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江苏专练习:阅读组合增分练2 Word含解析.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19909643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江苏专练习:阅读组合增分练2 Word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江苏专练习:阅读组合增分练2 Word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江苏专练习:阅读组合增分练2 Word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江苏专练习:阅读组合增分练2 Word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江苏专练习:阅读组合增分练2 Word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江苏专练习:阅读组合增分练2 Word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江苏专练习:阅读组合增分练2 Word含解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阅读组合增分练2文言文古诗词名句名篇(时间:30分钟满分:37分)一、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游千山记程启充千山在辽阳城南六十里,秀峰叠嶂,绵亘数百里。东引瓯脱,南抱辽阳,蓊郁而时有佳气。予丙申迁盖州,道出辽阳,乃与同志徐、刘二子游焉。南折入山,数里,抵祖越寺。路颇峻,稍憩于寺之禅堂,乃登万佛阁。阁在山半,缘崖旋转,越飞梁而入。凭栏四望,天风泠然,因宿于寺。时戊子日也,循东山,望螺峰,附太极石,入岩涧。俯看万佛阁,已在下方矣。自一览亭迤西而北,入龙泉寺。晡时,往香岩寺,乱溪而东,岩壑窈窕。明晨,寺僧设斋,乃行,憩大树下。人境空寂翛然,有遗世之想。东峰危险,徐、刘二子浮

2、白引满,其间适有吹笳者,声振林樾,闻之愀然。自龙泉至此,二十余里,陡绝洿陷,悬崖怪石,后先相倚,抚孤山,瞰深壑,奇花异卉,杂然如绣。翼日,晴霁,登中峰,顾瞻京国,远眺荒徼,山海混茫无际。数息,抵仙人台,峭壁断崖,北隅以木梯登望之,股栗。健者匍匐而上,有石枰,九仙环弈焉。自仙人台寻中会寺,入溪,穿石,荆棘塞路,不可杖,径仅容双趾。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步,摘山花以诗赠余,余亦倚声和之。坐石上,一老进麦饼。值饥,食之厌,问其姓氏,笑而不答,乃至寺。行几二十里,因惫,坐僧房。久之,乃自中会反祖越。回望诸峰,如在天上矣。兹山之胜,弘润秀丽,磅礴盘结

3、,不可殚述。使在中州,当与五岳等;僻在东隅,高人、游士罕至焉。物理之幸不幸,何如也?昔柳州山水以子厚显,予之劣陋,弗克传其胜,姑撮其大概如此。(选自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有删改)注程启充:明代正德年间进士,曾任御史、江西按察使,后被人诬告,贬戍抚顺、盖州等处十六年。瓯脱:泛指边界。浮白:满饮。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阁在山半,缘崖旋转 缘:边缘B值饥,食之厌 厌:满足C弘润秀丽,磅礴盘结,不可殚述 殚:尽D弗克传其胜,姑撮其大概如此 克:能够解析:选A缘:沿着。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千山毗邻辽阳城,地处边界,山中草木繁盛,作者

4、携下属徐、刘二人取道辽阳上山。B位于龙泉寺的万佛阁,从半山腾空而出,气势磅礴,游人凭栏远望,顿觉寒风四起。C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手法,描述游览千山的全过程,突出了千山“险峻秀丽”的特点。D作者运用平实质朴的笔法,细致地描绘了千山的自然之美,抒发了个人的豪情壮志。解析:选CA项,徐、刘二人非作者“下属”。B项,万佛阁在“祖越寺”而不是“龙泉寺”。D项,本文抒发的并非豪情壮志。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其间适有吹笳者,声振林樾,闻之愀然。译文: (2)使在中州,当与五岳等;僻在东隅,高人、游士罕至焉。译文: 参考答案:(1)这时候正好有吹胡笳的人,胡笳的声音震动林木,听起来让人感

5、到忧愁。(关键词“适”“振”“愀然”各1分,大意1分)(2)(千山)假使在中原地区,应该与五岳齐名;(现在它)处在僻远的东部角落,志趣高雅、游历四方的人极少来到这里。(关键词“使”“等”“隅”各1分,大意1分)4文中的“千山”触发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感叹,两者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其中两点。(4分)答: 参考答案:千山风景险峻秀丽,却地处边界;作者富有才华,却被贬远地,境遇悲凉。千山缺少名士的举荐,寂寂无闻;作者缺少赏识自己的人,仕途失意。(每点2分,必须用自己的话概括,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千山位于辽阳城南面六十里处,秀丽的山峰重重叠叠,延绵数百里。东边与边界接壤,南边环绕辽阳城

