用:第一人称: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第二人称:便于作者与文中的人物或读者感情交流,显得特别亲切、感人。第三人称:显得客观真实,不受时空限制,方便记叙与议论.5分析作者用了一件平常小事,有什么好

11、处(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以小见大,事虽小但耐人寻味,具有典型意义,容易引发读者共鸣,突出主旨6一个句子某描写在结构上的作用?照应前文(开头)承接上文开启下文、总领下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过渡)为后文 (某人物、某事物出场)作铺垫、打伏笔7文中某句话的某个词可以换成另一个词 吗?动词:不能,因为这个动词准确、具体、生动地描写了对象所以 形容词:不能,因为这个动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对象所以 副词:不能,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对象的情况(程度、限制、时间、范围),换了之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例题:谁与我同行严忠付上初中时,学校每周总有二三晚的补习课。家中离学校有三里来地,白天不觉怎样,三蹦两跳便到了学校

12、,夜晚就怵然了。过一片稻田,翻一座山岭,而过岭是极惧怕的。一条窄窄的山道,铺着青石,是乡村独轮车行的路。两旁是过人的小树林,风一吹来,飒飒作响。间或林子里有夜莺和爬行动物鸣叫,全身毛孔大张,一身冷汗。有月亮时,从密密的枝丫间透出些淡淡的光亮来,洒在青石路上,行来可稍见轻松些;若遇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心口便如兜着一只小兔。这时就想起母亲的话来,将头顶的发毛尽力往后梳,露出亮堂的额头来。母亲说,年轻人额头有团火,能驱妖逐魔。走夜路最怕的是碰上“鬼这东西,尽管谁也没见过。总之,晚上补习归来,见四周漆黑,便无端想起了“鬼”来。父亲见我害怕,便说:胆是锻炼出来的,你应该时时想到你是男子汉。一天晚上补习归

13、来,刚上山岭,便见前面几十米远的地方有个火把在移动。我高兴极了,心里也不再有惧怕。我加快步伐,想赶上那火把,结伴过岭。谁知我的步子加快时,那火把移动的速度也加快了。我的心顿时一阵惊跳,莫不是碰上老人们说的“鬼火”!夏天纳凉,老人们常说鬼的故事,都说荒郊野外有鬼火出没。一时间,我仿佛肩上压有千斤重担,两腿发软,寸步难移。想到了父亲的话,你是男子汉,我多少鼓了鼓勇气,艰难地一步步朝前走去。但当我放慢了脚步时,火把也放慢,了移动的速度,始终与我保持几十米的距离。下了山岭,便可见人家灯光了,我也松了一口气。一摸额头,却是一头的冷汗,深知那是吓的。下了岭走在平阔的田野上,那火把便在我眼前消失了。回到家中

14、,我把这件怪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却不以为然地说:“世上根本就没鬼,夜晚的鬼火,是磷火。你在学校应该学过的,有啥害怕的。”以后,我每次晚上回来,都能见到山岭上一支火把走在我的前面。虽然害怕,但我壮着胆子跟在后面,它终究没有伤害于我,并照亮我夜行的路。渐渐地,我便不再害怕了,我想那是与我一样夜行的路人。那天,我告诉父亲,我不怕独自走夜路了。我甚至渐渐地感觉出夜行的快乐来万籁俱寂,抑或虫鸣蛙叫,都有一份怡人的意境。这是不敢夜行之人所体会不到的。从那以后,火把便在我夜行时消失了。13毕业后,母亲告诉我,那是父亲打的火把。1.小说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题目中的“同行”指 ( ),又指 ( )。3.小说的主人公是父亲,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