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19900434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374.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甘肃省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甘肃省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甘肃省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甘肃省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21 页 期末语文试卷 题号 一二三四五六总分 得分 一 默写 本大题共 1 小题 共 6 0 分 1 补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归去来兮辞 中 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即精神上的富足 孤高与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的对比 滕王阁序 中写洪州尽是名门望族的两句是 陈情表 结尾用 两句来表明自己的忠贞之情 二 其他 本大题共 3 小题 共 20 0 分 2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列各题 猎鹰作为猛禽被崇拜为神鸟 在隋唐文献里 隋唐文学家笔下出现了大量吟诵鹰 鹞的诗歌 唐代懿德太子李重润墓留存了胡人架鹰擎雕壁画 金乡县主墓里胡人骑 马狩猎俑中也有手持鹞隼者 都 地描绘了当时的皇家贵族的野猎

2、生活 草原上胡 人自古便有驯鹰 养鹰的传统 饲养猎鹰在当地是权威和财富的象征 具有浓厚的 地域文化色彩 所以被认为是神鸟圣禽 猎鹰 驯鹰艺术在中国文化中 有着重要影响 从汉唐至明清 贵族王室对猎鹰 常常将猎鹰当作重要的家庭成 员 对猎鹰有着非同寻常的爱护之情 唐人对鹰的喜爱超出其他朝代 所以唐诗中 有关猎鹰的描述也颇多 在猎鹰身上凝聚着唐代贵族的激情风采和原始野性 唐 代诗文中的猎鹰是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标志 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我们值得 一睹其风采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 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俯拾即是有板有眼历久弥坚顶礼膜拜 B 目不暇接有板有眼历久弥坚情有独钟 C 目不暇接惟妙惟肖历

3、久不衰顶礼膜拜 D 俯拾即是惟妙惟肖历久不衰情有独钟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 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在宗教文化里 猎鹰可以与天神沟通 翱翔天空 B 在宗教文化里 猎鹰翱翔天空 可以与天神沟通 C 猎鹰翱翔天空 在宗教文化里 可以与天神沟通 D 猎鹰与天神沟通 可以翱翔天空 在宗教文化里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 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唐代诗文中的猎鹰是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再现 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我们值 得一睹其风采 第 2 页 共 21 页 B 唐代诗文中的猎鹰反映了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再现 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值 得我们一睹其风采 C 唐代诗文中的猎鹰是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再现

4、 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值得我 们一睹其风采 D 唐代诗文中的猎鹰反映了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再现 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我 们值得一睹其风采 3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 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内容贴切 逻 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礼 是从行为举止上讲的 个人的修养 社会的运行都包含 和行为举 止 内和外两个方面 内在的情感通过外在的行为举止而落实和体现 行为举止必 须有规范 在中华文化中 这种规范就是礼 守礼一项 如何做创新性的继承和发 展 特别需要研究 一方面 礼的特点是 今日的中国和世界 与古代相 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礼的变革远未能跟上 变化 另一方面 近代

5、以来在批判和否定传统文化 特别是批判旧礼教的影响下 由此造成礼 的严重缺失 带来了社会失序和风气浇薄的不良现象 4 下面是一封自主招生的自荐信 其中有五处语言表达不得体 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北京大学招生办 我是华清学校高三 六 班学生王梓 鄙人学习成绩优秀 综合素质突出 喜好文 学 酷爱写作 曾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并有多篇大作发表在省级 文学刊物上 现惠赠文章一篇 盼望能得到你校文学院的垂怜 华清中学 王梓 2018 年 4 月 20 日 改成 改成 改成 改成 改成 三 诗歌鉴赏 本大题共 1 小题 共 10 0 分 5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下列各题 西江月 宋

6、苏轼 照野弥弥 浅浪 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 未解玉骢骄 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 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 杜宇一声春晓 注 此词为 苏轼被贬黄州作 其春夜行蕲水边 过酒家 饮醉 乘月至一溪桥上 解鞍 枕臂 醉卧少休 拂晓 见乱山攒拥 流水淙淙 宛如仙境 书此词于桥柱上 弥弥 是水盛的样子 层霄 即层云 障泥 是用锦或布制作的马荐 垫在马鞍之下 一直垂到马腹两边 以遮尘土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障泥未解玉骢骄 我欲醉眠芳草 写词人频临溪流 从马上下来 等不及卸下 马鞯 即欲眠于芳草 既侧面描绘出月下溪景之美 又表现了词人的喜悦心情 B 莫教踏碎琼瑶 一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7、 琼瑶 本是美玉 这里代指月色 第 3 页 共 21 页 水月交辉 有如晶莹剔透的珠玉 此句传神地写出水月之静美 C 可惜一溪风月 的 可惜 是可爱的意思 一溪风月惹人爱 写出了风月之美及 人的喜悦赞美之情 D 本词写作者爱惜一溪风月 不让马踏碎溪月 解鞍酣眠直至春晓 描写了一个醉心 自然 随性洒脱 乐观豁达的诗人形象 照野弥弥浅浪 横空隐隐层霄 两句精妙 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 四 文言文阅读 本大题共 1 小题 共 19 0 分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下列各题 崔郾 y n 字广略 姿仪伟秀 人望而慕之 然不可狎也 中进士第 补集贤 校书郎 累迁吏部员外郎 下不敢欺 每拟吏 亲挟格

