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西部地区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对策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903604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战略)西部地区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发展战略)西部地区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发展战略)西部地区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发展战略)西部地区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发展战略)西部地区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战略)西部地区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战略)西部地区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对策(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部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也是文化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因此西部地区要改变落后的面貌,必须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充分利用本地区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在政府适当投资和大力支持下,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西部文化建设的全局出发,制定正确的战略和规划,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实现民族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有力推动西部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一、西部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潜在优势 1历史文化悠久。西部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源地,这里文物众多,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如西北地区以西安为中心,以古代丝

2、绸之路为轴线分布着大量驰名中外的人文景观。如敦煌莫高窟、秦始皇兵马俑、楼兰古国、布达拉宫、三星堆等历史文化遗址;西部地区也有着光荣的革命文化传统,留下了极其丰富的革命文物和纪念地,如延安、遵义、红岩村等。在国家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西部地区。如云南就有昆明、大理、丽江、建水、巍山等五个国家历史名城。2自然风光秀丽、奇特。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复杂,高山大川交错,自然景观优美。南有西双版纳的热带风光,北有温带的草原、戈壁、沙漠。既有奇异的高原雪域风情,又有山青水秀的桂林山水、三峡风光。境内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众多。名山、名湖、瀑布、岩溶、泉水数量众多。在这些

3、名山大川、高原雪山之间,众多的动植物资源以其稀有性和奇特性,具有巨大的保护价值和多样性的开发功能。 3民族、民间文化丰富多彩。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集中的地方,犹如一个巨大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宝库,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尤其是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至今仍保留着众多久远时代的艺术品种,成为一些古代艺术的珍贵的活化石,如纳西古乐、各地的民间歌舞、民间文学宗教艺术等。由于西部地区的民族文化资源殷厚独特,潜力巨大,非常有利于综合开发,为西部民族文化产业提供了发展的平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无疑是西部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西部地区必须充分发挥民族文化资源的优势,综合发展民族文化产业。 二

4、、制约西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因素 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决策,是西部少数民族的历史机遇。国家的关注,地方政府的支持,将给西部地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近年来,西部地区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在旅游文化产业、文化设施产业、文化服务产业、公益文化产业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些文化产业已经成为该产业中的名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是也应该看到,西部地区由于其地理位置和历史等种种原因,其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比较落后。1、对文化产业认识不足,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滞后。在西部许多地方,政府办文化的传统计划管理模式还是比较突出。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文化看作是政府出钱

5、办并当作福利无偿供给的公益事业,不能充分利用市场手段推进文化的产业化经营,从而导致文化发展缺乏活力和动力,更谈不上向产业化过度及市场化管理。从总体上看,西部对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还很不足,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认识不到位,许多人把文化产品仅仅看成是精神产品,而忽略其商品性。一段时间内,西部一些地区提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口号,于是一些富有地域性的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节、艺术节、旅游节等纷纷出台,以便给经济“搭台”。在这些招商引资的活动中,经济是主角,文化只是点缀,短时期内这样做,确实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从长远看,要做到社会、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那是不足取的,甚至还会影响到

6、当地的文化产业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的发展更有赖于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文化不能只甘当配角,也应当和其他产业一样,有主角的地位。2、文化产业资金投入不足。由于政府、社会各个方面对文化产业存在认识上的问题,加上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滞后,目前,西部文化产业资本来源基本上以政府为主,国有资本在文化各行业中布局过宽,投资过于分散,大量的民间资本难以进入文化产业,导致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严重不足,这与发展文化产业和扩大文化市场所需的资本扩张能力不适应。这样,尽管西部地区拥有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却未能使之转化为与之匹配的文化生产力,因而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在规模、管理水平

7、、运作方式和经济效益上,都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3、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不协调。西部在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普遍存在着短期行为,不注重它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对民族文化资源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使之永久性地消失。如许多古迹、文物被改头换面,重新包装,失去了古迹文物的原貌;许多民间舞蹈、仪式、风俗习惯被庸俗化、简单化,失去了原有的神韵;在部分地方,一些古迹、文物和建筑在开发的名义下遭到严重的破坏,有些甚至被毁灭。黄河流域的过度和无序的开发,已严重破坏了其生态环境,西部牧区中一些地方的沙漠化已达到相当严重的地步,有的甚至已经影响到内地,华北地区的日益干旱就与内蒙古草原的沙化有直接的关系。这些短期的行为,既破

