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高二上学期政治周练3 .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19912979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高二上学期政治周练3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云南省高二上学期政治周练3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云南省高二上学期政治周练3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云南省高二上学期政治周练3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云南省高二上学期政治周练3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高二上学期政治周练3 .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限时检测 一、选择题1.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相传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史官,以后的历朝历代都设置史官。史官们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形成了丰厚的规模巨大的史书典籍。关于史书典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我国的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史书典籍是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我国的史书典籍,其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A.B.C.D. 2. 2017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达北海市,来到合浦县汉代文化博物馆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步入青铜之光、土火之韵、碧海丝路等展厅

2、,察看合浦汉墓出土的我国古代青铜器、陶器和域外陶器、琥珀、琉璃等文物,了解汉代北部湾地区对外通商交往史。上述材料反映了()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文化具有多样性、民族性中华文化是世界最优秀的文化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征A.B.C.D. 3. 看得见多远的过去,就能走向多远的未来。如果说现实是结果,历史就是条件。准确书写历史、正确认识历史,正是为了确立前行的方向、标定进步的坐标,更好地走向未来。该观点()启示我们要重视从史书典籍中汲取营养强调不能割断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强调要重视发掘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说明正确历史观决定着社会文明发展趋势A.B.C.D. 4. 2017年,央视中国

3、诗词大会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感受诗词之趣。此节目不仅摘得收视率桂冠,也在全国掀起一股学习背诵古诗词的热潮,其原因在于()优秀文化生生不息,源远流长中华韵味民族认同,雅俗共赏声像合一新颖创新,引人入胜吟诗赏诗全民动员,古诗新作A.B.C.D. 5. “齐之水道躁而复,故其民贫粗而好勇;楚之水淖弱而清,故其民轻果而贼;宋之水轻功而清,故其民闲易而好正。”上述文字()描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A.B.C.D. 6.

4、茶,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茶事的逐渐兴旺不仅带来了商事的繁荣,还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从古至今,以茶为食、以茶会友、以茶示礼不仅是普通百姓、文人墨客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还是中国与国际社会友好交往的重要载体。材料说明()文化是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中华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有机统一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A.B.C.D. 7. 2017年3月12日,古老的罗马阿根廷剧院迎来中意文化碰撞的剧作京剧浮士德。不同于西洋歌剧,京剧浮士德短小精悍,剧情跌宕起伏,服装绚丽夺目,京剧艺术的唱、念、做、打得以淋漓展现。演出结束时掌声经久不息,演职团

5、队两次返场谢幕,获得观众一致好评。这表明()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文化在交流与传播过程中渐趋同一文化交流互鉴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中华文化兼收并蓄,具有极强包容性A.B.C.D. 8. 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这一古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A.团结统一精神 B.爱好和平精神C.勤劳勇敢精神 D.自强不息精神 9. 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仅体现了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不断吸收最前沿的技术,创造出新成果。有人认为,“工匠精神”往小了说就是尽心尽责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往大了说就是民族精神。由此可见()“工匠精神”是我们应对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中华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变化

6、而不断丰富“工匠精神”是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之一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A.B.C.D. 10.英国人也有红色情结,他们说红色是民族的精神所在。一个民族一旦对某种色彩钟爱乃至痴迷,那就不可小视,因为那代表着某种追求和执着,是一种积极向上、锲而不舍的民族精神。这启示我们要()A.不断为我国的民族精神注入新的时代特色B.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C.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D.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汲取各民族的长处 11 .从莫高窟到兵马俑,从北京天坛到安阳殷墟,从曲阜孔子庙到布达拉宫这些壮美风景令人敬畏。从老人家常去

7、做的中医针灸,爷爷奶奶随口哼唱的昆曲、粤剧,到生活中的珠算、皮影戏我们感知到,中华文化已融入民族的血液。可见()A.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B.中华文化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C.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D.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2. 被称为“不灭的蜡烛、不倒的脊梁”的“感动中国”人物莫振高,在广西都安高中任教三十多年,埋头苦干,用微薄的工资资助了300名贫困生,并筹集3 000多万元善款,帮1.8万名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这对我们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的启示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积极传播文明风尚提高辨别文化眼力,坚决取缔落后文化

