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大一轮人教讲义:第三单元 第9讲 光与光合作用 Word含解析.docx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19908377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大一轮人教讲义:第三单元 第9讲 光与光合作用 Word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人教讲义:第三单元 第9讲 光与光合作用 Word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人教讲义:第三单元 第9讲 光与光合作用 Word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人教讲义:第三单元 第9讲 光与光合作用 Word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人教讲义:第三单元 第9讲 光与光合作用 Word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大一轮人教讲义:第三单元 第9讲 光与光合作用 Word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大一轮人教讲义:第三单元 第9讲 光与光合作用 Word含解析.docx(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9讲光与光合作用考纲要求1.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2.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3.实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考点一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实验原理2实验步骤3实验结果色素种类色素颜色色素含量溶解度扩散速度胡萝卜素橙黄色最少最高最快叶黄素黄色较少较高较快叶绿素a蓝绿色最多较低较慢叶绿素b黄绿色较多最低最慢实验注意事项和目的注意事项操作目的提取色素选新鲜绿色的叶片使滤液中色素含量高研磨时加无水乙醇溶解色素加少量SiO2和CaCO3研磨充分和保护色素迅速、充分研磨防止乙醇过度挥发,充分溶解色素盛放滤液的试管管口加棉塞防止乙醇挥发和色素氧化分离色素滤纸预先干燥处理使层析液在滤纸上快速扩

2、散滤液细线要细、齐、直使分离出的色素带平整不重叠滤液细线干燥后再画一两次使分离出的色素带清晰分明滤液细线不触及层析液防止色素直接溶解到层析液中命题点一实验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分析1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利用新鲜绿色菠菜叶为实验材料,用层析法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由于操作不同,得到了四种不同的层析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可能误用蒸馏水作提取液和层析液B乙可能是因为研磨时加入无水乙醇过多C丙可能是正确操作得到的理想结果D丁可能是研磨时未加入CaCO3答案C解析甲图中看不到色素带,叶绿体中的色素属于有机物,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难溶于水,所以出现甲图结果可能是误用蒸馏

3、水作提取液和层析液导致的,A项正确;乙图中每种色素都有,但含量很少,可能是无水乙醇过多,色素浓度太低导致的,B项正确;丙图中每种色素都有,但是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含量较多,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较少,这不是正确操作得到的理想结果,C项错误;丁结果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很少,可能是研磨时未加入CaCO3,破坏了叶绿素类物质造成的,因为与类胡萝卜素相比,叶绿素更易受到破坏,D项正确。科学探究绿叶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异常现象分析(1)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的原因分析未加石英砂(二氧化硅),研磨不充分。使用放置数天的绿叶,滤液色素(叶绿素)太少。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乙醇,色素溶液浓度太低(正确做法:分次加入

4、少量无水乙醇提取色素)。未加碳酸钙或加入过少,色素分子被破坏。(2)滤纸条色素带重叠:没经干燥处理,滤液细线不能达到细、齐、直的要求,使色素扩散不一致。(3)滤纸条看不到色素带:忘记画滤液细线;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且时间较长,色素全部溶解到层析液中。(4)滤纸条只呈现胡萝卜素、叶黄素色素带:忘记加碳酸钙导致叶绿素被破坏或所用叶片为“黄叶”。2在做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实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对相关试剂的使用情况如下表所示(“”表示使用,“”表示未使用),其余操作均正常,他们所得的实验结果依次应为()试剂甲乙丙丁无水乙醇水CaCO3SiO2A BC D答案B解析甲同学由于没有加入提

5、取剂无水乙醇,所以提取液中不会出现色素,色素分离的结果是;乙同学操作正确,色素分离后得到的色素带有四条,与情况相符;丙同学由于未加CaCO3,所以叶绿素含量减少,所得到的色素带中两条叶绿素带比正常的色素带要窄,对应;丁同学由于未加SiO2,导致叶片研磨不充分,最终导致各种色素的含量均减少,对应。命题点二实验的拓展与应用3以圆形滤纸的中心为圆心,画叶绿体色素滤液的小圆进行色素分离,看到近似同心环状的四个色素圈,排列在最外圈的一个呈()A蓝绿色 B黄绿色 C黄色 D橙黄色答案D解析绿叶中的色素能够在滤纸上彼此分离的原因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其中胡萝卜素(橙黄色)的溶

6、解度最大,故其扩散速度最快,排列在最外圈。4利用无水乙醇提取出叶绿体中的色素,设法分离得到各种色素,并将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胡萝卜素和混合液依次点样在滤纸的1、2、3、4、5位置(如下图所示)。当滤纸下方浸入层析液后,滤纸条上各色素正确的位置应为()答案B解析在层析液中四种色素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色素溶解度越大,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速度越快,混合液中含4种色素,扩散后在滤纸条上形成4条色素带。考点二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及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1捕获光能的色素及色素的吸收光谱由图可以看出:(1)叶绿体中的色素只吸收可见光,而对红外光和紫外光等不