8、 褒黜必当 寒远无留才 三迁谏议大夫 穆宗立 荒于游畋 内酣荡 昕曙不能朝 郾进曰 十一圣 之 功德 四海之大 万国之众 其治其乱 系于陛下 自山以东百城 地千里 昨日 得之 今日失之 西望戎垒 距宗庙十 舍 百姓憔悴 畜积无有 愿陛下亲政事 以幸天下 帝动容慰谢 迁给事中 敬宗嗣位 拜翰林侍讲学士 旋进中书 舍 人 谢曰 陛下使臣侍讲 历半岁不一问经义 臣无功 不足副厚恩 帝惭 曰 朕少间当请益 高釴 y 适在旁 因言 陛下乐善而无所咨询 天下 之人不知有向儒意 帝重咎谢 咸赐锦 币 郾与高重类 六 经 要言为十篇 上之 以便观省 迁 礼部侍郎 出为虢州观察使 先是 上供财乏 则夺吏奉助 输

9、 岁率八十万 郾曰 吏不能赡私 安暇恤民 吾不能独治 安得自封 即 以府常费代之 又诏赋粟输太仓者 岁数万石 民困于输 则又辇而致之河 郾乃 旁流为大敖 受粟 窦而注诸艚 民悦 忘输之劳 改鄂 岳等州观察使 自蔡人 叛 鄂 岳常苦兵 江湖盗贼显行 郾修治铠仗 造蒙冲 驶追穷蹑 上下千里 岁中悉捕平 又观察浙西 迁检校 礼 部尚书 卒于官 赠吏部尚书 谥日德 郾不藏赀 有辄周给亲旧 为治其昏丧 居家怡然 不训子弟 子弟自化 室处庳 漏 无步庑 至霖淖 则客盖而屐以就外位 治虢以宽 经月不笞一人 及莅鄂 则严法峻诛 一不贷 或问其故曰陕土瘠而民劳吾抚之不暇犹恐其扰鄂土沃民剽 杂以夷俗非用威莫能治政

10、所以贵知变者也闻者服焉 节选自 新唐书 崔郾传 有删改 注 十一圣 穆宗之前的十一个皇帝 敖 通 廒 储存粮食的仓库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A 或问其故曰 陕土瘠而民劳 吾抚之 不暇犹恐其扰鄂 土沃民剽 杂以夷俗 非用威莫能 治 政所以贵知变者也 B 或问其故 曰 陕土瘠而民劳 吾抚之不暇 犹恐其扰 鄂土沃民剽 杂以夷俗 非用威莫能 治 政所以贵知变者也 C 或问其故 曰 陕土瘠而民劳 吾抚之不暇 犹恐其扰鄂 土沃民剽 杂以夷俗 非用威莫能 治政 所以贵知变者也 D 或问其故曰 陕土瘠而民劳 吾抚之 不暇犹恐其扰 鄂土沃民剽 杂以夷俗 非用威莫能 治 所以贵知变者也 下列

11、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舍 古时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 如退避三舍 军队住一宿也叫舍 B 六经 指 诗经 尚书 礼记 论语 周易 和 春秋 六部经书 第 4 页 共 21 页 C 礼部 古代的官署 隋唐起为六部之一 掌管礼仪 祭祀 学校等事宜 D 赠 追赠 古代皇帝给已死的官吏或其父 祖追封官爵或荣誉称号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崔郾忠于职守 严格要求官员 他在吏部任职 亲自考查官员 注重选拔人才 在 虢州为官 对下属官吏不赡养父母 不体恤百姓的行为给予了严厉批评 B 崔郾为人耿直 善于劝谏皇帝 他从祖上基业 国家安危和百姓生计的角度直谏穆