8、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夯实民族振兴基石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勇于担当,甘于奉献A.B.C.D. 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享誉全球。保留和继承中国味道,让中国味道满园飘香,是发展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体现。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大型美食节目中国味道寻找传家菜以“寻找传家菜”为核心主旨,透过美食向观众呈现一个个普通人身上的人情温暖和技艺传承。节目通过展示一道道传家菜的传奇故事、独门技艺,以及一个又一个沉浸于美食世界的传奇人生,让埋没于市井的美味珍馐,隐藏在普通家庭餐桌上的家常菜,在节目中大放异彩。(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保留和

9、继承中国味道,让中国味道满园飘香。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2)假设你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承者,请就如何传承中国味道提出三点建议。 参考答案:1.解析:B设问侧重于对史书典籍的认识,而非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符合题意;传统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错误;是对史书典籍的正确认识。2.解析:B本题考查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中华文化的特征。察看合浦汉墓出土的我国古代青铜器、陶器和域外陶器、琥珀、琉璃等文物,了解汉代北部湾地区对外通商交往史。这反映了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正确;材料未体现;说法错误,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没有“最优

10、秀”的说法。3.解析:B“看得见多远的过去,就能走向多远的未来”是材料的中心思想,它强调要正确对待历史文化,以史为鉴,把握未来。史书典籍是历史文化(传统文化)的载体,故当选;材料讲的是传统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不是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与题意不符;夸大了历史观的作用。4.解析:A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也在全国掀起一股学习背诵古诗词的热潮,其原因在于中华优秀文化的源远流长和民族的认同感,雅俗共赏,正确;与材料主旨内容不符;不是其原因,而是其表现。5.解析:C本题主要考查文化影响面面观、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文字的大意是:试看齐国的

11、水迫急而流盛,所以齐国人就贪婪,粗暴而好勇。楚国的水柔弱而清白,所以楚国人就轻捷、果断而敢为。宋国的水轻强而清明,所以宋国人就纯朴平易喜欢公正。这说明,受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文化呈现区域性特征,同时也对人产生影响,故选;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6.解析:D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说法错误;与题意不符;茶兴起至今,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说明了;茶事的逐渐兴旺带来了商事的繁荣、以茶为食友好交往的重要载体,体现了。7.解析:B中文化渐趋同一的说法错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说法错误;符合题意。8.解析:D该古训强调一个人在贫寒中生生不息的追求,D符合题意;A、B、C均与题意不

12、符。9.解析:C说法错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故排除;“工匠精神”是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之一,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表述正确;表述错误,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故排除。10.解析:C材料通过英国人也有红色情结,将红色作为民族精神的所在,旨在强调民族精神的重要性,这启示我们应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C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11.解析:A依据“令人敬畏”和“融入民族的血液”这两个关键信息可以确定A正确;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B说

13、法错误;C、D均不符合题意。12.解析:B“感动中国”人物莫振高,在广西都安高中任教三十多年,埋头苦干,并用微薄的工资来资助贫困生,为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凸显了其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这启示我们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甘于奉献,正确;与材料主旨内容不符;与设问要求不符。13.解析:本题第(1)问实际上考查的是弘扬中华饮食文化的必要性。独具特色的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展示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中华文化的魅力、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运用中华文化的特征、文化的多样性等知识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即可。第(2)问属于开放性设问,可以从继承传统

14、、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答案:(1)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饮食文化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的智慧结晶。我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彰显民族特色,是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饮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和区域特色,保留和传承中国味道,是丰富和发展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要求。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保留和传承中国味道,使之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有利于增强我们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每点5分,共20分)(2)在继承传统的饮食文化技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使中国味道更具活力。培育传统美食的继承人,壮大中国味道的传承队伍。既要吸收西方饮食文化的营养,又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中华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发挥现代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优势,扩大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力并增强其感染力。(三点即可,符合题意即可,每点3分,共9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