7、吸收。(2)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2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1)结构模式图(2)结构决定(3)功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3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连线)(1)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2)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镁元素()(3)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4)叶片黄化,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增多()(5)光合作用需要的色素和酶分布在叶绿体基粒和基质中()(6)叶绿体内膜的面积远远大于外膜的面积()下面是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中恩格尔曼和萨克斯的实验示意图,请分析:(1)恩格尔曼实验在实验材料的选取上有什么巧妙之处?提示选择水绵和好氧细菌,水绵

8、的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便于观察;用好氧细菌可以确定释放氧气多的部位。(2)恩格尔曼实验要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进行的原因是什么?提示排除氧气和除极细光束外的其他光的干扰。(3)萨克斯实验中进行“黑暗”处理的目的是什么?提示消耗掉细胞中原有的淀粉,防止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4)萨克斯实验中在染色前通常用酒精对叶片进行脱色处理,目的是什么?提示防止叶片中色素颜色对实验结果的干扰。(5)两实验设计中是如何形成对照的?提示恩格尔曼的实验中,照光处理与不照光、黑暗与完全曝光形成对照;萨克斯的实验中,暗处理的叶片一半曝光、一半遮光形成对照。命题点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分析1(2016全国,4)关于高等植物

9、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B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C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D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答案C解析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包括乙醇在内的有机溶剂中,A项正确;镁作为细胞中的无机盐,可以离子状态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进而参与叶绿素的合成,B项正确;一般情况下,光合作用所利用的光都是可见光,可见光不包括红外光和紫外光,C项错误;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因没有光照而导致叶绿素合成受阻,使类胡萝卜素的颜色显现出来,因而叶片呈黄色,D项正确。生命

10、观念影响叶绿素合成的因素2(2018衡水模拟)如图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高等植物叶绿体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和均为选择透过性膜B上分布有与光反应有关的色素和酶,这些色素对绿光吸收最少C上所含色素均含Mg2,故缺Mg2时这些色素都无法合成D在上形成的产物H和ATP进入中为暗反应提供物质和能量答案C解析和分别为叶绿体的外膜和内膜,膜结构均具有选择透过性,A项正确;为类囊体,其上分布有与光反应有关的色素和酶,这些色素对绿光吸收最少,所以叶片一般为绿色,B项正确;叶绿素分子中含Mg2,胡萝卜素、叶黄素中不含Mg2,C项错误;在类囊体上形成的产物H和ATP进入中为暗反应提供物质和能量,

11、D项正确。命题点二探究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分析3人们对光合作用这一重要生命现象的发现及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以下是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中的几个经典实验,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一: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密闭玻璃罩绿色植物蜡烛/小鼠蜡烛不易熄灭/小鼠不易窒息死亡。(1)本实验缺乏_组,应该如何改进?_。实验二:萨克斯的实验黑暗中饥饿处理的绿叶(2)本实验的自变量为_,因变量为_,实验组是_(填“曝光组”或“遮光组”)。(3)实验中进行饥饿处理的目的是_。实验三:鲁宾和卡门的实验(4)鲁宾和卡门应用了_法追踪CO2和H2O中的氧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5)写出光合作用总反应式,并用同位素18O标

12、明H2O中氧的转移途径:_。答案(1)对照(或空白对照)将点燃的蜡烛和小鼠分别单独置于密闭玻璃罩内,作为空白对照(2)光的有无叶片颜色变化遮光组(3)使叶片中的营养物质(淀粉)被消耗掉,排除对实验的干扰,增强实验的说服力(4)同位素标记(5)CO2H218O(CH2O)18O2解析(1)在设计探究性实验时应遵循单一变量和对照性原则,而本实验缺乏对照(或空白对照)组,应将点燃的蜡烛和小鼠分别单独置于密闭玻璃罩内,作为空白对照。(2)分析实验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为光的有无,因变量为叶片颜色变化。本实验中曝光组为对照组,遮光组是实验组。(3)实验中进行饥饿处理的目的是使叶片中的营养物质(淀粉)被消耗

13、掉,排除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增强实验的说服力。(4)鲁宾和卡门应用了同位素标记法追踪CO2和H2O中的氧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5)由于产生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在反应中标明同位素(如18O),总反应式为CO2H218O(CH2O)18O2。考点三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1概念: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2过程3反应式(1)产物为(CH2O):CO2H2O(CH2O)O2。(2)产物为C6H12O6:6CO212H2OC6H12O66O26H2O。4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比较项目光反应暗反应条件光、色素、酶ATP、H、CO2、多种酶场所类囊体薄膜叶绿体基质物质变化水的光解、ATP的合成CO2的固定、C3的还原能量变化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