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强 教学设计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19908987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5.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压强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气压强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气压强 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气压强 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气压强 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气压强 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压强 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课题】沪教版九年级第六章第六节 大气压强【教学内容分析】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固体产生压强、液体产生压强、大气产生压强三个板块中的一块。“大气压强”一课,是在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了压强和液体压强的知识后进行的,既是对以往固体液体压强知识的复习巩固,又是对压强知识的深化和提高,也为后面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2. 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3. 教材的特点:第一,注重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遵循了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培养了学生从分析物理现象抽取物理规律的能力;第二,重视学生探究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的培养;第三,突出知识在生产、

2、生活中的应用。4. 教材的编写思路:教材通过三幅图片所示的现象和实验,形象地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通过铁盒被扁的图片引导学生知道大气压很大,进而演示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出大气压强的数值;进而介绍常用的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使学生了解一些常用的气压测量方法;通过“想想做做”的自制气压计,表明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的关系;接着又介绍水的沸点与大气压强的关系;最后,在“科学世界”中,通过介绍抽水机的工作原理,强化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5. 教材的处理:将引入改为贴近学生生活的感性材料,一方面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归属感和兴趣;由于学生刚刚学完液体压强,因此引导学生用类比的方法推测和猜想,激

3、发探究的欲望;通过引导学生将所给的实验器材内部的空气排空或者排掉一部分,为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指明方向,降低难度,同时让学生感受到设计实验并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同时又能增强学生实验成功后的自豪感;通过学生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让学生对“大气压很大”有一个初步的直观的体会;在看完托里拆利实验后,又对实验提出讨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让学生能清晰认识到这个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及考点,随之又通过演示长管进水的实验,用实验来验证托里拆利漏气的结果,这也是这个实验最喜欢考的一个知识点;通过演示温水沸腾的实验让学生深刻体会沸点与气压的关系;通过魔术,引发学生课后进一步拓展探究的欲望,使课堂上

4、有限的40分钟达到后延的效果。【学生情况分析】1.学生的兴趣:八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实验、演示实验和活动的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已经学过压强、液体压强等相关的知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3.学生的认识特点: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过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对压强知识有所了解,但气体压强更为抽象,所以容易被忽视。通过“提出问题-猜想-验证”,体验探究的过程和乐趣,存在突出重点。在教学中通过演示实验和多媒体,以实验为基础、感性认识为依托,逐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

5、知识解决新的问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检验大气压强的存在;(2)能简单描述托里拆利实验,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量级;(3)能说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和液体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4)了解活塞式抽水机的工作原理;(5)能通过实例说出大气压强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1)通过设计实验,感知大气压的存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2)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出规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课堂上的观察分析活动,养成善于观察思考的良好习惯;(2)通过了解生活实际中物理知识的应用,增强学习物理、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3)培养学生乐于参与科学实践的情感,在实验中养成严谨的科

6、学态度;(4)通过对大气压强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大气压的存在和应用【教学难点】大气压的测量 【教学策略设计】本节课在教学的指导思想上,始终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和有效的设问引导,让学生亲历物理知识的构建过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节课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归纳总结”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学习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物理来源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在教学方法上,综合应用讲授、谈话和讨论等多种方法,并辅以多媒体等手段,教学方式多样化。 在学法指导上,指导学生学会通过现象归纳总结出规律,并鼓励学生通过互联

7、网和课本小实验资源进行课后学习。【教学用具】课件、可乐、橡皮碗两个、抽气机、真空罩、两端有开关的长玻璃管、吸盘挂钩、矿泉水瓶、水和热水、玻璃杯、纸片、试管、鹌鹑蛋、圆底烧瓶等。观察温水在真空罩中沸腾实验,得出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新知联系旧知识。观察归纳 联系旧知类比设问 检验猜想1.通过与液体压强存在原因类比,提出问题:大气是否也存在压强?2.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检验大气压的存在。3.学生展示,共享实验。(穿插教师演示)。4.动画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直观形象。5.学生模拟实验,对大气压大小有初步认识。活动设问 引入课题用吸管喝到饮料;用自制的带吸管的塞子塞住的烧瓶中饮料喝不到引起学生极大兴趣,初

8、识大气压1.观看托里拆利实验的视频,提出问题,进行讨论;2.演示抽气玻璃管从进水到漏气的实验,帮助理解;3.视频简介用水做实验的情况,进一步帮助理解大气压的强大。观察讨论 突破难点介绍气压计,通过观察图表分析得出大气压与海拔高度的关系,并联系已学地理知识,帮组学生理解。联系介绍 帮组理解变化1.学生解释喝饮料的应用,揭秘开头,形成呼应;2.学生讨论找出生活中的应用例子,并解释如何应用的;3.介绍抽水机的工作原理,模型演示帮助理解呼应开头 知识迁移魔术表演,鼓励课后动手制作,和通过网络进行课后学习魔术结尾 激趣延伸【教学流程图】本节总结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学生活

