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第二部分 文化产业发展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907988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战略)第二部分 文化产业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发展战略)第二部分 文化产业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发展战略)第二部分 文化产业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发展战略)第二部分 文化产业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发展战略)第二部分 文化产业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战略)第二部分 文化产业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战略)第二部分 文化产业发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都匀市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报告一、文化遗产保护(一) 文化遗产保护现状1、文物资源基本情况。我市现有文物保护单位14处,其中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按分类,有古建筑6处、古墓葬3处、摩崖石刻3处等这些明清文物的以市区为主。其他散布在各乡镇,保护情况基本完好。2、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情况。从2005至今,文化部门组织有关部门及专家对我市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民风民俗、手工艺、宗教礼仪等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了一定范围的普查及挖掘保护。目前,已建立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5项。其中4项获省级名录、5项获州级名录。(二) 重点文化遗产介绍1、不可移动文文物(1)百字桥(唐家桥)

2、:位于市区剑江中路南端,纬度261526.4、经度1073044.11、海拔高度775米,南北向横跨剑江,系七孔青石拱桥,长140米、宽8米、高11米。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都匀人唐文升独资修建。1986年市政府在桥中复建桥廊和两座桥亭,修复南北桥头石阶,增置石狮4座。1983年12月划定南北街道10米、上下河道50米范围为文物保护区。1999年12月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文峰塔(文笔塔):文峰塔位于城区市文峰公园内,纬度261517.6、经度1073057.4、海拔高度768米。原为明万历年间(1573)修建的木塔,被洪水冲毁。清道光十九年(1839),甘肃按察使陶廷杰(都匀人)捐

3、银一千两、都匀知府陈西桥、知县钟海门集资银二千两在原址复建,七层密檐式石塔,塔高三十三米,直径九点五米,下有正方形青石塔台,高3.8米,宽17米,塔身东北侧并立石碑三通,为陶廷杰手书重修文峰塔记,孙嗣奎补重修文峰塔记。1983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11月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划定文峰塔100米内为建设控制地带。(3)石板街:位于市步行街中段,建于民国,撤古城墙石料所砌路面,由南向北依山升高约25,长200米,宽10米,两侧依山就势传统民房。1993年在街南延伸50米,1998年南、北各增置石狮两座、南端牌坊1座,2006年在街中部向西增加石阶梯23米。2、非物质文化遗产(

4、1)都匀毛尖茶制作工艺 中国十大名茶都匀毛尖茶又称“鱼钩茶”,属中国历史名茶,绿茶类,早在明朝即为贡茶。都匀毛尖茶有着比较精细的传统加工工艺,茶叶成品突出“毛”和“尖”两个根本特征,对原料要求极其考究,每年“清明”前采摘茶树头道芽头,选一芽一叶初展,俗称“瓜米茶”或“雅雀嘴”茶青,用独特的手工加工手法炒制而成,制作方法极其讲究。制成的毛尖茶翠绿滋润,白毫满布,紧细卷曲,冲泡汤色绿亮,有一种特别的清香气,饮后喉底回甘、生津口爽、余味悠长。目前都匀毛尖茶制作工艺已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奉合水族剪纸艺术奉合水族乡水族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代表人物韦帮粉成为奉合水族乡剪纸的榜样,其社会效益和

5、经济效益日渐凸显。现在,在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剪纸艺术已经走出家门、走出村寨,改变了母女相传相授的旧模式,在奉合民族中学开办了民族特色班,由老师讲授水书,剪纸二项民族特色的课程,并不时请民间剪纸艺人到校对特长班学生进行创作指导。(3)绕家“呃嘣”洛邦镇地处都匀市的东北郊区,距都匀市区9千米。全镇居住着布依、水、畲、壮、苗、绕家人等多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占全镇人口的96%以上。绕家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文字。绕家语言与苗语黔东南方言北部次方言有约60%的同源词。绕家人普遍使用绕家语言,以汉语作为与布依、苗、水等民族交际的语言。绕家“呃嘣”是绕家人在婚、嫁、造屋喜庆时唱的一种原生态、无伴奏、一人领唱

6、、众人和音的演唱。“绕家呃嘣”以其独特的演唱形式、浑厚的气势等特征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通过都匀市的打造和宣传,在2008“多彩贵州”歌唱大赛的原生态组合比赛中荣获“金黔奖”,并于2009年受中央电视台邀请参加“民歌中国”节目的录制,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三) 文化遗产面临的主要问题1、文物保护和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五纳入”未能有效落实。文物保护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工作,要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领导责任制”。但就目前看,我市 “五纳入”落实到工作中仅停留在口头上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多年来,我市文物保护管理工

7、作偏于保护,而忽略了开发利用,相当一部分文物资源处于闲置状态。、文物保护管理科技含量低,经费严重不足,筹措资金渠道单一,专业队伍整体素质偏低,设施、设备缺乏,法制建设滞后于实际工作等,严重地阻碍了我市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力度还不够大,工作面较窄,效果还不是十分理想。其中经费不到位、人员配备不科学以及专业人才和器械设备奇缺等问题,这是当前我市普查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这些困难严重困扰着普查工作的全面进行。、从普查现状看,潜藏于民间的很多项目已残缺不全,情况复杂,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只留下一些碎片或已经扭曲变味,辨别真伪,给

