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习作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 (2)

上传人:思无****9 文档编号:119912088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习作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 (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习作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 (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习作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 (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习作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 (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习作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 (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习作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习作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 (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习作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课题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课型习作授课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及我们中国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2.学会搜集资料,并能够把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实用的语言。3.写作中要确定重点,选有特点或有价值的内容介绍。4.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并能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习作。教学重点1.学会搜集资料,并能够把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实用的语言。2.写作中要确定重点,选有特点或有价值的内容介绍。教学难点写作中要确定重点,选有特点或有价值的内容介绍。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4 )分钟一、交流激趣,导入课题。1.提出问题,引发交流: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文化遗产吗?学

2、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1)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2)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3)国务院规定自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2.深入交流:那么,什么是世界文化遗产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1)世界文化遗产,是一项由联合国发起、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负责执行的国际公约建制,以保存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杰出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为目的。世界文化遗产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最高等级。(2)世界遗产分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

3、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四类 。(3)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行列以来,截至2018年7月,中国已有53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3.继续交流:在以前的学习、课外阅读、观看影视作品和与人交流中,你们都了解了我国的哪些世界文化遗产?(长城、莫高窟、泰山、黄山、峨眉山、新疆天山、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4.观看图片,引发交流:【出示课件2、3】与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有关的多组图片。互相交流通过图片了解到的和自己的感受。5.谈话导题:这些令中国人骄傲的世界文化遗产,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汗水和智慧。这次习作,选择一处你感兴趣的世界文化遗产,搜

4、集资料,写一份简介。(板书: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课件出示有关图片,激起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兴趣,为下面的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和撰写简介做好铺垫。新课教学(33 )分钟二、课件展示,引导选材。1.查阅资料。(1)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自己是怎样搜集相关资料的?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发言。(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出示课件4】(1)有目的地查阅相关资料,如搜集历史资料,了解基本现状。(2)查阅的时候把资料来源记录下来。(板书:查阅资料)2.整理资料。(1)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自己是怎样整理搜集到的相关资料的?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发言。(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引导并

5、小结:【出示课件5】根据介绍的内容分类整理资料,如描绘外观和结构的,记录历史文化的,讲述相关故事的。筛选资料,剔除无关信息,如果资料不够完善,可以继续查找、补充。(板书:整理资料)3.展示资料。【出示课件6】(1)小组同学互相交流,在小组内展示自己整理的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小组同学互相评议,可以把小组内同学搜集的资料合并整理。(2)小组派代表展示资料,并做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三、欣赏范文,把握技法【出示课件7】范文1.我当小评委:学生欣赏范文,说说什么地方写得好?(小组交流,汇报发言。)2.师生交流,教师小结,把握技法。(1)要选择好文化遗产选择文化遗产是首要任务,在选定好某处之后,还

6、应收集这个景点的资料。以免写时空洞无物,或张冠李戴。所引用的数据、资料必须真实,不能道听途说、添枝加叶。当然,涉及到的一些故事、传说、笑话等可以借题发挥。(2)结构清楚,写有条理。动笔前可以列一个简单的提纲,已确定描述的内容,安排材料的先后顺序。(3)恰当引用。适当加入文化遗产名称的由来,背后的神话、传说、故事等等,增加习作的神秘感。四、独立习作,教师巡视。1.明确习作要求。【出示课件11】(1)将整理后的资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也可以引用别人的话,但要注明资料来源。(2)注意使用图片、表格等辅助形式,使介绍的内容更加生动、准确。(3)写完后,和同学交流,看看你的简介是否清楚,再进行修改。2.学

7、生独立完成习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提醒学生格式要正确。(板书:撰写简介)五、全班交流,师生评议。1.习作完成后自己阅读并修改,保证句子通顺,没有错别字。2.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同学把自己的习作在小组里读一读,小组同学互相评议,提出修改意见。也可以大家一起帮助修改,并选出最好的一篇习作作为小组的代表作。3.课件出示教师巡视时发现的优秀学生习作。(1)学生自由阅读。(2)自由发言,进行评议,发现亮点,提倡借鉴。4.课件出示教师巡视时发现的存在普遍性问题的学生习作。(1)学生自由阅读。(2)自由发言,进行评议,发现问题,提出建议。(3)集体交流,进行修改。5.小组交流。(1)把自己独立修改后的习作读

