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五大主题要素之(二)大气讲义(含解析).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19911768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3.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五大主题要素之(二)大气讲义(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全国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五大主题要素之(二)大气讲义(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全国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五大主题要素之(二)大气讲义(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全国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五大主题要素之(二)大气讲义(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全国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五大主题要素之(二)大气讲义(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五大主题要素之(二)大气讲义(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五大主题要素之(二)大气讲义(含解析).doc(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大主题要素之(二)大气一、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1)根据图示,理清大气受热过程:(2)图中显示大气的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反射和吸收,此外还有散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d大气逆辐射。二、热力环流示意图(1)甲、乙、丙、丁四地的气压高低状况是甲乙丙丁。(2)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温高低状况是乙甲丙丁。(3)在同一高度上,气压高,等压面向高处凸;气压低,等压面向低处凸。(4)若图示区域甲为陆地,乙为海洋,此图显示为黑夜(白天、黑夜)或冬季(冬季、夏季)的盛行风向。(5)若该图为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其中表示城区的是地。(6)若甲、乙同为北半球,甲地在东,乙地在西,则甲、乙之间的风向

2、为东南风。技巧再强化热力环流示意图的判读技巧明确五大关系(1)冷热与气流升降关系:近地面热,气流上升(热上升);近地面冷,气流下沉(冷下沉)。(2)温压关系:近地面受热形成低压(热低压);近地面冷却形成高压(冷高压)。(3)风压关系:同一水平面上,风从高压吹向低压。(4)气压高低与等压面的关系: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地面受热均匀,等压面一般呈水平状态;地面受热不均匀,则等压面往往上凸或下凸,等压面上凸的地方是高压区,下凸的地方是低压区。(5)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的对应关系:近地面高压处,高空为低压;近地面低压处,高空为高压。三、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北半球)(1)写出

3、下列气压带、风带的名称:A赤道低气压带;B东北信风带;C副热带高气压带;D西风带;E副极地低气压带;F极地东风带;G极地高气压带。(2)写出下列三圈环流的名称:a低纬环流圈;b中纬环流圈;c高纬环流圈。(3)思考,将气压带、风带控制下与所形成的气候类型用直线连接起来。四、等压线分布图(北半球)(1)甲、乙中属于高压中心的是,其中心气流为下沉气流。(2)图中乙处所属的天气系统,从水平气流运行的角度看属于气旋,其控制影响地区多阴雨天气。(3)图中丙处为高压脊,多大风晴朗天气。(4)图中丁处为低压槽,常形成锋面系统,多阴雨天气。(5)图中M处的风向为东南风,M、N两处相比,风力较大的是。技巧再强化等

4、压线图的判读技巧(1)看等压线的弯曲、闭合等分布状况:等压线闭合,数值上呈现内大外小的为高压中心;反之为低压中心。等压线弯曲度较大且由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低压槽;而由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高压脊。(2)看等压线分布的疏密,判断风力大小:等压线密集的地方,风力较大;等压线稀疏的地方,风力较小。(3)看等压线数值的大小变化,确定风向:依据等压线数值,由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等压线,按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以此确定风向。(4)结合等压线图判断天气状况: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温暖湿润。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高气压过境时,多晴朗天气。低压中心和低压槽控制区多阴雨

5、天气;高压中心和高压脊控制区多晴朗天气。五、气候分布模式图(1)图中能体现出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和洋流。(2)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极地气候。(3)由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类型有热带草原气候和地中海气候。(4)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的气候类型有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其主要分布在大陆东侧,大洋西侧。(5)由图可以看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大陆西岸分布的纬度比大陆东岸高,主要是因为大陆西岸受暖流影响,气温较高;大陆东岸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技巧再强化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在进行气候类型的判读时,

6、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从纬度位置确定所在的南、北半球和温度带;二是从经度位置或海陆位置(大陆东、中、西部)确定大气环流(受气压带、风带影响,还是受季风影响);三是用地理坐标定位法对照上图确定气候类型。如图所示:1(2015广东高考)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解析:选D大规模的火山爆发会喷发出大量的火山灰,火山灰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和散射作用很强,即对太阳辐射具有很强的削弱作用,从而使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辐射减弱。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大气逆辐射会增强,会使地表温度上

7、升;极光现象与地表温度无关;地表长波辐射增强,表明地表温度升高,故D项正确。2.(2018山东胶州期中测试)浓雾发生时,有些居民进行地膜覆盖,以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据此完成(1)(2)题。(1)浓雾使()A大气逆辐射减弱B地面辐射增强C能见度降低 D太阳辐射增强(2)浓雾发生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提高地温,其主要原理是()A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D减弱了地面辐射解析:(1)C(2)D第(1)题,浓雾发生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使太阳辐射减弱;浓雾使大气逆辐射增强;浓雾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获取的太阳辐射量减少,地面辐射减弱;使大气