8、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不可再生的资源,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也破坏了人与人的和谐,同时也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规律,违背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宗旨。4、文化产业规模小。西部地区的文化企事业单位普遍经营规模偏小,规模化、集团化的大型文化企业不多,文化产业集群尚未形成,产业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文化产品的生产还处于低水平状态,具有市场优势的品牌不多。5、文化人才短缺,科技基础薄弱。人才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文化建设,都离不开人才,而文化建设更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因为,文化建设的领域包括文化理论研究、文物的鉴赏和保护、人文旅游等方面,但西部地区这方面人才

9、严重不足。主要原因有:一是西部人才流失严重。二是西部引进的人才少。由于西部的经济发展滞后于东部,许多人才被东部丰厚的待遇所吸引,投身于东部,造成了西部人才的短缺。三是西部地区自身培养的人才少。由于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对教育投入不足,导致教育规模小、人才培养的总量少,远远满足不了时代发展的需求。目前,西部地区文化产业整体水平低,不能将民族文化资源的优势转为民族文化产业的优势,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西部地区的信息能力太低、科技不发达。这是对民族文化产业未来发展后劲的最大制约。三、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对策和建议1、转变观念,充分发挥政府引导、组织作用。西部地区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快文化

10、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由于西部大部分地区,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文化与经济结合的渠道还很少。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加强引导,给予大力扶持。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开发文化产业。在开发民族文化产业中,强调政府的引导和组织作用,并不是要求各级政府把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包起来,而是要求各级政府加强对民族文化建设、开发的宏观调控,制定政策加以引导和鼓励。政府对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引导,要体现出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和市场经济运作的要求。2、加大投入,有选择地资助重点文化建设工程。西部地区要改变过去文化产业投资渠道单一的状况,将社会力量纳入文化产业的总体规划,努力形成政府投入与社会投

11、入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投资机制。坚持“谁投入,谁收益”的原则,在政策、法律、法规许可的前提下,鼓励社会和个人投资创办和经营文化企业,充分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文化建设。同时,西部各地要对文化产业进行总体布局,与资源、地理、人文城市相适应,通过市场主导,选择最具地方特色的项目为突破口,并对其重点资助,使其能以点带面,形成以其为中心的相关产业集群和市场发展布局。在此基础上,应在民族区域内文化资源较为集中,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可供开发文化产业的城镇,尤其是一些历史文化名城,加速其城市化的进程,在确保其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为其注入更多的现代文明成分,使其向成为国内外较有影响的历史名城的方向发展。已经有相

12、当的文化产业基础的文化名城,要进一步改善其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取得更快的发展。3、调整好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资源保护的关系。发展西部的民族文化产业,要以社会效益优先为原则,做好文化资源产业化的规划,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法规、政策,同时要针对实际,制定出具体的发展细则。在民族资源的开发中,克服重利用轻保护、重眼前轻长远的倾向。只有既坚持合理有序地开发和综合利用,又注重保护好民族文化资源和文化生态环境,才能实现民族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把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民族文化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培植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已有的民族文化资源进行再创造,实施提升战略。不断创造西部新文

13、化,才能永葆它的青春和价值,并为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出贡献。 4、努力创造民族文化品牌,实施品牌战略。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政府不仅要加大投入、吸引社会资金注入,更要大力发展民族文化品牌。民族文化品牌的特点是既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又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价值。但是,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品牌化运作,既要遵循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又要发挥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在确保其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同时,力求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为此,要从全局出发,在了解市场信息和社会需求的前提下,注重考察那些既能展示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又有经济开发价值的文化资源,确定民族文化品牌运营的战略目标;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科学的品牌定位和文化经

14、济一体化的运作,注重文化创新;集中力量培养优势品牌,组建民族文化支柱产业,并在此基础上,作好品牌的推广、保护、更新等工作,把民族文化产业做强、做大。5加快人才培养和科技进步的步伐。西部的民族文化产业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必须创造出既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又有时代特色的西部新文化。这就要求全面提高西部人的文化素质,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创新西部新文化,努力营造一个“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政策环境。同时,切实加强西部地区基础文化设施的建设,要在西部地区有计划地建设一批标志性的文化设施;要鼓励作家、艺术家及广大的文艺工作者积极投身于西部,参与开发,体验生活,创造出反映西部大开发、具有强烈时代精神的文艺作品,繁荣西部文化。同时,西部各地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大力推进科技进步,重点建设与高科技相结合、建立具有先导产业性质的文化电子信息服务网络,为西部民族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插上强有力的翅膀。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