8、给小组同学听,和同学一起分享习作成功的快乐。(2)互相评价。六、自我修改,誊抄习作。1.请同学们根据交流情况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试着用好修改符号。2.小组内交流再次修改后的文章。3.把自己的习作认真誊抄。师生互动,相互交流,资料共享,拓展视野。范文引路,感悟写法,掌握技巧,提高能力。引导学生在分享中学会借鉴和模仿。引导学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3)分钟七、教师小结,鼓励积累。1.教师小结:今天,同学们写的作文很精彩,老师都被你丰富的知识折服了。课后,以你写的作文为基础,向你的家人、朋友介绍一下我们祖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吧!2.布置作业:阅读有关介绍中

9、国风景名胜的书籍。板书内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1)查阅资料。(2)整理资料。(3)撰写简介。课后反思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是部编本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七的内容。这一习作题要求学生选择一处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搜集资料,写一份简介。怎样使学生在习作中能确定重点,选有特点或有价值的内容,把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实用的语言,在习作中体会历史遗产的魅力或感受祖国美好山河的美丽是本次习作教学的关键所在。一、课前指导,收集材料。我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景观虽然都是著名的旅游景点,但是能亲自去游览的学生却并不多,而且以前学生很少接触过简介文化遗产一类的写作,这无疑增加了习作的难度。这次习作,如果课前

10、没有收集资料,学生将无从下笔。因此几天前,我就布置学生确定景点,然后通过书籍、网络等收集材料。为了让学生人人课前对“文化遗产”有所了解,对上网收集资料有困难的同学,我让有条件的同学助他一起合作查找资料,力争人人手中都有一点资料,准备习作素材。二、抓住重点,适当取舍。如今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材料。但在大量的材料面前,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有用的信息是现代人应具备的能力。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力,要老师一步一步指导,才能逐步提高。在课前收集材料的时候我告诉学生,一处世界遇产的资料很多,不可能都摘录下来,要有所取舍,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有用的、有趣的收集下来,待习作课上用。课堂上

11、我着重指导学生如何取舍材料。引导学生重要的就保存,不重要的就删掉,这样步步教给学生处理和运用材料的方法,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三、先说后写,降低难度。“说”是前提,写是说的书面表达,只有在充分“说”的基础上,写才有望水到渠成,在动笔前,我先让学生交流收集和整理的资料,目的是使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通过汇报和教师的及时点评,使学生进一步感悟习作的写作方法;在听、说中,可使学生找出自己的差距,从同伴那里学习多角度表达。四、参与实践,获取新知。本次习作蕴涵着很强的实践性。在课前查找资料,给了学生大量实践的机会,学生在这种实践的过程中很自然地也是很快乐地学习知识,学生也非常感兴趣。在课堂中

12、也注重让学生结合实际在实践中学习新知。学会写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简介,掌握写作技巧。正如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但是,实际课堂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还是在我身上,一是课堂调控能力不强,二是本身对我国的世界遗产知之甚少,三是教师评价语言缺乏针对性。总之,这节课有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改进。“部编本”语文教

13、材解读“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 (一)教材要体现国家意识、主流意识形态、党的认同,体现立德树人从娃娃抓起。 (二)体现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 (三)语文、道德与法制、历史三个学科教材统编是大趋势。 (四)“一标多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编本”力图起到示范作用。 二、“部编本”教材的编写理念: (一)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二)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提倡全民阅读,注重两个延伸:往课外阅读延伸,往语文生活延伸。 (三)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编研结合。 (四)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七个创新点: (一)选文创新:课文总数减少,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 (二)单元结构创新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制,综合性更强。 (三)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四)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 (六)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 (七)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 新教材注重了六个意识。 、国家意识。 、目标意识。 、文体意识,非常突出文学素养的培养。 、读书意识。 、主体意识。 、科研意识。 小结:好教,但教好不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