6、,(草木)茂盛并且常常有好景致。我在丙申年间被贬到盖州,取道辽阳,于是和志趣相投的徐、刘二人游览千山。从南边迂回上山,走了数里,抵达祖越寺。路途颇为险峻,(我们)在寺庙的禅堂稍作休息,然后登上万佛阁。万佛阁处于半山,沿着悬崖顺势而建,穿过悬空的横梁而入。靠着栏杆放眼四周,寒风阵阵,于是在祖越寺过夜。当天是戊子日,(我们)顺着东山远望螺峰,沿着太极石(攀登),走进岩石中的山涧。(从山涧)俯看万佛阁,已经在下方。从一览亭沿着弯弯曲曲的路由西向北而行,到达龙泉寺。晡时,前往香岩寺,(一路上)溪水曲折向东流,岩穴沟壑幽美深邃。第二天早上,寺庙的僧人设斋宴,(我们用过斋宴)然后起行,(路上)在一棵大树下

7、面休息。此处空旷寂静自由自在,(不禁)产生远离尘世的想法。东峰山势高险,徐、刘二人满饮后再斟满,这时候正好有吹胡笳的人,胡笳的声音震动林木,听起来让人感到忧愁。从龙泉到这里,一共二十多里,山崖、深池到处都有,悬崖、怪石接连出现,靠着突出的山石,俯瞰幽深的沟壑,奇花异草,如绣锦一般到处都是。第二天,天放晴,(我们)登上中峰,回头看京城,远望荒凉的边界,山海浩瀚无边。多次休息后,到达仙人台,(到处是)陡峭险峻的石壁山崖,(在山崖)北边的角落用木梯登顶眺望,两腿战栗。强壮的人都要匍匐地爬上去,看到石头做的棋盘,(相传)九仙在这里围观、下棋。从仙人台往中会寺方向出发,绕过溪涧,穿过乱石,荆棘阻塞去路,

8、不能容下拐杖,路仅容双脚。(一人在前面)用布绑住前胸,让人从后面拉着,攀附着藤枝,侧着身子,在路上缓慢前行,非常危险。刘子先走,徐子和我相距几步,摘下山花赠诗给我,我也按照音律应和他。(我们)坐在石头上,一位老人请我们吃麦饼。刚好肚子饿了,(我们)吃得心满意足,问老人的姓名,(他)笑而不答,然后(我们)就到达中会寺。(到这里)走了大约二十里路,因为疲惫,坐在僧人的房间里休息。过了很久,(我们)才从中会寺返回祖越寺。回望各座山峰,(它们)都像在天上一样。这座千山的美景,温润秀丽,磅礴曲折,不可说尽。(千山)假使在中原地区,应该与五岳齐名;(现在它)处在僻远的东部角落,志趣高雅、游历四方的人极少来

9、到这里。世间万物的规律是幸运还是不幸运,又是怎样的呢?以前柳州的山水因为柳宗元而显扬,而我地位低下、学识浅陋,不能使千山的胜景留传,姑且像这样粗略叙述它的概貌。二、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56题。寄上叔父夷仲三首(其三)黄庭坚关寒塞雪欲嗣音,燕雁拂天河鲤沉。百书不如一见面,几日归来两慰心。弓刀陌上望行色,儿女灯前语夜深。更怀父子东归得,手种江头柳十寻。注夷仲:名廉,元祐初为都大提举、成都府路榷茶兼陕西买马。嗣音:传递信息。世说新语记载,桓温北征,经金城,见年轻时所种之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5诗的前两联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6分)答: 参考答案:对

10、塞外从军的叔父的牵挂;对音书难寄的感叹;对叔父早日归来的期盼。(每点2分)6后两联多用虚笔,请作简要分析。(5分)答: 参考答案:叔父挟弓带刀,戍守边疆,凝望路上往来行人;家中亲人深夜还在灯前说着远行人;叔侄俩回家之时,当年亲手种的江头柳树已十寻了。(3分)这些都是想象的虚笔,强化了对叔父的思念之情,拓展了诗歌的意境。(2分)三、名句名篇默写(8分)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不复挺者,使之然也。(荀子劝学)(2),泠然善也。(庄子逍遥游)(3)惟草木之零落兮,。(屈原离骚)(4)驾一叶之扁舟,。(苏轼赤壁赋)(5)此中有真意,。(陶渊明饮酒)(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7)子曰:“,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8),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伶官传序)答案:(1)虽有槁暴(2)夫列子御风而行(3)恐美人之迟暮(4)举匏尊以相属(5)欲辨已忘言(6)濯清涟而不妖(7)不患人之不己知(8)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