8、普查工作带来难题。、无法以利益机制调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凭借其独特性、不可再生性、唯一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物质类文化遗产更为珍贵,更能受到旅游者的欢迎,能够为旅游经营者、为社会带来巨大的旅游效应和经济效益。目前各级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经营者们在某种程度还未自觉担负起抢救、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四)都匀市文化遗产的利用与保护的经验1、从制度入手,推动保护工作的开展,为顺利开展工作提供良好的前题条件。2、制定长远规划、并分步实施,统筹规划护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相配套,做到立足长远,切实可行。同时分阶段提出目标、任务和要求,循序渐进,逐步实施。并做

9、到点面结合、讲求实效,以点带面,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规范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3、加强与旅游、外贸、会展等相结合。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培育民间艺术经典旅游景区和民间艺术产业基地,使之成为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二、文化产业发展(一)文化产业现状近年来,我市十分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繁荣群众文化、丰富群众生活、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目前我市文化产业正朝着健康有序方向发展,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文化市场比较繁荣。经过努力文化市场布局逐步从市区向乡镇延伸,经营项目也日趋多样化、现代化,初步形成了音像、娱乐、演出、图书、游艺、网络文化、电影

10、等综合性市场体系,呈现了投资主体社会化、经营成份多样化、市场功能效益化的新格局。二是文化经营单位发展迅速。2001年以来,我市文化馆开办了文化艺术培训中心,相继开设了美术、声乐、成人舞蹈等培训班,创办馆办艺术团体三个,积极探索馆办艺术团体演出市场化。市图书馆近年来也在探索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积极筹措,融入社会资金创办文化产业,目前已开办英语培训班、艺术培训班,初见成效。市文广局相继创办了都匀市演出公司、都匀市文化艺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曾引进俄罗斯海军歌舞团、重庆歌舞团、延安市南泥湾艺术团、上海木偶剧团等。此外,我市充分利用布依族、苗族、水族等多民族融合的本土文化资源优势,正着力打造坝固坡脚寨芦

11、笙歌舞之乡、榔木水族风情旅游村寨、奉合水族剪纸艺术之乡、小围寨大河下寨苗族风情旅游村寨、洛帮绕河中国摄影基地。三是旅游与文化结合方兴未艾。近年来,我市致力于开发旅游业,以举办“剑江欢乐节”、“都匀国际摄影博览会”等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节会为载体,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比较典型的有对“斗篷山”国家级自然风景区、沙寨“风啭河”漂流旅游区的保护开发,使我市旅游与文化得到了有机结合。(二) 限制本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1、 由于对外宣传的不足,都匀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文化先进市的知名度远远落后于其它同类城市,如凯里、安顺、遵义等。2、 众多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未能更好的开发和

12、利用,外界对都匀的认识还比较低。3、 对民族民间文化的挖掘、保护、开发和利用等工作重视力度不够,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和申报工作未能解决专项经费和必要的设施设备。4、 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无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也无相关政策措施。5、 文化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机制急待改革,专业人才队伍急待加强,要彻底改变文化事业单位人浮于事和养老性认识现状。(三)文化发展思路 1、 大力繁荣文化事业 、构建公共文化设施体系,把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社会规划发展,并逐年落实。 、以“两馆一站一室”为重点,实施“2131”电影放映工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加快构建城乡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

13、现城乡文化资源共用共享。 、构建公共文化活动体系,以节庆文化活动为龙头,以民族民间文化为核心,以群众文化活动为重点,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组织好主题文化活动以及各类节庆群众文化活动。同时,打造“民族山歌”、“周末文化”、“文艺展演或汇演”等文化艺术品牌,打造一乡一特文化艺术乡村文化品牌,塔建城乡群众文化艺术交流平台,把都匀构建成全州群众文化艺术展演和艺术交流公共文化活动中心。 2、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政府各职能部门要结合都匀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研究出召支持和鼓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配套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入股、参股、控股兴办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积极培育文化市场,发展文化产业。在目前文化事

14、业单位发展文化产业和参与市场竞争条件不具备阶段,继续实行公益性事业单位体制不变。在政府的扶持下,应给予文化单位勇宽松的政策,可采取“事生企”的办法,鼓励文化单位积极探索又化产业发展路子。目前,都匀的文化艺术培训,组织策划,舌像制作,中介服务等,都是许多文化人在经营,文化资源为个人所用。 、以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培育文化产业是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文化单位在政府扶持和市场培育阶段,应多思考结合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大型节庆活动及办节办会的组织策划、文化娱乐业艺术培训等,大力培养和引进文花经营管理人才。同时,加强目身文化经营管人才队伍的学习培训,整体提高队伍的经营管理才能,为文化单位发展文化产业备足人才,培育文化市场,规范市场行为,完善运行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文化经济政策,鼓励和引进文化产业项目。都匀市文化广播电视局二00九年七月三十日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