9、动引入新课1.学生活动:比赛喝汽水(一瓶加盖密封,一瓶开口)2.问赢的同学:靠什么力量喝到汽水?又问输的同学:有喝到吗?是否赞同前一位同学的看法?3.观察发现,装饮料的瓶子不同,引发疑问:喝汽水与周围的空气是否有关?两位同学在课堂上喝汽水,引起学生强烈兴趣。其他同学加油鼓劲,活跃气氛。观察思考,提出疑问。从生活中学生司空见怪的用吸管喝汽水入手,打破学生的错误认识:是嘴巴的吸力把汽水吸上来的。为后面的揭秘作铺垫。大气压强的存在1.回顾知识: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2.提出问题:大气与体液有类似的特点,大气是否也有压强?若有,方向如何?3.引导学生提出猜想;4.引导得出设计实验方向:需要将瓶瓶罐罐中的空

10、气赶掉一部分的方法(做法:加热水,或者加满水)。再过渡到学生自己分组实验,要求: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并解释实验产生的现象小组展示5.小组展示和解析,得出结论:大气压强存在,且向各个方向均有压强。(展示压扁的塑料瓶时,教师可追加演示:将压扁的瓶子放到真空罩中,发现鼓回来了,放弃进真空罩,又扁了)6.介绍马德堡半球实验,观看动画模拟解析,再由两个学生现场模拟。回顾已有知识,提出问题,引发猜想,学生利用给出的器材,组装各种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并用语言阐述如何做实验,通过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参考:可以组成的实验有: 实验1:覆杯实验实验2:被空气压扁的塑料瓶实验3:吞蛋实验实验4:不掉落的水柱两个学生

11、拉橡皮碗,其他同学观察,对大气压很大有更深的感受。利用类比,自然引出猜想:大气压强是存在的。分组验证,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并深刻体验大气压的存在,突出重点。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了解及增强对大气压的感性认识。现场模拟,学生近距离感受大气压的强大。大气压的测量由上一环节提出:大气压强到底有多大呢?如何才能比较准确的测量呢?一、托里拆利实验1、介绍托里拆利实验的巧妙之处,并观看实验的视频。2、根据视频,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装满水银的玻璃管倒置到水银槽后,开始时水银为什么会下降?什么时候停止下降? 玻璃管为什么要

12、装满水银?如果不装满,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偏小还是不变?.假如换一根更粗的玻璃管做实验,你认为液柱高度会变化吗?分别请同学回答。3、演示实验:将两端有阀门的长玻璃管,一端阀门关闭,另一端用抽气机抽气,关闭阀门,将一端阀门置于水面以下,打开阀门,发现什么现象?将玻璃管上端阀门打开,让少量空气进入,现象?上端阀门完全打开,使之与外界大气连通,现象?4.介绍为何不用水来做实验,也从另一个角度让学生知道大气压很大。二、大气压的数值根据p大气=p水银=水银 gh =13.6103 kg/m39.8 N/kg0.76 m=1.013105 Pa标准大气压=760mmHg=1.013105 Pa(粗略计算时

13、可取为105 Pa)三、气压计 简单介绍两种常见气压计:水银气压计和金属盒气压计。四、大气压的变化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不同高度的大气压强值的图像,让学生得出规律。告诉学生,原因是因为海拔高的地方空气稀薄,联系已学地理知识。五、沸点与大气压根据已学的标准大气下水沸点为100提出疑问:若大气压不是标准大气压,那沸点将如何变化呢?1.演示实验:倒一杯热水,和一杯温水,将温水放入真空罩中抽气,观察现象。对比热水的情况,得出结论。学生跟着思考观看视频思考并讨论.三个同学回答,其他同学仔细聆听,并与自己的答案作对比。参考答案分别是: 大气压不足以支撑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所以会下降,知道液柱压强刚好等于大气压时

14、停止下降; 装满是为了排掉管内全部的空气,否则会使结果偏小。 不会变。由P=gh知,大气压不变的情况下,h不变,与粗细无关。观看实验,发现三个现象:水冲上去,玻璃管被水充满;水柱下落一段后停止下落; 柱完全掉下去了。观看视频知道并记忆。学生有简单认识就行看图像,归纳总结出结论: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强越小。观看实验,发现温度低的水在真空罩中沸腾了,而温度高的热水反而没沸腾。分析得出结论:气压越低,沸点越低,反之,气压越高,沸点越高。介绍巧妙之处,暗示大气压等于液柱产生的压强,降低后面问题讨论的难度。看视频,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做法,快速获取信息。为后面的讨论做准备。通过讨论考试中托里拆利实验容易出错的点,从而更好的理解托里拆利实验。演示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常考点,弥补了托里拆利只能通过视频了解的缺陷,同时加深学生的印象,突破难点。从学生熟悉的水入手,让学生再次感受到大气压很大。同时增加学生的常识性知识。了解并熟记常识性知识。培养读图表的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并将之与地理知识联系在一起。引起兴趣。培养分析、归纳能力。大气压的应用1、学生揭秘不能持续喝到饮料的原因,回答喝饮料靠的是什么力。2.学生举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