8、能见度降低。第(2)题,地面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长的红外线部分,地膜可减少红外线能量丧失,将能量保留在地膜以下,减弱了地面辐射。知能再温故大气热力作用的原理应用(1)解释昼夜温差大小的原因:(2)“高处不胜寒”: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3)全球变暖:温室气体增多,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增强,气温升高;同时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强。(4)烟雾防冻:增强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增强。(5)温室大棚: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6)果园铺沙石:沙石比热容较小,昼夜温差增大。3洞穴呼吸,指通过洞口及围岩裂隙等呼吸通道,洞穴与外部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不仅是洞穴空气与外部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唯一途

9、径和过程,而且是保持洞穴内部环境恒温、恒湿的前提条件。当洞内空气的温度小于洞外大气温度时,空气交换以洞外流入洞内(即吸气)为主;反之,则以洞内流出洞外(即呼气)为主。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四幅图中,可正确反映洞穴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是()A BC D(2)与洞穴外相比,洞穴内()A气温较高 B气压较低CCO2浓度高 D风速较大解析:(1)A(2)C第(1)题,从题目所给条件“洞穴内部环境恒温、恒湿”,而外部气温变化较大,由此可以判断白天外界气温高于洞内,结合题目所给“呼气”“吸气”的原理即可判断,白天空气从洞外流入洞内,晚上从洞内流出。第(2)题,由于洞内气体性质相对稳定,而外界气

10、温、气压的变化大,因此无法单一的认为洞穴内气温、气压高低;由于洞内缺乏绿色植物,因此其CO2浓度相对较高;洞内相对封闭,风速较小。4下图中R地为我国内陆某地,大气运动夏季主要受局地温差影响,冬季受大气环流的影响,全年多大风,风力发电产业发达。读图回答(1)(2)题。(1)R地的风向()A夏季为西北风 B冬季为东南风C夏季为东南风 D冬夏季节相反(2)影响R地多大风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 B大气环流C局部温差 D植被差异解析:(1)A(2)A第(1)题,由材料可知,该地大气运动夏季主要受局地温差影响,冬季受大气环流的影响。夏季R地东侧为沙漠,升温快,气温高,形成低压,风从西向东运动,受地转偏向力

11、影响,为西北风;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我国大陆盛行西北季风,R地冬夏季节风向相同。第(2)题,读图可知,R地位于我国西北部,从地形来看,处于两山之间的峡谷地带,受狭管效应影响,多大风。知能再温故1巧妙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及其影响(1)明确垂直气压分布特点:垂直方向上,总是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气压。(2)抓住形成的根本原因:两地冷热不均。(3)理清形成过程:两地冷热不均产生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差异产生大气的水平运动。(4)熟知常见热力环流的风向及产生的影响:海陆风山谷风城郊环流白天海风谷风风由郊区吹向城市夜晚陆风山风风由郊区吹向城市影响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山谷风

12、使夜晚的谷底形成逆温层,加剧大气污染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及城市热力环流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在城市热力环流之外2判断风力、风向的技巧5(2018湖南永州一模)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源源不断地从低纬度向高纬度输送热量。如图表示北半球向北的热量输送(传热速率)随纬度的变化。读图完成(1)(2)题。(1)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输送热量的根本原因是()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地表冷热不均C气压带的季节性移动D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2)曲线代表的热量输送分别是()A大气输送、总热量输送、海洋输送B海洋输送、总热量输送、大气输送C大气输送、海洋输送、总热量输送D海洋输送、大气输送、总热量输送解析

13、:(1)D(2)B第(1)题,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各纬度分布不均,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即高低纬度间有热量差异的存在,风向和洋流均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所以地球运动和太阳辐射这种纬度差异是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输送热量的根本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海陆分布是地方性局部环流和季风环流形成的主要因素;气压带的季节性移动是部分气候类型形成的重要原因。第(2)题,线热量输送值最大,代表总热量曲线;曲线在极地地区表现很弱,在中低纬地区表现较强,应是海洋输送,是洋流作用;曲线在北纬3060的输送量最大,这是盛行西风的影响,把热量输送到高纬地区,表示大气输送。6(2019届高三豫北七校联考)如图示意

14、一年中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变化规律(图中数字为日期)。读图完成(1)(3)题。(1)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黄赤交角的存在 B高低纬地区的气压差异C地球的自转运动 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2)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北半球的时间长于南半球的主要原因是()A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B南极地区的极夜时间长于北极地区C北半球的夏半年时间长于南半球D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3)从图中可看出赤道低气压带位置的变化()A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变化同步B滞后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变化C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变化相反D超前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变化解析:(1)A(2)D(3)B第(1)题,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进行周期性移动,气压带、风带也随之移动。故本题选A项。第(2)题,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陆地比海洋增温快。北半球陆地面积广大,夏季增温强烈,使南北半球气压梯度力增大,更加强了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形成的西南风的势力,使赤道辐合带向北移动幅度大,控制范围广。由于南半球陆地面积小,海洋面积大,水的比热容大,夏季增温慢,与北半球相比,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形成的西北风势力弱,赤道辐合带向南移动幅度小,控制的范围比北半球小,所以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北半球的时间长于南半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