12、宗勤于朝政 后委婉劝谏敬宗习读儒家经典 他的建议都被采纳 C 崔郾推行善政 体恤百姓疾苦 他在虢州修建粮仓和运粮通道 免去了百姓长途运 粮之苦 在鄂州 岳州整治军务 消除了老百姓所受的盗匪之患 D 崔郾居室简陋 关心亲朋故友 他的房屋低湿又没有走廊 客人在雨天只能站在屋 外 他不积蓄钱财 经常周济亲朋好友 供他们办理婚丧大事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陛下使臣侍讲 历半岁不一问经义 臣无功 不足副厚恩 治虢以宽 经月不笞一人 及莅鄂 则严法峻诛 一不贷 五 现代文阅读 本大题共 3 小题 共 35 0 分 7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列各题 宋朝是一个重视传统文化的朝代 每一个节日都被宋

13、人发挥到极致 清明节是当时 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人们扫墓 颁新火 踏青 荡秋千 蹴鞠 斗鸡 放风筝 各种民俗活动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宋朝的清明节的最大亮点应该是蹴鞠 水浒传 中写高俅球技高超 因陪侍宋徽 宗踢球 被提拔当了殿前都指挥使 诗圣杜甫 清明 诗中说到 十年蹴鞠将雏 远 万里秋千习俗同 诗人陆游 感旧末章盖思有以自广 诗中有 路入梁州似 掌平 秋千蹴鞠趁清明 的诗句 这说明从唐朝到宋朝清明节都有踢球娱乐的习俗 蹴鞠在宋代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上层踢球已经成为时尚 一幅 宋太祖蹴鞠图 描绘的就是当时皇帝和大臣在踢球的情景 宋代社会上还有了专门靠踢球技艺维持 生活的足球艺

14、人 宋代的足球有用球门的间接比赛和不用球门的 白打 但书上 讲的大多都是白打踢法 所谓 脚头十万踢 解数百千般 就是指踢球花样动作 和由几个花样组成的成套动作 指用头 肩 背 胸 膝 腿 脚等一套完整的踢 技 使 球终日不坠 由此看来 宋代的足球 已由射门比准向灵巧和控制球技 术方面发展 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发扬互助精神 宋代的踢球艺人还组织了自己的 团体 叫做 齐云社 又称 圆社 水浒 中写到宋徽宗也是 齐云社 的 成员 这是专门的蹴鞠组织 专事负责蹴鞠活动的比赛组织和宣传推广 宋代清明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市民携带炊饼出游踏青 宋代民间 习惯把无馅的食 品称为饼 用火烤得叫烧饼 蒸的叫蒸饼 面条

15、叫汤饼 油炸的叫油饼 宋仁宗赵 祯做皇帝之后 因为宋仁宗的名字叫赵祯 而蒸饼的 蒸 字和赵祯的 祯 字发 音相似 那时说话写字都讲究避皇帝或长辈的名讳 所以 蒸饼就改称为 炊饼 在当时的汴梁城里 炊饼是一种大众食品 大街小巷都有卖炊饼的 宋朝把有馅的 食品叫做馒头 水浒传 中武大郎每天早起 挑起做好的一担炊饼出门叫卖 武 松离家出行前 曾经交待哥哥武大说 你少在外面 早点回家 原先做炊饼十扇 笼 以后只要做五扇笼 扇笼就是蒸笼 可以断定 大郎炊饼是蒸出来 而非烤 制的烧饼 宋代炊饼是今天的馒头 绝非烧饼 而馒头却是今天的包子或有馅的点 第 5 页 共 21 页 心 宋朝太学与国子监食堂例行加餐

16、 春秋两季加炊饼 冬天供应太学馒头 宋人笔记 言 炊饼深受汴梁城民众喜爱 成为主食 年年清明节 市民携带枣粥 鸭蛋和炊 饼 出游踏青 黄庭坚在宽慰病中朋友的书简中说 病者想渐苏醒能食矣 家园 炊饼漫佳 不知堪否 诗人杨万里题作 食蒸饼作 何家笼饼须十字 萧家 炊饼须四破 老夫饥来不可那 只要鹘仑吞一个 读 水浒 我们可探寻出宋朝清明节的习俗 除了传统的祭祀祖先外 更多的是纵 情取乐 宋朝的节日已经走下了宗教的圣堂 成为老百姓外出娱乐的载体 通过 清明上河图 可以看出 宋朝商品经济迅猛发展 市井生活恬静和谐 宋朝清明 节丰富多彩的民俗展示了宋朝的繁荣富足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节选自刘传录 从 水浒 中探秘宋朝清明节的习俗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蹴鞠是宋朝清明节习俗的主要亮点 在当时 这种活动是上层社会的时尚运动 也 是足球艺人赖以保障生活的方式 B 圆社是宋代蹴鞠艺人的专业团体 有助于蹴鞠艺人的团结互助 维护切身利益 组 织蹴鞠比赛和宣传推广蹴鞠活动 C 馒头在宋朝指的是有馅的食品 就是今天的包子或有馅的点心 宋朝太学和国子监 食堂在冬季都例行加餐供应馒头 D 炊饼是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